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銅馬落花6-7
字數:2077 加入書籤
19-6
送走使者,劉秀的心反而安定了。原本有所期望,希望通過給施加壓力收降他們,現在看來別無選擇,隻有真刀真槍一決高低了。
遲遲沒有等到吳漢和耿弇的消息,劉秀有過絲許的擔心,但絲毫沒有影響他的決心,劉秀從來不會把未來押在某一次機運或某一份力量上。劉秀重新調整部署,將兵馬向鄡縣方向靠近,進一步壓縮銅馬軍的空間。為了防止銅馬軍往北逃竄,劉秀令鄧禹和邳彤各領一支兵馬駐守到鄡縣之北,景丹、蓋延與耿純帶兵馬分駐鄡縣東西兩側,劉秀親自帶兵駐紮在鄡縣之南。
不久,銅馬軍向北攻擊,與鄧禹和王霸進行了小規模交戰,很快就被鄧禹和王霸擊退。而後銅馬軍又派出兵馬分別往東西進擊,又連連被景丹、蓋延打退。銅馬軍知道南邊是劉秀的大軍,一時沒有行動,收縮在鄡縣,靜待時機。
快馬來報,幽州已被吳漢和耿弇控製。劉秀心喜,決定派出朱浮擔任幽州牧。
朱浮年紀不大,雖然帶兵打仗不是他的強項,但他生性儒雅,性格溫和,極富才氣,又玲瓏健談,善於結交。重要的是,朱浮一直跟隨劉秀,忠心無二,現在的幽州正需要他去籠絡吏民之心。
朱浮對於劉秀的任用,心中有著別樣的感慨。朱浮與鄧禹、耿弇和鄧奉幾人年紀相仿,是劉秀帳下最年輕的將領之一,但朱浮沒有他們在戰場上那樣顯赫的功績,一直沒有被劉秀所重用。朱浮自詡為名士,心裏早就不甘,自己不僅姿容出眾,而且能力過人,更不用說常人難及的才思,朱浮相信自己一定能出人頭地,因為他堅信劉秀遲早會開創出大局麵。所以當鄧禹、耿弇和鄧奉獨當一麵時,朱浮能夠默默忍受淹沒在劉秀帳下的英雄之中。天賦才華,所有的等待和忍耐都自有價值。對於朱浮而言,今天終於到來。一切才剛剛開始。
劉秀反複叮囑朱浮切記撫慰吏民,穩定幽州。朱浮沒有鄧禹洞悉全局的智慧,沒有耿弇攻城略地的謀略,也沒有鄧奉縱橫千軍的勇武,但他才華出眾,善察人心,處事靈活,這正是劉秀對他另眼相看之處,隻要他踏實謹慎,經營好幽州應該不是難事。朱浮自信“治大國如烹小鮮”。朱浮的自信反讓劉秀心存擔憂,但想已有耿況和彭寵控製著上穀漁陽兩個最重要的大郡,當不會有什麽大的變故。現在對於劉秀而言,降服銅馬才是當務之急,銅馬是河北最大的變民軍,隻要平定了銅馬,河北其他變民自不在話下。
19-7
剛剛送走朱浮,就有探兵來報有小股銅馬軍正向南進攻。
對於小股變民,劉秀相信銚期自能對付,但如果銅馬主力欲向南出動,隻怕南麵兵力就難以抵擋。又想銅馬現在兵精糧足,雙方未經大戰,銅馬不會輕易放棄他們的基地,他們如果真要離開鄡縣,一定會采取大規模進擊的方式。劉秀斷定這些變民軍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會輕易把基地與糧草拱手相讓,現在無非是在試探兵力而已。
劉秀帶著幾名部將上到一處高地,遠遠看去,隻見一小股銅馬軍正衝擊著銚期的人馬。銚期的人馬略顯倉促,前麵的部眾被銅馬軍衝亂。銅馬軍人數約有幾千人,分作兩隊,由兩名頭目各自引領著隊伍從兩處向銚期部隊衝擊。眼看就要被衝亂,忽見一騎從銚期旁邊躍出,馬上之人身材高大,手持鐵釵,在萬軍之中猶如黑塔,直奔銅馬軍的頭目。銅馬軍的士兵上前阻擋,被連連刺倒,銅馬士兵卻並不退讓,不斷衝向黑大個。銅馬軍頭目看見士兵纏住黑大個,拍馬便迎過去。黑大個一聲大吼,長釵一掄,掃倒前麵一排士兵。銅馬頭目呀呀亂叫,揮著大刀衝來。黑大個突然在馬上一蹬,整個人躍出去,一下便刺中那頭目胸口,那人徑直倒下馬去。黑大個借勢落到那人馬上,又在馬上一蹬,馬一軟,連退幾步,刹那之間,黑大個已躍起,落回自己馬上。
黑大個正是杜茂。
劉秀見杜茂身材高大卻身手靈活,心中暗自喝彩。
銅馬軍見頭目已死,又見杜茂如夜叉一般凶神惡煞地舞者長釵,頓時失去了氣勢。銚期見狀,立馬發起反擊。銅馬軍抵擋不住,紛紛轉身回跑,方才還很有隊形的陣勢,一下散亂一片。銚期與杜茂領兵追出兩三裏地,殺得銅馬軍遍地死傷。
劉秀轉頭對身邊部將道:“銅馬軍的士兵很勇敢,就是缺少組織,尤其是遇到困難後做得不好。我們一定要吸取教訓,不能犯這樣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