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製作九宮格

字數:4543   加入書籤

A+A-




    如果王荇沒有清河莊小學正式學童的身份,謝據三人僅跟他言一些王葛的事也就罷了。


    四個小友的談論,很快轉向訓詁學,再論當下盛行的家訓。謝據推崇諸葛武侯的《戒子書》,司馬南弟推崇司馬徽的《戒子書》,卞恣推崇劉玄德的《遺詔敕後主》,王荇推崇王文舒的《家戒》。


    袁彥叔回頭打量王荇一眼,放心了,繼續和王長豫等人暢談。明明大片的匠肆杵在岸邊,卻無一人往這個話題上引。


    王長豫剛從洛陽回來,言的是一路見聞。


    袁彥叔言的是潯屻鄉去年的災情。


    謝奕言的是山陰縣匠師、準匠師會集的熱鬧場景。


    司馬衝則大喊:“快瞧,那有條大魚!”


    “看到啦、看到啦!”司馬南弟很給叔父顏麵,如果不是提前一步跑過來就好了,就更像給叔父顏麵了。


    原來,四個小友由曆代家戒再談及《論語》,又談到了《尚書》。南弟跟不上了,她還沒學《尚書》哩。


    福履匠肆。


    王葛想好製什麽了。


    先鋸木。竹材料暫時用不上,僅把磨石拿出來,其餘推到一邊。


    木料為樟木,木質軟,好凋刻。


    先鋸四根長木條,形狀為四棱直柱。


    傳統鋸及鋸木手藝,在前世王南行時期,基本淘汰了。這點沒辦法,有好用的電鋸,誰耗成倍的時間使用最原始的鋸啊。


    兩根木條的兩端,削榫頭;另兩根的兩端,用刻刀一點點摳槽眼。


    工具不利,隻能湊合。每種材料隻允許擇三件工具:刻刀是必須要的;斧頭其實起錘子的作用,單選錘就不如選斧了;銅鋸更別說,絕不能缺。


    她該慶幸,竹料的工具裏有磨石。


    更要慶幸,每人都有匠肆提供的工具凳。


    王葛一邊用刻刀削木,一邊擬製器的步驟。


    她要製的是九宮格,八十一個數字格的那種。


    九宮格起源於河圖洛書。


    河圖為星圖,洛書為五行術數之源,它們的最早記載,見於《尚書》,蘊含的天地陰陽之理,千百年都爭論不休,被譽為“宇宙魔方”。河圖洛書傳說,在王葛前世時,是2014年作為民間文學項目,被列入的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競逐賽對於製器的形製沒有要求,但必須符合“井”字寓意。


    井字的寓意很多,結合之前的比試,她覺得應該傾向於“條理”、“秩序”。那有什麽比井井相連的九宮格更符合呢?


    王葛學識有限,關於九宮格的其餘信息,就隻知其最早叫“洛書”,還有,漢代的九宮是“四正四維皆合於十五”。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野果閱讀, 安裝最新版。】


    這些是桓真講給虎頭時她旁聽的。桓郎君當時還考她,讓她重複一遍。她又不是聽一遍就能記住的天才,誦道:“四正四偽皆嗬嗬驢十五。”然後對方拿著她製的葛藤竹尺,狠敲她左手心。


    再然後,她將這句話記住了。


    或許覺得自己懂得頗多,她沾沾自喜的定下目標後開始操作。豈知九十九個匠師競逐者,有九十人都在製九宮格。


    加上她,就是九十一種九宮格,誰才能脫穎而出?


    刺擦、刺擦……


    刺擦、刺擦……


    多麽悅耳的削木聲啊,刀刃切下的薄木有時卷曲著掉下來,有時被切成線。


    刺擦、刺擦……


    “呼。”她輕輕吹飛木屑。


    四方外框製好了,先試榫頭、槽眼是否合適,不要徹底連接它們,因為上、下的兩根外框(兩端都是榫頭的),還要各挖九個槽眼。這些槽眼是用來連接直柱的。


    現在先將四根外框擱置一邊,開始製九根直立柱。


    再鋸木!


    九根立柱全為四棱直柱,比邊框細一半,厚度與邊框相等。當然,這種厚度是暫時的。


    為了後續不打磨這些立柱(缺少工具),她必須一次將所需的寬、厚鋸標準。長度倒是好解決,一斧子的事。


    匠師為何比匠工強?放眼望去就明白了,一百個競逐者,誰的工具裏都沒選木尺。


    鋸好了九根立柱,開始一一挖槽。此步驟本身容易,還是被工具拖延了速度。她無奈的深呼吸,埋怨沒用,下刻刀。


    每根立柱要挖十個槽,深度為厚的一半。槽與槽相隔的凸起,就是安裝數字木塊的榫頭。每挖一個槽,王葛都得把刀鋒打磨兩個來回。下刀的角度要注意,切莫把鋒刃崩出裂口。


    時間就這樣一刻、一刻的過去。


    呼……吹完木屑後,左手酸疼,她更換為右手,繼續挖槽。之前孟女吏給的藥膏很管用,如果右手腕現在還疼,就更麻煩了。


    午初。


    王葛將九宮格的框架榫卯結合,安好後擱置一邊。


    考場提供午食,哪有時間吃,她連水都來不及喝一口。


    開始製數字木塊。


    整個九宮格不大,每個木塊橫截麵的邊長一寸,正方。厚度為邊框的一半。總共製八十一個。


    虎頭學九九表時,王葛就琢磨過九宮格遊戲。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她一直深信這個道理。


    先鋸木條。


    卡、卡、卡……用斧子劈木條。


    每斧下去,截出來的絕對是一寸的正方!


    八十一個正方小塊劈好,先凋刻第一組數。


    這九個數字木塊,每個底部的槽眼,要正好跟立柱上的榫頭符合。先凋刻數字“二”,安在左邊第一根立柱、第一個榫頭上,用斧背敲進。她試著晃動,很牢穩。


    再刻數字“三”,楔進左一立柱、從上往下數的第六個榫頭上。


    左數第二根立柱空著。


    左數第三根立柱、最下方的榫頭,為數字“九”。


    第四根立柱、從上往下數第四個榫頭,為數字“八”。


    就這樣,安好九個固定數字後,開始製活動數字塊。


    活動數字塊跟固定數字塊的區別,是底部的槽眼。槽眼要先闊後窄,窄並不是指比榫頭小,而是正好結合榫頭(跟固定數字塊的標準一樣)。


    這樣設計,就是確定了活動數字安在哪個位置後,稍微用力一摁,木塊就下沉,楔牢了。


    “未初。”巡吏報時。


    王葛來不及緊張,加速凋刻數字。不求美觀,隻求工整清晰。好在每個數字的筆劃都少,也就“五”和“六”相對麻煩些。


    “未正。”


    考核即將結束,報時的間歇縮短。


    “餘兩刻。”


    木塊完工!王葛放下刻刀。隻猶豫了一個呼吸,立即篾竹!她不能讓這些木塊散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