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簪纓世族(三)

字數:7538   加入書籤

A+A-




    其實華陽公主心中早有此意,原是隻要沈氏同周三郎和離,給她騰位置就是了。
    可人總是越發貪心不知足的,尤其是成婚後周三郎看似對她溫柔恭敬,實則私下一心念著他那發妻和女兒。沒事就對妻女的舊物長籲短歎。
    華陽公主能發賣了所有過去他身邊的侍從仆婢,打砸燒毀了所有的舊物又如何,照樣抹不去那對母女在周三郎心中的地位。
    隻有真正消失在這世間門了,周三郎才能一心待在她身邊。
    現如今陛下登基,她作為當今天子的胞妹——當朝公主,本就該赫赫揚揚暢快度日。
    這邊華陽公主入宮對沈婉母女動了殺念,而另一邊周三郎則是出府借酒消愁。
    作伴的友人知道他為何這般作態,但事涉皇家公主也不好說什麽,隻能與他盡情飲酒作樂,最後還服食了寒食散,也是時下世家貴族喜食之物,可有飄飄欲仙,忘卻塵世煩擾之感。
    處理了一天公務從官署回來的周譽,才剛下牛車就見到自家弟弟披襟散發,衣衫不整地在家門口高歌吟唱,
    周譽:“……”
    說的好聽是狂士作風,但從下人口中得知周三郎因為去玄都觀的事與華陽公主大吵一架後,周譽隻想說一句——這是什麽糟心弟弟。
    不過以周三郎這副醉狂的樣子,周譽便是想同他說什麽也無用,隻能等著明日他清醒後再論。
    第二日,周譽就以長兄的身份訓誡了周三郎一頓,
    “既然華陽公主不滿於你去玄都觀一事,那以後你就別去了,若是思念侄女,便讓人將她接回來見一見就是了。正好阿父阿母也十分掛念希夷的身子。”
    周譽一上來便斷絕了他再去玄都觀的念頭,畢竟周家已迎娶皇家公主,若是三郎日日與公主爭吵,傳出去也讓人笑話周家不是麽。
    周三郎無奈地點了點頭,但似乎又想到什麽抬起頭看向周譽,神色懇求道:“還有一件事想請大哥幫忙,樓觀道的道家高人近幾日會來建康,我希望能請他們為夷兒診治一番。”
    他倒也沒忘了正事。
    雖說是希望妻女能在建康多留些時日,所以讓人告知沈婉的侍女春華,但純粹的愛女之心亦是有的,早早便托人打聽好了此事。
    隻是想要拜訪道家高人的權貴之流無數,想見上一麵也是難的。
    周三郎雖有才名,但因其性情浪漫天真,又較為軟弱,過去周家並未讓他出仕,哪怕現在當上公主夫婿,也隻是受封爵位擔任個清貴閑職罷了,並沒有什麽實權地位。
    若想要提前麵見道家高人,恐怕還有請大哥或阿父出手幫忙了。
    周譽微思量了一下,便點了點頭,希夷怎麽說也是他的嫡親侄女,周家主枝血脈,他也是願意上心的。
    隻是——
    周譽又看向自家三弟,嚴肅又認真道:“此事就交由我來辦吧,你就莫要插手了,好好陪伴公主吧。”
    攸關愛女身體,周三郎也隻能應下來,隨後幾日都減少了外出遊樂,而是留在家中,倒是與華陽公主相敬如賓了起來。
    華陽公主雖順心如意,但仍然沒忘了要處置沈婉母女一事,隻是她也非全無心機之人,知曉此事不宜曝光,免得周三郎與她翻臉。
    而且唯一稍麻煩的就是周氏嫡長孫女的身份。
    但那周希夷不是出了名的身子弱,一個年幼的孩子因為意外早夭不也很正常麽。
    可惜長年為那孩子診治的吳禦醫雖是宮中醫者,但與周老太爺交好多年,很難說動也更容易走漏風聲,若是讓周家人知道了,隻怕會更加將那孩子護得嚴嚴實實。
    最後還是太後出手了,讓人收買了一位周家送東西去往玄都觀的仆婢,哪怕世家老練,培養的皆是家生子,但太後的人不僅許以金帛,還能讓其家人脫籍做官。
    終究還是有人抵不住誘惑的。
    隻要在那位周小娘子的衣食起居上夾帶髒東西便夠了,而且太後還隻是王妃時,便用不少宮廷秘藥不留痕跡地處死了得寵的姬妾,現在用來幫忙清理一些礙了女兒眼的人也無妨。
    哪怕周家人發現了宮廷秘藥也無妨。
    隻要人死了,哪怕周家最後知道了真相,也不會為個一劫夭折的子嗣和皇家撕破臉,甚至還要維護名聲體麵加以掩蓋。到時候太後也願意舍出幾個奴仆讓周家人發泄怒意。
    周譽行動力不是一般的強,在樓觀道之人初來到建康城後,便遞上了帖子順利約見了,也派人告知了玄都觀那邊。
    這還是程嘉穿越到這個世界後第一次出玄都觀,但沒想到身邊人提前兩三日便開始準備了,不止有跟隨的仆婢,還有衣物、熏香、食水、器具、藥物帶了滿滿一車,不像隻出門一日,看起來倒像是長途旅行。
    侍女還稱這不過是世家小娘子平日出行的排場。
    古代世家大族的富貴的確非同凡響,程嘉笑著搖了搖頭,然後對母親沈婉道:“此去隻為拜訪道家高人與求醫一事,不必這般張揚高調,輕車便行就好。”
    也就是說還是低調些比較好,
    沈婉雖然對這些習以為常,不覺得這有什麽,但也想到道家之人崇尚簡樸清靜自然,或許這般也能迎合對方喜好,也能更願意為女兒醫治。
    等到周譽這日來護送她們去拜訪樓觀道時,見到這般簡樸,他不禁微微皺眉,以為是周家有人苛待了在玄都觀的母女二人。而如今擔當宗婦在家主持中饋的還是自己的妻子。
    在沈婉及時解釋後,周譽才鬆了口氣。
    雖說周家因為迎娶華陽公主與皇室結親,得了榮耀與實惠利益,但終究休妻再娶這事做的不太地道,麵子上也不好聽。若是再刻薄了無辜遭遇和離的弟妹以及原配嫡長女,隻怕外人都能說上書了。
    隨後周譽才見到了自家侄女周希夷。
    他微微一恍惚,忽然有種‘吾家有女初長成’之感。
    隻見粉雕玉琢的女童裹著雪白的狐裘鬥篷從觀走出來,細細一看,眉眼清麗,發色烏濃,神色清淡,背脊挺直,如仙童誤入凡塵。小小年紀,已初現風華。
    這一看便不是個不普通的女孩子,雖說希夷在周家時便因天資聰慧出眾,令阿父疼愛異常,隻歎可惜不為男兒。但似乎經曆過父母和離家變之事,如經風霜雨雪,越發粲然生輝,甚至讓人忽視了性別,有著少年芝蘭般的慨然沉穩氣度。
    但周譽見了隻有歡喜,若是在尋常人家,一個不普通的女孩子也許並不是什麽好事情。但在他們這等名門世家大族,這等出身,隻盼子嗣越出色越好。
    芝蘭玉樹自然是栽種在自己庭中的好。
    周譽在那一瞬間門腦海中閃過許許多多的名字,有嫁入皇室最後登上太後寶座,也有堪為翹楚的才女,還有青史留名惠澤家族的世家奇女子。
    或許自家侄女未來也同樣如是。
    周譽甚至有些後悔阿父同意了沈氏將周希夷帶走一事。一來是怕沈氏教導不好,耽誤了侄女,二來侄女日後長居生母身邊,隻怕與父族不甚親近。
    “伯父。”程嘉端正地行了個世家晚輩禮儀。
    周譽和顏悅色道:“好孩子,快上車吧,別凍著了。”
    程嘉察覺到對方剛才看她時的愣神,難不成也是個顏控?
    這副身子本就繼承了父母長相的優異之處,再者又有程嘉這段時間門日日用靈氣溫養,自然更加非同一般。
    沈婉與身邊其他的仆婢日日都能見到她,對這變化也不會覺得奇怪,隻當是小娘子長開了又或是身子好了許多,人也顯得更為出眾了。
    而在另一輛車上,周譽已在心裏盤算開了,等今日回去後就與阿父好好商量一番,還是不能讓沈氏帶走周家嫡係子嗣。若是華陽公主不喜,大可以讓希夷留在長房,由他和妻子親自教養。
    周譽這一想法,在隨後見到周希夷能以孩童之身與道門高人論道之後變得尤為強烈了。
    樓觀道的人來到建康城後,落腳的地方便是都城中紫台山的上清觀中,這處道觀可不是小小的玄都觀可比的。乃是前朝時便已修建,一直都是樓觀道名下的私產。
    一開始在拜見了樓觀道的幾位道長,互相寒暄之間門聊起一些道經,恰好也是程嘉在玄都觀看過的幾本,便也順口說了幾句。樓觀道的幾位真人倒都是性情寬和之輩,對她一個七歲孩童亦是平等相待。
    本出於為其解惑點撥的好意,但不想此女言語犀利,鞭辟入裏,有時輕描淡寫幾句便如同撥開他們心上塵埃雲霧。
    周譽本來也沒反應過來,時下本就興清談論玄之風,如周氏這等頂級世族也常常在家設清談詩會之類,家族後輩子侄耳濡目染之下也不足為奇。
    希夷小小年紀若能表現出在清談玄理上的才華,傳出去於周家名聲也是好的。
    但隨著論道越發深刻,連他都有些跟不上的時候,周譽就有些懵了。
    道門論道,就如佛門辯經,便是說上三天三夜也不算什麽。
    待結束後,外麵的天色都已經昏黃了,幾位道長神情不一或惘然或興奮,還有的則是意猶未盡。
    “不曾想周家出了一位麒麟兒。”說這話也是幾位道長之首的王真寧,他曾經也是琅琊王氏的嫡係子弟,修道之後更是名聞天下,如今已年過七十,依舊是鶴發童顏。
    另一位陳道長卻打斷了他的話,毫不猶豫道:“怎能說是麒麟兒,應該說是上天賜予我道門之人。”
    周譽聞言麵色微微有些不好,這意思豈不是要讓他這小侄女出家修道。
    反倒是最後一位意猶未盡的張道長讚歎道:“周小娘子小小年紀,便已是有道全真。”
    所謂的有道全真,在道門教義中便是指識心見性,通達事理,能看破一切虛妄,看到事物的本質。全真便是全其本真,或是說獨全其真。但無論哪一個都是極高的評價了,更別說這還是給予一個七歲孩童的。
    周譽聽了也極為得意,想著回頭定讓人將這些話傳出去,好好宣揚一番他周家女的美名。麵上還故作謙辭,但張道長卻搖了搖頭,“貧道並非過譽,令侄對道經的領悟遠在我等之上,與年歲無關,實乃天縱之資,倒是我等數十年苦研道經道理的時光都虛度了。”
    周譽這下是真的驚到了,“張道長何必這樣說。”
    “朝聞道,夕死可矣。”張道長看向程嘉,目光溫和微笑道,“此來建康,能見到周小娘子,已是不虛此行了。”
    旁邊的王道長與陳道長都不約而同點了點頭。
    周譽隻能感覺到侄女在清談玄理上天賦異稟,但後半段對他而言,都已是晦澀難懂,也就不懂得幾位專研道經的真人如獲至寶的心情了。
    程嘉倒是不覺得有什麽,她在修仙界時雖修的是醫道和劍道,卻並不很熱衷道法,也不算是純粹的道修。但架不住境界高,一法通而百法通。
    論對道的理解,這些白首皓經的道門之人,又如何比得過在修仙界待了上百年的她呢。
    正當幾位道長看程嘉的目光越發喜愛,仿佛恨不得搶回去時,周譽終於從懵逼中回過神來,連忙轉移話題提起正事,“此次叨擾樓觀道幾位道長,還是為了我這侄女體弱多病一事。”
    在遞帖子拜訪時,幾位道長便已知道來意,王真寧溫和笑道,“我這張師弟正是擅長岐黃之術,且家學淵源。”
    張道長為程嘉診脈一番後,暗暗驚奇,不想此女非但精通道法玄理,連根骨也是上佳。道門多年曆代積累下來也有一套擇徒探測資質的方法法,若是根骨好者,修習起養生練武大有裨益。
    診脈過後他輕捋長須道:“周小娘子身體尚康健,隻是心疾一事稍微棘手。”
    周譽也點了點頭,三弟夫婦這些年來為希夷的心疾也是求醫問藥無數。若是打定主意好好培養侄女的話,回頭還一定得請阿父想辦法盡力根除此疾。
    還未等他再多想什麽,張道長又道:“不過我道門中有一丸藥,名為蘇合香丸,可以調養心疾。”
    道門內部分支也頗多,如丹鼎派,符籙派等等,張道長自己也是丹鼎派的翹楚。
    周譽聽了更是眼睛一亮,蘇合香丸乃是前朝貢藥,聽聞正是道門獻於前朝。此藥傳言來自於異域,又名吃力伽丸。後又經道門以《黃帝內經》中的醫理加以改良配置,便成了這一蘇合香丸。
    前朝有位丞相氣羸多病,病重之際當時天子仁厚賜以蘇合香丸佐以藥酒,令其大覺安健,心泰舒暢。
    此藥可調理五髒六腑疾病,而心疾正是其中之一。
    民間門雖有仿製,但都比不得道門秘藥,多少達官顯貴乃至皇族都難以求得。
    周譽反應過來立刻作揖,向幾位道長行禮道,“希夷乃我周家嫡長孫女,家父亦甚愛之,願以千金萬金求得此藥。”
    錢財什麽的,他們這等世家大族從來不缺,可若是除了此一頑疾,再好好培養這個聰慧靈秀的侄女,能給家族帶來的利益那才叫大呢。
    對程嘉來說,若是修行有成,這點心疾也自然不成問題。但看著眼前場景,似乎也無須她說什麽。
    張道長擺了擺手,“我此行箱箱篋便帶了一盒蘇合香丸,送於周小娘子也無妨,就當是謝今日論道點撥之恩了。”
    “多謝道長了。”周譽麵上感激歡喜,但內裏卻是警惕了起來,無事獻殷勤,何況這一盒子蘇合香丸,何止價值萬金。再聯想前麵幾位道長如獲至寶見獵心喜的樣子。
    總不會真想拐了他家侄女去出世修道吧。
    擔心之下周譽隨後便告別幾位樓觀道道長,帶著侄女希夷飛快離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