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 昆陽之戰5-7

字數:6031   加入書籤

A+A-


    8-5
    劉秀帶著兵馬回到昆陽,將營寨安紮在距離新朝大軍十裏外的高地上。
    遠望昆陽城,戰鬥依然激烈,新軍裏三層外三層,將昆陽城圍得水泄不通,攻到城頭的新軍將士不斷被擊落下去,又不斷有新的士兵往上進攻,樓車上還不斷有人射箭。劉秀看得膽戰心驚,但見新軍隻是一味重複一樣的進攻,外圍還有一簇簇散坐一地等候進攻的新朝士兵,偶爾還有人指向劉秀的營寨,其餘人似乎在哈哈大笑。和新朝軍隊遠遠近近鱗次櫛比的營寨相比,劉秀的援軍實在是少得可憐,可憐到新軍根本不把他們放在眼裏,新軍現在一心一意隻在昆陽城。
    劉秀聽到身邊有人在議論新軍,不少人也在遠望昆陽城。劉秀回身對眾將士道:“現在我要去敵軍中殺賊。”
    眾人驚疑。
    劉秀點好一千人馬,直奔王邑大軍。新朝軍隊遠遠看見一眾人馬衝入營寨中,都不以為然,很多人都想看這一隊人馬的笑話。一千人馬在數十萬大軍中,仿佛一杯水倒入河流之中,迅速便淹沒了行跡。劉秀一馬當先,揮刀猛砍,鄧奉王霸緊隨其後。鄧奉舞動雙刀,隻見刀鋒所至,兵器亂飛,腦袋落地。王霸一杆長槍上下翻飛,兩邊人馬不斷被刺倒或被挑飛。臧宮手持長戟,如入無人之境。身後的士兵們一個個勇猛異常,這支隊伍恍如蛟龍出海,在新朝的營寨中排山倒海,無人能擋。隻見所過之處,哭爹喊娘,一片混亂。新朝將領終於驚慌失措,組織人員準備激戰時,劉秀的人馬已經從另一處殺了出來。
    義軍將士親見劉秀率領人馬從新軍大營中安然殺出,無不驚歎,“沒想到竟能大勝敵軍。”
    劉秀大笑,“新朝的兵馬不過如此,豈能和我們義軍相比。隻要我們小心對待,勇敢出擊,定能破敵。”
    眾人讚歎道:“平日劉將軍見小敵尚有畏懼,今日見大敵卻如此勇猛,真不知劉將軍有這等膽略!”
    劉秀笑道:“往日見小敵時,隻是自己一個人殺敵,心有怯意。而今雖有大敵,卻是和兄弟們戮力同心,所以無所畏懼。隻要我們眾人同心,足可橫行天下,就是魔鬼也會膽寒。”
    劉秀見眾人神色猶疑,朗聲道:“現在我們再殺進去,照樣無可阻擋!”
    眾人不信。
    劉秀重新組織好人馬,再次殺入新軍陣營。新軍官兵沒有想到劉秀的兵馬再此殺入,竟被衝擊得忙亂不堪。劉秀兵馬斬殺了數百人,而後迅速殺出陣營。新軍官兵看得目瞪口呆,竟無人追殺出來。
    眾人本來對新軍心有畏懼,今日親見劉秀率軍連闖敵營,在新軍中殺得痛快淋漓,無不心中大快,再也不把新朝軍隊放在眼裏。
    劉秀每天都會派出隊伍從不同的地方騷擾和殺傷新朝軍隊,但每天讓他提心吊膽的不是作戰的勝敗,而是昆陽城的堅守和新軍的駐留,隻要昆陽城還在,隻要新軍還駐留在此,對劉秀而言就是勝利。對王邑、王尋而言,根本就沒把劉秀的人馬放在眼裏,對新朝軍隊的一點傷亡也渾不在意,更不願聽從手下將領們的任何建議。兩軍差距實在太大,他們完全無視義軍的力量。在他們心中,隻有一個目標:要兌現誇下的海口,血洗昆陽!
    昆陽城的將士一直頑強地堅守著。劉秀的隊伍在外麵衝殺雖然並不能解圍昆陽,但已經大大緩解了新軍的進攻。自從知道沒有任何退路以後,全城將士隻有一個目標,一定要抵抗住新軍的進攻,等待宛城主力的到來。人人抱著赴死的勇氣,心中充滿了必勝的信心。
    8-6
    劉縯得知百萬新軍南下,心中焦慮不安,隻有昆陽城能拖住敵軍,才有勝算的可能。但昆陽城小兵少,不知能阻擋幾日,如果敵軍徑直南下,隻怕義軍立時功敗垂成。劉縯一麵下令全軍將士日夜加緊攻城,一麵派出陰識等人率領人馬肅清宛城周圍的據點,以備萬一。
    陰識很快將宛城周邊冠軍、湖陽等城一一攻陷,徹底掃清了宛城周邊的新朝兵力。朱鮪、陳牧率領人馬攻打新野。新野城不大,卻異常堅固,久攻不下。朱鮪等人見死傷慘重,無法強攻,便派人勸降。新野令蘇康回話,要降也行,但必須得到劉縯的親口承諾。原來鄧晨率鄧家人馬投奔劉縯後,蘇康派人將鄧晨家族的祖墳扒了,他擔心城陷後被義軍報複,所以決心與城共存亡。朱鮪大怒,“要降就降,還非要什麽狗屁承諾。”又令人加緊進攻。接連幾日,死傷無數,卻仍然不能前進半步。眾將勸說朱鮪,朱鮪無奈,隻得派人去請劉縯。劉縯聽說是攻城之事,趕緊飛馬而來。
    蘇康見城下站著果然是劉縯,便道:“我蘇康扒了鄧家祖墳,自知罪大,如果得到伯升不殺的承諾,我願歸降。”
    劉縯朗聲道:“你是新朝官員,管轄一方事務是你的職責。雖然扒鄧家祖墳是你之錯,但隻要你願意歸降,共同光複漢室,我劉縯擔保,絕不傷你一根毫毛。”
    蘇康得到劉縯承諾,當即開門獻城。
    朱鮪、陳牧等人見劉縯一句話便拿下新野,心中不快。又見劉縯神情得意,不禁暗生怨恨。
    陳牧悄悄對朱鮪道:“大司徒聲望過盛,恐怕不是好事。”
    朱鮪沉著臉不說話,他是大司馬,在軍中卻遠沒有劉縯的聲望,他心中何嚐不怨恨。隻是現在義軍攻城略地,還要仰仗劉縯的聲望與能力。
    8-7
    更始元年(公元23年)六月,連續幾場雷雨把昆陽城外的河水積得滿滿的。劉秀站在山坡上,遠遠望見昆陽城上守軍的旗幟,心中充滿了感動。小小的昆陽城已經經曆了無數次衝擊,依然巍峨地挺立著,遠處低浮的白雲安靜地飄過城頭,把這個小小的城池映襯得雄偉高大。
    向南望去,伏牛山起伏連綿。卻不知此時的宛城如何?
    新軍屢攻不下,又有傳聞宛城已失,軍中士氣低落。人人都失去了目標和希望,開始有人悄悄逃離軍隊。
    劉秀遠遠看著新軍營區裏不斷升騰的地氣,在陽光下變得朦朧如煙,輕風拂過,能隱約聞到空氣中飄有潮濕而難聞的味道。又見天際大團大團的雲霧翻滾,劉秀臉色平靜,心中卻焦躁不安,昆陽城裏糧草快盡,將士已難以為繼,如果城破,一切將前功盡棄。
    昆陽城到了存亡之際,宛城卻始終沒有消息。如果新軍突然放棄昆陽,直向宛城,一切將是滅頂之災。現在每多一天,就增加了宛城義軍的風險。
    劉秀不敢再等了,絕對不能讓新軍越過昆陽。新朝軍隊士氣已失,而這幾日的雷雨天氣會使猛獸軍團無法發揮作用。如果能擊破中軍,甚至擒賊擒王,新軍必將群龍無首,一切盡可迎刃而解!
    終究要有冒險的時候!
    冒險就當此時!
    劉秀讓鄧晨等人攜帶寫有“宛城已破,主力將至”的書簡在夜間闖入敵營,並將書簡故意灑落敵營。同時讓人用箭將書簡射入城中。劉秀準備親領三千精兵在淩晨時分潛入敵人中軍營帳,尋求決戰。由李軼領一隊人馬攜帶兵器和鑼鼓負責來回縱橫,擾亂敵營。其餘幾隊人馬分別由鄧晨、任光、鄧奉、宗祧等人率領,從幾個方向衝殺,讓新軍自亂陣腳,然後把混亂中的軍隊趕入已經暴漲的河水。
    “義軍主力將到”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城內城外。這天夜裏,天上流星劃過,有隕石落入新軍營中,新軍嘩然,都在猜想一定是因為他們的不義行為得罪上天。將士們驚懼不安,人心惶惶,各自暗暗思忖逃離。
    黎明時分,突起團霧,劉秀大喜,親率三千精兵作為敢死隊,借著濃霧穿過新軍營帳,順著護城河進入王邑王尋的中軍。不料還未到中軍營帳,霧氣突然消失,劉秀的人馬被新軍發現。劉秀無奈,隻得領軍廝殺。
    王邑王尋接報劉秀帶領人員闖入中軍大營,勃然大怒。又聽說隻有幾千兵馬,不禁心中大喜,天幸這群賊軍把自己送到軍中。王邑王尋親點一萬精兵,嚴令各營觀望,不得妄動。這兩名新朝的統帥要讓大家看自己如何在軍中殲滅劉秀的義軍,他們要親手製造一場勝利來激勵日漸低落的士氣,劉秀的到來正當其時。
    劉秀將士被王邑中軍圍住,三千敢死隊早已抱定必死之心,人人奮不顧身,以一當十。劉秀連連殺落幾人,但新軍人員層出不窮,纏鬥不息。戰鬥一陣,依然難以突破,劉秀心中暗暗著急,又見王邑王尋在一旁駐馬評點,四周新軍將士也莫不指手畫腳,各自看戲一般。劉秀明白王邑王尋想要圍死義軍,慢慢絞殺。劉秀退回中心,暗中觀察,見新軍各營駐足觀望,隻有王邑王尋中軍在作戰,新軍將士並無拚死之心,不過仗著人多,不把義軍放在眼裏。劉秀知道義軍必須速戰速決,否則必難脫身。劉秀暗中囑咐身邊諸將,相約同時攻擊王尋王邑,要不惜一切代價拿下他們。
    劉秀令鄧奉臧宮攻擊側翼新軍,其餘諸將假意協助,但各自暗中準備突擊王邑王尋。鄧奉臧宮向來勇猛,兩側新軍很快被殺得連連後退,中路新軍果然分出人馬支援兩側,把鄧奉臧宮死死纏住,王邑王尋樂得哈哈大笑。劉秀看得真切,向左右低聲吼道:“殺老賊!”話未說完,劉秀已策馬而出,直奔王邑王尋而去,左右將士競相奔隨,中路新軍奮力抵擋,哪裏還來得及。劉秀人馬踏過新軍士兵,隻撲王邑王尋,王邑王尋的親兵忽見兵馬奔來,慌忙抵擋,王邑趕忙轉身而去,劉秀心中著急,忽覺一疼,已被兵器碰到,但他現在什麽也顧不上了,眼裏隻有王邑王尋,成敗在此一舉!殺死主將,敵軍必敗,昆陽能保,宛城必破。
    王霸緊隨其後,兩人已同時衝到王尋跟前。王尋還沒明白局勢如何的轉變,已被斬殺在馬前。王尋身邊兩名護衛向劉秀砍來。王霸的長槍早已刺出,刹那間便將兩名護衛挑落馬下,劉秀補上兩刀,兩名護衛當場斃命。
    遠處的義軍將領見新軍中軍已亂,立即在新軍周圍來回鳴鼓呐喊。新朝軍隊見主帥被斬,又聽四處鑼鼓鳴響,都以為義軍主力已到,霎時崩潰,一時陣營大亂,人人拚命逃竄。
    城中將士早已在城頭觀望多時,見新軍大亂,忙打開城門,殺出城來。這些將士被圍困了一個來月,心中早已怒氣衝天。出得城來,猶如猛虎下山。王鳳一馬當先,王常、馬武等人緊隨其後。眾人馳入新軍中,如入無人之境,將士們一個個怒目大張,痛下殺手。隻見到處血肉橫飛,驚叫四起,新軍亂成一團。
    王邑見王尋被殺,心中震駭,完全忘了自己尚有數十萬大軍,驚懼之下隻想著趁亂逃命。
    新軍中的巨無霸見義軍衝來,忙指揮人員打開籠子,放出猛獸。這些猛獸訓練有素,又餓了多日,見有人來,不由興奮得放聲吼叫,直奔義軍而去。義軍正殺得起興,猛然間見一群猛獸奔來,一下子都呆住了,各自奔忙逃命,劉秀來回呼喝,穩住義軍。
    恰在這時,烏雲蔽日,天地驟暗。突然電閃雷鳴,暴雨傾盆。剛剛出籠的猛獸被這一突變的景象嚇呆了,紛紛掉頭逃竄,可憐無數的新軍將士被這群猛獸踏成肉醬。巨無霸還想努力控製這些猛獸。隻見一騎快馬,搶在眾人之前,直奔巨無霸,雙刀齊出,砍在巨無霸身上。這人正是鄧奉。巨無霸身上吃痛,晃了晃,並未倒地,拿起一根鐵棒朝鄧奉砸來。鄧奉一怒,手執雙刀迎住鐵棒。刀棒相交,鄧奉被震得虎口發麻,戰馬連退幾步。巨無霸動作緩慢,還欲再打一棒。鄧奉大喝一聲,早已從馬上飛身躍起,一刀砍在巨無霸頸項上,巨無霸頭頸分開,當場斃命。
    天氣的驟變徹底擊垮了新軍最後的信心。整支軍隊群龍無首,隻是一味逃命,人潮湧動,卻不知逃亡何處。被義軍砍殺的,被自己人踩踏的,被河水淹死的,數不勝數。
    雨過天晴,昆陽城在陽光下溫婉無比,隻有城外遍地的屍體和不遠處血紅的河水留著慘烈戰鬥的印跡。
    經此大勝,所有將士對劉秀刮目相看。
    王鳳道:“要不是劉將軍,我們差點害了大事。”
    劉秀道:“都是成國上公和各位將軍守城的功勞,要不是你們守住了城池,我們再怎麽奔忙都是徒勞。老天爺也在幫我們,可見王莽老賊已失天道。”
    眾人大笑,人人原本以為是一場劫難,現在竟成了空前大捷。這一仗消滅了王莽的主力,等待義軍的將是一片光明。人人心中歡欣快慰,對劉秀充滿了感激之情。劉秀謙遜恭謹毫不居功,將士們對他無不敬服。
    義軍繳獲的兵器糧草堆積如山,接連幾個月都搬運不完,最後隻得一把火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