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蠢貨還不走!

字數:4104   加入書籤

A+A-




    他們三個人談論林則徐。
    而林大人剛當上布政使屁股都沒坐熱,卻在濟南府接到了皇上的聖旨,官升兩級,擢升為山東巡撫。
    聖旨上叫林則徐不用回京謝恩,叫他這半年內湊齊糧草,用水路跨海後勤支援,到東北跟老毛子打仗的部隊。
    此時運河上,沙船幫管帶周小七劃著一條烏篷船,隔著老遠的,跟著小花船。
    看見,小花船停靠在嶧縣碼頭,船上下來了幾個人正坐著轎子,就連忙靠岸讓手底下的人,跟隨打探。
    趙雄現在在衙門的花廳裏跟人談判。
    嶧縣主簿餘海峰今天是穿的便服來見趙雄。
    趙雄坐在太師椅上,一邊泡茶,一邊微笑著說道:“餘主簿今日你我兄弟,莫要傷得和氣,喝茶喝茶。”
    餘海峰麵無表情的抿了一口就將茶盞擱下問道:“我感興趣的不是這杯中物,請問我七弟餘海龍在哪裏!”
    趙雄慢慢悠悠地說道:“我這幾天想來也著實納悶,為何海龍幫跑到我的地頭上來鬧事,真當我趙雄霸是好惹的!”
    這三年以來有了海龍幫,餘海峰他們家族在運河上順風順水。
    這次餘海龍把趙雄想得太簡單了。
    而且餘海峰從八品,是嶧縣稅課司,蔣吏員的頂頭上司。
    幾年前老趙通在時,福字碼頭甚至整個韓莊鎮都是老趙通的地盤,他人不可以染指。
    老趙通死了以後,福字碼頭便進入了群龍無首的階段,他憑借海龍幫和稅課司又夥同張公公稅廠的人要在碼頭西北角設場子。
    所以他才讓他的七弟餘海龍來到碼頭收取保護費。
    哪裏想到,趙雄竟然不按套路出牌,當官的帶著一群人毆打幫派,讓他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啊!
    當下也隻能靜觀其變。
    餘海峰歎了一口氣說道:“既然把話說開了,我們也就打開天窗說亮話。
    這福字碼頭,張公公說了他要一半份額,我就不參與了。
    這次的事確實是我的七弟糊塗,今日我帶他負荊請罪而來,懇請雄爺高抬貴手。”
    “餘主簿言重了!”
    趙雄輕輕笑說道。
    “我們兩家本來就沒有什麽大的矛盾,我自然也不能拿他如何,這幾日好吃好喝的招待著。”
    趙雄又吹了吹茶麵,喝著茶。
    這話一講,餘海峰當即就放心了。
    笑著指了指八仙桌上說道:“趙大人這是100兩,隻要你放了我弟弟,他不會再踏上韓莊碼頭一步”。
    趙雄看這10個船形銀錠,兩翼勻稱,錠底平整,講道:“小驢,你去放了海龍幫的人,把餘海龍帶過來。”
    不多時蓬頭蓋臉的餘海龍,趙雄的兩個家丁攙著他一瘸一拐的進來了,看見做的是大哥餘海峰救了他,就哇的一聲,哭了。
    “來人給海龍賢弟安排座位!”趙雄說道。
    餘海龍坐到椅子上,回頭一看桌上,那一堆白花花的銀子上麵還有著他們家族的封銀子的皮紙,一看就是來贖他的銀兩。
    當即就怒火攻心,想也不想就站起來說道:
    “大哥不要贖我,我呸,雄霸天,佛爺保我,我這幾天吃香的喝辣的舒服著嘞,看你能把我怎麽樣?”
    “餘海龍!”餘海峰大喝一聲。
    餘海峰心急老想到這件禍事剛想說什麽,就聽到趙雄又慢慢悠悠地講道。
    “餘海龍你那個佛爺,我聽說你勾結聞香教,教徒,跟他們串通好了,要謀取韓莊沿線的碼頭,你可知罪!”
    趙雄看到餘海峰的臉上刷得一下白了。
    劉通勳分析得好,果然,有情況啊!
    不過趙雄納悶的是,像餘海龍這種人,不能說大富大貴,可在嶧縣也可是呼風喚雨,幹嘛非要入社了!
    從元代開始教派林立,名目繁多。
    現在運河上有聞香教、紅奉教、老子教、羅祖教、南無教、淨空教、悟明教、大成無為教等等
    皆諱言白蓮之名,實言白蓮之教。
    趙雄朝北邊拱了拱手說:“聖上申斥,鄉民良莠不齊,易聚難散,若於無事之時,……預防邪教侵入,保衛民生,……凡邪教者送押縣衙,聽候落。”
    餘海龍倒是聽懂了,當即向趙雄喊道:“你也別唬我,你有什麽證據。”
    這是他大哥,餘海峰驚訝於趙雄咬文嚼字,還以為年輕的趙雄是個棒槌。
    如果他的弟弟扣上一個邪教的名頭,那可就大件事了。
    “餘海龍,你給我閉嘴。”餘海峰開口道。
    他無法容忍餘海龍勾結邪教,這可是要掉腦袋的事。
    “趙大人,我欠你的,往後有什麽用得著的地方,說一句我必然幫你。”餘海峰站起來,拱拱手。
    然後,又對著餘海龍說了一聲:“蠢貨還不走!”
    又過了幾天,左良玉探明情況了回來了,帶回來一則消息。
    趙雄打算去一趟運河以,北銅山島入口的青銅峽看看。
    青銅峽過了以後,就是一望無際的微山湖,靠著岸邊走30裏就是棗莊鎮,也就是李海完蛋的地方。
    然後搭船再去一趟棗莊鎮。
    他騎在張把總送過來的白馬上,眺望遠處,大運河緩緩流淌,難得的風和日麗啊!
    今天是大康永平十六年冬月十八了。
    趙雄看了一下左手戴的機械表日曆,估算了一下時間。
    現在是1836年11月1號。
    臨近中午,驛道地勢逐漸高了起來。
    趙雄騎在馬上手裏拿著個望遠鏡看著前方。
    運河在左手邊流淌,驛道西北方出現了綿綿的小山,小山底下是自發形成的一個一個的纖夫村。
    “劉勝,你家裏在哪裏!”
    趙雄指著遠處,一個一個的不大的纖夫村。
    “我們家就在青銅峽的下麵,下了驛道直走幾裏路就到了。”
    劉勝在邊上回答。
    沒走到幾百米,驛道開了一條字形岔路口,左良玉騎的騾子率先下了驛道。
    隊伍魚貫而入,小路兩旁都是雜草灌木林。
    劉同勳騎得騎著大花騾子湊近趙雄說道:“九爺,看得見那麵石牆嗎!
    永平元年,濟寧衛的銅山島衛城荒廢了,此地處在一個山窩窩裏,地勢平整,有足夠水源,絕對是安營紮寨的風水寶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