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8章 築台拜將

字數:4914   加入書籤

A+A-


    築台拜將出自東漢班固編撰的《漢書·高帝紀上》,原文記載“漢王齊戒設壇場,拜信(韓信)為大將軍“。
    公元前101novel.com6年,劉邦采納蕭何建議——通過齋戒沐浴、修築壇場等禮儀程序,正式任命韓信為最高軍事統帥,體現了對人才選拔的儀式化特征。
    此舉的核心為——劉邦突破傳統軍功製度,破格任用韓信。
    據史料記載,劉邦在漢中拜將時選址南鄭城南,修築高台,要求全軍著禮服,參與典禮,親自授予大將軍印信兵符。
    這套禮儀程序打破了漢代常規軍官任命流程,確立了“禮遇賢才”的政治象征。
    …………
    十二月十五日,漢帝—劉裕仿照高祖先例,於鄴都西南郊外築台拜將。
    此台高約兩丈,長寬各有十丈,由少府—鄭渾負責督造。
    與會人員有朝中三公九卿諸位大臣,以及郊外軍營中的全體將士,另有左近有名望的鄉紳士民參加。
    三公九卿如下
    三公
    荀彧(司徒),負責協助皇帝,處理政務,由尚書令擔任副手;
    韋孝寬(太尉),主管衛尉、太常、光祿勳、太仆,負責主管軍事;
    王導(司空),負責監察百官,主管各州刺史。
    九卿
    程昱(廷尉),負責司法審判;
    鄭渾(少府),負責皇室私產管理;
    董昭(大鴻臚),負責外交民族事務;
    龐統(光祿勳),負責宮廷侍衛;
    蕭衍(衛尉),負責宮門守衛;
    曹丕(魏王、太仆),負責車馬管理;
    荀攸(大司農),負責朝廷財政稅收;
    劉馥(太常卿),負責禮儀祭祀;
    劉曄(宗正),負責皇族宗族事務;
    張賓(尚書令),負責協助三公處理朝廷事務。
    另有軍機處四位軍師——辛毗、孫權、桓玄、高澄出席。
    三大軍團以十五位將領領銜,其餘人等不提,人員如下
    中央軍團所屬
    桓溫(衛將軍);
    蕭道成(鎮東將軍);
    陳蒨(鎮南將軍);
    臧質(鎮西將軍);
    桓崇祖(鎮北將軍)。
    北方軍團所屬
    劉曜(趙王、驃騎大將軍、軍團長);
    王鎮惡(左將軍);
    傅弘之(右將軍);
    劉磐(魯王、車騎大將軍);
    周羅睺(征北將軍);
    南方軍團所屬
    陳霸先(楚王、征東大將軍、軍團長);
    石虎(征南將軍);
    王仲德(後將軍);
    吳懿(前將軍);
    周盤龍(征西將軍)。
    拜將儀式由太常卿—劉馥主持,在祭拜天地之後,再由漢帝—劉裕親自授予石勒大將軍印綬。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將軍萬勝!”
    “大漢萬年!”
    隨著儀式禮畢,現場的氣氛達到了,一眾官員、將士、士民紛紛大喊。
    石勒受到現場氣氛的感染,一時間心潮澎湃,不能自已。
    “鮮卑犯我大漢疆土,亂我大漢國本,害我大漢子民!今朕拜將,正欲抵禦外辱,收複大漢疆土!”漢帝—劉裕率先發言道。
    “昔太尉—韋孝寬為朝廷構築兩道防線,汾水、黃河、晉陽為第一道防線,如今已被賊兵攻破;隻餘太行、河內、兗州為第二道防線,國都傾危,天下震動。不知大將軍可有良策禦敵?”緊接著,漢帝—劉裕當眾考校石勒道。
    自從抵達鄴都以來,石勒已經駐足十日有餘,一直在為今天作著準備。
    因此,受到皇帝的問及,石勒也不含糊。
    “賊兵所賴者,不過多年征戰之積累,攜連勝之威,及雍涼、兩京之財貨、人口,故而克我並州,奪我晉陽、汾水防線。
    石某不才,雖先敗於賊兵,但如今我大漢政治清明,上下一心,兼具四海八荒眾誌成城。石某有兩策可以禦敵,一為聯齊盟吳與賊對峙,耗其錢糧、銳氣之策!二為耗賊銳氣、錢糧之餘,兵分三路收複失地之策!
    何為三路?
    北路,齊軍出雁門南下;
    中路,聯軍出井陘西進;
    南路,出壺關北上。
    如此三路之兵,定可正麵擊敗賊兵,收複我大漢疆土,驅逐胡虜,揚我國威!”石勒發言道。
    “彩!”
    “彩!”
    “彩!”
    聞言,台下眾人紛紛喝采,臉上洋洋得意。
    原來,朝廷上下早有共識,所謂禦敵也不過此二策。
    那就是先采取守勢,依托太行山一線的有利地形,與敵開展長期的消耗戰、拉鋸戰。
    待到敵軍錢糧消耗一空、銳氣盡喪之時,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展開第二階段的反攻!
    反攻階段,漢齊聯軍兵分三路,三路出擊!
    第一路,北線由齊軍自行主導,出雁門關南下。
    第二路,中線由漢齊聯軍組成,出井陘關西進。
    第三路,南線由漢軍自行主導,出壺關北上。
    如此三路出兵,對並州的敵軍采取包圍之勢,定可大獲全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大將軍,此策善也!就是不知該如何調兵遣將?”漢帝—劉裕接著問道。
    “北齊帶甲三十萬,單單機動兵力就有三個軍團十五萬大軍,因此北路軍可由齊王、代王主導!
    我大漢同樣帶甲三十萬,機動兵力卻隻有十萬,可由石某親自統帥南路軍,轄北方軍團、南方軍團、魏州守備軍團!
    此二路以攻為主,步步為營,穩紮穩打,南北夾擊!
    至於中路,可采取守勢,聯合我朝中央軍團,及北齊治下冀州守備軍團,由太尉大人節製,統一指揮!”石勒發言道。
    “彩!”
    “好!司徒大人即刻替朕擬旨,加封齊王為北路軍主帥!代王為副帥!統領雲州軍團、幽州軍團、冀州軍團十五萬大軍!
    韋太尉為中路軍主帥!冀州都督—段韶為副帥!統領中央軍團、冀州守備軍團十萬大軍!
    大將軍為三軍主帥、南路軍主帥!魏州都督—張遼為副帥!統領北方軍團、南方軍團、魏州守備軍團十五萬大軍!
    三路大軍共計四十萬!荀司徒總督中路、南路兩路大軍糧草供應,各衙門密切配合,不得有誤!”漢帝—劉裕宣布道。
    “臣等遵旨!”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漢萬年!”
    “大將軍萬勝!”
    一時間,十數萬軍民士氣大振,民心大定!
    漢帝—劉裕的聲望達到了自繼位以來的,石勒之名遠播海內,大漢的聲威也再次得到重振!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血之孫吳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