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北道主人8-11

字數:4684   加入書籤

A+A-


    16-8
    劉秀在廣阿城休整兵馬,城中傳言上穀、漁陽兩郡已經歸降邯鄲,現在兩郡兵馬正往南來。想起少年氣盛的耿弇,劉秀十分後悔沒有及時派人前往上穀和漁陽,難道他們真的歸附了王朗?
    忽聽城上有人驚道:“幽州騎兵來啦!”
    劉秀一驚,跟著眾人趕到城頭。從城頭望去,隻見不遠處,一排排騎兵,靜靜站立在陽光下,灰色的鎧甲仿佛鐵鑄一般,手中的兵器偶爾閃起一道道光芒,背上的羽箭就像春天裏剛剛發芽的新苗,遠遠望去,排成了一條條淺色線條。
    城上的人從來都沒有見過如此精銳整齊的騎兵隊伍,劉秀也看呆了,真是天下一流的騎兵啊,心中說不出的悔恨與遺憾,本該是自己的兵馬現在卻成了對手。劉秀握緊拳頭,心中萬般滋味。
    隻見騎兵隊伍中飛奔出一員將領,挺拔的身姿在高大的戰馬上顯得英姿颯爽,年輕的臉孔像一朵盛開的新花。
    眾人默默看著他靠近城牆,忽聽來人遠遠喊道:“城上可是大司馬?”
    劉秀認出了耿弇,心中大驚,忙向耿弇揮手,興奮地喊道:“大耿!大耿!伯昭!”伯昭是耿弇的字。
    耿弇認出了城頭揮手的劉秀,大聲道:“大司馬,上穀和漁陽的兵馬來向您報道。”
    劉秀大笑,親自去打開城門。眾將領忙道:“明公,會不會有詐?”
    “大耿不會欺我!”
    耿弇說了別後情況,又將上穀、漁陽的將領一一介紹給劉秀。劉秀萬分欣喜,對眾位將領道:“我聽說邯鄲使者在征召上穀漁陽的騎兵,我假意告訴大家說我也征召了上穀漁陽之兵,沒想到今日各位真的來了,看來天意是要我們成就大業,一起共享榮華富貴。”
    眾人皆大歡喜。
    劉秀當即任命蓋延、景丹、寇恂、吳漢、耿弇、王梁為偏將軍,拜耿況與彭寵為大將軍,封耿況、彭寵、景丹、蓋延為列侯。
    16-9
    兵力增強,劉秀信心大增,率大軍直取巨鹿。
    使者來報,長安派來的謝躬軍隊已進抵邯鄲。原來謝躬率領六位將領從河內郡出發,在河內已與王朗的軍隊幾番交戰,互有勝負。聽說劉秀的軍隊從北南下,一路凱歌,謝躬不願劉秀提前攻取邯鄲,一麵集合大軍,一麵派人和劉秀聯係,希望協同出兵,共擊邯鄲。謝躬這次到河北的任務,不僅是要平定王朗,還要鉗製劉秀。
    劉秀接到謝躬的要求,心中暗自怨恨。當初巡行河北時,劉玄沒有派出一兵一卒,後來亡命逃難時,長安也沒派出一人。而如今自己有了大軍,早晚就要拿下邯鄲,劉玄卻馬上派出兵馬,還要自己協同作戰。
    怨恨歸怨恨,自己畢竟還是劉玄的臣屬,在河北是行大司馬事,雖然大司馬比尚書令職位要高,但謝躬也是受了朝廷之令,正式出兵來剿滅王朗,自己沒有理由拒絕。
    將領們知道謝躬要求劉秀協同作戰邯鄲,都很不情願。劉秀告訴眾將道:“謝尚書受命來剿滅王朗,是對我們的幫助。大家作為朝廷命官,理當戮力同心,平定亂賊。”
    王霸憤然道:“大司馬在河北被王朗追擊時,朝廷怎麽不出一兵一馬。現在我們有了自己的大軍,還要他們派什麽兵?”
    眾人紛紛抱怨。
    劉秀朗聲道:“大家不必再說,為朝廷效命是我們的職分所在,哪裏分此時彼時。現在謝尚書領兵已逼進邯鄲,我們也馬上出發,與謝尚書一同平定反賊。”
    鄧禹道:“我們原是要進取巨鹿,如今我們移兵邯鄲,邯鄲乃天下大城,兵多將廣,絕非一時能攻下的。如果巨鹿敵軍再出擊,隻怕我們會腹背受敵。”
    劉秀道:“鄧將軍言之有理,但如今謝尚書的兵馬已近邯鄲,如果我們不協同進擊,他們就會受到很大壓力,一旦他們戰敗,於我們並無好處,隻會徒然讓王朗得利。況且謝尚書已經發出請求,拒絕合作不是我們作為將領應該做的。我們必須進擊邯鄲,對於巨鹿,我們可兵分兩路。”
    劉秀令景丹、吳漢率領兩郡兵馬以及任光、邳彤率領的兵馬包圍巨鹿,圍而不攻。劉秀率領其他兵力,協同謝躬共擊邯鄲。
    16-10
    劉秀大軍開到邯鄲城外,親去拜見謝躬。
    遠遠就見謝躬站在營門外。謝躬個子不高,身材勻稱,一身戎裝顯得精壯挺拔,幾名親兵和營中戍卒也是全身武裝,威風凜凜。劉秀緊走幾步,一邊拱手致意一邊高聲問好。
    謝躬本來對劉秀大有戒心,現在見劉秀態度謙恭,頓覺心安。
    兩人一邊寒暄一邊往營房裏走,劉秀歉然道:“是我失職,令反賊坐大,讓尚書辛苦了。”
    謝躬道:“這哪是大司馬之錯,王朗小兒謀逆之心,豈是你我能料到的。如今你我同心,必將反賊平定。”
    劉秀見謝躬意氣風發,說話爽朗,又見四周營帳布置得井井有條,士兵們往來有序,心中對謝躬倒有幾分好感。
    “謝公親自領兵,我們必然會大功告成。下一步如何作戰,大人有什麽打算?”
    謝躬道:“我們對邯鄲已連攻數日,毫無進展。我想我們可以圍而不打,先肅清邯鄲周圍的郡縣,令王朗失去外援,我們再伺機攻取。”
    “大人高見,真是知兵的將軍,我也正有此意。邯鄲城大兵多,一時難以攻取,我們先鏟除他周邊羽翼,他自然就難以支撐了。”
    其實在謝躬和劉秀心中,各有自己的算計,都希望對方主力在邯鄲拖住王朗,好讓自己騰出兵力攻取更多地方。
    劉秀留下部分兵馬協圍邯鄲,然後率領主力進圍巨鹿。
    16-11
    巨鹿是唐堯禪位虞舜之地,在秦朝時設置為郡,到了西漢時設置為縣。由於巨鹿地勢平坦,直通河北之南,是軍事上的戰略要地,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劉秀大軍對巨鹿連續攻擊,卻遲遲沒有進展。恰在這時,傳來了一個晴天霹靂:信都被王朗的軍隊攻破。
    當初劉秀率兵離開信都時,留下宗廣為信都太守,又令馮異率領一支人馬去周圍拓展。沒想到信都城裏的大戶馬寵被王朗的人收買,偷偷將城門打開,引著王朗的兵馬直接將宗廣及將領們的家眷俘虜了。王朗讓邳彤和李忠的家眷寫信,要他們背叛劉秀歸順王朗,否則就要將家眷處死。
    劉秀立即召集眾人商議對策。
    眾將得知邳彤、李忠等人的家眷被俘,處境危急,都不知所措。劉秀見大家心情沉重,安慰眾人道:“因為我的疏忽,使信都陷落,致使將軍們的家眷落入敵人之手,大家但凡能想到什麽辦法都可以提。隻要能使我們家眷平安,無論多大代價我都願意承擔。”
    眾人心中感動,但一時慌亂,並沒有什麽主意。
    邳彤站出來道:“明公不必多慮,既然已經到這一步,就聽天由命吧。不要讓敵人打亂了我們自己的行動,否則我邳彤百死也不足以彌補。”
    劉秀拿出對方寫給邳彤的信,對眾人道:“這是他們寫給偉君的信,‘降者封爵,不降者滅族’。”然後將信遞給邳彤道:“偉君,你可考慮暫且應承他們,先保住家小,以後的事我們再從長計議。”
    邳彤接過信,一把將信撕碎,熱切地看著劉秀,噙著淚道:“我們是報效君王的人,哪裏能夠顧念家小,我邳彤的家小此前能夠得以平安地生活在信都,都是仰仗明公的恩德。如今您曆經艱險四處征伐,我邳彤豈能顧念個人私情。明公就不要再以他們為念,生死由命,全憑他們自己的造化吧。”
    劉秀哪裏肯就此罷手,又對李忠道:“仲都久在信都,對那裏比較熟悉,我現在兵馬已足,你不用擔心,你可親自返回信都。尋找能解救家眷的人,給他賞錢千萬,隻要能解救家眷,多少金錢都不要顧慮,直接找我來取。”仲都是李忠的字。
    李忠道:“多謝明公美意,馬寵的兄弟就在我的部隊中。”眾人一聽,頓覺欣喜。馬寵投降了王朗,現在他的兄弟在這裏,至少有了可以相互協商的資本。卻聽李忠冷然道:“我已經將他殺了。”
    眾人大驚失色。
    “家眷在他們手上,你怎麽能殺了他的弟弟!絕了大家的退路。”
    “我殺了他就是為了絕了大家的退路,如果反賊不誅,就總有人心存二心。”
    “留著他終究可以周旋一番啊。”
    “我怕一旦心存周旋的僥幸,就失去了決死相戰的士氣。現在兩軍對立,我們需要的不是僥幸,而是士氣!偉君說得對,明公不必掛念,家眷們聽天由命吧。”
    李忠說得斬釘截鐵,眾人感歎不已。
    事已至此,劉秀也萬般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