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鍾南 鐵器

字數:4200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三月二十一,上午照舊捕魚采摘野菜,下午去蕭大娘去探情況。
    結果很喜人,據蕭大娘說,都沒費什麽力氣,二十個陶碗隻是與人說了一下,一下子就賣完了,十斤糧食到賬。
    價格定的太低了,隻有青龍鎮的三分之一,蕭大娘以前售價的四分之一,就像七文錢一斤的糧食,突然說隻要兩文錢一斤,試問會不會有人買,然後就搶購了。
    所謂的消費欲望是可以激發的,購買能力也可以突然提高,隻要有人覺得物超所值。
    碗這個東西,每個人都要用,每天都要用,每年都會有損壞更換,多買一些也不會變質,所以機不可失,每個人心中自有衡量。
    關於蕭大娘提價的建議,朱誠否決了,做好事不要計較太多。
    帶著屬於自己應得的糧食,朱誠挺直了腰杆,繼續去進行自己的行善大業。
    一百二十個陶碗,蕭大娘還沒有來得及吆喝,第二天,就被得知消息的村民購買一空了,最多的人買了五十個,花了二十五斤糧食,按他家的人口計算,每人剛好十個,如果一年用壞一個,可以用十年了,不知道他家怎麽突然就如此闊綽了,還是有其他企圖。還有好多村民沒有買到這麽便宜的碗,隻能等待下一批產品上市。
    此次一百二個陶碗,換來六十斤糧食,按照分配比例,朱誠分得三十七斤半,蕭大娘分得二十二斤半,對於蕭大娘來說,糧食賺得太容易,不費力也不費心,還是做好事,既幫助了朱誠,也降低了村民買碗的花費,這樣的好事一定要多做,朱誠也很滿意,希望她保守秘密,等待下一次機會。
    有了這三十多斤,糧食打底,朱誠不再去捕魚了,可以節省時間去製造更多的商品,去做以前想幹卻沒有條件去幹的事。
    朱誠首先把每天要吃的糧食定好量,一天消耗糧食一斤半,按後世算是九百克,分三餐,裏麵可夾雜野菜,勉強能混個半飽。
    然後又花五斤糧食在蕭大娘那裏換來一個月的食鹽,補充鹽分,增強體力。
    接下來就去發現美,尋找那些暫時被蒙住麵紗的美人。
    此時的起陸村環境很好,沒有汙染,水質清冽甘甜,朱誠發現很多人都是直接喝生水,而不是開水,蕭大娘所經營的茶攤也是快餐和其他小玩意為主,茶水不見得能賣出多少,南山山腰上就有很多野茶樹,沒人摘,趁著有時間,朱誠悄悄地把茶葉采光了,通過簡單加工,得到五斤幹茶葉,用陶罐密封藏好。
    起陸村附近不僅有煤,其實也有零星的鐵礦石發現,相思河在石塘村有一個轉彎,那裏有一個淺水灘,水質泛黃泛紅,七天時間,朱誠就在那裏撿回來五六十斤鐵礦石。
    做陶器的主業不能忘,每天都要花半天的時間,同時還要製作耐火磚和其他耐火工具,為了以後再增加一口陶器窯,還有要一個土窯來煉化鐵礦石。
    使用的勞動工具沒有改進,隻能用時間來補,每天都是起早貪黑,忙個不停,晚上也是在昏暗的火光裏幹舂米,碎礦,和泥,製磚等粗活。
    挑水,挖陶土,挖煤炭,挖耐火粘土,運輸,製磚,製陶……朱誠很忙,轉眼就來到了四月份。
    萬曆四十一年,四月初二,新的一批陶碗出窯,剛剛交付給蕭大娘,第二天就已經賣完了,有些人是重複購買,有些人兩次都沒有買到,好像錯過了幾個億,竟然打算交定金。
    廉價的陶碗釋放了村民們的消費欲望,這是一個迫切的需求。
    陶碗雖然是一個古老而落後的產品,但是它技術簡單,價格夠低廉,用降級的思維來看,在這裏,它將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做“善事”不能急,也不能盲目擴大,因為大善人朱誠能力有限,力有不逮。
    欲速則不達,一切都要慢慢來,循序漸進,積累有益條件,打好堅實基礎。
    “朱誠,你那邊能不能多做點陶器?”蕭大娘問,
    “我也想,可是這已經是最快的了”,“你看我每天要做這麽多事,這已經是我最大的本事了”。
    “要不叫我家鍾南去幫你”,鍾南是蕭大娘的小女婿,入贅的,人很老實,又勤快,地位低下,一副好欺負的樣子。
    “那倒不用了,你這裏這麽大的攤子,肯定更需要他。”朱誠很不情願,
    “他在這裏,天天隻吃飯不幹事,有什麽用”,鍾南很冤枉,他家的活幾乎都是他幹的,裏裏外外,竟然被丈母娘說成是吃閑飯的,贅婿無人權。
    上次蕭大娘收獲二十二斤多糧食,這次又分得二十八斤,就二十天時間,不費吹飛之力,賺錢如此容易,所以她對朱誠擴大產能有迫切需要。
    拗不過蕭大娘的熱情推薦,朱誠勉為其難得到了一個免費的勞力,朱誠允許鍾南每天清早把朱誠家兩個小水缸的水裝滿,不占用他太多時間,其他就暫時不要幫忙了。
    大家都是各有心思,心照不宣。
    不過,鍾南的到來還真是幫了朱誠的大忙,製陶製磚都需要水,每天朱誠都需要花費一個多小時在運水上麵,而對鍾南這樣的成年人而言,兩擔水半小時不到就搞定了。
    朱誠裝水運土運煤都是用自製的簡易獨輪車,一次四十斤左右,達到了朱誠的極限。
    從蕭大娘口裏得知,買陶器最多的是村裏的朱友和鄭超,都是村民裏麵相對不安分的人。
    對於他們也想做善事,應該順其自然,不做阻撓,這樣可以幫助更多的人。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一切都要早做規劃和打算。
    四月初,在完成第一爐陶器以後,又接著燒了一窯耐火磚頭和少量耐火的容器和器具,因為是在耐火磚砌的窯裏燒的,所以比先前露天燒的磚要好,得到六百多耐火磚,然後朱誠用這些磚砌了一個煉鐵的土窯。
    把這段時間,全部撿來的大約有一百斤左右的鐵礦石,分批進行試煉。
    煉鐵,朱誠以前是沒有操作過的。
    前世朱誠有一個親戚還有一個同學的父親都是打鐵的,每天打鐵打的叮當響,看上去很費力,家裏麵都是有一個房間大小的高爐,外麵包鐵殼,裏麵砌耐火磚,高爐上麵進料,下麵有出口,進風口,觀察口等,朱誠沒有玩過煉鐵和打鐵,每次看到煉鐵爐裏麵燒的紅紅的鐵水就會覺得危險,自然就不敢嚐試,隻是在一旁圍觀。
    朱誠根據自己淺薄的經驗和網上看到的非專業知識開始嚐試煉鐵。
    朱誠建的土窯是一個弱化和縮小版的高爐,外麵沒有鐵包殼,隻有一米多高,從上麵的進料口放入鐵礦石,煤炭,石灰石等,沒有焦炭,用煤炭湊合,質量差一點也無所謂,用石灰石做還原劑,隔壁石塘村,石頭眾多,石灰石,青石,大理石都有,這兩天弄了一些回來。引火煉鐵,扇風觀察……
    第一次煉鐵,一百斤左右的鐵礦石大概煉出了十斤生鐵,用耐火粘土製成的模具容器一一造型,最終得到了朱誠三個多月來急需的工具,一把鋤頭,一把斧頭,一個小錘子,雖然簡陋,可能不經用,但是已經是一個巨大的進步,朱誠由此從原始的石器時代跨過青銅時代,進入了鐵器時代。
    有了鐵製鋤頭,挖陶土,挖煤炭,和泥巴,效率提高了很多,就算是平整路麵,開荒種地也有可能;有了斧頭以後,砍樹也省力了,可以多砍些樹把住的窩棚,放陶土,煤礦的地方再搭大一點,或者多搭幾個獨立的窩棚。並且有了斧頭,朱誠安全感也提升了;錘子也是好東西,以後碎土,碎煤,碎石,甚至舂米都省力了,今後打鐵錘子也不可或缺……
    四月份悠然而過,製成良品陶器六百個,加上三月底做成的一百五十個,共計七百五,分三次給了蕭大娘五百個去賣,效果很好,供不應求,分得糧食156斤,食量增加,每天吃2斤,其他生活消費去掉13斤,本月省下糧食83斤,上月結餘12斤糧食,所以最終存糧95斤。
    萬曆四十一年四月底,朱誠的資產,糧食95斤,陶器窯1個,煉鐵土窯1個,鐵器三件,秘密煤塘,秘密陶土田,秘密耐火粘土礦各一個,商業合作夥伴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