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蛟龍出海7-8
字數:5695 加入書籤
12-7
劉玄送走劉秀,忙讓人叫來朱鮪。
朱鮪見劉玄一臉欣喜,不知何事。劉玄喜形於色道:“大司馬,你可真是看錯武信侯了。”
原來這兩日曹竟與曹詡都來勸劉玄要及早派人前往河北招撫,都極力推薦劉秀。說要得天下必先得河北,要得河北就必須有能力的人去招撫。劉秀既是宗室子弟,品行端莊,又有極強的能力,他去河北既能安定河北的劉氏王侯,也能降服各路變民。加之劉賜一再力薦,劉玄終於決定派劉秀前往。朱鮪始終反對,說劉秀本來就怕去長安,恨不得早日離開這裏,讓他去河北就等於放虎歸山。劉玄今日叫來劉秀便是特意試探一番。
朱鮪一臉狐疑,“陛下,此話怎講?”
“大司馬一直擔心武信侯心有大誌,我今日試探他,他的誌向不過是希望能耕讀傳家。”
朱鮪驚道:“說笑之言,陛下豈可相信,人心隔肚皮啊。”
“大司馬之忠心,我是深知的,隻是武信侯未見得就有二心。”
朱鮪歎道:“我朱鮪雖然不才,但想必不會看錯劉秀。”
“偶爾看錯也是正常,人心隔肚皮嘛,大司馬何必介懷呢?”
朱鮪哭笑不得,自己確信劉秀絕非甘於平庸之人。別人看不出來劉秀也就罷了,卻不知劉玄自幼與劉秀相熟,為何也偏偏看不出來。
劉玄道:“我與武信侯從小相知,他的喜好我豈會不知呢。大司馬說他不願去長安也是不對,我今日還特意問了他可否願去長安,他喜形於色的樣子,豈是裝出來的。”
“幾句戲言豈能當真。”
劉玄不悅道:“劉秀當年去長安就是為了求取功名,難道當初也是為了裝給我看?而今聽說能隨我去長安獲取功名,心中高興還能有假?怎會是戲言?說到遷都之事,他也不主張去長安,和你的看法一樣,難道你們都不是忠心?”
劉玄見朱鮪歎氣不語,便又道:“我知道大司馬對我的忠心,但在劉秀之事上,我自有分寸,我怎會讓他欺騙了我,大司馬不必擔心。”
朱鮪追問道:“陛下還是想讓劉秀去河北?”
劉玄緩緩點頭道:“朝中除了他,還有誰可勝任?”
朱鮪跪地拜道:“臣朱鮪知道陛下宅心仁厚,不忍為鏟除禍患而殺戮功臣,臣願為陛下擔當罪名,請允許我……”
“不要再想那些殺戮之事了。”劉玄對於殺戮已經厭煩。
朱鮪沉默不語,爾後再次叩頭拜道:“如果陛下執意想用劉秀,就切不可讓劉秀掌兵。”
“這個……朕心中有數。”
“隻願陛下之心能感動武信侯而終無禍患,隻是劉縯為我們所殺,恐怕此事絕不會就此了結。如果劉秀得有自由,以他的能力,終有一天會兵戎相見。如果真有兵戎相見之日,就請讓我朱鮪為陛下承擔殺身之禍。”朱鮪一臉悲愴,既像是說給劉玄,又像是說給自己。
劉玄看著朱鮪一臉誠懇,心中感動,扶起朱鮪,良久不語。
忽見李軼急急進來,遠遠道:“陛下!”
劉玄和朱鮪見李軼神色緊張,不知出了什麽大事,忙問道:“五威將軍如此慌張,發生什麽事?”
李軼道:“陛下已經同意劉秀去河北招撫啦?”
劉玄默然不語。
李軼道:“陛下不可同意他去河北。”
劉玄道:“容我再想想。”
李軼道:“劉秀都已經在收拾行裝,陛下還想什麽?”
劉玄驚道:“你說什麽?”
李軼道:“武信侯和手下人已經在收拾行裝了,看情形馬上就要出發了。”
劉玄大聲道:“你可看清楚啦?”
“我著急來找陛下,豈敢戲言,難道陛下沒有同意?”
“我雖然有心讓他去,但並沒有對他言明去河北。”
朱鮪失聲道:“難道他想私自叛逃?”
李軼道:“難道想謀反?”
劉玄一拍桌子怒道:“大膽劉秀,把他給我抓來!”
朱鮪、李軼跳起來往外就走,自從害死劉縯,兩人日夜不安,一直忌憚劉秀,知道劉秀能力過人,一旦得勢,勢必不會饒過自己。劉秀對他倆越是謙恭,他倆對劉秀越是嫉怕,一心想找機會除去劉秀,但劉玄始終不肯。現在劉玄終於同意,兩人心中大喜,趕快去辦。
兩人剛走,劉玄心中忽起疑惑,劉秀方才還和自己談笑甚歡,毫無做作之情,怎會突起叛逃之心,莫不是李軼陷害或是有誤會?以李軼的為人,隻怕是能做出這樣的事。自己隻聽一麵之詞便草率決定,若錯殺劉秀,自己如何麵對劉家的宗室兄弟,自己已經殺了劉縯,如何能再殺劉秀。劉玄突然想起是自己讓劉秀去作安定的準備,忙令人去追回朱鮪和李軼。
剛剛安排完,便聽人來報:“武信侯覲見。”
劉玄大吃一驚,忙請劉秀進來。
劉秀已然是一副遠行的打扮,遠遠向劉玄一拜道:“臣劉秀見過陛下。”
劉玄過來請起劉秀,問道:“文叔何事?”
劉秀道:“啟稟陛下,臣已收拾停當,願隨時聽候陛下安排,早日為陛下安定長安。”
劉玄大喜,心想差點誤殺了劉秀,心中暗罵李軼,幸好還是自己聰明果斷,否則豈不壞了大事。劉玄道:“不必著急。”
“天下不定,臣日夜難安。陛下心憂長安,我一刻也不願耽誤,希望能為陛下分擔,為陛下早定天下,讓百姓少受苦難。”其實劉玄今日召見,劉秀已明白劉玄的試探之意。長安已經集中了大量將領和軍隊,斷不是招撫可定,劉玄一定是已經有意讓自己前往河北。劉秀回去後就令眾人收拾,一旦劉玄開口,便立刻出發,但對劉玄卻隻說是為出使長安作好準備。
劉玄見劉秀言辭懇切,心中感動,忙道:“文叔能為我分憂,實在是令我感動。”
“這是做臣子應該盡忠的事,為光複我們劉漢江山,我劉秀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辭。”
劉玄心中感動,暗想還是宗室子弟才能有此心啊。
兩人正說話,忽聽黃門來報:“左丞相到。”
抬眼間就見曹竟走了進來。曹竟匆匆拜過劉玄便急急道:“陛下,大司馬在城中用兵何事?”
劉玄不敢說實情,便道:“可能是在城中巡視。”
曹竟道:“陛下切不可縱容領兵之人隨意在城中用兵,這可是京城大忌啊。”
聽曹竟一說,劉玄心中一震,不禁升起一股寒意。這些將領統領著幾十萬大軍,如有二心,自己何以能掌控京城。想當初以劉縯的英雄豪氣在兵力麵前也隻能束手就擒,何況自己呢。
曹竟見劉秀也在此,便問劉玄道:“河北招撫之事,陛下可否確定?”
劉玄猶豫道:“朕正在考慮。”
“還有何考慮的?武信侯便是最好人選。”
劉秀忙道:“河北兵亂已久,臣才能微淺,恐怕不能勝任。”
劉玄見劉秀麵有難色,似乎也畏懼河北局勢混亂,心想劉秀若不能去,恐怕其他人就更難勝任了。又聽曹竟道:“陛下欲定天下,當用能人,豈能聽信左右而錯失良機。”
劉玄定下心來,對劉秀道:“就請武信侯為朕出使河北,招撫四方。”
劉秀一臉惶恐,“劉秀唯恐才疏學淺辜負陛下之心。”
劉玄心意已決,朗聲道:“武信侯不必推脫,以你的能力定可平定河北,隻是此去艱難,請你多為朕分擔。”
劉秀拜道:“難不足畏,命不足惜,臣隻願為陛下分憂解難,願漢室江山早日太平。”
劉玄扶起劉秀道:“好,你既已收拾停當,即可啟程。”
“既受君命,臣願馬上出發,為陛下早日平定。”
“好!”
劉玄當即下詔劉秀以代理大司馬的名義持節前往河北招撫。
劉秀領命後,飛速趕回住處。隨後率領馮異、王霸、銚期、祭遵、臧宮、朱浮等一百多人離開洛陽城。
12-8
剛剛出城,忽見一隊人馬從城裏疾馳而來。劉秀大驚,以為是劉玄改變了主意,要將自己追回。眾人都停下來,默默地看著疾馳而來的人馬。
人馬漸近,卻是劉祉,劉秀懸著的心才安定下來。
劉祉遠遠道:“文叔,剛剛知道你要遠去河北,此路艱險,特來相送。”原來劉祉剛剛聽說劉秀要去河北招撫,又見城內有兵馬活動,知道有人忌恨劉秀,心中不安,忙帶了一隊人馬來追趕劉秀,要為他護送一程。
劉秀與劉祉自幼友善,情同手足,此時走在洛陽城中,卻是相互別離,兩人並馬而行,默默無言。
忽然從人馬後麵跑出一騎,卻是朱祐。朱佑在劉縯為大司徒時被拜為護軍,劉縯死後,朱佑不再帶兵。
朱祐道:“文叔,剛剛聽說你要去河北,特來與你同行。”
劉秀笑道:“仲先,去河北可不是去太學講學,你可想好了?”
朱祐哈哈一笑,“我去河北,正是要去給那些豪強變民講學,讓他們成為安順良民。”
眾人大笑。
送出數十裏,天色漸晚。劉祉擔心劉秀一路艱險,欲將一支兵馬相送。劉秀笑道:“巨伯之情,我劉秀心領。此去之路,已非兵力所為,全憑天意。隻願天下早定,我們早日再相逢。”
兩人互道珍重,揮淚而別。
天色黑定,劉秀也不敢停息,一心隻想離開洛陽。劉秀一行趕到黃河邊,連夜尋找舟楫艄公,乘著夜色渡過黃河。
渡過黃河,已是半夜時分。劉秀回望夜色茫茫,洛陽已在黃河之南,不禁心潮澎湃,獨自淚流滿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