第91章 第 91 章

字數:8329   加入書籤

A+A-




    卻說嘉佑帝這邊, 在鼎德的北戎大軍撤退七日後,也接到了來自鼎德的軍情奏折:
    北戎緊急撤軍,鼎德北麵由蘇德率領的五萬餘大軍全都撤走了。他覺得這是千載難逢的良機, 希望朝廷能發兵天沙城,救援鼎德。
    本是五百裏加急, 卻因為往東的時候要翻山越嶺, 又要繞過被北戎占領的天沙城而耽誤了些時間。
    事關重大, 嘉佑帝召來了魏平光商量。
    魏平光道:
    “陛下, 不論北戎是何緣故撤軍,鼎德也總算有了喘息之機,不像先前一般必定陷落無疑……”
    他遲疑地說出了自己的主張。
    既然鼎德還有得救,那便應該趁著北戎軍力削弱,增援鼎德,盡可能地守住鼎德城。
    畢竟鼎德的位置非常關鍵,占據這戰略位置,不讓北戎直接長驅直入秦川平原, 他們便還有可能收複秦川平原。
    以往不救鼎德, 是因為鼎德北邊有五萬多的北戎大軍,一打天沙,北戎必然繞過山脈分兵來援,很難拿下天沙,隻會繼續膠著, 空耗兵力。
    但如今, 鼎德北邊沒兵,北戎的注意力都在鼎德南邊, 以及清河戰線, 天沙城防守薄弱, 隻要他們此時擠出兵力出兵突襲,是有很大可能性拿回天沙城的。
    拿回了天沙城,就能給劉淵那邊送上來自京城的軍需和兵力補給,也斷絕了北戎再次輕易增援的可能性,相當於關門打狗。
    當然,這狗是惡犬,沒那麽好打,但再怎麽也比讓對方隨時可以源源不斷地增援要好。
    嘉佑帝聽完沉思了許久,道:
    “你說得的確有理,隻是一點,兵從何來?”
    魏平光道:
    “禁軍。”
    如今京城附近還有十五萬禁軍,如若派出最精銳的一萬騎兵,輕裝上陣翻山渡河,最多十一二天,就能抵達天沙城下。
    至於軍需補給,先沿路征用補給,後續再由大部隊跟上,也不會有太大差池。
    京中如今的十五萬禁軍,完全可以調一半去增援鼎德。
    天沙城離京城七百餘裏,山道由大啟軍隊把持著,易守難攻,就算東戎趁機作亂,也能很快回防。
    嘉佑帝沉思了好半晌,看著輿圖反複推敲,最終卻否決了他的提議。
    “不可,豈知北戎不是使詐,故意誘禁軍前去?”
    魏平光道:
    “劉淵經驗老道,不至於在如此大事上疏忽。”
    嘉佑帝卻還是不肯答應,隻道,京城是國都所在,不容有失。
    精銳禁軍若盡數被誅滅,京城的防守將變得十分薄弱,東戎若趁機作亂,京城很容易陷入危險之中。
    對此,魏平光再無法反駁,隻在心中默默氣。
    北戎從南邊攻打鼎德會更容易,一時間不會分兵去北邊。
    此舉雖有賭的成分,卻是唯一能找回一分勝率的機會。
    可惜以嘉佑帝多疑的性子,在沒親自確定北戎真的撤軍五萬餘之前,是絕不會輕易出兵的。
    他隻能眼睜睜地看著這個機會白白溜走。
    不過,他怎麽也沒想到,事情很快有了轉機。
    隔天小朝會議事的時候,嘉佑帝收到了一份密報。
    展開了密報,快速瀏覽完上頭的內容,原本站著 的嘉佑帝竟是臉色鐵青,扶著太陽穴,整個人搖晃了幾下,直接往後仰倒了過去。
    “陛下!”
    眾大臣大驚,趕緊圍了上去。
    太監們慌忙跑出去叫禦醫,場麵一時間有些混亂。
    雖說關心嘉佑帝的身體,但眾大臣更擔心的卻是,到底是什麽噩耗,竟令一國之君承受不住打擊直接暈倒。
    不會是北戎蠻子打到京城外了吧……眾人心中頓時浮現出很多不好的聯想。
    事關身家性命,啊不事關軍國大事,眾大臣也顧不得什麽密報不密報了。
    畢竟若真是緊急軍情,皇帝又昏迷了,沒人下決斷,豈不是壞了大事,讓大家一起陷入危險。
    本著法不責眾的想法,眾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後找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一起看起了那密報的內容。
    防止失聯,請記住本站備用域名:
    然而殿內便響起一片驚呼:
    “什麽!慎郡王竟占領了北戎的克烏湖與納古斯兩大部落!”
    “天哪!北戎的蘇德台吉竟然從鼎德撤軍,馳援王庭,結果被慎郡王在路上設伏全殲了所有部眾!”
    “哈哈哈哈……慎郡王竟是一口氣全殲北戎六萬多大軍,令北戎元氣大傷!”
    “慎郡王可真是神勇無比,堪稱大啟戰神!”
    戎族是大啟曆年來最大的威脅。不管是什麽有小算盤的大臣,此時得知北戎遭受重創,都覺得又驚又喜!
    就連其他皇子的附庸,此時也由衷覺得,有慎郡王這樣的存在,是大啟的幸事。
    這哪是什麽噩耗,反而是前所未有的驚天大捷報啊!
    所以,陛下剛才如此大的反應,一定是因為太驚喜太激動才暈倒的……吧?
    “殿下,我們大勝北戎的消息,如此具體又大張旗鼓地透露出去,會不會有些不妥?”
    林德康進來前,正好遇見李洵在對宣傳營指揮使程虎吩咐事情,聞言不由有些擔憂。
    這樣做,隻會讓嘉佑帝更加忌憚殿下,到時候對殿下治下的封鎖隻怕會越來越嚴密。
    如今還有兵器用著,可以後開戰必然損耗,增兵也會導致兵器越來越短缺,到時候可怎麽辦。
    明明之前殿下取得燎原,河原的時候都那麽低調隱秘,如今怎麽會一回納古斯城便如此行事……林德康實在是有些不理解這樣的舉動。
    李洵站在窗邊,目光幽遠,仿佛在透過外頭的有限的天地看向別的什麽地方。
    “保父,如今是京中增援鼎德的最佳時機,可以陛下的性子,不讓他親自確認鼎德北部的北戎兵再無威脅,他是絕不會願意出兵的。鼎德等不到他們慢吞吞打聽消息了。”
    林德康頓時明白了他的意圖——
    所以,殿下主動透露出如此重要的軍情消息,竟還是為了鼎德。
    他歎息道。
    李洵道:
    “我並不需要他們知道,隻是盡我所能,求問心無愧罷了。”
    如今他能做的隻有這些,後續還要看京中的反應。
    而眼下最要緊的,還是盡早開發納古斯部落的鐵礦。
    他一開始攻打北戎的主要目的,除了消滅北戎的有生力量,便是為了鐵礦,如今終於奪得了納古斯部落的地盤,自然是要 盡快采礦冶煉的。
    當然,從探礦到冶煉,這其中還有許多準備工作要做。
    他叫林德康來,也正是為了此事,除此之外,還叫了林樂慶,夏金良,伍汲三人。
    沒多一會兒,人便到齊了。
    李洵對眾人道:
    “有很重要的事情要交給幾位。”
    幾人見他鄭重,也肅穆道:
    “謹聽郡王吩咐!”
    “伍汲,你從你的情報營裏,分一個都的人出來,林樂慶,你分三個騎兵營的人出來,每三隊插一個情報營的人,執行此任務時,要盡可能聽從情報營成員的建議。”
    李洵隻知道納古斯部落這一塊區域有鐵礦,卻不知道具體在哪裏。所以第一步是探明礦產內容。
    對於探礦,他暫時沒什麽人才可用,先前倒是讓林程采買鐵礦的時候,順帶高價拐了兩個私礦上經驗老道的礦工過來,但對方隻對挖礦比較熟悉,探礦卻是一竅不通。
    不過,這倒是難不倒李洵,他知道一個極為簡單的探礦辦法——那就是用指南針。
    若地下有儲量豐富的鐵礦,指南針一般都會失靈。前世外出執行任務的時候,便遇到過幾次這種情況。
    為了加快探索速度,也為了保障安全,他直接派出了三千騎兵,讓他們拿著指南針對整個納古斯部落的草原進行地毯式搜索。
    情報營相當於斥候,單獨外出的經驗豐富,是經過他係統傳授野外生存經驗的,所以每一個行動隊伍裏有一個情報營的士兵,也有助於提升效率。
    聽完他的吩咐,其餘三人都一頭霧水,唯有伍汲,眼前一亮,大概知道自家殿下是在做什麽了。
    李洵又吩咐林德康:
    “林總長,你組織人將肅城東部那座新修莊園方圓五十裏附近的百姓,全部遷移到河原,原本擁有土地的,以同樣畝數的土地賠給他們,然後再所有人以人均五畝地的標準分配土地。房屋,則征集民夫以原來的麵積為他們修建磚房。沒修好房屋前,在城中為他們分配安置所房屋暫住,另,房子建好前每人每月發放三百文安置費。”
    “另外,征用民夫,務必在半個月之內將通往莊園的水渠修好。”
    防止失聯,請記住本站備用域名:
    那座莊園,是他新蓋的鋼鐵廠。
    原本肅城境內是有兩處煉製鋼鐵的作坊的,一個也是在肅城的東郊,原歸肅城工曹如今歸營造司管轄。一個在雲麓寨裏,歸楊進祿管轄。
    但雲麓寨裏那個,受限於水源,如今已經無法再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
    如今既然有了鐵礦,不管是武器還是農具,其製造量都會更大,所以自然是需要一個為他們提供煉製好的鐵原料的廠房。
    東郊這個地址,是他綜合風向,水源,人口等各方麵因素考慮後選定的。
    東郊的土地貧瘠,人口本就稀少,遷走了一方麵是為了保密,另一方麵也是為了避免鋼鐵廠的廢水影響附近居民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肅城雖然離納古斯城較遠,雲浪山下卻是有個中型煤礦的。
    煉製鋼鐵,對煤礦的依賴遠勝於水源和礦石,必須以煤礦為先。
    林德康雖然不解其意,卻依然鄭重應是。
    除此之外,李洵又讓夏金良調集肅城,燎原,河原,以及如今的納古斯城四地的所有俘虜,不夠的再征集民夫,在一個月內,必須把通往河原的道路平整好,以便後續更方便運送礦石和火藥武器。
    當然,這兩地原本在北戎手裏的時候也是修了路的, 隻是時日久了難免有些坑坑窪窪不太好走。如今隻是做一些修複性工作。
    四人領命而去,各自忙碌起來。
    這些炸山體的震天雷,裏麵是沒有額外加鐵片的,而是填裝了更多的火藥,為的便是加大爆破能力而減少誤傷。
    跟在他身邊的伍汲有些咋舌,又有些驚歎:
    “原來爆破兵除了能埋伏敵人,還能這麽用!如此可就不必再受限於冬日的凍土無法開礦了!”
    李洵笑著道:
    “那當然,除了能開礦,修路也一樣能用。”
    伍汲一想,還真是,若是需要石頭,直接炸,倒不用慢吞吞地單靠匠人手工開鑿了。
    兩人說話間,遠處的爆破兵已經將火藥安裝好了。
    得到李洵指令後,幾人便點燃了長長的引線,躲避開來。
    隻聽嘭地一聲巨響,土石橫飛,等隨行的廂軍把土石挖出來運走,又繼續炸,如此炸了大約七八次,花了一天時間,才終於在中間炸開了個四五十米深,直徑一百多米的大坑。
    隨行來的兩個開礦的工人,從最後一次刨出來的石頭堆裏看了看那些赤紅色的石塊,麵色驚喜:
    “郡王,是上好的赤鐵礦!”
    赤鐵礦可是煉鋼的最好材料。
    確認了鐵礦的品質與位置,李洵也很高興,回到納古斯城中,讓林德康招聘民工前來開礦。
    林德康這才明白,原來自家殿下這些天忙裏忙外是在找鐵礦,為開礦做準備。
    “居然是赤鐵礦!這可真是天佑郡王!”
    他頓時大喜過望。
    鐵礦那是一種什麽樣的資源啊,那可是壯大軍事實力裏最關鍵的軍需之一。
    除了鐵礦,排在第二位的就是糧食。
    可有了鐵礦,鐵農具也能更大規模地推廣,不像如今隻能幾家合用一把鐵犁。
    肅城四地今年的春耕夏收秋收,他可是深刻感受過鐵犁鐵鐮與木犁石鐮的效率差別的,有了更多的鐵農具,百姓們每一季就可以種更多的地,產出更多的糧食,養活更多的人口。
    也難怪古今往來,鐵礦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想起什麽,他更高興了,捋著花白的胡須,竟是忍不住豪邁地大笑出聲:
    “哈哈哈哈!那北戎蠻子真是蠢極,竟空守寶山而不知!”
    李洵見他高興成這樣,眼中也帶了笑意,解釋道:
    “這礦藏在地下幾十米深,地表不露絲毫,北戎向來以星鬥與太陽辨別方向,不用指南針,自然是很難發現這其中的異常。我也是偶爾聽商人說,很多年前能與北戎通商的時候,每當途經此地,總是指南針失常,這才想到了此節。”
    這是他對如何得知此處有鐵礦的,對外的統一解釋。
    林德康笑容滿麵地道:
    “所以這鐵礦合該是殿下的!哎呀,也不知那北戎汗得知此事,會被氣成什麽樣!殿下可是在他們原本的領地上開出了這麽好的鐵礦!”
    礙於李洵,他沒說的是,還有京中的那位陛下。
    那位不是想通過鐵礦來限製殿下麽,這下可是連唯一可以掣肘殿下的東西都沒有了!
    防止失聯,請記住本站備用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