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胡希恕傷寒理論(上)
字數:1703 加入書籤
感冒的治療一文,在群裏發出的一個月內,得到了群友們的熱烈歡迎。大家經過驗證,紛紛來反饋使用後的效果,都覺得很實用。
因此,群友們都給我提出要求,分享一下醫術突飛猛進的訣竅。其實,有什麽訣竅呢?不過就是深入學習了胡希恕先生的傷寒理論。
胡希恕傷寒理論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快速給學習者建立起經方醫學框架。六經八綱,食水瘀毒,方證相應,是我總結的胡派傷寒理論。下麵詳細講一講其內容,幫助大家更好的自學傷寒論。
六經是宋以後的醫家,對張仲景傷寒論辨證方法總結後的通俗稱呼,其實不太準確,但大家已經約定俗成了。六經,就是指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
這六個病,明明沒有經,為何取名叫六經呢。在經絡學說裏有太陽經,而內經的熱論篇又講到太陽經為病如何,其症狀與傷寒論太陽病有一些共同之處。
故而人們就想當然的認為傷寒論是繼承了內經的理論嘛,就這樣以訛傳訛,給取名為六經。現在我們明白是怎麽麽回事就行,但不能再如此狹隘。經絡也好,髒腑也好,氣血津液也好,這些都是人的生理構成,並不等於疾病本身。
八綱,也是後世醫家總結的概念。根據疾病的症狀,分為“陰,陽,表,裏,寒,熱,虛,實”八種情況,是為八綱。
疾病表現為虛衰,壓抑,晦暗,不及的,為陰證。表現為強壯,興奮,光明,有餘的,為陽證。
疾病表現在身體表麵部位的,如皮毛肌脈骨筋等,為表證。表現在身體裏麵部位的,如消化道及各個髒腑器官的,為裏證。
有惡寒怕冷怕風喜熱的,為寒證。有惡熱怕熱喜冷的,為熱證。
有形之物積聚的,或者邪氣亢奮充實的,為實證。無有形之物積聚的,或者正氣及氣血津精髓等虧虛的,為虛證。
這就是後世的八綱,事實上還有病位介於表與裏之間的,不能截然分出表與裏,即為半表半裏證。嚴格說來,八綱應該改為九綱更合理。隻因曆史約定俗成,故仍以八綱名之。
八綱之中,寒熱虛實有其特殊性,寒熱有常而虛實無常。實證屬陽,寒證屬陰。若寒證與實證同時存在,則成為寒實證,反而變為陰證。虛證屬陰,熱證屬陽。若虛證與熱證同時存在,則成為虛熱證,反而變為陽證。這是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
六經則是根據疾病的病性與病位結合後,歸納總結的六大疾病症候群。按疾病表現的部位,分為表證與裏證,半表半裏證。按疾病的性質,分為陽證與陰證。三個部位與兩個性質分別結合,就形成了表陽證,表陰證,裏陽證,裏陰證,半表半裏陽證與半表半裏陰證。這就是六經病,也就是張仲景的六大病,也是六經與八綱結合的產物。
表陽證就是太陽病,表陰證就是少陰病;裏陽證就是陽明病,裏陰證就是太陰病;半表半裏陽證就是少陽病,半表半裏陰證就是厥陰病。這就把六經與八綱緊密結合起來了。
弄明白了六經病名的來源及其本質,臨床時才不會受千多年來的誤訊傳統所影響。根據六病的特點與提綱條文,歸納其辨證要點如下。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