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南京的變化

字數:4236   加入書籤

A+A-




    第一百零八章南京的變化
    何夕為了避嫌,並沒有參與進入北京營造的財富盛宴之中。玄洋社的利潤雖然不少,但是在深山老林之中,搭建整個商業框架,也是很消耗人力物力的。特別是人力,沒有足夠的獎賞,是沒有人願意放棄優渥的生活,投入深山老林之中的。
    這都是錢,所以玄洋社結餘其實並不多,最少在今後兩三年,純利潤是不會太高的。
    何府有多少錢,何夕並沒有怎麽關注,但是最多百萬兩的家產,而百萬兩的家私,能夠動用的有多少?幾十萬兩?何夕不知道。
    但問題是,何夕是要抬高低價回籠多餘的貨幣。
    這價格一定要高的,整個北京城內的的,何夕最少要回收五百萬兩與一千萬兩之間,但是何夕可不想用自己的錢墊進去。
    何夕說道:“南京不好嗎?北京這裏空氣不好,冬天又幹又冷的。”
    安慶公主悠悠一歎,給身後的仆役打量一個眼神,他們立即會議,開始清場了。讓這些工作人員都離開。
    安慶公主神情有些低落,說道:“今後我們就在北京的,不要回南京了。”
    何夕微微一驚,說道:“怎麽了?出了什麽事情?”
    安慶公主是朱元璋最喜歡的女兒,何夕看見過安慶公主很多表情,但是從來沒有見過安慶公主如此失落且低沉。甚至有些害怕與無助。
    安慶公主說道:“你最近沒有關注南京的情況?”
    何夕說道:“南京那邊也沒有什麽大事啊。”
    安慶公主說道:“沒有什麽大事?是的,說起來是沒有什麽大事,但是南京國子監換人了,宋麟去福建當布政使了,新上任的國子監祭酒,改弦易轍,現在明鑒堂之中,把你批得一無是處,也隻有解縉在堅持,官報,學報尚在控製之中,否則過幾日,這也控製不住了。特別是,江西一個縣丞上書言九事,被父皇下獄問罪,結果這個小官,在三法司會審的時候,自決於堂上,雖然這聲勢壓下來,但是官場輿論已經有了變化,可以說在此之前,變法之事,官場上是不敢亂說話。也沒有傾向性。但是而今士林風向已經起來了。都清一色反對變法。隻是不敢說而已。”
    何夕聽了這話,雖然吃了一驚,隨即就冷靜下來了。
    南京國子監的事情,何夕早就知道,甚至在何夕選擇集中力量砸北京國子監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他在南京國子監的影響力必然衰退,隻是何夕沒有想到,會嚴重到這個地步。
    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整個南京整體輿情的反應。
    這一件事情,何夕是有所預料的。
    畢竟,何夕這麽多年對大明的研究已經相當透徹了。從人文結構,經濟基礎,等各方麵上,何夕都明白,大明經濟最繁榮的南方,是最有潛力的地方,同樣也是最頑強的守舊勢力所在。
    選擇從北方開局,是從資源稟賦,社會結構方麵做出的權衡。
    所以,對於南方的反對派,何夕內心之中是有所準備的。但是他卻不知道,為什麽這麽快?
    朱元璋在做什麽?
    何夕並不覺得朱元璋鎮壓不住這樣的局麵,那麽問題來了,為什麽?為什麽?朱元璋還沒有動作?任由這種輿情的蔓延,雖然何夕換位思考,如果自己在朱元璋的位置上,估計也覺得很難辦。但是難辦並不是不能辦。
    那麽問題出在什麽地方?
    何夕思考片刻,忽然說道:“太子,太子什麽意見?”
    安慶公主臉色更加難看了,久久不說話,沉默好一陣子,說道:“大哥病得很厲害,我很多次見大哥,這些事情都不忍給大哥說,但是我覺得大哥應該是知道。”33
    何夕說道:“也就是說,這些人有太子庇護。”
    安慶公主說道:“大哥說,他們是忠臣義士,不忍加刑。”
    何夕眉目之間,閃過一絲失望,不知道是對太子的,還是對朱元璋的,他歎息一聲,說道:“忠臣義士,也就說我,何某人不是忠臣義子,而是奸佞小人,亂臣賊子。”
    安慶公主有些心疼,說道:“你不要說這樣的話,我知道你的辦法才是對的。他們都是頑抗守舊派,你才是大明最正確的方向。他們不懂。”
    何夕說道:“沒事的,你不用擔心我,小意外而已。你想搬到北京來,我沒有意見。從今之後,你與孩子來陪我,我們不回南京了。隻是北京城正在修建,很是煩躁,要不,你先去北平城,那裏有很多舊院園林,你且暫住,即便而今的北京城想要修建好,也是需要好一陣子的。”
    “不用了。”安慶公主說道:“我又不是沒有吃過苦,我讓人在南湖邊上起一個別院就行了。不過,有一個問題,你要上心了。”
    何夕說道:“什麽事情?”
    安慶公主說道:“孩子長大了。之前啟蒙的事情,我都能勝任,但是現在孩子大了,你帶來的東西,是不是可以讓孩子學了,如果學習的話,要從什麽地方學?”
    “這都要你這個當爹的操心。還有,何家就一個孩子,我們是不是再要幾個,要不,你也對身邊的幾個人放寬限製吧。否則,何家一脈單傳,我這個做媳婦的,也對不起公婆。”
    安慶公主即便是接觸了現代思想,也改變不了她骨子裏是一個中國傳統女子,相夫教子,才是她最看重的。傳宗接代,為夫家開枝散葉,才是她看重的事情。
    其實安慶公主早就做好心理準備了,畢竟這幾年,她與何夕聚少離多。她已經準備好,下一次見何夕的時候,多出幾個庶子庶女,卻沒有想到何夕沒有一個庶子庶女。
    一開始安慶還是高興,現在反而擔心起來,因為何家人丁太稀少了。
    以何夕的能力定然要做一番大事業的,將來何家基業傳給她兒子的時候,沒有幾個兄弟幫襯也有一些獨木難支。是以而今的安全公主反而期盼有一些庶子庶女了。
    隻是何夕這裏卻很尷尬。
    其實不能怪何夕出軌,實在是這個時代,何夕這個地位,誘惑太多了。而且安慶公主都沒有什麽意見,能讓何夕控製自己的,隻有自己的道德觀念。
    但是慎獨真的很難啊?
    人的道德觀念,在失去了所有外在製約之後,還能存在多久。
    何夕不留庶子庶女,也是何夕道德觀念的一絲絲殘餘吧。
    此刻安慶公主重新說起來,何夕有些尷尬,咳嗽兩聲,不去回應庶子庶女的話題,反而說起孩子的教育問題。何夕說道“我這裏也沒有時間教孩子,這樣吧,送他去北京國子監吧。讓張宗德教他便是了。等將來,他成年之後,在我身邊做事就行了。我再親自教他。”
    安慶公主說道:“你帶回來的那些書?”
    而今筆記本與手機都已經作古了,何夕也不知道是廠家限製報廢,還是設計年限,就十幾年。而今所以資料,也就是安慶公主存了一份,朱元璋那裏存了一份。
    甚至這兩份還有些不同,側重不同。甚至有一些內容單獨存放。隻有一份。
    這是何夕從現代帶過來最大的財富。
    何夕對這些東西的想法,也是有一些煩惱。
    就何夕來說,他其實不想讓這些未來的東西流傳開來。畢竟,到了而今何夕已經可以確定,誕生何夕的那個未來吧,幾乎不可能存在了。
    何夕也不想讓這個不可能存在的時空,在這個時代留下太多的痕跡。最好是讓他消失在虛無之中。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