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第 41 章

字數:11889   加入書籤

A+A-




    這次家宴辦得倉促,從城裏特意趕到宮中參宴的皇親國戚較少。滿打滿算也隻是立府的阿哥們回來了而已。
    到了傍晚,家家戶戶的屋內飄起陣陣粥香時,宮裏的家宴便也開始了。
    宮裏的臘八粥材料豐富,遠不止八種豆米。大大小小各色食材加在一起,足足十六種。
    康熙帝把這次家宴的地點定在了太後的寧壽宮。
    畢竟過來的都是自家子孫,在老人家院內舉辦一次宴請,也是慶賀一下。
    各個殿裏的主子們得到了確定的時間後,都提前往那邊趕去。
    五公主雖然本就在寧壽宮住著,卻在得知四嫂早已入宮後,急慌慌地往永和宮去。
    五阿哥叫了她:“你五嫂等會兒就來了,你等著她一起去接四嫂。”
    他們倆都在太後跟前養著,自小一起長大的情分,自然很親近,說話也隨意許多。
    五阿哥知道五福晉之前在阿哥所候著,他剛剛收到消息,她正在過來的路上。他知道二人和四嫂關係好,便和五公主這樣說了聲。
    五公主笑著說:“五哥你可是錯了。即便五嫂要往這邊來,也定會在永和宮那裏轉個彎去找四嫂。我直接去永和宮,倒是可以遇見他。”
    五阿哥恍然,溫和笑笑:“你說得對,倒是我錯了。”
    五公主生怕自己去晚了就沒法和四嫂多聊會兒了,也沒和他繼續說下去,擺擺手自離開了寧壽宮。
    她到了永和宮的時候,德妃正打算要帶著孩子們往太後那邊去。
    珞佳凝在周圍人的攙扶下慢慢站了起來。
    倒不是她矯情。而是現在她坐的椅子很寬敞十分舒適,又微微往後仰著。如今胎兒月份稍大,她如果不仔細些,也怕起來的時候不舒服。
    在慧儀和馥容的攙扶下站好後,珞佳凝不禁再次感歎,懷孕可真是不容易。
    即便不怕身子其他的不適,這樣為了保護胎兒而勞心勞力的過程也是很費神的。
    七公主在她旁邊,瞪大了眼睛繞來繞去:“四嫂肚子裏有個小寶寶四哥的孩子”
    她想到那個整天冷著臉的男人,嘖嘖兩聲:“希望我的乖侄兒像我和四嫂那麽可愛,不像四哥。”
    十四阿哥胤禎在旁邊撲哧笑了:“喲,你這是變著法兒在誇你自己可愛呢”
    七公主回頭睇他:“怎麽了你有意見”
    胤禎知道這個七姐有點難纏,連忙擺手示意沒這回事:“哪能呢。七姐你最可愛了。比我未出生的侄兒還可愛!”
    大家都忍不住笑了。
    七公主跟著笑了幾聲後察覺不對,又去瞪胤禎:“你瞎說!你在笑我!”說著就揮了手朝胤禎招呼上去。
    胤禎在殿內跑開了:“母妃!母妃!七姐打我!”
    七公主邊追著他邊嚷嚷:“你該打!哪有你這樣笑姐姐的”
    倆人倒是小心的很。即便是這樣追著鬧著,心裏頭卻有數,刻意避開了四福晉身邊,免得驚擾到嫂嫂和她肚子裏的孩子。
    屋裏人自然是發現了這一點。
    可是剛剛進屋的五公主和五福晉卻不知道,看到了提心吊膽著趕緊提醒:“千萬小心點!可別撞到了四嫂!”
    五公主和五福晉是在永和宮的宮門口遇到了的。
    倆人都打算和四福晉一起去家宴上,自然是相視一笑就相攜著進屋。
    誰知剛進屋門就看到了這麽一幕,頓時嚇得不輕。
    德妃招呼她們倆:“不妨事。他們心裏有數,不會鬧到四福晉的。”又說:“我們也正要走了,不如一起吧。”
    這時候七公主和十四阿哥就停止了玩鬧,一行人說說笑笑著朝寧壽宮去。
    太後看到孩子們都來吃臘八粥,歡喜得不行,叫了孩子們到她跟前說話。隻是話沒來得及說多少,便開宴了。眾人就陸續往宴席上落座。
    五公主要去太後身邊坐著,十四阿哥要到阿哥們那邊去。
    珞佳凝和七公主便在德妃這邊一起了。
    因為珞佳凝有孕,皇上和太後特許了她可以多帶兩個人進屋隨身伺候著。
    珞佳凝見少了一個人,就到外頭廊下去尋。
    果然,翠鶯正在殿外。
    隻是她無論如何都不肯進屋去。
    她被打了巴掌後,疼倒是沒有特別的疼。但是幾個掌印挺明顯的。
    那時候是為了讓大皇子消氣不嚴加懲罰,所以安福下手的時候加了點力道進去,為的就是看上去慘一點。
    可是如今她這副樣子,再進入裏頭,反而有礙瞻觀,怕是要擾了福晉的用餐了。
    翠鶯想來膽大。現在這樣踟躕猶豫倒是難得一見。
    珞佳凝笑著安撫:“你也不用這樣緊張,就是進去吃個飯的功夫,怕什麽”
    翠鶯小聲說:“大皇子也在裏頭。奴才若是進去了,被他看到,少不得又是一場爭執。”
    馥容聽後也有些猶豫。
    珞佳凝想到了之前和大皇子起的衝突,笑容淡淡:“那個人,我原本也沒打算和他私交多好。麵子上能過得去就過得去,過不去也罷。”
    大皇子的生母是惠妃。
    而八阿哥胤禩又是在惠妃跟前長大的。
    往後這些人都是胤禛的死對頭。早一點撕破臉皮和晚一點撕破臉皮,差別不是特別太大。
    最關鍵的就在於“撕破臉”的時機如何。
    這一次是大皇子先為難她的,而且當時也是巧了,梁九功的徒弟就在場。
    梁九功是皇上信任的人。
    有他和他的徒弟來證明的話,皇上定然會傾向於她這一邊。
    珞佳凝琢磨著,要不然就趁了這一次的機會,和大皇子索性鬧得僵一點,正好免了之後的互相往來。
    要不然往後再讓大皇子那幫人找到了旁的借口來說事兒,反而不如利用她“處於下風”的這一回。
    這樣考慮看來的話,翠鶯進去伺候就更合適了。
    眼看著這個平時膽大包天的小丫鬟這個時候低著頭耷拉著腦袋蔫蔫的樣子,珞佳凝不由笑了:“知道怕了知道就好。往後做事兒考慮周全些。”
    翠鶯:“……是,奴才知錯了。奴才以後近身伺候肯定小心。”
    言下之意這一次她就不近身伺候了。
    “沒事,你跟我進去就行。”珞佳凝道:“之前皇上隻是聽說了大皇子為難我,沒有親眼看到,終究是沒多少印象。你這樣一過去,反而讓皇上知道了我受到的難為有多大,豈不是更好。”
    翠鶯之前已經拖累了福晉被大皇子責難,心裏愧疚不已。現在聽說自己頂著巴掌印進去不會給福晉添麻煩,反而能幫忙,就又開心起來:“奴才一切都聽福晉的。單憑福晉吩咐。”
    說著就把頭發整了整,讓臉上的巴掌印兒看上去更明顯。
    珞佳凝重新回屋落座後,她身後跟著的翠鶯果然引起了旁人的注意。
    宜妃早已在這兒,見了翠鶯後笑出了聲:“喲,這怎麽回事四福晉身邊的丫鬟被打了巴掌……要我說,丫鬟做錯了事該罰就罰。隻是四福晉在宮裏把人打了,還是太後和皇上舉辦家宴的時候,這就不太妥當了吧”
    她和德妃一向不太對付。
    連帶著就和德妃那邊的孩子們也相處不來。
    之前是迫於無奈,她數次主動向四福晉示好。
    隻不過風頭過去後,她依然是看不慣四福晉的,該敲打的時候半點也沒打算讓著。
    珞佳凝含笑朝惠妃那邊掃了一眼。
    惠妃妃子之首,自然位置也是靠近上首的。
    隻是她現在雖然也在笑,笑容卻不怎麽自然,有些僵硬。
    ——和珞佳凝起衝突的大皇子,便是惠妃的兒子。
    之前四福晉與大皇子鬧了這麽一出,她身為母妃自然是知曉的。
    珞佳凝見惠妃不打算開口,便道:“多謝宜妃娘娘關心。奴才們做錯了事情,是該受罰。隻是得看看她做的事情究竟是真錯還是假錯了。”
    宜妃奇道:“做錯還有真錯假錯”
    “那是當然了。”珞佳凝:“比如我這個丫鬟。看似她是做錯了,可實際上她是沒錯的。”
    宜妃追問:“沒錯怎麽還要受罰”
    “我也很好奇為什麽沒錯還要受罰。”珞佳凝來到自己的位置,緩緩落座:“有些不依不饒地不肯罷休,便也隻能這樣了。”
    惠妃招呼著大家:“今日的粥不錯,聽說禦膳房那邊足足熬了兩三個時辰,入口即化。來來來,大家都趕緊坐好,等會兒便能吃了。”
    宜妃咂摸出了點味道。
    王公公在她身側說了點什麽,宜妃驚奇地半掩著口,眼睛在四福晉和惠妃之間溜了一圈,到底是把後頭的話給咽了回去。
    這時候小太監揚聲稟道:“皇上駕到——”
    屋內除了太後外,所有人都站了起來,恭迎聖駕。
    康熙帝麵帶笑容闊步而來:“人都到齊了是朕來晚了。今日和大臣們還有孩子們說了會兒話,越說越高興,居然忘了時間。”
    緊跟著他的是十三阿哥胤祥,繼而是太子胤礽和八阿哥胤禩,走在最後麵的是大皇子胤褆和四阿哥胤禛。
    康熙帝進屋後,向太後問安。
    太後道:“皇帝和孩子們說什麽呢,這麽高興。”
    “今日和大臣們說了會兒有關軍事上的事情。”康熙帝道:“胤禩居然也能插上幾句嘴。最讓朕驚喜的是胤祥。”
    康熙帝招呼著十三阿哥到他身邊,指著這個兒子與太後道:“他論起兵法來,連兵部尚書都要讚他幾句!”
    胤祥大大方方朝太後行禮:“見過皇祖母。皇祖母安康。”
    太後十分欣慰:“這孩子一向勤懇努力。皇帝是該多褒獎褒獎他。”
    說到這兒,太後忽然想起來一人:“對了,福常在最近如何怎的今日沒看到她”
    原本太後是忘記了福常在的。
    隻是看到了胤祥後,她忽然想起來了十三阿哥的生母,所以有此一問。
    胤祥道:“福常在最近身子大好,卻也不能吹風。皇阿瑪體恤,說既然如此,就讓她在屋裏多休息會兒,不必非要來這裏再遭一路上的冷風。”
    這話其實是半真半假的。
    真的就是章佳氏的身子好了許多。假的是“皇阿瑪體恤”那些話。
    康熙帝知道兒子是在幫他遮掩著。
    畢竟他已經忘記了章佳氏這個不聲不響的女人。
    此時有了台階下,康熙帝順勢說道:“朕已經吩咐了禦膳房給她送一份粥去。她既然身子不太妥當,在長春宮用了粥也是一樣的。”
    梁九功聽聞,默默地退出殿外,吩咐小陸子去給福常在送粥。
    太後的心思本來也不在這些事情上麵,不過隨口一問,便道:“皇帝做得對。她身子不好是該多休息。”
    話到這兒,她話鋒一轉,卻是對上了四福晉:“哀家看你身邊的小丫鬟似是被掌了嘴,究竟怎麽回事”
    太後這話一出來,所有的目光就都投向了四福晉那兒。繼而又轉向了她身後的那個臉紅紅的丫鬟身上。
    珞佳凝沒想到先問起來的居然是太後。
    之前宜妃說起來,也不過是玩笑似的幾句。太後這般,是真的要正兒八經問也正兒八經答了。
    珞佳凝正要開口。
    很突然的,她身後的翠鶯突然衝了過來,趕在她開始說話之前,噗通一下跪了下去。
    “回稟太後,其實事情是奴才自己做事太過衝動了才導致這樣的後果。”翠鶯低著頭說:“錯不在福晉,而是奴才。”
    大皇子見狀頓時臉色就不太好了,忙給母妃惠妃使眼色。
    惠妃正要開口。
    一旁的宜妃突然出聲,截住了惠妃的話頭:“你個小丫鬟倒是說說看,這事兒是怎麽一回事”
    宜妃又側頭朝著太後笑笑:“之前我就想問來著,結果四福晉沒說清楚。這回恐怕是能知道個清楚明白了。”
    她對翠鶯道:“你不妨直說。有太後給你做主。”
    太後輕咳一聲。
    大皇子上前兩步:“皇祖母,今日是……”
    “今日是什麽也不耽誤說事情。”康熙帝指了翠鶯:“你把事情原原本本再說一次。”
    再
    皇上口中的這個字兒讓所有人都破費了一番思量。
    看似皇上知道這件事
    翠鶯磕頭說道:“謝謝皇上。”
    她這一次果斷跪下,主動開口,卻不是莽撞行事,而是快速思考後的結果。
    太後問了四福晉,若四福晉如實回答,說被大皇子那樣反咬一口,反倒是顯得四福晉咄咄逼人,一點小事而已都不肯放過大皇子了。
    畢竟四福晉被撞了一下後並沒發生什麽不好的後果。
    可是由她這個被打巴掌的丫鬟來說,給人的感覺便大不相同。
    她是看著福晉受委屈的。由她來說福晉被反咬一口,旁人也隻能說她這個丫鬟莽撞,卻不能否認她護主,也不能反過來要四福晉大度。
    本來就不是應該讓四福晉大度的事兒。
    憑什麽給那些人對著四福晉念叨的機會!
    倒不如她來當先說了,讓旁人去評理!
    翠鶯原本就口舌伶俐,三兩下就把事情說了個清楚明白。
    大皇子先是碰撞了四福晉,反而要反咬一口責罰四福晉的丫鬟,這事兒便揭露在了眾人的跟前。
    惠妃勉強笑笑:“不過是孩子們之間的玩笑話……”
    “玩笑不玩笑,得看是什麽事情。”康熙帝忽然聲音沉沉地說:“若是做錯了事情,真心悔過也沒事。怕就怕事情做錯了還不知悔改!”
    他最後那句話說得極重。
    不隻是大皇子,就連惠妃,也不由得麵露難堪。
    而在他們不遠處的四阿哥胤禛,則是臉色都變了。
    他萬萬沒想到在他不在場的情況下,他的妻子遭受到了大皇子這樣的責難!!
    胤禛當即就想幫她尋一個公正。
    可是轉眸望向妻子時,他卻見她朝他輕輕搖頭。
    是了。
    這個時候還不到發難的時候。
    若他現在太過於鋒芒畢露,倒是枉費了遮掩的苦心。
    胤禛咬著牙,硬生生讓自己不要露出憤怒的模樣。隻是攥緊了的雙拳,骨節已然發白,可見他內心裏已然是憤怒至極。
    康熙帝久居帝位,自然是很多事情看得清楚明白。
    他見到老四夫妻倆不動聲色“交流”過後選擇了忍讓,不由心裏對這小夫妻倆更加讚歎。
    這些兒子中,就數老四夫妻倆最識大體!最懂得兄弟情深!
    康熙帝不忍見這夫妻倆這般忍讓後,還被兄弟欺負著,便側首厲聲嗬斥:“胤褆!今日之事你可知錯!”
    大皇子趕忙跪下:“皇阿瑪,兒臣不是有意的。兒子隻是無意間轉個彎過去,就不小心碰到了四弟妹。”
    惠妃擔心親生兒子的安危,忙偷偷使眼色給養子胤禩,希望胤禩可以幫胤褆說說好話,勸皇上不要為難胤褆。
    可是胤禩現在心裏卻想著旁的事情。
    今日在皇阿瑪那兒,他本想談論兵法借此來博得皇阿瑪的讚賞。
    結果。
    讚賞倒是有了,卻很少。
    隻因有一個比他還更加出眾的十三弟在那兒。
    胤禩為了出頭,沉默隱忍那麽久,卻沒想到想要一鳴驚人的時候,卻硬生生被旁人搶了這個出頭的機會。
    胤禩心裏煩悶不已。
    即便知道這個時候自己應該為大皇子說幾句話,畢竟他是在惠妃跟前長大的。
    可是,他也怕會影響到自己在皇阿瑪心裏的印象,猶豫過後,他選擇了沉默什麽都沒說。
    皇上嚴厲斥責胤褆。
    說他愧為兄弟之首,做得卻是張揚跋扈毫無兄弟之情的冷酷事情。又訓他不思悔改,明明四弟妹給了他認錯的機會,他卻反而變本加厲,利用身份強壓過去,非要處罰那個不過是衷心護主的小丫鬟。
    “你這樣冷酷無情,當真是枉費朕栽培你的一片苦心。”康熙帝越說越氣憤,指了殿門道:“今日家宴,本就是該闔家歡樂的日子。有你在,朕會時時刻刻記得你做的那些違背了祖宗教訓的事情。出去!今日之宴,不留你!”
    大皇子忙跪了下去,眼中含淚:“皇阿瑪!皇阿瑪!兒臣知錯了!兒臣當時是被豬油蒙了心。兒臣真不是故意的!”
    太後在旁欲言又止。
    太子看到了太後想要為大皇子說情,便果斷跟著跪了下去:“皇阿瑪。兒臣有要事稟報。”頓了頓又道:“和大皇子有關係。”
    康熙帝本在氣頭上,無論誰勸都要受到牽連。
    可他看到是開口的是太子,淩厲的目光便柔和了許多。
    對於這個自己親自一手帶大的孩子,他終究多了幾分忍讓。
    “你說。”康熙帝負手而立,在這殿堂之中,帝王氣勢盡顯:“朕倒要看看,大皇子還做了些什麽。”
    所有人都揪著一顆心望向太子。
    若太子說的是對大皇子有利的話,那麽皇上可能看在那件事的份上,稍微放過大皇子一馬。
    倘若太子說的是對大皇子不利的事情,那麽皇上怒上加怒,大皇子說不得會遭受更嚴厲的懲罰。
    太子跪在地上,緩緩說道:“皇阿瑪,您有沒有發現,大皇子今日穿著的衣裳有些太過隨意了。”
    他這話一出口,眾人便都冒出來“我也覺得是這樣”的感歎。
    不僅如此。
    剛才翠鶯在說之前和大皇子起衝突的時候,也強調過,對方低著頭看不見臉,她隻看衣裳太過普通,這才想著是個奴才,這才過去訓斥對方衝撞了四福晉。
    這樣一而再的印象之下,大家望向大皇子的時候,目光中就更多了幾分探究。
    大皇子忙說:“皇阿瑪請明察!剛才您問兒臣的時候,兒臣也曾經說過,因兒臣親自去莊子上查看賬目,所以穿成了這般的樣子。兒臣是從莊子上直接過來的,所以才會這般打扮啊皇阿瑪!”
    這事兒倒是真的說明過。
    當時四阿哥和八阿哥十三阿哥都在,大家都聽見了。
    也正因為他之前作過解釋,所以剛才翠鶯說起這一點的時候,皇上才沒有對此再次提出疑問。
    隻是這一回,此處細節是太子說出來的。康熙帝便沒有搭理大皇子的辯解,而是目光定定地望向了太子。
    太子輕聲說:“大皇兄,皇弟敢問一句。皇兄去莊子上,當真是去查探賬目的嗎”
    大皇子冷聲:“不然你以為呢。”
    “皇弟聽說大皇兄可是在那莊子上養了不少的姬妾。”太子極快地笑了一下,慢吞吞說:“據皇弟所知,大皇兄藏在那個莊子裏的姬妾足有十餘人。之所以大皇兄不敢把她們接到府上而是藏匿於在那莊子裏,不過是因為她們的身份特殊,不敢讓旁人知道罷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
    太子的話仿佛一記驚雷劈了過來。
    整個殿內瞬間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