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雨村口中秉正邪兩賦所生的許由、陶潛、阮籍
字數:24527 加入書籤
【文本使男女偶秉此氣而生者,在上則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為大凶大惡。置之於萬萬人中,其聰俊靈秀之氣,則在萬萬人之上,其邪謬不近人情之態,又在萬萬人之下。若生於公侯富貴之家,則為情癡情種,若生於詩書清貧之族,則為逸士高人,縱再偶生於薄祚寒門,斷不能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驅製駕馭,必為奇優名倡。如前代之許由、陶潛、阮籍、嵇康、劉伶、王謝二族、顧虎頭、陳後主、唐明皇、宋徽宗、劉庭芝、溫飛卿、米南宮、石曼卿、柳耆卿、秦少遊,近日之倪雲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龜年、黃幡綽hu、敬新磨、卓文君、紅拂、薛濤、崔鶯、朝雲之流。此皆易地則同之人也。】這個“易地則同之人”,就是指正氣、邪氣相互搏擊的情況下,所生的一類人,這類人身上既有正氣,又有邪氣,雖然他們的時代不同、經曆不同、機遇不同,但這些人的秉性是相同的,就是秉正邪兩賦。
賈雨村又舉了一大堆秉正邪兩賦所生之人的例子,我們根據出場順序逐個介紹。
1、許由
傳說部落聯盟領袖堯覺得自己年事已高,四處尋訪賢人,發現了許由,決定把天下讓給他,許由不肯接受,跑到箕山隱居起來。堯又派人找到他,想讓他擔任九州長,許由認為聽到這個任命就用趕緊用潁河的水洗耳朵,表示我什麽也沒聽見,不幹!這就是“潁水洗耳”的典故。至於他為什麽不願意當領導人,一直以來都說不清,所以他是一個邪謬不合乎常理的隱士。
2、陶潛
東晉末期的文學家,寫了千古流傳的《桃花源記》,因為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流傳,網友們也稱陶淵明為陶菊花,是田園詩人的鼻祖。他留下的故事很多,我們選一個來講,四十多歲的時候陶淵明出任彭澤縣令,碰到太守派手下的督郵來檢查公務,督郵,官職不高,卻有考察監督的權利,而且這個督郵貪婪遠近聞名,每年兩次巡視時候都向被考察官員索要賄賂,不給就栽贓陷害。
督郵一到彭澤的驛站,就讓手下去叫縣令來見他。陶淵明平時就蔑視權貴,不肯趨炎附勢,對這種假借太守名義發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為了生活也要盡量保住工作,忍了,於是他馬上動身。
到了驛站就被人攔住了,聽說要“束帶迎之。”就是要穿戴整齊、備好禮品、恭恭敬敬地進去迎接督郵。陶淵明歎道“我豈能為五鬥米向鄉裏小兒折腰。”意思是我怎能為了當縣令這五鬥米的工資,就低聲下氣去向這些小人獻殷勤。說完就取出官印封好,寫了一封辭職信,隨即離開隻當了八十多天縣令的彭澤。他是一個不為五鬥米折腰的隱士。
3、阮籍
竹林七賢之一,他父親是阮瑀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建安十六年,阮瑀隨軍打仗的路上,曹操讓他代寫一封書信。他騎在馬上思考片刻,一揮而就,呈給曹操。曹操想作些修改,竟不能增刪半個字,可見阮瑀文書能力有多強,這樣的人才當然受曹操的賞識,當時很多軍國大事的文書,都讓阮瑀、陳琳等負責起草。因此,阮家跟最高當權者曹家關係很好。可惜,阮籍三歲喪父,父親留下的隻有書籍和一些人脈關係。家境清苦,母親把他撫養長大,阮籍聰明過人,勤學苦讀,八歲就能寫文章。
曹了,曹丕稱帝,曹丕死了,曹叡繼位,曹真、司馬懿等為輔政大臣。曹叡有三個親生兒子,都比他死的還早,隻能收養子,曹叡一死,養子曹芳繼位,曹真的兒子曹爽和司馬懿輔政。皇帝曹芳年輕,輔政大臣一老一少,明爭暗鬥,政局十分險惡。阮籍被征召當官,他勉強上任,但不久就請了長期病假,跟嵇康、山濤、劉伶、王戎、向秀、阮鹹,登山戲水、吟詩作畫,吃著火鍋唱著歌,共赴“竹林之遊”,當今學術界通常把竹林七賢的學術思想活躍時期稱為“竹林時期”。
司馬懿長期遭到曹爽的排擠,他不想任人宰割,決定先下手為強。趁曹爽陪皇帝離開洛陽祭祀的時候,命令兒子司馬師、司馬昭起兵政變控製洛陽,曹爽被殺,司馬懿獨領朝政,剪除異己,被株連的人很多。壓力之下,阮籍做了司馬懿的從事中郎。司馬懿不久就死了,阮籍被司馬師收編,司馬師為了籠絡人心,大肆封官晉爵,阮籍也被封為關內侯。
司馬師不久也死了,阮籍又被司馬昭收編,並長期擔任步兵校尉一職,所以後世通常稱他為“阮步兵”。阮籍本來在政治上傾向於曹魏皇室,對司馬集團心懷不滿,“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隻能采取不惹是非、明哲保身的躲避態度,盡量不跟外界接觸,實在躲不掉的,就喝醉。看來酒真是有大用處的,不想參加飯局可以提前喝醉,必須參加飯局,趕快喝醉,回家睡覺,就算壞了事,最多落個好吃好喝的名聲,喝醉了,其它的一概不參與也不知道。
司馬昭為了拉攏阮籍,就想和阮籍結為兒女親家,阮籍為了躲避這門親事,每天都是喝的酩酊大醉,不醒人事,一連60天,那個奉命前來提親的人根本就沒法向他開口,最後,隻好回稟司馬昭,司馬昭無可奈何地說“唉,算了,這個醉鬼,由他去吧!”
阮籍早年崇尚儒家學說,想要奮發作為,無奈政治動蕩,國家領導人走馬燈的換,“你方唱罷我登場”,“不是西風壓倒東風,就是東風壓倒西風”,由於對現實的失望和深感人生短暫、世事無常,因此阮籍采取了蔑視禮法的憤激態度,思想轉到出世歸隱的道家思想軌道上來。
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阮籍常用眼睛來表達感情,對待討厭的人,斜目白眼,對待喜歡的人,青眼有加。有一天阮籍的母親去世了,可是阮籍一滴眼淚都不流。喪事完了,所有人都罵阮籍,說阮籍不孝,阮籍也不辯解隻翻白眼瞪人家,當賓客退了以後,阮籍悲痛的大口噴血,心裏的悲痛,不是表演給別人看。
為母親服喪期間,嵇康的哥哥嵇喜來致哀,阮籍先給嵇喜一個大白眼,後來嵇喜帶著酒、夾著琴來,他馬上把白眼轉為青眼。阮籍參加司馬昭的宴席,照樣喝酒吃肉。有大臣就對司馬昭說“以孝治國,阮籍卻在母喪期,喝酒吃肉,應該把他流放到偏遠的地方,以正風俗教化。”都認為阮籍太放肆,不守禮教規矩,要不然就是喝酒太多“瘋了”。但是司馬昭仍然沒放阮籍走,五十四歲死在步兵校尉任上。有句話叫“大隱隱於朝”,他當著朝廷的官,卻每天喝醉不幹事,是廟堂之上的隱士。
阮籍死後,虛無放誕的生活態度或生活情趣一時成為一種風尚,阮籍作為一種“離經叛道”的人格典型,成為一種特定的思想文化形態,並在中國曆史上發生著某種不可忽視的影響。
有說曹雪芹字“夢阮”,有另說曹雪芹號“夢阮”,這“阮”就是指阮籍。周汝昌先生曾指出“夢阮”的背後可能暗示著曹雪芹對阮籍思想是認同的。另外,曹雪芹的好友敦誠去曹雪芹家拜訪,寫了《贈曹雪芹》詩,有這樣幾句,“滿徑蓬蒿老不華,舉家食粥酒常賒。司業青錢留客醉,步兵白眼向人斜。”說曹雪芹居住在荒村野巷,門前雜草叢生,貧窮導致他家平時隻能喝稀飯,曹雪芹有酒癮,常常去小酒館賒賬。但是,隻要朋友到訪不管有多困難必留朋友喝酒。朋友來了,他是青眼相看,去賒酒給朋友喝,教書或者賣字畫掙了錢再去還賬。普通人看不慣他這麽做,都窮成這樣了,還喝呢?他就“步兵白眼向人斜”,阮籍世稱阮步兵啊!,曹雪芹就對那些不理解的俗人,斜目白眼。
愛新覺羅·敦誠的哥哥敦敏,也寫有《贈曹雪芹》詩,我們選幾句來讀,“燕市狂歌悲遇合,秦淮殘夢憶繁華。新愁舊恨知多少,一醉酕醄á&nbp;tá白眼斜”。自古以來,燕趙大地多慷慨悲歌之士,流落於北京的曹雪芹與古代的豪士一樣,雖身世坎坷,遭遇不幸,仍縱酒狂歌。生在秦淮河畔的他竟然如此像豪爽的北方人,在他記憶的深處,難道真的不會想起花團錦簇之地,富貴神仙之鄉嗎?我不知道他心裏有多少新愁舊恨,每次相聚他都喝的酕醄大醉,像當年的阮籍一樣。
秉正邪兩賦所生的嵇康、劉伶、王謝二族、顧愷之
【文本使男女偶秉此氣而生者,在上則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為大凶大惡。置之於萬萬人中,其聰俊靈秀之氣,則在萬萬人之上,其邪謬不近人情之態,又在萬萬人之下。若生於公侯富貴之家,則為情癡情種,若生於詩書清貧之族,則為逸士高人,縱再偶生於薄祚寒門,斷不能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驅製駕馭,必為奇優名倡。如前代之許由、陶潛、阮籍、嵇康、劉伶、王謝二族、顧虎頭、陳後主、唐明皇、宋徽宗、劉庭芝、溫飛卿、米南宮、石曼卿、柳耆卿、秦少遊,近日之倪雲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龜年、黃幡綽hu、敬新磨、卓文君、紅拂、薛濤、崔鶯、朝雲之流。此皆易地則同之人也。】這個“易地則同之人”,就是指正氣、邪氣相互搏擊的情況下,所生的一類人,這類人身上既有正氣,又有邪氣,雖然他們的時代不同、經曆不同、機遇不同,但這些人的秉性是相同的,就是秉正邪兩賦。
賈雨村又舉了一大堆秉正邪兩賦所生之人的例子,我們根據出場順序逐個介紹。
4、嵇康
嵇康年幼喪父,由母親和哥哥嵇喜來撫養。他博覽群書,學習各種技藝。成年後認同道家思想,對玄學和養生學的發展有很大貢獻。劉義慶在《世說新語》中記載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一米九的大個子,長相俊美,而且才華橫溢。在竹林七賢裏除了跟其他六位一樣狂放任性、不拘一格,他還是是曹魏時期著名的音樂家、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因此,嵇康是當仁不讓的竹林七賢精神領袖。
身材棒,顏值高,才藝多,但是出身低微。缺什麽就補什麽,25歲有女孩家長主動提親,嵇康就娶了曹操的曾孫女,不論姑娘長的美醜,陪嫁多少,嵇康的社會地位一下子提升了一大截,但他依舊鄙視權貴。
司馬昭為實現他的篡位野心,要拉攏一批名士站台,先請山濤當官,又讓山濤拉攏嵇康。山濤自認為與嵇康的交情深厚,不會遭到拒絕,沒想到此舉使嵇康大為惱火,寫了一篇名傳千古的散文《與山巨源絕交書》,山濤字巨源,這一封信鞭撻了司馬昭集團的虛偽和卑鄙,明確表示了跟司馬昭不合作的堅定立場,這也是他惹來殺身之禍的主要原因。
嵇康四十歲被砍頭,罪名很簡單“上不臣天子,下不視王侯”,不尊重皇帝,大臣來了他更不放在眼裏。臨刑前,嵇康神色不變,如同平常,喝了一大碗酒,還在刑場上彈了一曲《廣陵散》。人頭落地,《廣陵散》也失傳了,他是一位死都不合作的隱士。
5、劉伶
在“竹林七賢”中,劉伶是社會地位最低的一位,他身高六尺,小短腿,個子不到一米六,容貌醜陋。他推崇道家學說,追求逍遙自在,有些學識見解。因此跟阮籍、嵇康聊的來,而且劉伶比他們更能喝,是個徹頭徹尾的酒徒,人稱“醉侯”,古往今來因為喝醉酒被“封侯”的,就他一個吧!
劉伶早年在王戎手下當過官,他提倡無為而治,後來司馬集團當政,正不想幹呢,又遇到朝廷考核,同事們都有政績而升遷,唯獨劉伶無所作為被罷官。
後來,朝廷派特使征召劉伶再次入朝為官。劉伶聽說朝廷特使已到村口,趕緊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然後脫光衣服,在村口裸奔。朝廷特使看到劉伶後一絲不掛,感覺這人“瘋了”調頭就走了。
還有一次,一個朋友到他家去,他全身,朋友很氣,說他太沒禮貌了。劉伶哈哈大笑說“天地就是我的家,房子就是我的內褲。你怎麽跑到我的內褲裏來了。”朋友聽了又可氣又好笑,他不像阮籍、嵇康那麽悲憤,他是幽默的,“邪謬不近人情之態,又在萬萬人之下”,就是作者把他寫在正邪兩賦名單裏的原因吧!
劉伶不上班,整天喝酒,飲酒過度而導致身體不適,還要喝,妻子就把酒都藏起來了。他還找妻子要喝酒,妻子就勸他戒酒。劉伶說“我正想戒酒呢。但我不能自己禁,隻能向鬼神禱告,自己發誓來戒掉酒癮。你快去準備祭祝用的酒肉。”妻子酒肉供在神像前,叫劉伶去發誓祈禱。劉伶跪著說“天生我劉伶,酒是我的命。”說著拿起酒肉就吃喝起來,又醉倒了。他是一位縱酒避禍的隱士。
6、王謝二族
是東晉時期的王導、謝安為首的兩大家族,劉禹錫的《烏衣巷》是我很喜歡的詩,“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說兩大家族人才濟濟、聲名顯赫。
東晉時期的第一位宰相王導,他撫養的侄子比他更出名,就是王羲之,偉大的書聖。王導本人也很有特點,有一次王導在戰亂中逃難,別人就問他,你家有那麽多的珍寶,你逃出來的時候帶了什麽,王導哈哈大笑拿出一卷字體俊秀的書,他對朋友說,這是最珍貴的。後來王家出了很多年輕有為的子弟和大書法家,正是因為王導覺得文化傳承是最重要的。財富權利一下就空了,隻有文化傳承,人才培養才是家族長盛不衰的保證。小孩有本事不用留財富,小孩沒本事,留的財富多了也是害他。
謝安是東晉時期的第二位宰相,他領導了“淝水之戰”,是曆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咱們在第十七集裏講過謝道韞,是謝安的侄女,謝家子弟的故事很多,時間有限不能麵麵俱到。作者在這裏列出的是王謝二族,不特指某一個人,王謝二族都是鳴鼎食之家,翰墨書香門第,名人典故太多,這兩個家族都講究文化傳承,才以家族的形式寫進了正邪兩賦的名單。
7、顧虎頭
顧愷之,字虎頭。謝安的好朋友,他博學多才,擅詩文、書法,尤其擅長繪畫,是帝王、大臣的禦用畫師,他畫人物、佛像、鳥獸、山水都是精品。
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唐代臨摹版現在還在大英博物館裏,是1900年八國聯軍搶去的,以前是乾隆皇帝最珍愛的書畫作品之一。英軍士兵根本不懂這幅畫的珍貴,因為《女史箴圖》兩邊的卷軸是翡翠的,為了卷軸把畫帶到了英國,到了英國畫就被拆了,隻留了翡翠畫軸,就是現實版的“買櫝還珠”。幸好一個漢學家發現了,畫麵才被保留了下來。
《女史箴圖》預示著中國繪畫由重教化到重審美的轉型,在中國繪畫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故宮博物院另藏有宋代臨摹版,水平比唐代的遜色不少。唐代的臨摹版,神韻最接近顧愷之的原畫,因而被後人奉為經典。唐太宗收藏過之後,它又被曆代文人墨客收藏過,畫麵上可以看到“項子京”,“弘文之印”,還有宋徽宗瘦金體《女史箴》詞句,寫了十一行。畫本身及裝裱部分蓋有宋、金、明、清內府印,及明清曆代收藏者的私人鑒藏印。乾隆皇帝蓋章最瘋狂,且在畫卷後還即興畫了一枝蘭花。
這幅畫差一點回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政府感謝中隊在緬甸幫他們解決了小日本的包圍,想把《女史箴圖》或者一艘潛水艇送給中國,蔣介石選擇了潛水艇。畫就繼續流落海外,由於古畫保護知識欠缺,大英博物館按照日本畫的方式進行裝裱,將一卷畫攔腰截為三段,還出現了掉渣現象。為了盡量減少光照,以防褪色,每年最多展出兩次。
畫畫高手多了,吳道子、王維、趙孟頫、董其昌咋沒入作者的法眼呢?因為顧愷之有三絕,其中之一叫“癡絕”,癡呆的“癡”,這也是《紅樓夢》作者在文本裏常用的一個字。我認為這是顧愷之被列入正邪兩賦名單的主要原因。
顧愷之出生沒多久,他的母親就去世了。顧愷之因其他小朋友都有母親,便纏著父親問“母親長得什麽模樣?”顧悅之隻好耐著心思給他描述。顧愷之就是憑借父親的描述,一次又一次地給母親畫像。每次畫好之後,他都要問父親像不像,父親總是說有些像。但顧愷之不氣餒,仍然畫筆不輟,隻到父親兩眼放光,說“像極了”,他才滿意地放下畫筆。他對畫母親這件事兒是執著癡迷的,畫母親為他以後成為大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這種癡迷也淋漓盡致的體現在他後來的繪畫藝術中,精益求精,力求完美。
顧愷之還有癡情的一麵,他喜歡鄰家女孩,小家碧玉,不光長相清秀可人,品德也好,又不是方便麵你想泡就泡,顧愷之追求不到,男女授受不親,不能無緣無故的見麵,癡情難了,就畫了姑娘的畫像,掛在屋裏。要不說女孩不能隨便讓外人看見呢?住的太近有時候也避免不了被鄰居看見,顧愷之日思夜想,寢不安席、食不甘味。使了點小手段,他畫的話傳神啊,就用針紮畫中女孩的心。鄰家妹妹病了,小哥哥又送靈丹妙藥前來探望,回家把畫上的針拔下來,妹妹病好了也愛上哥哥了。
再說一個顧愷之“癡”的例子。有一次,顧愷之和當時有名的才子謝瞻一同在朝廷值夜班。長夜漫漫無心睡眠,二人無聊,相約在月下對詩,興趣很高。到了下半夜,謝瞻支持不住了,耍了個滑頭,找了人代替自己與顧愷之繼續對詩,自己卻去睡大覺了。而興致正濃的顧愷之卻絲毫沒有發覺,一直對詩到天亮,他才知道受了謝瞻的騙。顧愷之是真癡,是有病,還是專心致誌,大家可以自己評論。
人在生命中應該有一份“癡”,很多人的成功都來源於癡,來源於這份執著。沒有癡,沒有執著,就少了經典,包括《紅樓夢》,作者不“癡”就沒有這麽偉大的作品。
秉正邪兩賦所生陳後主、唐明皇、宋徽宗、劉庭芝
【文本使男女偶秉此氣而生者,在上則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為大凶大惡。置之於萬萬人中,其聰俊靈秀之氣,則在萬萬人之上,其邪謬不近人情之態,又在萬萬人之下。若生於公侯富貴之家,則為情癡情種,若生於詩書清貧之族,則為逸士高人,縱再偶生於薄祚寒門,斷不能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驅製駕馭,必為奇優名倡。如前代之許由、陶潛、阮籍、嵇康、劉伶、王謝二族、顧虎頭、陳後主、唐明皇、宋徽宗、劉庭芝、溫飛卿、米南宮、石曼卿、柳耆卿、秦少遊,近日之倪雲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龜年、黃幡綽hu、敬新磨、卓文君、紅拂、薛濤、崔鶯、朝雲之流。此皆易地則同之人也。】這個“易地則同之人”,就是指正氣、邪氣相互搏擊的情況下,所生的一類人,這類人身上既有正氣,又有邪氣,雖然他們的時代不同、經曆不同、機遇不同,但這些人的秉性是相同的,就是秉正邪兩賦。
賈雨村又舉了一大堆秉正邪兩賦所生之人的例子,我們根據出場順序逐個介紹。該說,陳後主、唐明皇、宋徽宗了,這三位皇帝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瀟灑了自己,荒廢了國政。曆代正史、野史,文人墨客關於他仨的故事太多,為了節省時間,我隻從女人與國政的角度,簡單介紹。
8、陳後主
陳叔寶,寵愛張麗華。史料記載張麗華能歌善舞,聲音甜,身材棒。目似秋水,臉若朝霞,膚如白雪,不像現在有些女孩兒,臉化的雪白脖子以下很黑,她顏值高、皮膚好。當然了,想在陳後主的皇宮裏混的下去,這些都是基本要求。
張麗華有什麽絕招嗎?有,秀發七尺,黑亮如漆,光可鑒人。說大丈夫是七尺男兒,人家光頭發都七尺長,晚上能當被子蓋。南北朝時期的七尺相當於一米七,陳叔寶的眼球先被頭發吸引住了。另外,張麗華還很聰明,能言善辯,記憶特別好。陳叔寶天天用張麗華的頭發當被子蓋,早上起不來,誰把他弄醒了,他就生起床氣。
百官奏章就被太監送入後宮,張麗華幫他處理,開始幹預外政。有犯法的,隻要找張麗華協調,就沒事兒了。王公大臣,隻要張麗華一句話,就能讓你升讓你降,讓你死,讓你生不如死。因此江東陳朝末年,文武百官不怕陳叔寶,隻怕張麗華。
隋文帝楊堅,派兒子楊廣總領揚州防務,宰相高熲親自督軍,韓擒虎、賀若弼為先鋒大將,兵臨城下,生死存亡的時候,陳叔寶還把張麗華抱在腿上,請張麗華決策軍國大事。
還沒決策完呢,賀若弼打進來了,把皇宮圍了個水泄不通,張麗華逃出景陽殿,見走投無路,就往井裏跳。陳叔寶也要跳,被大臣和太監擋在井口,爭了很長時間,才跳進井裏。
剛跳進去,隋軍士兵就衝進來了,看院裏這麽些人都圍在井口,把人一抓,就往井裏看,黑乎乎的看不清,隋朝將領對著井口大聲喊叫,無人應答。士兵要往井裏扔石頭,出了個成語,叫“落井下石”,陳叔寶下壞了,才在井裏回答,士兵放下繩索往上拉人,覺得非常重,以為陳後主是個大胖子。等到把人拉上來,好家夥,一根繩子,“串”著陳叔寶、張麗華以及孔貴妃三個人。
打掃戰場的時候,晉王楊廣早就聽說過把陳叔寶迷的神魂顛倒的張麗華,想見。宰相高熲就拿武王伐紂後立斬蘇妲己來舉例子,沒等楊廣見到七尺秀發,就把張麗華殺掉了。
9、唐明皇
李隆基前半生對得起這個“明”字呢,他撥亂反正,勤於國事,任賢用能,勵精圖治,開啟大唐開元盛世。後半生不行了,昏了,談戀愛談到國家崩潰,要不是前半生積攢了一些國力,又“奪情”啟用在家守孝的郭子儀,唐朝就斷送在李隆基手裏了。
跟李隆基談戀愛的是他兒媳婦,楊玉環,我很喜歡白樂天的詩,引用一段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
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李隆基跟陳後主一個毛病,第二天起不來。如果李隆基不是皇帝,領著兒媳婦去泡泡溫泉、看看牡丹,最多被焦大罵幾句“爬灰的爬灰”!可惜他是一個皇帝,他能下令修建從嶺南到長安幾千裏的快遞專用通道,他能用八百裏加急的軍馬給楊玉環“點外賣”,“紅塵一騎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千金難買美人一笑,比起唐明皇來,賈寶玉讓晴雯撕幾把扇子能算什麽呀!也許,唐明皇該說了,比著傳說中的周幽王,為博得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調動天下兵馬,我就給女朋友買個水果,算什麽呀!也許,周幽王該說了,我可沒拿江山社稷開過玩笑,那都是謠言,比著商紂王為了妲己把親叔叔的心都挖出來了,我算什麽呀!人的劣根性裏有一條,就是愛跟更差勁的比,來追求自我滿足。
李隆基愛屋及烏,楊玉環兄弟姐妹雞犬升天。安史之亂,李隆基帶著楊家兄妹逃出長安,實在跑不動了,在馬嵬坡休息,禁衛軍發動兵變。官兵一致要求處死奸臣楊國忠和禍水楊玉環。楊國忠被嘩變的特種兵亂刀砍死,楊玉環在佛堂的梨樹下用一條白綾歸天。
10、宋徽宗
咱們在第十集裏就提到過他,他負有北宋滅亡的曆史責任。但是我們要注意,他在皇室裏排名靠後,本來是輪不到他當皇帝,小時候也沒有被當成接班人來培養,就是聲色犬馬,吃喝玩樂的浪蕩皇子,隻要不跟太子惹事,安心當個風流王爺就可以了。正常接班的是他哥哥。他哥哥死的更早,當時連兒子也沒有。宋徽宗愛踢足球,那時候叫“蹴鞠”,正踢球呢,宮裏的太監告訴他,他要當皇帝了,就這樣當了皇帝。
趙佶長的帥,書法好,畫畫美,熱愛體育事業,完全是藝術家的狀態。當了皇帝,稟性難移,白天硬著頭皮處理國政,晚上不開心。盡管後宮粉黛三千,佳麗如雲,趙佶認為她們都知道自己的皇帝,“嗨”不起來,不如那些不知到客人身份的妓女風流直接。
回想起來,還是當王爺的日子舒服啊!凡是京城中有名的青樓妓館,他想去誰家就去誰家,還能將歌姬舞女喬裝打扮帶入王府中,現在當皇帝太不自由了。
不久,從王府帶進皇宮的寵妃又死了,趙佶更煩,吃不想睡不穩。有奸臣給趙佶推薦了良家婦女劉氏,說劉氏美貌不亞於王昭君。劉氏本是酒家之女,商人賣酒的,出身卑賤,但長得美豔風流,也不像後宮裏那些宗法禮教約束下的穩重女子。
宋徽宗一見,美若天仙,魂不守舍,相處之後便形影不離。劉氏擅長化妝打扮,她的衣服、首飾、發型,新穎別致,不但徽宗喜歡,出席宴會的時候總是聚光燈的焦點,京城內外愛美的女子也競相模仿,如同現在引領潮流的摩登女郎。巴結劉氏的王公大臣比比皆是,然而,紅顏易老,宋徽宗也想換換口味。
好長時間沒出宮,京城裏又來了哪些名妓都不知道了,皇位也坐穩了,出去轉轉應該沒事!帶著幾名心腹微服出宮,趙佶後悔啊,早些天怎麽沒出來呢!?李師師已經名冠汴梁城,作為圈裏的老大,他現在才知道,成何體統。無奈李師師已經出了名,把她帶進皇宮,貽笑天下。趙佶就設立行幸局,專門負責微服出宮的事,天天往外跑。
行幸局的官員幫宋徽宗撒謊,如當天不上朝,就說皇帝有“排檔”,不是現在路邊的“大排檔”,當時宮中宴會也叫“排擋”,如果第二天還不上朝,行幸局的官員就傳聖旨,說皇帝長瘡了,皇帝感冒了,反正各種身體不舒服。
後來,金兵大軍壓境,趙佶幹脆把皇位傳給了兒子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破開封城,徽宗、欽宗皇帝爺倆一起被抓到草原上去了。
陳後主、唐明皇、宋徽宗三位皇帝,並非凶殘暴虐之人,都因兒女私情誤國誤民,而被作者列入了正邪兩賦的名單。
11、劉庭芝
劉希夷,字庭芝,生活在唐太宗晚年,是大帥哥,善談笑,懂音樂,愛喝酒,落魄而不拘小節,一幅風流名士的作派。他生活灑脫,常常騎驢漫遊,玩高興了,就會便隨性賦詩,落筆婉約淒美。最為後人傳誦的,是那首《代悲白頭翁》。
我把全詩讀一遍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洛陽女兒惜顏色,坐見落花長歎息。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複誰在?
已見鬆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
故人無複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祿池台文錦繡,將軍樓閣畫神仙。
一朝臥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
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發亂如絲。
但看古來歌舞地,惟有黃昏鳥雀悲。
如果沒感覺的話,等咱們讀到林黛玉的《葬花吟》你就有感覺了。咱們的視頻封麵就是黛玉葬花,我先簡單先說一點吧!
劉庭芝“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林黛玉“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劉庭芝“洛陽女兒惜顏色,坐見落花長歎息”,林黛玉“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劉庭芝“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複誰在”,林黛玉“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劉庭芝“一朝臥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林黛玉“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劉庭芝“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發亂如絲。”林黛玉“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葬花吟》改寫套用《代悲白頭翁》的痕跡比較明顯。有一種說法,認為劉庭芝二十五歲考中進士不久就死了,跟《代悲白頭翁》這首詩有關。“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是千古名句,相傳劉庭芝的舅舅,大詩人宋之問想當原創作者,劉庭芝不同意,宋之問生氣就把外甥害死了。
詩是用來唱的,就相當於現在的流行歌曲,曲調唱法失傳了,留下來的歌詞就是詩。唐代非著名詩人賈曾寫了一首《有所思》,幾乎完全抄襲《代悲白頭翁》的前半段,也不知道賈曾想拿著歌詞騙青樓裏的哪位姑娘。不光是賈曾,劉庭芝死後,《代悲白頭翁》開始大受歡迎,很多文人模擬甚至繼續剽竊這首詩。
秉正邪兩賦所生的“花間派”鼻祖溫庭筠
【文本使男女偶秉此氣而生者,在上則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為大凶大惡。置之於萬萬人中,其聰俊靈秀之氣,則在萬萬人之上,其邪謬不近人情之態,又在萬萬人之下。若生於公侯富貴之家,則為情癡情種,若生於詩書清貧之族,則為逸士高人,縱再偶生於薄祚寒門,斷不能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驅製駕馭,必為奇優名倡。如前代之許由、陶潛、阮籍、嵇康、劉伶、王謝二族、顧虎頭、陳後主、唐明皇、宋徽宗、劉庭芝、溫飛卿、米南宮、石曼卿、柳耆卿、秦少遊,近日之倪雲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龜年、黃幡綽hu、敬新磨、卓文君、紅拂、薛濤、崔鶯、朝雲之流。此皆易地則同之人也。】這個“易地則同之人”,就是指正氣、邪氣相互搏擊的情況下,所生的一類人,這類人身上既有正氣,又有邪氣,雖然他們的時代不同、經曆不同、機遇不同,但這些人的秉性是相同的,就是秉正邪兩賦。
賈雨村又舉了一大堆秉正邪兩賦所生之人的例子,我們根據出場順序逐個介紹。
12、溫飛卿
剛介紹完顏值高的劉庭芝,就來個長的醜的,男人嘛,隻要有才華就行,他就是跟李商隱齊名,合稱“溫李”,被尊為“花間派”鼻祖的溫飛卿。
溫庭筠,字飛卿,他的大名在《紅樓夢》文本裏,除了賈雨村還被兩位重要人物提起過,一位是賈政,賈寶玉的父親,一位的薛寶釵,賈寶玉後來的伴侶。
溫庭筠這個人如果細講,三、五個小時也說不完,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己拓展閱讀。因為他跟賈寶玉有很多類似的地方,我就拿他跟賈寶玉對比著說,希望能對大家理解《紅樓夢》第一男主角有所幫助。
首先,兩人出身相似。溫庭筠是唐初宰相溫彥博的後代,在隋末唐初的政治舞台上,溫氏家族深得李唐皇帝的信任和重用,溫庭筠祖上是娶過公主的,顯赫一時。隨著時光的流淌,皇位傳承、權力過渡,當初既富又貴的溫家逐步衰敗。
唐憲宗元和七年(公元812年),溫庭筠生於山西太原。正值家族衰微日落西山之際,八歲的時候,他父親去世,溫庭筠兄弟姐妹四人隨母親在家族幫扶下生活。十二歲的時候,溫庭筠父親的好友段文昌升官了,對溫家母子提供經濟上的幫助,並把溫庭筠接走跟自己的兒子段成式一塊培養教育。
段文昌的官職多次變動,他總是把溫庭筠和兒子段成式帶在身邊讀書學習。培養了溫庭筠十一年的段文昌去世,喪葬過後,溫庭筠想通過科舉謀求發展,二十三歲的時候,他告別了必須守孝的段成式離開段家,北上長安,開始了“北漂”生活。
賈寶玉是榮國府第四代,玉字輩,生於家族曆經百年的時候。當時賈家文字輩還世襲著官爵,後來姐姐元春被封妃,賈寶玉比溫庭筠的情況要好,但是根據賈府八十回後被抄家的情況來看,兩個沒落貴族出身的公子,家庭大環境是差不多的。
其次,兩人的行為有相似。據《舊唐書》裏關於溫庭筠的記載,說“溫飛卿士行塵雜,不修邊幅,公卿家無賴子弟裴誠、令狐滈hà之徒,相與飲,酣醉終日”。溫庭筠這個人,他以才子自居,蔑視權貴。又不受世俗禮法的約束,什麽人都結交,裴誠、令狐滈hà等都是權貴後代。溫庭筠來到長安就把科舉考試的事拋到九霄雲外去了,後來的柳永也是這樣。我引用蔣捷的一句詞來形容這時候的溫庭筠,“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他整天跟狐朋狗友一起玩樂,經常喝醉。
《紅樓夢》文本裏有兩首《西江月》,寫賈寶玉“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也用來勸誡所有紈絝子弟。賈寶玉極力否定男人的價值,說“男人是泥作的骨肉,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也是實力打臉,他與秦鍾、柳湘蓮、蔣玉菡是至交好友,這就說明賈寶玉對男性是區別對待的。文本裏有描寫,賈寶玉跟呆霸王薛蟠,唱小旦的戲子蔣玉菡,權貴後代馮紫英,錦香院的妓女雲兒,混在一起吃喝,跟溫飛卿很相似。
我們的湘雲妹妹也叫雲兒,作者批閱十載,大的改動就有五次,前八十回裏留著妓女跟史湘雲同名,請大家原諒我又挖了個坑,等讀到那一回,我自然有話要說。
第三,兩人都才思敏捷,出口成章。《舊唐書》記載溫飛卿“尤長於詩賦”。溫庭筠與令狐滈hà關係好,就經常到令狐滈的家裏去玩,令狐滈的老爹是當朝宰相令狐綯。因為皇帝喜歡聽歌,還特別喜歡菩薩蠻的曲子,令狐綯就請在娛樂界名氣很大的溫庭筠代寫二十首《菩薩蠻》歌詞。一麵進獻給皇帝,一麵告誡溫庭筠,不要向外界透露此事,但溫庭筠不久就泄密了,弄得當朝宰相很沒麵子。
不久,唐宣宗作了一首詩,上句裏有“金步搖”一詞,找不到合適的詞句來對下句,請大家幫忙,結果溫庭筠對了“玉條脫”三個字。
“步搖”是古代婦女的一種首飾,帶頭上的。女子走路的時候“步搖”會隨著身體一步一搖,儀態萬方,很好看。“金步搖”,就是用黃金打造的“步搖”。
“條脫”是古代臂飾,帶胳膊上的,呈螺旋形,上下兩頭左右能鬆能緊。通俗一點說就是連環起來的手鐲,形狀很像高手削蘋果,一直連續不斷的蘋果皮。“條脫”後來也被稱為“釧”,黃金作的叫金釧,玉石用金線穿起來的叫玉釧。《紅樓夢》文本裏有叫這名字的兩位姑娘,金釧是玉釧的姐姐,再挖一個坑,等讀到那一回,再說。
溫庭筠用“玉條脫”來對“金步搖”,名詞對名詞,對仗嚴謹,聲調和諧,平仄規範,皇帝很是高興,重重有賞。宰相令狐綯不知道“玉條脫”是什麽,就問他。溫庭筠就騙令狐綯說出自《南華經》,還說《南華經》並不是冷門的書,相國忙完公務沒事的時候也應讀一讀。
《南華經》就是《莊子》,咱們在第十九集討論大仁大惡代表人物的時候,說過韓愈,就講了從魏晉到隋唐,儒家學說是衰退的狀態,道家、佛家蓬勃發展。唐明皇封莊子為南華真人,《莊子》這本道家學說,當時叫《南華真經》,簡稱《南華經》。言外之意就是這麽熱門的書,宰相令狐綯都沒讀過,不學無術啊!
唐代科舉考詩賦,需要對仗押韻,考驗讀書人對文字的駕馭能力。開考的時候,會給每個考生發三根大蠟燭,蠟燭燒完,要寫完包涵八韻的詩。當時寫不出來的大有人在,溫庭筠應試時,隻需簡單思考,就能隨口寫成。人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喜歡“叉手”,就是兩手拱抱在一起或者十根手指交叉在一起。溫庭筠叉手一次就作成一韻,八韻隻需叉手八次,人稱“溫八叉”或者“溫八吟”。薛寶釵就叫他為“溫八叉”,在他出現之前,還沒人能跟七步成詩曹植相提並論。
咱們讀溫八叉寫的“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蝶翎朝粉盡,鴉背夕陽多”,“玲瓏骰tu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如果不是天縱其才,靠苦思冥想是不會有“溫八叉”的。
賈寶玉在大觀園題對額的時候,同樣表現出超凡的才華。他奉嚴父賈政之命應景聯句,觸景生情。同時,對賈政身後跟的那些學問家,予以毫不留情的反駁。賈寶玉有自己的文藝理論,詩賦對聯張嘴就來,正是“曹七步”、“溫八叉”的化身。寶玉憑吊林四娘的詩,才情橫溢,祭奠晴雯的《芙蓉女兒誄》出色非凡。他還敢續《莊子》,寫佛偈,樣樣都通。賈政說他“公然以溫飛卿自居”,說的真對啊!
第四,兩人的創作風格相似。溫庭筠的名句太多了,“照花前後鏡,花麵交相映”,“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心事竟誰知?月明花滿枝”,“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等等。對比賈寶玉的四首即事詩、姽嫿詞、《芙蓉誄》等作品看,華美的詞句、深摯的感情是他們共同的風格。秉正邪兩賦的人,“若生於公候富貴之家,則為情癡情種”。溫庭筠、賈寶玉都是千古情癡。
第五,兩人對科舉考試的態度相似。一個情癡因為得罪了令狐綯等權貴大臣,科舉屢試不中,而且喜歡當“槍手”。考八韻詩,不用傳小抄,溫八叉可不是浪得虛名,他聲音大一點,離他近的考生就能寫出八韻了,他就在考場幫其他考生作弊。
溫八叉四十多歲的時候參加考試,監考老師專門給他設了一個座位,不讓他和其他考生太近,還告誡他說“知道你名氣大,很多人都花大價錢請托你,這次你好自為之啊!”溫庭筠老早寫完了,請求先出場,後來才知道他提前交卷,一邊往外走,一邊通過口頭提示幫助了八個考生。這是明知故犯,有意攪擾考場。估計溫庭筠也是破罐子破摔,不想通過科舉當官了,他就是來考著玩兒的。
另一個情癡根本看不起科舉,賈寶玉幹脆不願參加。
第六,兩人的命運結局相似。溫庭筠中年輾轉於長安、襄陽、江陵、揚州,我還引用蔣捷的一句詞,來形容這時候的溫庭筠,“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五十歲的時候,他因窮困沿街乞討,有了錢又去青樓妓館消費。可能是因為錢少、人老、又醜又髒,沒有女孩搭理他,或者是他對服務不滿意。總之,他撒酒瘋,罵人,妓院老鴇不確定他是不是大名鼎鼎的“溫八叉”,就報警了。巡夜的兵丁可不管那麽多,就算真是溫八叉,過氣歌手,又能如何?來了就揍他,門牙都打掉了。有一種說法認為,溫庭筠最後也是流落街頭,乞討為生,直到貧病交加而死。
根據《紅樓夢》文本的伏筆和批語提示,賈寶玉也經曆了“轉眼乞丐人皆謗”的日子。隻不過,賈寶玉懸崖撒手,第二次出了家。也引用蔣捷的一句詞來形容出家的賈寶玉,“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是癡人才能講癡話,寫癡文,嬉笑怒罵感人心!作者哭成此書,含淚寫寶玉情癡若呆、義重如山、蔑視權貴、糞土名利。愛之深、恨之切,賈政批評寶玉“公然以溫飛卿自居”,還有那二首《西江月》,大概是作者的悔恨與自責吧!
文本裏,作者還借用興兒的嘴說寶玉,“長了這麽大,獨他沒有上過正經學堂。我們家從祖宗到二爺,誰不是寒窗十載,偏他不喜歡讀書”。然寶玉詩詞題對,無一不通,是溫八叉那樣的天才啊。
懷抱利器而人不知,補天之石棄於荒郊野嶺。腹中草莽而誇者眾,敗絮其中混於廟堂之高。觀溫飛卿、賈寶玉之命運,我輩當熱淚滾滾,亦當笑傲紅塵。
最後還要補充一個的愛情故事,牽扯到魚玄機,後麵還要提到這名女子,正好跟溫八叉一並介紹了。
魚玄機原名魚幼薇,字蕙蘭,她爹是個落魄秀才,老早病死了。魚幼薇母女為了生存,就幫著一些妓女洗衣服、床單。溫八叉長得雖醜,卻是長安城裏有名的風流才子,懂音樂善填詞。他常去哪家妓院,哪家的生意就好,因為有很多粉絲等著聽新歌啊!哪個姑娘能請溫八叉填一首新詞,出名就容易多了。
常在圈裏混,溫八叉就這麽認識了十歲的魚幼薇。他看魚幼薇身世可憐又聰明伶俐,就收她為弟子,教她寫歌詞,也給些錢財讓她母女補貼生活。後來溫八叉離開長安,南下襄陽、江陵,兩個人就分開了。
在一起不覺得什麽,離開了溫庭筠,魚幼薇才覺得缺少什麽,心裏空蕩蕩的。這是一個女學生愛上老師的故事,也是一個小姑娘迷戀大叔的故事。魚幼薇連續寫信,瘋狂表白。溫飛卿果然是“癡人”!他風流放縱,但師生的界限還是堅守了。他拒絕魚幼薇的方式很穩妥,把魚幼薇介紹給少年才子李億。後來的蘇東坡也做過類似的事情,還是挖坑,以後會說到,請各位看官多多包涵。
十四歲的魚幼薇嫁給李億,李億的正妻見丈夫娶了年輕貌美、能歌善舞的小妾,心裏惱火。她認為這個不會疼人專會鬧人,不能掙錢最愛花錢的小妖精,早晚毀了自己的生活。論化妝、打扮、談戀愛魚幼薇是強項,居家過日子,魚幼薇就不是對手了。
日子一長,感情降溫,李億隻要不在家,魚幼薇就挨打。李億也不能光談戀愛不掙錢啊!他要工作,要到揚州作官。衙門一般都是大堂辦公,後堂居住,正妻跟著,在家裏鬧就夠頭疼了,如果在衙門後堂裏鬧,傳揚出去官威何在?萬般無奈,他將魚幼薇送進一座道觀,說三年後來鹹宜觀接她。
魚幼薇成了道姑,就是這個時候開始有了道號,“玄機”。魚玄機在道觀外牆上貼了一張公告,寫著“詩文候教”,就是想跟文人雅士切磋詩詞。這條微博一發出來,鹹宜觀門庭若市、車水馬龍,浪蕩公子們掙著來道觀,說是品茶下棋,彈琴聽歌,其實尋花問柳,魚玄機以女道士的身份作掩護,不顧封建禮教的約束,明目張膽的接觸各種男人,從棄婦變成了。
魚玄機有一名伺候她的女道僮叫綠翹,長的風流靈巧,跟著魚玄機學了不少東西,更重要的是她比魚玄機還年輕。有一天,魚玄機外出赴約,出門的時候交代綠翹說“若有客人來,就告訴他我在哪。”那天魚玄機回來的晚,綠翹出門迎接並說,某某來了,我話沒說完,看你不在,人家馬都沒下就走了。
魚玄機越想越不對勁,自己的情夫大老遠的來,如果綠翹對他說自己去哪了,情夫一定會開著寶馬來接啊!她懷疑綠翹平時跟這人眉來眼去,趁自己不在搶了自己的情夫,就對綠翹鞭打審問。綠翹被活活打死,埋在道觀後院的紫藤花下。
有嫖客來,一問起綠翹,魚玄機就說她忍受不了清苦的出家生活,私逃下山了。後來埋藏綠翹的地方招來很多蒼蠅,怎麽趕都趕不走,命案浮出水麵。魚玄機被判處死刑,那一年,二十六歲。
秉正邪兩賦所生的米南宮(米芾、米癲、米襄陽)
【文本使男女偶秉此氣而生者,在上則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為大凶大惡。置之於萬萬人中,其聰俊靈秀之氣,則在萬萬人之上,其邪謬不近人情之態,又在萬萬人之下。若生於公侯富貴之家,則為情癡情種,若生於詩書清貧之族,則為逸士高人,縱再偶生於薄祚寒門,斷不能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驅製駕馭,必為奇優名倡。如前代之許由、陶潛、阮籍、嵇康、劉伶、王謝二族、顧虎頭、陳後主、唐明皇、宋徽宗、劉庭芝、溫飛卿、米南宮、石曼卿、柳耆卿、秦少遊,近日之倪雲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龜年、黃幡綽hu、敬新磨、卓文君、紅拂、薛濤、崔鶯、朝雲之流。此皆易地則同之人也。】這個“易地則同之人”,就是指正氣、邪氣相互搏擊的情況下,所生的一類人,這類人身上既有正氣,又有邪氣,雖然他們的時代不同、經曆不同、機遇不同,但這些人的秉性是相同的,就是秉正邪兩賦。
賈雨村又舉了一大堆秉正邪兩賦所生之人的例子,我們根據出場順序逐個介紹。
13、米南宮
米南宮就是米芾,湖北襄陽人,也被稱為“米襄陽”。北宋著名的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文物鑒定家,收藏家。咱們在第九集裏就提到過他,說他個性怪異,舉止顛狂,特別喜歡石頭,喊石頭“哥哥”,因而人稱“米顛”。
先說米芾的家事,扯的有點遠,看看大家沒有沒似曾相識的感覺。
宋仁宗十三歲繼位,後妃一大堆,他當了十幾年皇帝,都二十五六歲了,一個兒子都沒有。於是,宋仁宗抱養了王爺的兒子,濮安懿王三歲的小男孩被接進皇宮,皇帝親自給他起名叫趙宗實,並由曹皇後撫養,就是後來的宋英宗。
趙宗實進宮兩年後,宋仁宗有了第一個親生兒子趙昉,不過生下來就是死胎,趙宗實還在皇宮裏老實待著。又兩年,宋仁宗有了第二個親生兒子趙昕,有人認為養子趙宗實在皇帝身邊待著,親生兒子活不下來,趙宗實就離開皇宮回到濮安懿王身邊。雖然趙宗實回了王爺府,趙昕也沒活滿一歲,又死了。
宋仁宗考慮把趙宗實接到皇宮裏撫養,還在商量什麽時間接,後妃中又有人懷孕了。仁宗有了第三個親生兒子趙曦,趙曦活了一歲半,死了。這一年趙宗實十一歲,之後,我沒有查找到關於趙宗實再次被接進皇宮的記載,應該就在王府跟著親生父親生活。
七年後,十八歲的趙宗實晉升為右衛大將軍、嶽州團練使。二十六歲的時候,趙宗實的親生父親濮安懿王死了,兄弟分家,並遣散了一批王府裏的丫鬟奴仆。這一點很重要,和米芾有關,米芾的母親從王府裏領了工資、獎金、安家費後也被遣散了。
趙宗實為父親服喪的時候,丞相韓琦、龍圖閣直學士包拯,包龍圖就是包青天包大人,翰林學士兼龍圖閣學士知開封府的歐陽修等人,又向宋仁宗提立皇太子的事情,宋仁宗說後宮又有人懷孕了,等等再說。結果沒多久,確實生了,是個女孩。
在宋仁宗死之前的半年,才確立了趙宗實的皇太子身份,並把趙宗實改名趙曙,過了半年多趙曙繼位,就是皇帝宋英宗。他在位不到四年,三十六歲的時候死了,兒子宋神宗繼位。
宋神宗繼位當年,米芾隨母親離開家鄉,來到東京汴梁侍奉宋神宗的母親高太後。由此可見,米芾的母親在王府裏工作的時候,就是高太後的丫鬟,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米芾母親是宋神宗的奶媽,總之是她工作認真得到了領導的認可。米芾母親離開王府的時候,宋神宗才十歲,如今已經是二十歲的年輕皇帝了。
米芾來到開封兩年後,宋神宗為感謝米芾母親對他小時候的照顧,就讓剛滿十八歲的米芾當了秘書省校字郎,他由此步入仕途。不過,在宋朝科舉出身的士大夫眼裏,他出身低微,母親是伺候主子的下人,由皇帝恩寵做官的常被歸入奸臣的行列,若要在政界出人頭地並不容易。
而且,宋神宗想幹一番事業,讓米芾當官的同年,啟用王安石任參知政事,大力推動變法,米芾這種不參加科舉考試的年輕人,難入王安石的法眼,仕途並不得意。米芾從神宗時期當官,又曆經了哲宗,兩朝過去了,除外放當了幾任縣尉、知縣和小州郡的副官外,沒有什麽大的進步。
米芾之所以如此,除了他出身低微。另一個原因應該是他不善政務。還有,他既然一門心思埋頭於藝術創作,自然無暇顧及政務,或者說他懶得放下身段,去應酬凡夫俗吏。升官不升官無所謂,隻要有時間幹自己喜歡的事兒就行了,這也加深了他在外人眼中“癲狂”的印象。
米芾並沒有因為自己出身低微、仕途不順而消沉,他對生活的態度可以說極其樂觀的。他聰明絕頂,自幼跟隨在王府工作的母親接觸到詩文,七歲左右回到襄陽生活,拜襄陽書法家羅讓為師,苦學書畫,又學詩文,不僅弄墨成癮,也成為他一生的追求。
從各種史料記載看,米芾日積月累的臨摹前人名作,同時潛心揣摩各大名家的特點。在書法、繪畫上吸收名家的長處,最終以獨特的米氏書法技藝和“米點山水”的畫風著稱於世。有機會在細雨天去武當山玩,大家可以切身體驗一把現實中的“米氏雲山”,特別是“第一山”那三個大紅字在雲霧中忽隱忽現的時候,感覺很棒。
米芾還寫有《書史》《畫史》《硯史》及《寶章待訪錄》《評字帖》等著作,理論見識超越前人。當米芾在書畫上施展才華並達到出類拔萃的境界時,便得到了科舉出身的士大夫們的接納和追捧,其書法成就與蔡襄、蘇軾、黃庭堅三位書法大家齊名,並稱“宋四家”。
米芾的文字運用能力也非常了得,宰相王安石還摘取米芾的詩句,寫於自己的扇麵上,就連蘇東坡對米芾的文采也大加讚賞。北宋皇位是陳橋兵變得來的,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時候對石守信等人說“人生短暫,如白駒過隙,你從門縫裏往外看,一匹白馬‘唰’的一下跑過去了,一輩子就這麽快,打了幾十年仗,現在天下太平不用在軍營裏奔波賣命,你們該回老家多買土地,給兒孫留下不動產,然後,養些歌姬舞女,頤養天年了。”
趙匡胤定下了“歌兒舞女以終天年”的用人策略,老趙家後輩各個重文輕武,這樣的大環境中,出生低微的米芾,聰慧、勤奮、執著加上母親的好機遇,等等因素疊加在一起,造就了他一流藝術家的聲譽,成為文人雅士爭相結交的對象。
米芾當了三十年的公務員,政績沒有,可他在文藝界熬出頭了。米芾藝術活動的巔峰時期,碰到宋徽宗繼位,我們這兒有一句方言叫“鯉魚找鯉魚,混子找混子”。宋徽宗是大娛樂家,有沒有政績無所謂,能陪著玩兒就是好同誌。
當時米芾的書畫作品在社會上名噪一時,宋徽宗愛才,提拔米芾當書學博士,就是北宋中央書畫研究院教授,後來升級為書畫學博士,禮部員外郎。最大的官階就是禮部員外郎,唐宋時期對禮部掌管文字典籍的官兒又稱作“南宮舍人”,所以後世稱他為“米南宮”。
當書畫院的教授,陪皇帝玩藝術,米芾是比較稱職的,不過他這種身份最多算是技術型官員,通常受到政界主流的鄙視,甚至蔡京等人根本不把米芾當政府官員看待,在政客眼裏,米芾就是靠藝術特長陪皇帝玩兒開心的。
傳說李白得唐明皇的寵愛,作詩做到興頭上,可令楊貴妃捧硯,喝酒喝到朦朧時,能讓高力士脫靴。杜甫還寫詩讚太白,說“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即便是真的,也不意味著李白的政治地位有多高,最後不也離開長安了嗎?
米芾有自知之明,有才藝,還有點瘋癲,很像漢武帝時期的東方朔。陪皇帝玩的比較開心,他說“功名皆一戲,未覺負生平”,自己已經很知足了。米芾死了十九年後,宋徽宗就被抓到草原上放牛去了。
米芾奇聞軼事很多,我隻選和字畫收藏有關的來說。一次,有位做書畫生意朋友來拜訪,帶了一幅唐代大畫家戴嵩畫的牛,請米芾鑒定。米芾識貨,一看就是真跡,拿著畫愛不釋手。
書畫商人就對米芾說,你要喜歡的話,就賣給你了,米芾磨蹭了半天沒有掏錢買的意思,那人一看,估計米芾囊中羞澀,就打這算把這畫帶走。不曾想,這米芾突然開口說,你把畫先放我這兒,給我點時間湊錢,五天以後你再來,如果我湊夠了錢,這畫我就留下,沒湊夠錢,你把畫帶走。
米芾這麽一說,書畫商人把畫留下了。五天之後,再次登門,米芾對他說,你這畫真好,我很喜歡,但是沒借到錢我買不起。說完就把畫攤開了然後交到書畫商人手裏,那人一看,沒錯,就把畫拿走了。
但是,第二天早晨他又來找米芾了,一見到米芾就客客氣氣的說,對不起啊,我這眼拙,昨天拿錯了,把你臨摹的畫給拿走了,今天特來奉還。米芾一聽哈哈大笑,說你拿走了我臨摹的畫我心裏特別高興,說明我的畫能以假亂真,你專門倒賣字畫都看不出來!但我有一件事想問你,你是怎麽發現的呢?
書畫商人告訴米芾,戴嵩畫的牛眼睛裏頭有一個模糊的牧童影子,米芾一聽就很感慨,瘋瘋癲癲的責怪自己觀察不細,學藝不精。
書畫商人一看米芾裝瘋賣傻,就趕緊說,我每天跟字畫打交道,都看走眼了,這說明你這臨摹的技藝確實高超,要不是我知道牛眼睛裏的秘密,恐怕這輩子都不知道昨天拿走的是假的。米芾聽完之後心花怒放,心裏非常滿足,也不裝瘋賣傻了,就把那幅真跡取出來還給人家。
米芾經常向好友借閱晉唐的古本書畫,端詳揣摩之後,開始造假,把臨摹的版本歸還跟朋友,把真跡據為己有。現在世麵上能見到的王羲之、王獻之一些作品就不是真跡,有很多是米芾的仿製品,連好友蘇東坡,都說米芾收藏的一些作品不是正道來的。
人的一大弱點是有愛好,尤其是當愛好達到癡迷的程度。米芾官場不順,當然最在意自己在書畫界的名聲,這也是他癡迷一生的追求。其實名與利從來密不可分,特別是書畫家的名氣越大,用於收藏古董字畫的開銷也更大。米芾為了名利雙收,不得不混跡於權勢圈子,在帝王、權貴麵前,裝傻充愣,博得對方開心,換取喜歡的藝術品或者多搞點銀子。
最後,補充交代一點,我們一直沒有提到米芾的父親,有一種說法認為米芾出身於沒落武將家庭,五世祖叫米信,是北宋初年的開國元勳,高祖、曾祖也是練武的,“杯酒釋兵權”後,練武越來越沒前途啊,從父親米佐起開始讀書,棄武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