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伏虎降龍1-3

字數:4080   加入書籤

A+A-


    允冠百王劉秀傳!
    311
    洛水之畔,一排排整齊的兵馬,騎兵們身穿鎧甲,手執大刀,坐在高高的戰馬上,像威風凜凜的戰神。弓箭手彎弓搭箭,蓄勢待發。步兵們身著戰服,手握兵器,神情昂揚,排列成了迎戰的陣勢,一營一營列在洛水兩岸,直到望不見的地方。陽春的白日照在將士的臉上,鐵血寒光,威嚴肅穆。
    陣營前麵,豎立著一杆高高的軍旗,旗幟上繡著“漢”字。旗幟後一匹雪白的戰馬,獨自耀眼,戰馬上的劉秀,一身戎裝,默然靜望。兩邊將領,執兵勒馬,左右排開,英氣勃發。
    天地無聲,隻有洛水河輕快地流淌。
    劉秀兵馬嚴陣以待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整個赤眉軍,所有人都呆住了,彼此相向,相互看著各自眼中的驚慌。被饑餓追逐的將士們完全被劉秀兵馬威嚴的氣勢震住了,恐懼讓他們麻木地忘卻了恐懼,隻有呆呆的神情。
    樊崇靜靜地看向徐宣、謝祿等人,幾個人回看樊崇,大家都沒有做聲,但都明白彼此眼中的意思。誰都知道,無論如何,赤眉軍不可能戰勝眼前如此嚴整的兵馬,別說作戰,僅僅看上兩眼,就明白了什麽叫真正的軍隊。赤眉軍從未如此嚴整過,何況如今的赤眉軍殘兵敗將、饑餓疲乏,早已沒有了昔日的戰鬥力。
    樊崇問道“大家……如何?”樊崇心知除了投降已經別無選擇,但他英雄一世,終究無法當著自己的兄弟們說出這兩個字來。
    眾人默不做聲。
    逄安道“大哥,沒什麽說的了,隻有投降了。”逄安是樊崇親密的兄弟,他理解樊崇,更明白眼前的情勢。
    樊崇看向大家,已經決定接受失敗的眼神依然炯炯有神。樊崇見大家都在默默點頭,便不再猶豫,對徐宣道“你看我們安排誰去和劉秀談判?”
    徐宣歎道“隻怕也沒什麽談的吧。”
    大家麵麵相覷,都知道以現在的情勢,也確實沒什麽可要求的。
    逄安罵道“怎他媽就沒好談的?是死是活也得說清楚吧?”
    眾人商議一番,推舉劉恭前去。劉恭既是劉家宗室,又是赤眉皇帝劉盆子的兄長。
    劉恭去了,很快就回來了。
    眾人圍過來。劉恭平靜道“劉秀同意我們投降。”
    徐宣埋怨道“你不會去了就隻說我們來投降吧?”
    劉恭道“我何嚐不想給大家爭取點好處。”
    “你怎麽說的?”
    “我對劉秀說‘赤眉軍劉盆子願意率百萬之眾歸降陛下,請問陛下準備怎麽待他?’他說,‘饒他不死。’”
    眾人都不做聲了,也都明白了劉秀的意思。徐宣歎了口氣,也不說話,樊崇道“既然談好,也沒什麽好說的了。”
    樊崇令將領們各自整理好隊伍,正式向劉秀投降。
    建武三年二月十八日,樊崇帶著三十多名赤眉將領,袒露臂膀,擁著劉盆子一起到劉秀陣前投降。赤眉的士兵們依次上前,各自丟下自己的兵器,走向受降隊列。兵器越堆越高,最後竟堆得像那高高的熊耳山一般。劉盆子將玉璽、綬帶、更始帝的七尺寶劍以及玉璧奉上。
    劉秀令人收下劉盆子奉上的東西,又令宜陽縣為赤眉將士安排飯菜。劉秀走到樊崇一眾人麵前,問劉盆子道“你知道你罪該當死嗎?”
    劉盆子無助地看著劉秀,叩頭道“盆子罪該當死,但幸運的是我遇到了陛下,陛下胸懷天下,仁慈寬厚,才能饒恕我盆子的罪過。”
    劉秀哈哈大笑,“你小子聰明伶俐,不枉是我們劉家子弟。”
    樊崇幾人見劉秀姿容樸素,言行大度,心中既是欽佩又是懊喪。
    劉秀見樊崇等人一言不發,便問道“你們是不是後悔投降了?朕現在就可以讓你們回到你們的營地,大家吃飽喝足,重新拿起武器,我們再鳴鼓相攻,決一勝負,朕不願在你們落難之時勉強各位。”
    徐宣叩頭道“自從離開長安,我們便共同商議,願意把生命托付給陛下。如今我們能夠歸降陛下,就好比幼兒脫離了虎口,投入了慈母懷抱,我們真心欣喜,絕無怨恨。”
    劉秀聽了徐宣之言,心中欣慰,笑道“你很聰明,可以說是鐵中之鋼,在尋常人中也算得上英豪。”
    劉秀對赤眉眾將領道“你們這些人,本是英雄好漢,但你們卻做了大逆不道的事,對所過之處燒殺搶掠,殺戮老弱之人,盜竊皇家陵墓,玷汙社稷之尊,這些都是殺頭的罪過。朕之所以不殺你們,是因為你們有三樣可取的善行,你們攻破城池,危害四方,但沒有人拋棄自己的結發妻子,說明你們能堅守良知,這是一善;你們圖謀天下,擁立君主能立劉家宗室,說明你們能堅持大義,這是你們的第二善;你們雖然失敗,但能保全主公,而不像一般盜賊亂民,一旦失敗,就急迫地殺了主公去投降,還自以為有大功,你們不賣主求榮,這是你們的第三善。”
    劉秀收降了赤眉軍的士兵,尊重各自的意願進行安排,而後把赤眉的將領們都安置到洛陽,賜給每家房宅一棟,田地兩頃,令他們妻兒老小相聚一起。赤眉將領楊音在當初攻破長安時保護過劉秀的叔父劉良,劉秀特賜揚音為關內侯以示回報。
    312
    赤眉將領安頓完畢。劉恭來見謝祿,問謝祿道“謝公將作何打算?”
    謝祿見劉恭一臉嚴肅,不知其意,但知道劉恭是劉家宗室,怕他是有意試探自己,小心道“既然歸順了皇上,當然就奉公守法,做個良民。”
    劉恭道“那倒要恭喜你了,隻是可惜你本來是可以封官加爵的。”
    謝祿笑道“我不過一個落難的敗將,哪有什麽機會封官加爵?”
    劉恭道“當今皇上是重情重義的天子,楊音當初保全了皇上的叔父而得以封關內侯。當初更始帝蒙你相救,如果你一直保全了他,今日封侯的何嚐沒有你呢?卻可惜你聽信小人之言,殺了忠厚之君。”
    謝祿後悔不已,頻頻歎氣。
    忽聽劉恭冷笑道“可惜世上沒有後悔藥,卻少不了恩仇相報。”
    謝祿見劉恭兩眼圓睜,大放凶光,隱約感覺不妙,正欲退後。劉恭突然左手一把抓住謝祿,右手在前襟裏一拉,已拿出一把短劍,一劍便刺透了謝祿。
    謝祿難以置信,一臉恐懼地看著劉恭,喃喃道“你……為什麽?”
    劉恭仰天大笑,對痛苦倒地的謝祿道“更始帝雖非真命天子,卻不失為忠厚好人,他與我有恩,與你無仇,你收容了他,卻又殺了他,今日殺你,便是為他報仇。”而後向天一拜,淚流滿臉道“陛下,今日我終於為你報仇了。”然後頭也不回,聽憑謝祿痛苦死去。
    劉恭去詔獄自首,將殺死謝祿的事如實呈報。劉秀得到報告,下令赦免劉恭。
    後來楊音與徐宣回歸鄉裏,終老於家。樊崇與逄安定居洛陽後心中不甘,幾個月後圖謀反叛,終被抓獲處死。劉秀見劉盆子年幼可憐,便讓他留在劉良身邊做侍從官,後來劉盆子因病雙目失明,劉秀對他倍加憐惜,特意將滎陽縣一塊官地賞賜給劉盆子,讓他終身收取田租維持生活。
    313
    延岑被馮異大敗後從武關逃往南陽,途經南陽穰城(今河南鄧縣)時收降了當地變民杜弘的人馬。延岑整頓兵馬,意欲南行,卻與耿弇遭遇,雙方一場惡戰。
    耿弇大敗延岑,斬首三千餘級,收降將士五千餘人,獲得印綬三百餘個。剛剛投奔延岑的杜弘旋即歸降了耿弇。
    延岑帶著殘剩兵馬逃往東陽,直奔秦豐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