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老病號

字數:4223   加入書籤

A+A-




    回京城的火車,在sjz停留的時間沒有多久,旅客們呼呼啦啦地下去了許多,緊接著又擠上來了一堆。
    等到火車重新開動的時候,林陽發現有個中年男人,拿著行李朝自己這裏走了過來。
    他邊走邊看自己手裏麵的火車票,林陽明白,這是在按照座位號找自己的位置。
    “哎呀,總算是找到了,可熱死我了。”
    他放好行李,邊說邊擦臉上的汗水。
    1978年的火車都是綠皮車,空調這樣的東西,根本就是沒影兒的事,夏天的天氣熱,再加上車廂裏人多,林陽也不停地在扇扇子。
    突然,林陽緊緊地盯著對方的臉看。
    “我臉上是不是有什麽東西?”
    中年男人被看的不知所措。
    “沒有啊!”
    “那你為什麽一直在看我的臉?”
    “我覺得你像一個人?”
    林陽的話打消了中年男人心裏麵的疑慮。
    “噢,是嗎?你說說看,我像哪個人?”
    “我看過一本連環畫,裏麵有個人物與你非常相似,你們幾乎就像是兄弟兩個人?”
    “哈哈哈,你說對了,不僅僅是你這樣說,許多人都這樣說,你看的那本連環畫叫《瞧這一家子》,是吧?”
    中年男人高興地笑了起來。
    “怎麽說,你也看過那本連環畫了?”
    “我也是不斷地聽身邊的人說這件事,才去買了一本連環畫專門看了看,嘿嘿,你別說,也不知道那個作者,是怎麽想的,竟然會如此湊巧。”
    “這世界上的巧事,每天都在發生,其實,也沒有什麽稀奇的。”
    “哎,話可不能這麽說,你知道我去京城幹什麽嗎?”
    林陽搖了搖頭。
    “不知道?”
    “京城電影製片廠給我打電話,讓我去試戲,說是讓我出演電影《瞧這一家子》中的老病號角色。”
    “那我可要恭喜你了!”
    “哎,其實,我現在最想感謝的人,就是連環畫的作者,北影廠在電話裏說了,主要是想尋找與連環畫中相似的人。”
    “他就不用感謝了,你的成功是靠你自己的實力得到的。”
    “做人要講良心,這個角色確實是得益於連環畫的作者,我今後見了他,一定要當麵說聲謝謝。”
    “小兄弟,你也是去京城辦事?”
    “不是,我是回家。”
    “我叫陳宇德,在河南話劇團工作,小兄弟,你是做什麽的?”
    其實,就算是陳宇德不自我介紹,林陽也早就認出他來了,當初畫他的時候,沒有想到會在火車上見麵。
    “陳大哥,我叫林陽,在京城大學讀書。”
    林陽還得佯裝不認識他。
    “哎呀,了不得啊!你是哪一年的?”
    “去年年底考進去的。”
    “我是1958年考進上海戲劇學院的,六十年代初,與北影廠有了第一次合作,在他們拍攝的電影《龍馬精神》中,出演了留根這個角色。”
    “如果成功的話,我這是第三次與北影廠合作,今年上映的電影《大河奔流》,我也在裏麵出演了個小角色。”
    林陽看著眼前的陳宇德,想起了他在電影《咱們的牛百歲》中,飾演的經典角色:懶漢田福。
    在影片中,陳宇德精湛的演技讓觀眾印象深刻,他也一舉奪得當年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
    當然了,這件事現在也隻有林陽一個人清楚,就算是當事人陳宇德,也不知道他自己的這些事。
    喜劇角色比一般角色難演,因為演員在傳達角色的同時,還需要逗樂觀眾,陳宇德非常準確地做到了這一點。
    他在銀幕上不僅僅塑造了老病號,還有陳科長、八怪、老候等人物形象。
    “陳大哥,你老家是河南什麽地方的?”
    在聊天的過程中,林陽隨口問了一句。
    “我老家是南陽鎮平的。”
    “是嗎?陳大哥,你們那裏出產的南陽玉非常有名啊?”
    “哈哈哈,我之所以會在這裏上車,就是因為替別人捎南陽玉的,否則,我可以直接坐車到京城的。”
    “小兄弟,我老家不是南陽玉的產地,它的產地在我老家的隔壁南陽縣,我們那裏是加工玉石的比較多。”
    “噢,陳大哥,那你說一說?”
    “鎮平玉雕加工的曆史,說起來就長了,聽老輩人口口相傳,說是在夏、商時期就有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不過,1975年3月,在鎮平安國城考古時,發現了大量的玉器,其中,最特殊的圭形帶穿玉鏟,就是用兩枚墨綠色獨山玉磨製的。”
    “我聽說,我老家雕刻的玉器,基本上都是要出口的,這種情況已經好多年了。”
    其實,陳宇德、林陽所不知道的是,鎮平玉石出口是從1956年開始的。
    這一年,天津進出口公司派人到鎮平,以現款收購玉器的方式,拉開了鎮平雕製的玉器工藝品出口的曆史。
    為了開拓國際市場,實現出口換匯,在國家的支持下,鎮平玉雕行業發展速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1958年8月,鎮平縣玉器廠創建成功,爾後石佛寺、晁陂、高丘等鄉鎮玉器廠相繼建成,雕琢的獅子、羅漢之類工藝品,成為這一時期的名優產品。
    “我今年過年時,聽老家的人說,鎮平全縣玉雕廠有到139家,其中,縣辦廠1家、社辦廠16家、大隊辦的有122家。”
    “這麽多?陳大哥,你老家的親戚不是在向你吹牛皮吧?”
    林陽聽到這個數字,確實是大吃一驚。
    “我覺得不會,我回老家時,在村裏麵確實是見過玉雕廠。”
    鎮平的玉雕,林陽在重生之前就曾經聽說過,那裏是全國最大的玉石集散地,當然了,民間還流傳,那裏也是玉石的造假之地。
    “陳大哥,如果要是從鎮平買玉石,能不能買得到?”
    林陽說這句話的原因,是因為他知道,現在是1978年,鎮平出來的玉石還都是真的。
    “要是在去年,你問我這句話,我隻能這樣告訴你,買不到,不過,今年的形勢不一樣了,與前些年相比,寬鬆了許多。”
    “陳大哥,要是這樣的話,你能不能幫我買一些玉手鐲,郵寄到京城來?”
    “這還不是小事一件,你打算買多少?”
    “陳大哥,玉手鐲的價格你知道嗎?”
    “嘿嘿,你可別說,我還真的不知道,等我到了京城,想辦法幫你問一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