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力者
字數:4912 加入書籤
馘者,殺敵後割其左耳也。
殷商之時,為計軍功,軍士殺敵後,割下敵軍左耳,以證明自己的殺敵之數。
此字在商代甲骨文中經常出現,可見商人好戰之盛。
馘字出現之時,必然有殺敵之事!
所謂馘術,就是殺敵之術。
是真正的殺人技。
這個時代,大多數的技巧、知識,都是來源王室貴族。
殺人之術也不例外。
孔肆的馘術,就是在王室為虎賁之士時學到的。
“君子可知,評判一名軍士之武力,以何為準?”
孔肆問道。
辛又搖了搖頭,他還真沒想過這個問題。
殺人數?
武藝?
力氣?
他並不清楚。
“是膂力。”孔肆回答。
“膂力?”辛又不是非常明白,不過他想了想,史書上記載的武士,似乎總會有一句“膂力過人”。
他以前從未細細思考過這句話,現在想來,難道想要成為高手,力量才是首要條件?
難道不是秘籍嗎?
難道不是利器嗎?
“沒錯。任何殺敵之術,其根基就是膂力。故而在招選虎賁之士時,膂力就是第一關。”孔肆道:“沒有力量,任何技藝都無法施展。”
一力降
十會。
辛又瞬間想到了這個道理。
即便是在後世的體育競技當中,核心力量的強弱,決定了頂級運動員能否發揮出自己的所有技巧。
那些初入聯盟,很有天賦的菜鳥,前幾年最重要的就是掛肉,鍛煉力量!
“原來如此,殺人技說到底也是一種利用身體的技巧,和後世的各類運動也差不多。”辛又心中暗道:“柔韌性,協調性固然可以提升一個人戰鬥力的上限,但是一個人戰鬥力的下限,卻是由純粹的力量決定的!”
“虎豹相博,勝者永遠為虎,猛虎再凶,卻也難以擊敗犀兕,猛獸如此,人亦如是。”孔肆說出了自己的觀點。
整個自然界,就是以力量來劃分戰鬥力的。
血多皮厚攻擊高,敏捷少點也能搞。
血薄皮脆移速快,死於不明AOE。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真正的戰場上,還是莫要秀操作,萬一秀死了,可沒有後重開一把的說法。
“我的力量,可為虎賁?”辛又問道。
他的一身蠻力,如今似乎還未遇到對手。
除了孔肆這個怪胎。
“自然可以。”孔肆道:“長公之後,君子恐怕是又一個繼承長公神力之人。”
“先祖……神力?”
“這世上,若論力氣,有幾人當為神力,他們的族人、後人之中,也不乏此種天生神力之人。”孔肆道。
“願聞其詳。”辛又道。
“其一者,齊國公子彭生,徒手捏斷魯桓公肋骨,震驚世人。
“其二者,宋國南宮長萬,善使單戟,將其拋於空中數丈,以手接下,毫發無損!
“其三者,霸主文公五賢士之一魏犨,獨製貘獸,勇冠三軍。
“其四者,便是君子先祖辛餘靡,力大無窮,昭王令其為車右,昭王伐荊之時,同蔡公不慎落入水中,辛餘靡獨身一人入水中,將二人屍首背出。而後天子也將其封為‘長公’。”
“此外,還有一族,後人之中肯定會出現超越常人之神力者,隻是他們出身高貴,鮮少展示武力。”
孔肆停頓了一下,他很少說這麽多話。
辛又道:“難道是……惡來後人?”
“君子聰慧。據說惡來力角犀兕,勇搏熊虎,他的後人正是秦國王室,想必也有此等人物出現,隻是秦國地處西陲,惡來後人身為公室,自然不會輕易出手。”孔肆道。
“據說那商王也才力過人,手格猛獸,可是他後人建立的宋、衛之國,他們的國君有善使神力者嗎?”辛又問道。
孔肆道:“有,不過很少。武庚死後,帝辛血脈絕斷,再也沒有那等神力出現了。宋、衛等國君,不知為何沒有繼承那等血脈,或許是他們並未繼承玄鳥的祭祀吧!”
這些事,說不清。
宋國開國者微子,乃是殷紂王帝辛的長兄,但是從未聽說他有什麽神力。
“背負這些姓氏之人,力量天生異於常人,若能加以磨礪,必將成為勇士。”孔肆一口氣,說出了諸多曆史上鼎鼎有名的高手,皆有萬夫不當之勇。
辛又聽後,略微沉思,然後說道:“我聽聞還有一族,曾有人力頂城門,為當世虎將!君子可曾聽聞?”
“魯國,孔氏,叔梁紇。”孔肆的聲音突然變得低沉。
孔氏,這個在春秋時期並算不得一流的家族,在後世卻是鼎鼎大名。
這叔梁紇,正是當世被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的孔丘之父!
那孔丘孔老二,年輕時也以武力聞名。
而他的弟子當中,不乏勇猛無匹的高手。
所以後世莘莘學子一度懷疑,所謂“論語”,乃是當世道上的規矩,當為“掄語”。
三千多青壯年,比一些小國的戰鬥力還強了。
辛又想起了掄語中的一句話:“力不足者,中道而廢”。
這句話的意思正是力量不如我的人,在道上就隻能被我打廢。
其中所蘊含的理念,和孔肆所言豈非不謀而合?
而且孔肆正好是孔氏,難道……
“孔君,和那孔丘是否為同宗?”辛又的八卦之心生起。
“很早以前……或許是吧。”
孔肆回答的含糊不清。
似乎不願意說自己的親戚,孔肆繼續說道:“方才隻是說了馘術的基礎。除此之外,馘術還有兩個要求。”
“哪兩個?”
“其一,就是殺人之心了。”孔肆道:“君子之族,曆代為史官,雖然也有長公這般的猛士,可是真的能讓自己跟野獸一般與人搏鬥嗎?”
辛又斬釘截鐵:“先祖能做到的,我定然可以。更何況我學習馘術,是為了活下去。站在戰車上殺人,和與人近身相搏,有什麽根本的區別呢?這一點你無需擔心。”
都到了春秋時代了,身為貴族的辛又,大概率會走上戰場。
與其倒時候再適應,還不如現在就開始學習。
畢竟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臨,辛又可不知道。
孔肆沉默,他從辛又的眼神中,自然看出了辛又的執念。
“說罷,第三個要求是什麽?”辛又問道。
“第三個,就是不殺之心了。”孔肆對辛又說道。
“不殺之心?”辛又不明白。
這不是殺人術嗎?不殺之心又是什麽?
“殺人者,人也。……”孔肆說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話。
辛又聽聞後,沉思了半晌。
終於得出了自己的答案。
“孔君是說,即便是身負殺人之術,也當行君子之道,切不可濫殺無辜,將自己變得如同野獸一般嗜血,又如同刀劍一樣被人操使。”
孔肆的臉上,難得的露出了一絲表情。
是激動,也是欣慰。
“君子。”孔肆向辛又行了一個頓首之禮:“馘術,後繼有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