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全村人都在努力搞錢
字數:6019 加入書籤
孟季凡早知道林知瑜在做醬菜生意。
當然了,她掙錢的路子多了去了,這鯽魚罐頭跟醬菜都算是其中之一。
她手上還有蔬菜基地跟水果基地,包括魚塘的鯽魚除了供應廠裏生產鯽魚罐頭,還供應香滿園飯館做新鮮的鯽魚湯。
聽說她還想在山腳下養雞鴨鵝。
以前隻當是她想發展幾個副業,畢竟她是個經商好手,有這方麵的天賦,而且腦袋聰慧靈活,手上還有不上錢。
他若是有這麽多便利條件,他肯定也各種發展。
大把來錢的感覺相當好,像是掉進了蜂蜜罐裏,浸泡了好幾天,從內到外都甜滋滋的。
誰都喜歡錢,這錢自然是越多越好。
孟季凡心裏既羨慕又跟著高興。
林知瑜是他的合夥人,也是好朋友,朋友能發展的這般好,他自然跟著高興。
當然了,朋友這麽優秀,他也會時長反思自己到底差在哪裏。
同樣是人,做人之間的差距咋就那麽大呢。
人家林知瑜同時忙好幾條路子,都能忙的開,而且個個都掙錢。
關鍵都這樣了,她還能抽出時間來學習,甚至還能跑到加工廠來幫他。
總是一副遊刃有餘淡定從容的模樣。
孟季凡仔細想想,迄今為止他好像沒見過林知瑜為了什麽事兒著急,更沒見過她因為人或事兒生氣。
再別人生氣的時候,她早就想好了應對之策。
這樣的林知瑜,他打心眼裏佩服。
說實話,不說趕上她一半,就是趕上她三分之一,孟季凡晚上睡覺做夢都能笑醒。
他也多麵發展,那錢跟雪花片一樣,紛至遝來。
可惜了,他光一個鯽魚罐頭加工廠還忙不過來呢,若不是有林知瑜幫著,他根本理不清頭緒,加工廠也不會這麽快步入正軌,他肯定忙的腳不沾地車間裏也是亂七八糟。
哪兒能像現在一樣,能鬆口氣,跟高原換著盯著點就行,有條不紊的日子過得可謂是十分舒坦。
一聽她要蓋醬菜廠,孟季凡在這方麵有經驗呀,他立馬拍胸口表示,“妹子,蓋工廠是我的強項,你若是抽不出時間來,盡管把這事兒交給我做。
不是我跟你吹牛,這青磚水泥鋼筋的什麽樣的好,該怎麽選怎麽談價,我都有經驗。
還有就是水電安裝,包括室內裝修,我也懂一些。”
當初建鯽魚罐頭加工廠的時候,他們三個就分工好了,林知瑜負責養鯽魚,孫旺祖負責提高鯽魚的知名度,而他就負責將加工廠建好。
毫不誇張地說,這加工廠的一磚一瓦都是他搭建起來的,從廠房設計到辦公樓到食堂再到宿舍樓,他完全參照南方大工廠負刻。
所以建起來的加工廠不僅布局合理,而且從車間到庫房,從庫房到院門口,也經過精心設計,生產出來的產品出庫入庫是兩個不同的通道,這樣一來即便廠裏訂單暴增,一邊生產一邊出貨,完全不影響。
“你這廠房確實蓋的不錯,那我就把建醬菜廠的事兒交給你了,我給你畫一張簡易的圖紙。”有人願意幫忙,林知瑜自然樂得輕鬆。
孟季凡在蓋房子這方麵確實靠譜,廠房都是挑高且采光極好的寬敞車間,不會一進去就黑咕隆咚的。
辦公樓是二層的小樓,沒有那麽多亂七八糟的裝飾,簡單大方,充分利用每一個空間,因此辦公室的房間很多,有專門的會議室,有辦公區,還有待客室,還在二樓頂頭給她跟孫旺祖一人留出一個單獨的辦公室。
說實話,林知瑜還蠻喜歡加工廠的布局。
她決定把建醬菜廠的活兒交給孟季凡做,加工廠現在是忙了些,但總體上已經步入了正軌,工人們都忙著努力上班掙錢,每天累的不行,恨不得把一分鍾的時間掰開成兩半用,自己的事兒都忙不過來,誰也沒有多餘的閑心去生事兒,你讓他們去生事兒,人家都懶得搭理。
再加上還有高原盯著,而且之前孟浪那些小弟也能派上大用場,他們往門口一站,沒人敢隨意進來,更沒有人敢找麻煩。
所以孟季凡也有時間幫她蓋醬菜廠。
放眼全村的人,能幫她蓋醬菜廠還能蓋好的,也就隻有孟季凡一人了。
林知瑜屬於那種想要做什麽,就立馬去做的人,有想法兒了不馬上實施,過段時間那股勁兒便淡了,好多事兒也就辦不成。
她從筆筒裏拿了一支筆出來,又跟孟季凡要了一張紙,鋪在辦公桌上寫寫畫畫,準備畫一張簡易的廠房圖紙給孟季凡。
雖然孟季凡在蓋房子上有天賦,不用她管也能把廠房蓋好,但林知瑜還是想加入自己的一些設計。
這是她自己的廠房,無論到何時,都是她的根,以後就算去京市上學讀書,等大學畢業之後還是要回來的。
她要把易水村打造成生態村,如今這些產業根本不夠。
反正她有五百畝荒地還有十座山可用,那就慢慢來唄,把自己想要的都實現了。
那十座山上雖然已經種滿了果樹,但山腳下還有大片的空地沒用呢。
她想著在山腳下發展養殖業。
也不養那些豬牛啊什麽的,太大且臭哄哄的不好管理。
她都打算好了,就養些雞鴨鵝,十個山頭都利用上。
養雞鴨鵝的雖然不用蓋房子,但需要給它們搭窩,不然雞蛋,鴨蛋,鵝蛋的豈不是滿地都是麽。
也不能任由它們跑去山上,到時候它們是養肥了,山上那些水果可就遭殃了。
林知瑜琢磨著用網子把山腳下圈起來,連同上麵一層,省得那些雞鴨鵝的到處亂跑。
再搭建一排排木板方格,方格裏麵鋪上幹淨的麥秸稈,讓水果基地的工人們,定期清理打掃,喂食喂水。
林知瑜覺得雞鴨鵝待的舒服才能多產蛋,喂好了產的蛋才會優質,甭管是賣新鮮的雞鴨鵝蛋,還是加工成流油的鹹醃蛋,都沒問題。
過個二十幾年,隨著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一枚新鮮有營養的柴雞蛋,能賣到好幾塊錢一個。
更別提散養的喂糧食的柴雞。
一隻農戶家裏養的柴雞,大概三斤左右的能賣到一百二到一百八之間。
村裏人或許覺得這也太異想天開了些。
雞鴨鵝的怎麽可能會那麽值錢?
更別提雞蛋鴨蛋鵝蛋了。
現在的雞蛋五分錢一個,鴨蛋跟鵝蛋貴一些,都是八分錢一個。
雞鴨鵝的有個兩三塊錢就能買一隻。
而且雞鴨鵝的吃的多,自己都吃不上飯了,誰舍得拿糧食去喂養它們,拿不是純糟蹋糧食呢。
這雞蛋鴨蛋鵝蛋在村裏自然不會暢銷,大夥兒就是手裏有錢了,也不會天天買著吃,買幾個嚐個鮮還行,總買的話誰也幹不起。
林知瑜有自己的打算。
她在山腳下養雞鴨鵝,是因為山腳下有一大片空地,就那麽空著不幹點兒啥太浪費了。
另外,果樹已經種好了,水果基地的工人們平時隻需要澆澆水,除除草就行,工作量也不大,她招了二百來人,不可能讓他們閑著沒事兒幹。
這人甭管是哪裏的,品行有多好,一閑下來,這腦袋裏準容易琢磨那些有的沒的,與其讓他們閑著沒事兒做還生事兒,不如給他們安排好,天天過得充實些。
這工錢他們拿的心安理得,也不會閑的沒事幹給她找麻煩。
她是易水村的一員,自己日子好過了,有能力的前提下,給村民們一些活計,幫著他們改善生活,從此過上好日子,這是應該的。
但同時她始終謹記自己是個商人,在商言商,對她沒好處的事兒她不幹。
她也不是聖母,拿錢出來養一幫閑人,尤其這幫閑人還有可能給她惹事兒生非。
那就得不償失了。
有壞心眼肯定沒有好下場,但爛好心的人一般下場也好不了。
無論哪個年代,這種亙古不變的真理永遠不會改變。
正所謂善良帶點兒鋒芒才有意義,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又能順帶給別人帶去好處,雙方互惠互利,關係才能長久。
她養的雞蛋鴨蛋鵝蛋以後會往城裏賣,會像鯽魚罐頭一樣,賣往全國各地。
城裏人有工作有收入,思想也開明,對新鮮事物的接受度也高,他們也講究生活品質。
別說新鮮的雞蛋鴨蛋鵝蛋了,糧食喂養出來的雞鴨鵝,哪怕價格貴些,他們也願意花錢買。
因為他們在意的是雞鴨鵝帶來的營養價值。
林知瑜很看好這門生意。
前世她經營餐飲集團的時候,集團旗下就有幾個合作的養殖場,那些雞鴨鵝的進價很貴,但不得不進,因為他們沒有養殖區。
對這方麵的事兒也不是很了解。
雞鴨鵝肉價格離譜時,她也不是沒想過放棄這方麵的生意,但架不住食客們喜歡,原來餐廳吃飯專門兒為了找這些美食。
這其中還有很多身份尊貴的食客。
林知瑜沒辦法,隻能繼續花大價錢采購。
這一世,既然有這方麵的便利條件,她覺得自己養殖。
以後不管是開飯店,還是往外供應,都十分掙錢。
林知瑜不會錯過任何一個她能幹的掙錢買賣。
既然孟季凡有這方麵的人脈,就讓他一並將網子買了。
陽光從玻璃窗照進來,打在她的側臉上,仿佛度了一層柔光,屋裏很安靜,隻有筆尖在紙上劃過的沙沙聲。
孟季凡靠著窗,也沒有打擾她。
心裏既踏實又安定。
他對林知瑜到沒有不該有的心思,隻是單純覺得,他好像找到了好好活著的意義,得友如此,一輩子都值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