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新朝氣數13-14
字數:4555 加入書籤
11-13
劉玄聽說很多地方雖然表麵歸順,但並不聽命,尤其是河北,人口眾多,豪強縱橫,又是天下富庶之地,一直遲遲未能安定,而赤眉軍也一直沒有消息。劉玄心中不安,與群臣商議。大家建議派一個有能力的人去安定河北,否則天下難定。
劉玄問:“誰可擔當?”
劉賜道:“武信侯應當是最適合的人選。”
劉玄一聽,心中大喜,以劉秀的能力自可為他安定河北。
朱鮪道:“陛下,如今都城初定,京城還有很多事需要劉將軍組織,您不能讓他遠離京城,否則陛下如何處理?”
劉玄一聽,心中一震,明白朱鮪是在提醒自己不能放劉秀遠走,否則自己便無法控製他,忙點頭道:“大司馬所言極是。”
眾人正議論著,忽聽有人來報:“赤眉軍樊將軍到。”
眾人俱是一驚,朱鮪忙對劉玄道:“請陛下攜眾臣迎接樊將軍。”
大家正要起身,就見小黃門已帶著一人進來。來人向劉玄拜道:“小民劉恭叩見陛下。”
劉玄見劉恭個子不高,身形瘦削,年紀約莫三十左右,衣衫古舊,容顏滄桑,乍一看,像一棵古樹一般,倒是麵色和善,令人親近。劉玄狐疑道:“你是赤眉軍?”
劉恭忙道:“草民是城陽劉家宗室子弟,後來跟隨了赤眉軍。聽說陛下恢複了漢室,大渠師特意派我來拜見陛下。大渠師願意率領赤眉軍歸順陛下。”原來劉恭是漢高祖劉邦之孫城陽景王劉章的後代。曾祖父為城陽荒王劉順,祖父是式節侯劉憲,父親是式侯劉萌。因王莽篡位,劉萌的封地被除,成為庶民,到了劉恭三兄弟時開始陷入了生活艱難的境地,後來兄弟三人都被赤眉軍掠入軍中。因劉恭是宗室子弟,又讀過詩書,赤眉軍來洛陽歸附時,便帶著他一起。到了洛陽,赤眉軍就派他先來拜見。
“他們人呢?”
“已經在宮門外了,大渠師讓我來給陛下報信。”
劉玄趕忙起身,對眾人道:“大家趕緊去迎接樊將軍。”
赤眉軍比綠林軍晚一年起義,兵力卻比綠林軍強大,赤眉軍一直在青州、徐州、兗州、豫州等地輾轉,屢屢打敗新朝軍隊,還斬殺了老將廉丹。赤眉軍將士多是農民,習慣了打擊官吏豪強奪取財物,而不知還可以稱王稱帝奪取天下,最終使綠林軍成為了最早稱帝的起義軍。
眾人剛迎出去,就見一夥人已經穿過外宮門,正往裏走。
這些人衣著簡樸,臉色滄桑,卻步履矯健,神情自然。當先一人身材高大,國字方臉,劍眉微張,雙眼如電,一臉絡腮胡,正與人爽朗說笑。忽見一人穿著龍袍,一群身著官服的人簇擁在身後,一看便知是天子,這人上前兩步,拜倒在地道:“赤眉軍樊崇率兄弟們拜見皇上。”跟在樊崇後的人員也紛紛下跪相拜。
劉玄乍見一人氣度軒昂地走來,心便砰砰直跳。忽見他一頭拜倒,聲音極為響亮,自報是樊崇,劉玄心中一慌,汗水不由冒了出來,一下楞住了。
樊崇見劉玄沒有吭聲,便自行抬起頭來。劉玄心中一驚,不知所措。王匡和朱鮪忙簇擁著劉玄一起上前,扶住樊崇道:“樊將軍請起。”
其他人也紛紛上前扶起其他將領。
眾人相互一一介紹,彼此寒暄。兩大起義軍的將領們轉戰南北,今日終於相會,甚是感歎。
樊崇見劉玄不說話,便對王匡道:“久聞綠林好漢英雄了得,一直未得相見,今日相見,大快人心。”
王匡笑道:“我們對樊將軍也是久聞大名,一直渴望相見。”
緊隨樊崇的赤眉將領徐宣道:“我們都是為了推翻王莽,輾轉四方而不得相見。如今總算滅了新朝。我們一聽說你們立了新皇,便趕忙來投奔。”說完看向劉玄。
劉玄看這些農民起義軍的領袖們英雄豪氣,又想他們手下還有數十萬大軍,竟心中緊張,不知如何應對。
朱鮪道:“皇上今日見到眾位將軍,心中激動,都不知如何是好了,天下未定,我們還要一起平定天下,同享功名。”
樊崇一聽,爽朗一笑,“大司馬說得好,我樊崇帶著兄弟們來投奔,就是想問問皇上給我們如何安排。”說完看著劉玄。
劉玄見樊崇樂嗬嗬地看著自己,神情和藹卻是威嚴無比,結結巴巴道:“將軍想要什麽?”
樊崇是個直爽人,哈哈一笑,正欲說話。朱鮪忙道:“這樣吧,將軍們今日初到,且好好休息,先在洛陽住幾天,大家正好一起商議一下如何封賞以及如何平定四方之事。”
樊崇道:“住幾日倒是無妨,隻是家中還有幾十萬兄弟們等著我們回話,反正早日定好就行。我是大老粗,有一說一,兄弟們一直跟著我,什麽也沒有。以後跟著皇上,大家有了名分,就都痛快了。”
朱鮪和王匡連連點頭,“樊將軍為弟兄們想得周到,大家拚死打得江山原本也該如此。請將軍放心,一定給大家一個滿意。”
11-14
安排好樊崇等人,劉玄趕緊召集大家商議給樊崇等人的封賞。
王匡道:“樊將軍是最早起義的英雄,幾年來,連連斬殺了王莽的大將景尚、廉丹,滅了新朝數十萬大軍,為推翻王莽立了大功,我覺得應當封王。”眾將久仰樊崇,今日見樊崇氣度不凡,果是英雄之姿,也都連連稱是。
朱鮪忙道:“高祖有訓,非劉姓不得封王。”
李軼道:“當年高祖打拚天下與如今完全不同,樊將軍功勞巨大,而且尚有幾十萬赤眉軍,將來還需要他們平定天下。如果不給樊將軍封王,隻怕他手下人也不安啊。”
眾將都讚同李軼的意見。其實人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算計,如果樊崇不能封王,隻怕在座誰也沒有資格封王,所以大家都讚成樊崇封王。
張卯道:“幹嘛要白白給他封王?如今天下大勢已定,等長安安定了,我們便去長安,我們自己人就能平定天下,哪裏還非要他們赤眉軍去平定天下呢。”
聽來也有道理,到手的天下為何非要與人分享?眾人議論不下,劉玄卻一言不發。
張卯急道:“皇上,你好歹也得放個屁啊。”
劉玄自從見了樊崇後一直心中慌亂,又聽樊崇說還有幾十萬大軍,心中更是惴惴不安。劉玄忽然道:“安定百姓容易,安定赤眉不容易啊。”
大家一愣,馬上恍然大悟,明白了劉玄之意。今日見了樊崇,知道他果是英雄豪傑,手上尚有幾十萬赤眉大軍。新朝幾十萬精兵都不是他的對手,可見他兵力之強悍,如何安定他還真不是簡單事。封王會讓他得有名分還會不斷發展壯大,將來必是威脅。但如果不封王,讓他心有怨恨更是威脅。大家一下都沒了主意,眾人已見樊崇質樸豪邁,讓人難有殺念。當初殺劉縯已讓天下英雄寒心,當時義軍還沒有壯大,加之劉縯對劉玄帝位存有威脅,殺了也就殺了。如今天下初定,四方英雄都在觀望。樊崇是來投奔漢室的,如果殺了他,還如何號令天下人。何況樊崇是一心來歸降的,再說赤眉幾十萬軍隊又怎會容忍自己的首領被冤殺呢。
李軼道:“要不就給樊將軍封王,讓他們都留在洛陽享受榮華富貴,就別回去了,皆大歡喜。”
朱鮪道:“留住他們當然好,但不能違背高祖當年與群臣的約定,非劉姓不得封王。大家既然有心光複漢室,就當遵從高祖約定。”
劉玄也覺得很有道理,便道:“那就給他們封侯吧。”回頭忽然看見劉恭竟在朝上。劉玄嚇一跳,“你……你……”竟不知說什麽好。
眾人也發現了劉恭,都怒目看著劉恭,方才議論熱烈,竟沒有發現他。
劉恭跪下道:“大渠師讓我留下伺候陛下,我是劉家宗室,願意將來留在陛下身邊。”
劉恭見大家怒目看著自己,知道自己聽到了所有議論讓眾人心有忌恨。劉恭誠懇道:“草民當初是被赤眉擄入軍中的,現在有幸到洛陽,見到劉家天子和各位英雄,我才覺得這裏像我的家。小民願意留在宮中,伺候皇上。”
劉玄一時不知所措。
劉恭又道:“方才各位所議,並非不可。赤眉軍都是無依無靠的農民起義的隊伍。隻要你們能坦誠相待,給予適當的封賞和財物,他們不會在乎什麽王不王。他們要的是皇上的誠心,我是劉家後人,絕不敢對皇上有半分妄言。”
眾人聽劉恭說得誠懇,心中大悅。大家一致同意給樊崇等人封侯,但能否用榮華富貴把他們留在洛陽卻並無把握。
劉恭被封為式侯,從此留在劉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