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被燒光甄士隱為啥賣了田莊投靠嶽父
字數:11547 加入書籤
【文本彼時雖有軍民來救,那火已成了勢,如何救得下?直燒了一夜,方漸漸的熄去,也不知燒了幾家。隻可憐甄家在隔壁,早已燒成一片瓦礫場了。隻有他夫婦並幾個家人的性命不曾傷了。急得士隱惟跌足長歎而已。】
一把火房子、糧食、衣服、用品甄士隱一家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全沒了,他喜歡的花草樹木、古玩字畫也沒了,能不跺著腳歎息嗎?也許保命的同時,能搶救出一些金銀首飾、地契銀票。【文本隻得與妻子商議,且到田莊上去安身。】甄士隱隻能到農村去當小地主了,古代有了錢就買土地是最常見的投資手段,有土地就有地租,就有糧食,甄士隱家是鄉宦,在城郊有些地產不足為奇。
【文本偏值近年水旱不收,】這一句很關鍵,古代農民種地幾乎是靠天吃飯,連續天災,糧食減產,地主的租金卻不能少,農民和佃戶挨了餓也要生存,為了活命就顧不了那麽多了,這就導致,【文本鼠盜蜂起,】作者用這個詞,“鼠”是指小偷小摸,“盜”就有團夥作案的意思了,膽子大的拉幫結夥,入室盜竊、搶劫,盜竊團夥再聚集一起就是一窩土匪。
【文本無非搶田奪地,】大家注意,說“搶田奪地”並不是真去搶土地,搶來的土地還要耕種才有收獲,又不能直接吃,“搶田奪地”是指搶奪田莊和地主,就因為老百姓太窮了才產生那麽多偷盜土匪,隻能去搶那些不窮的。這時候,大地主家的日子好過一些,因為家底厚,養得起家丁護院。還有些地主名望很好,遇到天災減免地租,施舍錢財。常說“盜亦有道”,盜匪首領也都舉起“為富不仁者,當劫富濟貧”的正義大旗。
甄士隱這等落難搬進田莊的,既養不起家丁護院,又對當地窮人沒有恩惠,更跟俠盜義匪毫無瓜葛,他就是被搶的對象。【文本鼠竊狗偷,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難以安身。】這一句就更有意思了,被偷被搶,已經民不安生了,就需要官兵來剿捕,官兵一來,卻跟了一句,“難以安身”!按說官兵清剿之後,該有好日子了,怎麽會難以安身呢?作者太高明,他是在暗寫官府,政治黑暗,不僅不作為,還從中牟利。
災年請朝廷放糧賑災,可以中飽私囊。賑災力度不夠,餓殍遍野,災民聚集成盜,就再次申請朝廷開倉放糧,又撈一把。盜賊橫行,急需擴大隊伍招募鄉勇,把能打敢拚的招進官府,給口飯吃,就間接的削弱了盜賊的力量,還能直接用來打擊盜賊,朝廷一看這辦法不錯,撥款。軍糧軍餉到手,又是官老爺們的一項合法收入,至於臨時工招多少,上報多少,就看當官兒的有多貪了。臨時增加的額外編製畢竟不是長久之計,一旦剿匪成功,這些臨時工是要遣散回鄉種地的,再想讓朝廷撥糧發餉就不能了,更別說因剿匪重傷、陣亡的大筆撫恤金了。
想多養幾隻貓,就要保證有足夠的老鼠,因此,對盜匪要打擊,但不能打死。經常打,就要長期養著貓,就常有因剿匪重傷、陣亡的好處。在這種政治生態之下,甄士隱從大火中帶出來那點錢財被搶了,他報了案!官兵來勘查現場、偵訊線索,甄士隱少不了捧茶遞煙、管酒管飯,為了保證官府盡心辦案,必須給領頭的意思意思。捕頭、領隊接了錢,場麵話一說,拍屁股走人去抓捕盜賊了。人家是公務在身,還要到其他案發現場好吃好喝、收受財物呢!總不能隻保護甄士隱家吧,再說你也管不起飯啊!這下好了,盜賊沒抓住,甄士隱報案的消息可傳開了,盜賊們恨,還有錢請官兵抓咱們,再搶他一次。官兵想趕緊再搶他一次吧,又有錢花了!
於是,【文本士隱隻得將田莊都折變了,便攜了妻子與兩個丫鬟投他嶽丈家去。他嶽丈名喚封肅,[蒙雙行夾批風俗。]本貫大如州人氏,雖是務農,家中都還殷實。】【甲戌眉批托言大概如此之風俗也。】
文本說甄士隱的老丈人叫封肅,“本貫大如州人氏”,意思就是封肅的籍貫是大如州,我認為,根據諧音法,“大如”應該是“大辱”的諧音,一個當過官兒的文化人,落了難,投靠嶽父,嶽父是個勢利之徒,甄士隱在最親的親屬家裏受委屈,這簡直是奇恥大辱。
批語提示,“封肅”諧音“風俗”,風俗就是約定俗成,絕大多數人遵守的規矩。那麽我們看看通過封肅這個人物的描寫,體現了怎樣的一種風俗。從甄士隱狼狽投靠開始,封肅心中就嫌棄,半哄半賺,見士隱越來越窮便“說些現成話,且人前人後又怨他們不善過活,隻一味好吃懶做”。甄士隱出家後,賈雨村見封肅,送了二兩銀子,他就歡天喜地的回家去了,沒有念及女婿一絲一毫,倒是甄家娘子傷感一回。
賈雨村說娶嬌杏,給了封肅百金更是喜的屁滾尿流,身上沒有絲毫人情氣息,始終秉承利益至上原則。由此風俗可知作者所處年代人情淡漠、唯利是圖,完全不是禮儀之邦。那風俗是以利益為出發點,滿身銅臭和市儈氣息,投機專營,將利益最大化。甄士隱是個性情高雅,樂於助人的謙謙君子,在這種風俗的影響下,儒家大無可奈何,最後跟著道士出家了。
好了歌與好了歌注解
【文本可巧這日,拄了拐杖掙挫zhèng&nbp;u到街前散散心時,忽見那邊來了一個跛足道人,瘋癲落脫,麻屣xi鶉hun衣,口內念著幾句言詞,道是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
昔為萬乘君。今為丘中土。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金銀忘不了!終朝隻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是人死了錢沒花完悲哀呢?還是人活著錢沒了可憐呢?封肅是個見錢眼開的典型!甄士隱是人活著錢沒了的典型!那些被問斬抄家的官員,更是人死了錢沒花完的典型!在第十三集裏,跟大家討論過繁體字的“錢”,是金戈戈組成的,要說“色字頭上一把刀”,那麽錢字旁邊兩杆槍,第十六回,秦鍾臨死前還記掛著父親留下的三四千兩銀子,關於“孔方兄”,大家自己悟吧!
【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男人續娶,女人改嫁,移情別戀者多,堅貞不渝的少,寶玉對黛玉的感情不那麽完美純真也就不足為怪了,身體上的不忠,與思想上的濫情,我們以後都會讀到。
【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兒孫忘不了!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賈府裏的不孝子孫,我們以後都會讀到。
【士隱聽了,便迎上來道“你滿口說些什麽?隻聽見些‘好’‘了’‘好’‘了’。那道人笑道“你若果聽見‘好’‘了’二字,還算你明白。可知世上萬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須是了。我這歌兒,便名《好了歌》”士隱本是有宿慧的,】就是悟性還不夠!【一聞此言,心中早已徹悟。因笑道“且住!待我將你這《好了歌》解注出來何如?”道人笑道“你解,你解。”士隱乃說道】
【陋室空堂,當年笏hu滿床,】【甲戌側批寧、榮未有之先。】
“笏”是指古代大臣上朝拿著的手板,很多同學在影視劇裏見過。據史料記載笏板在商朝就已經成了官員們的辦公用品,用來製作笏板的原料主要有竹子、玉、象牙。古時候文武大臣朝見君王時,雙手執“笏”以記錄君王的工作部署,也可以將要對君王上奏的事情記在“笏”板上,防止遺忘,有點開會時要隨身攜帶的筆記本的意思。
除了備忘之外,笏板還能起到禮儀的作用。古代皇帝高高在上,他要時刻保持自己的威嚴,給臣民們一種神秘之感,所以即使是可以入朝議事的高級官員,也不能隨便挺直腰杆、高抬著頭跟皇帝對眼,這既是皇帝權威的體現,也是臣子對君主的尊敬。所以大臣們就可以用笏板擋著自己的臉,奏事的時候隻需要眼睛盯著笏板看就可以了。
唐朝以前、官員們使用笏板還不區分身份等級。唐朝武德四年以後,便開始規定五品以上官員使用象牙作的笏板,五品以下隻能使用竹子做的笏板。到了明朝的時候,規定五品及以上使用象牙笏板,而五品以下的官員不讓用笏板。清軍入關後,沒那個習慣,笏板就不再用了。
隨著笏板禮儀繼續發展,有了另一個作用,就是能夠區分身份地位。你拿笏板說明你是官員,你能拿象牙笏板說明你是五品以上的官員。在有些重要的場合官員們也需要手執笏板,這樣負責禮儀接待的禮官們就可以根據笏板的不同為大臣們安排相應的接待規格和位次了。
作者在這一句用了“滿床笏”的典故,說的是唐朝名將汾陽郡王郭子儀家的事。為了押韻,把“滿床笏”寫成“笏滿床”。郭子儀一生曆經唐玄宗、肅宗、代宗和德宗,四朝元老。安史之亂的時候,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在河北擊敗史思明。唐肅宗即位,郭子儀任關內河東副元帥,收複長安洛陽,官位升為中書令,爵位進封汾陽郡王。唐代宗將升平公主許配給郭子儀的第六子郭曖,郭子儀又成為皇親國戚,當時,他功蓋天下而主不疑,位極人臣而眾不疾,窮奢極欲而人不非。
郭子儀過六十大壽時,七子八婿皆來祝壽,由於他們都是朝廷裏的高官,散了朝到家中來拜壽,手中都有笏板,進了廳堂,就統統把笏板放在笏床上。後來這個典故被畫成畫,編成戲劇,寫入小說,在民間廣泛流傳。明清時期,《滿床笏》成了昆曲重頭戲。
因此批語說“寧、榮未有之先”,以前是用笏板的,以前就許多有比賈府還尊貴的豪門望族,它們也淹沒在曆史的長河裏了。
【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甲戌側批寧、榮既敗之後。】賈府敗落後,曾經歡歌宴飲,聽曲看戲的地方樹木枯敗,雜草叢生。
【蛛絲兒結滿雕梁,】【甲戌側批瀟湘館、紫芸軒等處。】瀟湘館是大觀園裏香消玉殞的林妹妹住的地方,紫雲軒是哪啊?第一回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對石頭說道“攜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詩禮簪纓之族,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去安身樂業”。就有批語說花柳繁華地指大觀園,溫柔富貴鄉指紫芸軒。
但是現在看到的文本並沒有出現紫雲軒這個地方,有人說是指絳芸軒,絳芸軒是寶玉舊居。第八回寶玉探望寶釵回來,晴雯抱怨她為了貼寶玉寫的匾,手都凍僵了。寶玉摸著晴雯的手,同仰首看門鬥上新書的三個字。一時黛玉來了,寶玉笑道“好妹妹,你別撒謊,你看這三個字那一個好?”黛玉仰頭看裏間門鬥上,新貼了三個字,寫著“絳芸軒”。
從第八回文本看,絳芸軒顯然是寶玉自創的匾額,當時還沒有元妃省親,還沒有造大觀園,當然也就沒有怡紅院。所以絳芸軒是寶玉舊居,“絳”是大紅色,“紫”就更紅了,紅得發紫嘛!我認為,批語裏的“紫雲軒”應該是指賈寶玉的新居“怡紅院”。紅樓夢是手抄本先流傳的,又多次改稿,這裏是早先寫的批語,抄書人隻管抄寫,以訛傳訛。既然花柳繁華地指大觀園,與之相對的溫柔富貴鄉,當然應該是大觀園裏的怡紅院。
還有文本裏的其他批語抄寫失誤的證據,比如,第四十四回,王熙鳳吃醋,平兒挨打,李紈就拉平兒進了大觀園。寶玉為了安慰平兒,將她領到怡紅院,才有“平兒理妝”的情景。有批語說,忽使平兒在絳芸軒中梳妝,非世人想不到,寶玉亦想不到者也。作者費盡心機了。批語把“怡紅院”說成“絳芸軒”,此時寶玉搬進怡紅院已經很久,書中正文屢次提到院名,批書人不會看不到。小說的批語和正文一樣流傳的話,如果是錯誤紕漏,作者批者都會修改。這顯然是抄書的隻管抄寫,以訛傳訛的現象。
【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甲戌側批雨村等一幹新榮暴發之家。甲戌眉批先說場麵,忽新忽敗,忽麗忽朽,已見得反覆不了。】上一集剛介紹過,富貴人家夏天用紗來做窗戶紙。雨村窮的時候,一身一口,飯都吃不上,發達了,當然要改善居住條件,鋪排場麵,彰顯地位,其它人也一樣。你方唱罷我登場,功成名就與家破人亡如此往複循環,沒有了結的時候,破足道人說了“可知世上萬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須是了。”
【說什麽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甲戌側批寶釵、湘雲一幹人。】姑娘年輕漂亮,也愛打扮,可青春易逝,光陰難返,文本描寫的幾乎都是金釵們風華正茂的時候,“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批語說“寶釵、湘雲一幹人”,大概八十回後有關她們的外貌描寫吧!
【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甲戌側批黛玉、晴雯一幹人。】八十回前,晴雯先死,黛玉之死後麵要靠推測,以後再討論。
【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甲戌眉批一段妻妾迎新送死,倏hu恩倏愛,倏痛倏悲,纏綿不了。】太多人薄情寡義、喜新厭舊,看似情比金堅,忽然移情別戀,隻陪新人笑,不聽舊人哭,纏綿不了。破足道人說了“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須是了。”推測黛玉死後,寶玉娶了寶釵,纏綿不了,結局也就好不了,以後討論吧。
【金滿箱,銀滿箱,】【甲戌側批熙鳳一幹人。】貪財的以後討論。
【展眼乞丐人皆謗。】【甲戌側批甄玉、賈玉一幹人。】富貴公子,轉眼間一貧如洗,以後討論。
【正歎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甲戌眉批一段石火光陰,悲喜不了。風露草霜,富貴嗜hi欲,貪婪不了。】人生短暫,就像蘇東坡說的,如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窮奢極欲,貪心不足的太多太多,破足道人說了“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須是了。”貪婪不了,也就好不了。
【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甲戌側批柳湘蓮一幹人。】後文中有寫薛蟠外出遊曆,遇到強盜,按薛蟠的話是正好碰上柳湘蓮救了他,也許事實上並不是那麽簡單。這裏批語說柳湘蓮一幹人是強盜。柳湘蓮什麽時候成了強盜?不會是尤三姐死後,那時的柳湘蓮出家了,就隻能是替薛蟠解圍之的那次。強盜打劫薛蟠,柳湘蓮認識強盜,或者就是強盜一夥,也許八十回後有出了家的柳湘蓮因為當過強盜而被捕的描寫。
【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甲戌眉批一段兒女死後無憑,生前空為籌劃計算,癡心不了。】天下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拚命賺錢,給兒女留下家產,然而兒女以後能否幸福,當父母的生前籌劃再好,死後也管不了了,還可能因生前的溺愛害了兒女,即便如此,也還癡心不了!
【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杠,】【甲戌側批賈赦、雨村一幹人。】為什麽是賈赦、雨村,八十回後文字缺失,以後再討論。
【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甲戌側批賈蘭、賈菌一幹人。甲戌眉批一段功名升黜無時,強奪苦爭,喜懼不了。】為什麽是賈蘭、賈菌,八十回後文字缺失,暫時不討論。
【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甲戌側批總收。甲戌眉批總收古今億兆癡人,共曆幻場,此幻事擾擾紛紛,無日可了。】富貴的突然貧賤了,貧賤的又突然富貴了。年輕的突然衰老了,活著的突然死掉了,情比金堅的也移情別戀了,沒有愛情的相伴到老了,人世無常,一切都是虛幻。想教訓兒子光宗耀祖,可他偏偏去當強盜。想使女兒成為貴婦,可她偏偏被迫為娼。想在高官厚祿越爬越高,可是偏偏成了囚徒,發配邊疆,命運難以捉摸,誰也逃脫不了它的擺布。可是世上的人們仍不醒悟,還在你爭我奪,像個亂哄哄的戲台,鬧個沒完。
【反認他鄉是故鄉。】【甲戌側批太虛幻境青埂峰一並結住。】有這條批語,我想,八十回後應該有一幹風流孽障經曆紅塵後返回太虛幻境的描寫。
【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那瘋跛道人聽了,拍掌笑道“解得切,解得切!”士隱便笑一聲“走罷!”】【甲戌側批如聞如見。甲戌眉批“走罷”二字真懸崖撒手,若個能行?蒙側批一轉念間登彼岸。靖眉批“走罷”二字,如見如聞,真懸崖撒手。非過來人,若個能行?】【將道人肩上褡褳搶了過來背著,竟不回家,同了瘋道人飄飄而去。】
【當下烘動街坊,眾人當作一件新聞傳說。封氏聞得此信,哭個死去活來,隻得與父親商議,遣人各處訪尋,那討音信?無奈何,少不得依靠著他父母度日。幸而身邊還有兩個舊日的丫鬟伏侍,主仆三人,日夜作些針線發賣,幫著父親用度。那封肅雖然日日抱怨,也無可奈何了。】女兒都這樣了還抱怨,可恨!
【這日,那甄家大丫鬟在門前買線,忽聽得街上喝道之聲,】古代官員出門時,前麵引路的差役喝令行人讓路,以顯示威風,就是“喝道”。【眾人都說新太爺到任。丫鬟於是隱在門內看時,隻見軍牢快手,一對一對的過去,俄而大轎抬著一個烏帽猩袍的官府過去。】烏帽猩袍就是頭戴烏紗帽,身穿大紅袍。【甲戌側批雨村別來無恙否?可賀可賀。甲戌眉批所謂“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是也。】【丫鬟倒發了個怔,自思這官好麵善,倒象在那裏見過的。】倆人有前緣,道非道魔非魔善惡在人心,欲非欲情非情姻緣天注定。【於是進入房中,也就丟過不在心上。】【甲戌側批是無兒女之情,故有夫人之分。】
這一句批語是無兒女之情,故有夫人之分。讓人深思,大概意思,是正因為嬌杏兩次回頭看雨村,確實隻是好奇,心出無意,所以才有了日後成為雨村正品夫人的結果,縱使這命運裏含了幾分被雨村會錯了意的僥幸,也有“有心插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意思。如今,我們也常歎息,相愛的人不能在一起,不是原本兩情相悅最終要為金錢讓路,就是恨不相逢未嫁時。更有單相思,一番愁腸百結情絲深綰,仍落個流水無情的結局。好像那個枕邊人始終不是心有所屬的那個,也許正是太貪戀兒女之情,反而沒有了夫妻之分。曾有過一段甚至幾段蕩氣回腸的情愛,最終相伴一生的遠非意中人,或許有些注定露水姻緣,有些合該是相伴餘生。
【至晚間,正待歇息之時,忽聽一片聲,打的門響,許多人亂嚷,說“本府太爺差人來傳人問話。”封肅聽了,唬得目瞪口呆,不知有何禍事。】原來是賈雨村想要回報甄士隱,封肅正害怕呢,突然高興了,得了二兩銀子歡天喜地的回了家,家人正擔憂呢,見他回來就放心了,聽說了事情原委,家人先是高興,甄士隱的老婆接著就傷感一回,由喜轉悲,這正是批書人所說是“喜懼不了”。
欲知目下興衰兆,須問旁觀冷眼人
詩雲
一局輸贏料不真,
香銷茶盡尚逡巡。
欲知目下興衰兆,
須問旁觀冷眼人。
【甲戌雙行夾批隻此一詩便妙極!此等才情,自是雪芹平生所長,餘自謂評書非關評詩也。】
我們在第12集裏讀過賈雨村的《對月有懷》,“未卜三生願,頻添一段愁。”批書人就說那是作者在《石頭記》裏留下的第一首詩,批書人認為,雪芹寫《石頭記》也有留下自己詩詞的目的。如今又誇雪芹詩寫的太好了,寫詩詞是雪芹擅長的,批書人在書縫裏寫批注,隻評書,不評詩。這也就委婉的承認自己詩詞水平有限,萬一評的不恰當就貽笑大方了。
但是,我臉皮比較厚,敢於跟大家討論這詩,也希望大家能像脂硯齋、畸笏叟一樣,在視頻裏發彈幕批評指正,先讀第二回回目下的這首詩,還是那句話,要是郭德綱老師來讀,就好聽了。
琴棋書畫詩酒花茶是八大風雅之事,除了能陶冶情操,下棋,還磨煉了人的意誌。黑白世界,方寸之間,看似無聲無息,其實暗藏殺機。有時候,眼看“山窮水複疑無路”,瞬間“峰回路轉別樣天”,我國棋文化棋曆史悠久,作者就用棋局作標題詩。
在《紅樓夢》的多個脂批本中,這首詩都在第二回正文的開頭,可見這首“標題詩”,是針對回目“冷子興演說榮國府”而做的闡發。
先說這首詩的字麵意思,下棋的人聚精會神落好每一子,都想贏。特別是高手博弈,勝利在望的時候,也會出現絕地反殺的情況,因此要千思萬慮、格外小心。這一局棋,不下到最後是無法判斷勝負的,因此說“一局輸贏料不真”,“料不真”就是不能確定,看不透。
隻有把棋局看完,才知到最終結果,“香銷茶盡尚逡qun巡。”開局時焚香泡茶,現在香爐裏的香快沒味兒了,茶也喝光了,但是棋局未完,“尚逡qun巡”就是下棋的人還在思考,舉棋不定,徘徊不前。占據優勢的想風卷殘雲,鎖定勝局,處在劣勢的想力挽狂瀾,絕地求生。
懂得這個道理的人,才是懂棋的人,所以,每當高手過招,懂棋的你,剛到場觀看,不會在殘局的時候,問“誰會贏啊?”要問,也隻是問“目前誰的優勢大?”這就是“欲知目下興衰兆”。下棋的專心致誌沒空搭理你,另外,往往“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能回答目前局勢的,是比你早到的旁觀“冷眼人”。
此詩以下棋來做比喻,“一局輸贏料不真”,是要讓讀者明白,《紅樓夢》裏逆轉反複的地方很多,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地方很多,出乎意料不合情理的地方也不少,不能隨意下結論。人生也是這樣,正如我們上一集討論的《好了歌解注》,起起落落,變化莫測。
文本裏寫的封建地主官僚大家族的興衰也是這樣,某派政治勢力或某個政治集團在內部鬥爭中的成敗不能過早下結論。軍功起家走向興旺的賈府,曆經百年,是“香銷茶盡”的時候,處於衰敗之中。突然因賈元春封妃有了“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好景不長,轉眼間又“自殺自滅起來”,最終“家亡人散各奔騰”。
剛出場的時候,賈雨村一身一口,窮困潦倒,很快就科舉高中,當了大老爺,娶妻納妾,重整家業。旋即被罷官免職,做了家庭教師,進而結交權貴,複職升官。想更進一步時,又“因嫌紗帽小,致使枷鎖扛”。
“冷子興演說榮國府”,賈雨村、冷子興兩個聰明人對話,也隻能討論“目下興衰兆”,就像文本裏寫的“如今的這寧、榮兩門,也都蕭疏了,不比先時的光景”。“如今主仆上下,安富尊榮者盡多,運籌謀畫者無一”。“如今外麵的架子雖未甚倒,內囊卻也盡上來了”。“如今的兒孫,竟一代不如一代了”,就是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甄士隱五十兩白銀兩套冬衣,賈雨村還回多少?
【文本至次日,早有雨村遣人送了兩封銀子、四匹錦緞,答謝甄家娘子】
【甲戌側批雨村已是下流人物,看此,今之如雨村者亦未有矣。】
當年賈雨村進京趕考,甄士隱送了五十兩白銀和兩套冬衣。如今賈雨村送回“兩封銀子、四匹錦緞”,那麽一封銀子是多少兩呢?很複雜,在實際語用和其它小說中,“一封銀子”所指數額並不相同。
我們舉幾個例子,晚清譴責小說《負曝閑談》裏有說一封銀子打開,數了數,整整的一百兩。
乾隆年間的一部長篇小說《野叟曝言》第一卷有描寫“在懷內摸出一封銀子道‘這是六十兩紋銀,送與相公盤纏的。’”《野叟曝言》裏還有一封銀子是一百兩或者是十兩的描寫。
《繡像金瓶梅詞話》《儒林外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兒女英雄傳》《再生緣》中有很多描寫,一封銀子都是五十兩。另外,《繡像金瓶梅詞話》中有一封銀子是三十兩的描寫,《儒林外史》中有一封銀子是十兩或者是一兩的描寫。
短篇白話小說集《照世杯》中,一封銀子是八兩。是雍正初年的長篇小說《姑妄言》中,一封銀子是五兩。在《初刻拍案驚奇》中,一封銀子是三兩。
可見,“一封銀子”就是“一包銀子”,用紙或布把銀子包裹起來,方便攜帶。這個“包”可大可小,重量並不固定,完全由“打包的人”根據需要而臨時決定。一封銀子是多少兩,需要根據上下文的背景來推算。
賈雨村送回的還有“四匹錦緞”,布匹有定量,我們就從這兒入手,用布匹推算賈雨村送回多少銀子。
清代綢緞類的布匹有五丈,三丈和一丈七,共三種長度規格。一般情況下,一丈七的可以做一套成人的服裝,三丈的可以做兩套成人的服裝,五丈的可以做三套半成人的服裝。對於冬衣來說有裏外兩層,所用的布料是春夏服裝的兩倍,那麽三丈長的布匹隻能做一套冬衣。
有物質條件的人在償還東西時,喜歡用雙倍數量,是加倍償還的意思,同時也顯示了報答人的誠意和闊氣。甄士隱當年送給賈雨村“五十兩銀子和兩套冬衣”,所以要歸還四套冬衣,就是四匹錦緞。那兩封銀子就應該是一百兩,每封五十兩。
批書人說,像賈雨村這麽下流惡心的報恩者,還真沒見過,因為賈雨村報恩是假,想討要嬌杏是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