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這個榮譽,不想給西夷
字數:8509 加入書籤
到了紫禁城之後,張一凡發現,傳旨宦官是把他帶去後宮,他便知道,這應該不是公事了。
不是公事?
那是什麽事情,惹朱元璋這個老丈人不高興了?
一時之間,張一凡有點想不明白。
不過想不明白,他也就不想了,反正到時候就知道了。
一進殿門,張一凡就發現周王這個小舅子跪在那裏,他便一下猜出,大概是什麽事情了!
朱元璋坐在主位,耷拉著臉,一臉我很生氣的樣子。
他的邊上,還坐著馬皇後,似乎是正在勸朱元璋。
另外還有一個人,就是大哥朱標了,陪在自己弟弟一側。
張一凡的到來,讓低著頭挨訓的周王,抬起頭來看到他的時候,明顯就露出了一絲喜意,就是那種大軍被敵軍包圍之際,突然發現援軍趕到的驚喜。
朱標也看到他,便露出一絲笑容先打招呼道:「一凡,來了啊!」
馬皇後見了,也是露出了一絲笑容。
倒是朱元璋,依舊是冷著那張老臉,看到張一凡,直接問道:「這小子不務正業的事情,你知道?」
在外廷,那是要見禮的。但是,在沒有外人的時候,朱元璋更喜歡像個家的感覺,不喜歡外廷那些。
因此,張一凡聽到問話,便直接回答道:「父皇是指五弟在做得有關醫道的事情?」
這局麵都很明顯了,朱元璋本身也是個人精,在他麵前,裝聾作啞根本是行不通的,還不如幹脆承認。
此時,朱元璋一聽,頓時沒好氣地說道:「你果然知道,這小子還說,你也支持他這麽做得?」
張一凡聽了,毫不猶豫地點點頭說道:「回父皇,五弟要做有意義的事情,我當然是要支持的。」
跪在地上的周王,原本還有點擔心,就怕在他父皇的之下,這個姐夫會改口不承認。
此時,聽到張一凡的話之後,他心中對這個姐夫的喜歡,那是又上了一層樓。
但是,朱元璋卻是不開心了,伸手一拍身邊的茶幾,看著張一凡厲聲喝道:「胡鬧,你們就知道胡鬧!」
馬皇後一見,連忙勸道:「都是自己家裏人,好好說話。」
聽到這話,朱元璋強忍了一會,然後稍微和緩了一點語氣,對張一凡說道:「這個小子不懂事,我以為你是最懂事了的。結果沒想到,這個事情上,你還是讓我失望了。你知道我打下的這江山,要守好了容易麽……」
聽到這話,張一凡可以確認,老丈人是真把他當自己家人的,要不然也不會說這個事情。
於是,他不等朱元璋說完,就直接開口,誠懇地說道:「父皇,我知道,這些我都知道。您為了大明江山,是操碎了心。很多事情,一眼就能看出來您是為了什麽才那樣做。您要藩王都能領兵打仗,這樣大明江山就能穩固,我都能理解。但是,您想過沒有,龍生九子,各有不同。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領兵打仗的。強扭的瓜不甜,不適合帶兵打仗的,您硬要他去帶兵打仗,這可能麽?」q
聽到這話,朱元璋愣了一愣。
其實,他自己就是打仗打出來的江山,他何嚐不知道,打仗這種事情,也是看天分的,勉強之下打敗仗反而更容易壞事!
可是,他是真得很想穩固朱明江山,更願意相信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個兒子能打洞這種。
然而,當此時的張一凡,把這個事情擺在他的明麵上之後,他心中最終是歎了口氣。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他何嚐不知道,隻是不願意承認罷了!
張一凡看到朱元璋不說話了,便繼續誠懇地說道:「因材施教
,培訓成才,兒臣以為這才是正途。五弟對醫道感興趣,至少兒臣以為,這是非常好的事情,總比那些架鷹遛狗,吃喝玩樂,無所事事的紈絝要好。」
說到這裏,張一凡發現朱元璋的神情又舒緩了一分,似乎是想到了什麽,覺得這話有道理,他便繼續說道:「說句實話,兒臣就對如今的醫道感覺很不滿意,有太多的病沒法治,眼睜睜地看著病人痛苦,甚至死去,這都是煎熬。而隻要是人,都免不了會生病。如今五弟有這個誌氣,真能讓醫道能更進一步,造福所有人的話,兒臣說句不客氣的話,後世子孫除了能記住您這位開國皇帝之外,其他皇帝都未必有五弟能讓他們更為感激和牢記!」
「要不信的,您看曆史上有那麽多的皇帝,您能記住幾個皇帝?但是醫道呢,華佗、張仲景等等,卻是世人所牢記的!」
朱元璋聽到這裏,沒好氣地說道:「那等醫術的人,能有幾個?」
他這個話說出來,顯然是承認張一凡的觀點了。但是,他說得也是沒錯,類似張仲景那樣醫術的,就沒有幾個,才會被人牢記。
張一凡一聽,當即笑著說道:「父皇放心,隻要五弟真心撲在醫道上,兒臣敢保證,必然輔佐五弟在醫道上大放光彩,甚至遠超古代神醫,為後世所牢記,朱家就有這樣一位先賢!」
他這個話,朱元璋還沒有反應,但是跪在那裏的周王,卻是腰板越來越直,到了後來,簡直是要欣喜地一躍而起的樣子了。
就好像,他真得能成為張一凡所描述中的那樣。
朱元璋看到他這個樣子,有點被氣到了,用手指著他們兩人說道:「就你們兩個,還能折騰出個先賢?」
周王一聽,毫不猶豫地回答道:「有誌者,事竟成!」
馬皇後聽了,便笑了,不過沒有發出聲音。
張一凡跟著補充道:「兒臣前往香山縣之前,父皇怕也是沒想到會有如今的香山縣吧?」
沒辦法,有業績在,自然要順手拿出來用了!要不然,就隻能像周王這樣蒼白地表決心。
果然,朱元璋一聽他的話,臉色明顯變了下。一會之後,他的臉色明顯和緩下來了,看向他兒子說道:「起來吧!」
「哎!」周王一聽,立刻答應一聲,然後喜滋滋地站起來了,順便拍了下膝蓋。
就仿佛此時的他,已經要是先賢一般了。
朱標就站在他身邊,伸手過去,也拍了拍他,臉上帶著一絲笑容。
朱元璋不想理這個兒子,轉頭看向張一凡說道:「我倒是希望你再給我一個香山奇跡,你有什麽想法,說說?」
哪怕張一凡已經有香山縣的征集,但是對朱元璋這種經曆的人來說,你也得拿出點實際的東西來,他才會有判斷。空口白話,在朱元璋這裏並不好使。
張一凡聽了,便立刻回答道:「兒臣發現,在我們身邊,還有一個肉眼看不清的微觀世界。我在想著,如果能解開這個微觀世界的麵紗,那必然是劃時代的,肯定能讓五弟名垂青史!」
朱元璋聽了,有點好奇地問道:「就是你說得那什麽病毒,還有那啥,然後要消毒之類的那個?」
太子妃那邊一直有堅持消毒的措施,軍中也都是燒開了水喝,至少這樣的措施是有要求了的。此時聽到張一凡提起,朱元璋便還是好奇地確認下。
這個東西,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就很玄。以前的時候,張一凡說出來,沒幾個人信,也就是和張一凡親近的幾個人,了解他的幾個人,才會比較相信。
就連那個喝水要燒開喝這個事情,也是因為老四試著在他所領的軍中用了,發現拉肚子之類的確實少了很多,才在軍中開始推廣的。
這會
兒的時候,張一凡已經是有香山縣的成績背書,他的話,更有分量,因此,就連朱元璋都來正麵求證了。
此時,張一凡聽了朱元璋的疑惑,便笑著回道:「對,就是這個。兒臣在搞那個玻璃廠,就準備通過玻璃,試著做出能看到平時肉眼看不到的東西,回頭做成了的話,父皇就可以親眼瞧瞧了。」
朱元璋被張一凡說服,對老五有了改觀,也算是去了他的一個執拗,心情不錯。因此,聽了他這話之後,便笑著說道:「那你盡快做出來看看,我倒是真想看看,到底會是什麽樣的東西?」
說到這裏,他想起什麽,便又提醒道:「對了,那個能觀察敵陣的東西,要先做出來!」
張一凡聽了,自然是點頭答應。
馬皇後看著一家人又和和睦睦的,心情很好,看著張一凡感慨道:「一凡,你懂得還真多,這怎麽做到的?」
自己的這些兒子或者女兒,就沒一個有這個女婿的本事,她是真有點奇怪。
聽到她這問話,朱標等人,也都是轉頭看向張一凡,眼神中都帶著一絲羨慕。
張一凡聽了,笑著說道:「其實很簡單,用心觀察就成了。」
「真這麽簡單?」馬皇後聽了,有點詫異地問道,語氣間,那是明顯有點不信。
張一凡聽了,當即笑著說道:「母後,你覺得我們腳下這地是什麽樣的?都說天圓地方,但是,我以為這是錯的!」
馬皇後一聽,立刻就來了興趣,盯著張一凡問道:「怎麽說?」
朱元璋等人,也是好奇地看著張一凡,想聽他的解釋。
天圓地方,應該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怎麽就不對了呢?
張一凡看他們都看著自己,便微笑著問道:「父皇、母後都是去過不少地方的,那兒臣請問下,在一望無垠的平原上,或者是大江大河上,當您看到有人,或者有船來的時候,是先一眼就看到整體了呢,還是先看到上麵一部分,然後慢慢地看到整體?」
聽到這話,朱元璋和馬皇後都在腦海中想了下,然後一下就驚訝了,雙雙隨時一眼,真得感到很驚訝。
因為這個道理很明顯,如果真得是天圓地方的話,那必然要麽看不到,要麽整個一起看到。但是事實上,卻不是這樣的。
這一下,就聽馬皇後驚訝地說道:「那我們腳下的地,到底是什麽樣的?」
張一凡聽了,沒有馬上回答,而是看向朱元璋,微笑著問道:「父皇以為呢?」
朱元璋聽了,老實地搖搖頭,並沒有因為不知道而生氣。
張一凡一見,立刻認真地說道:「兒臣想和父皇打個賭,我們是住在一個球上!」
朱標一聽,頓時插嘴說道:「住在球上,那怎麽可能,當我們走到別的地方,豈不是會掉下去?」
張一凡聽了,立刻轉頭看向他,回答道:「因為隻要有重量的東西,就互相之間有吸引力。這也是為什麽東西不是往上掉,而是往下掉。因為我們地下的球非常大,他的重量最大!」
和他們說話,不好說質量,幹脆用他們更容易理解的重量來說話。
朱標聽得愣了愣,然後搖搖頭說道:「你的說法很稀奇,但要說我們腳下這個是巨大的球,我是不信的。」
張一凡聽了,轉頭看向朱元璋道:「父皇,要不你派出一支船隊,讓他們往東航行,看他們會不會回到大明,這就能證明,我們腳下就是個圓球!」
朱元璋聽了,不由得笑罵道:「你這個小子,說出如此駭人聽聞的結論,還要和我打賭,莫非就是想要我派船隊幹這離譜的事情?」
這個時候,西方的大航海時代都還沒開始,那個完成環球
航行的麥哲倫更是要等一百年之後才會出生。
既然穿越了,這個榮譽,張一凡不想再給西夷。
此時,聽到朱元璋的話,張一凡認真地說道:「要是父皇不想派的話,那兒臣賺多了錢,就自己召集一支這樣的船隊來做這個事情?」
朱標聽了,很是感興趣地問道:「一凡,你為何想做這事?總不可能就為了想證明我們住在一個球上,就要費這麽大的功夫吧?要做這個事情,光是錢,都不知道要花多少的?」
張一凡聽到,轉頭看向他,認真地說道:「大哥,我這個學問,一個訣竅就是提出假設,然後證明是對的,或者錯的。要想學問能提升,就要不斷地用這種方法去嚐試。」
朱標沒想到他會有這麽一說,頓時愣了下。
然後張一凡這邊,則繼續說道:「另外,我以為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產,這一點不用解釋吧。那船隊派出去的話,他們如果能遠航回來,也能帶回我們大明沒有的特產。說不定我們以後能吃到更多好吃的,用到更多好用的,學到更多有用的東西,你說對不對?」
一聽這話,馬皇後不由得感慨道:「一凡啊,是不是鏡靜就愛吃,所以你就有這個念頭。嗬嗬,鏡靜真得是找對人了!」
張一凡:「……」
他說這麽多,其實就是想讓朱元璋探索海外,結果沒想到,馬皇後一下扯到朱鏡靜身上去了。
對於這個誤會,他能否認麽?
肯定不會了!
朱元璋聽了,老臉上也都是笑容,當即說道:「行了,趕緊滾回去陪你媳婦吧!」
說完之後,他轉頭給馬皇後解釋道:「你不知道,我本來想讓這小子當應天府府尹的,結果這小子說鏡靜懷孕了,要照顧鏡靜,就是不當這個應天府府尹!」
聽到這話,馬皇後更是滿意了,看著張一凡,那眼睛都笑眯成了縫,這個女婿,是越看越喜歡了。
真得是可惜了,這個女婿不能分出好多個,要不然,那些女兒都有著落了。
朱元璋已經下了逐客令,張一凡也不想多待,便會去了。
周王也被一起逐出皇宮,樂嗬嗬地跟著張一凡一起離開。經過這麽一件事,那叫「姐夫」的聲音,是殷勤了好幾倍,就好像恨不得讓天底下人都知道,張一凡是他姐夫一樣。
沒過兩天,燕王回京師來過年了,又帶著媳婦來竄門。
一看到張一凡,朱棣就故意的,把懷裏的小胖子遞給了媳婦,然後展開雙臂大聲喊道:「好妹夫,好久不見了啊!」
張一凡見了,二話不說,立刻從身後跟著的朱五身上抽了他的腰刀出來,在手中掂量掂量道:「有本事,你來抱抱看?」
朱棣一見,哈哈大笑道:「一凡,你信不信,你有刀都不是我對手!」
燕王妃見了,笑著說他倆,一個藩王,一個駙馬,就沒個正形。
張一凡聽了,隨手把刀丟還給已經出汗的朱五,悻悻然說道:「看在四嫂的麵子上,不和你一般計較!」
朱棣無所謂,裂開嘴哈哈笑。
進了屋坐下,他還對張一凡說道:「怎麽樣,什麽時候去軍中鍛煉鍛煉,要不和我一起,我保護你,放心!」
說完之後,他又轉頭看向朱鏡靜道:「你看他,細胳膊細腿,就該好好鍛煉,對不對?」
朱鏡靜聽了,扭頭看向張一凡道:「凡哥,要不把股份收回來吧,我看四哥是不想要!」
「別,別啊!」朱棣一聽,連忙哈哈笑著說道,「財神爺,別人不知道,我可是知道的。」
張一凡聽了,哼了一聲道:「知道我是財神爺就好,明年啊,我就待這,哪都不去
,再搞個聚寶盆出來給你們看看。」
然而,他沒問過老天爺答應不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