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 科舉 潦倒不通世務, 愚頑怕讀文……

字數:6475   加入書籤

A+A-


    對於黛玉能夠猜出此事,  康眠雪倒並不驚訝,她輕輕點頭,眼中有幾分欣慰。
    “的確如此,  此次恩科的考試對象,  正是那些原本在江南任職的官吏師爺。”
    康眠雪拍拍黛玉的肩膀,  起身走到書案旁。用細小的墨勺舀起,  一些清水添在放在桌上的碗蓮之上。
    那些師爺才是江南的根本,也是他們使得江南的政令得以通暢。
    往年裏這些師爺或多或少都自稱屢試不第的秀才,其中真假難辨,  然而到底,  從能力上看卻比之貞靜的盡是老易不知道高了多少。
    這一次恩科,正是給他們一次機會,  而且按照男主、康眠雪二人和雍和帝商議的結果。
    本次恩科,  不需要近視以上的身份,而隻需兩名官員聯名保舉便可。
    是以這樣一來,幾乎等於將科舉的門檻,  下滑至最低點。這一次也算是對,  那些為了國家付出眾多的師爺官吏們,  打開一條通天大門。
    既然如今的那些官員隻會做八股文,  不會當官做實事,  那便讓那些會當官會做實事的人去做官,那些考八股文的該幹什麽去。
    這其實便是當初,  康眠雪最開始想要對,  江南官場下手的最初動機。
    然而若是一時之間倉促冒進,下如此大手筆,且不用說偌大的江南,便是邊陲小鎮,  也定然會引起軒然大波。
    畢竟康眠雪此行,卻是將此世間大部分讀書之人,得罪了個幹淨,他們又豈能甘心就此退出舞台。
    事情也是湊巧,當日正巧發生田巡撫的江南舞弊案,也讓她有了機會,直接插入江南一把刀。
    一切都如她所料一般,事情進展得極為順利,雖說其中牽扯到那位晉王之子,然而終究是讓她所圖有了施展的機會。
    這一次也可讓那些屍位素餐之人受到警示,也算得上是立下一杆大旗,能者上庸者下的大旗。
    這才是康眠雪,對於江南官場真正的目標。
    而如今雖說波折縱橫,到底是到了這收官之時。
    隻要此次恩科可以順利進行,不出三年,她便敢將這些數科之士,加入正經的科考之列,到時自然能夠吸引到,足夠的人才前赴後繼。
    而這些人群的壯大,也可以使得她另外一個想法,出現可能性。
    如此也算是那些術業之士,有了用武之地,也避免了再出現所謂的刑名師爺、前臉師爺管理半邊天的情況。
    聽著康眠雪仔細的解釋,將自己的布局一點點掰開揉碎,喂進眾人嘴中,如此慢慢地教導他們。
    黛玉此時才明白,隻看此時隻布局,便可知曉康眠雪早在半年之前,便預測了所有可能的情況。
    甚至她還找到了應對一切的方法,或者說所發生的這一切,至今為止都沒有超出康眠雪的演算。
    黛玉心裏清楚,康眠雪是實實在在的,將所有可能性都計算在內,他曾經見過對方,使用這種能力。
    值此同時,江南已然成為新曆史之開端。待到來日,以點帶麵,在江南遍地開花之後,便是向全國鋪開。
    這裏是江南,乃是文人舉子的根據之地,江南自古出才子,此言並不是假話。除了人傑地靈之外,更多的是因為江南文風盛行,是以有了足夠多的明理學識之人。
    文人清高,本部將此事放在眼中,然而如此行徑,卻幾乎是等於給了那些官吏師爺,一份前進的光明,如此一來又何愁,未來之事不可成就。
    並且因為此次所征召之官吏師爺,大多是在五品以下,並非是高品階之官員。
    這些職位完美的避開世家大族的底線,所謂失之毫厘,差之千裏,康眠雪卻不必管此事到底如何,便已站在不敗之處。
    如此一來溫水煮青蛙,卻也不必擔憂日後,會出現強烈的反抗。
    畢竟此次乃是恩科,恩科便說明這件事並不是常年有的。
    即便是有人能夠看穿其中的作為,然而那又能如何?隻要誘餌足夠誘惑他們,便不得不被牽著鼻子走,隻能服從調配,這便是從根本上因勢誘導。
    畢竟在外麵調進來,完全不知道根底的官員和本就是江南本地的官吏師爺,該如何選擇,隻要不傻都知道。
    而且要知道,因為此次露出的職位太多,即便是世家大族想要一口吞下,也得掂量下,有沒有可能會被噎死。
    之前多少人笑得歡快,此時臉頰之上便被打得多重。
    康眠雪此時卻是記得那些所謂的嘴臉,既然他們不肯同意,江南官場調派大量外地官員填充,那麽就不要怪她會選擇釜底抽薪。
    黛玉有些咋舌的想到,康眠雪如此行徑,可算得上幾乎是將大半個江南官場全部架空,那些江南世家,自此便如同空中樓閣一般。
    而江南世家,為了保護他們如今現有的利益,不得不向朝廷妥協。
    是以這一次,朝廷是麵子、裏子一概不缺。
    黛玉此時將這些想明白,卻不知該如何言語,這些記錯並非是高深之際,然而卻將人性的弱點掌握得死死,她隻覺得康眠雪卻是真正的計謀通天。
    其所行之事,如棋盤對弈,常常一二皆看不出來,非要待全局展現之時,才能知道其中有多少隱晦之意。
    黛玉素日裏多有幾分,自視之態,她本覺得自己此時經過了多方曆練,依然是有青出於藍的把握。
    然而事實卻給了自己狠狠地一巴掌,她一直跟隨在康眠雪身邊,康眠雪也未曾有半點隱瞞與他,可是她偏偏壓根就沒有發現康眠雪所擺的這麽大一個局。
    如今康眠雪在自己麵前擺下如此一盤棋,自己半點未曾察覺,可算得上實在是有些無能。
    隻是對方乃是康眠雪,她此時卻無半點不甘,隻覺得自己不該當初有些自得,如今才知上有人。
    相比於黛玉的自省,迎春卻是想得更多。
    迎春從未想過,世事棋局,竟可如此反轉,她本以為此次江南之事,便已經是收尾階段,卻沒曾想過真正的伏筆才剛剛開始。
    恩科……便是極快的速度,也要一月之後才行。
    迎春忽然有一份期盼,若說為師爺開恩科,乃是古之未有,那是否待到明日,也許有一天,女子也可以考取恩科?
    哪怕隻是最普通的那種,她也希望能夠可以參加。
    如今的迎春不希望自己在困於廢墟之間,縱然是廊環仙院,卻也不能讓她動搖分毫。
    往日裏她隻想著獨身其身,即便是真的無法解決,事到臨頭,大不了她卻是一抔黃土離去,留下一片白茫茫,真幹淨。
    這個想法,此時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如今隻想要成為自己,做那些往日裏,她未敢想未敢做之事。
    “娘娘……”迎春嘴唇張,合下意識地呢喃,不過她到底是內斂之人,不過稍頃便冷靜下來。
    她將心中所想按下,這女子科舉一事卻是難以維計,不知要等到多少年,可是迎春手中還是有個盼想。
    隻希望等到那日可成之時,迎春未老。
    “恩科……果然不愧是娘娘。”黛玉仔細的咀嚼者恩科二字,一瞬間隻覺得自己仿佛知曉了天大之事。
    林如海多年以來,與江南世家多有回旋,是以對於那些江南中的土霸王,黛玉也算得上如雷貫耳,如今這一次卻是逼得世家做出退讓。
    她相信江南官場的地震在這一刻才算是真正的開始。
    黛玉想到這裏,雖覺得心情隨之激蕩,然而她隨之便想到一個極為深刻的問題。
    往日裏她本想著公主娘娘,極為受寵,雍和帝身體康健。三十年內,公主娘娘卻未必會有任何憂愁,如今想來卻是她想得太過淺薄。
    隻瞧著公主娘娘樁樁所行之事,便可知道其人非是池中之物,又怎會看上那虛無縹緲的龍恩。
    這一刻,黛玉突然明白康眠雪所做的一切,注定了她終將站在頂端的結局。
    沒有任何一個帝王,能夠容忍康眠雪如此,唯一的可能便是康眠雪成為帝王,或者說國公爺成為皇帝。
    因為康眠雪所做之事,俱是為天下萬民,然而也正是此事,便注定要被當權者所忌憚。
    黛玉一時,心裏有些癡意,她想要脫口而出詢問,然而此時張口,卻仿佛被一塊痰堵在喉間,一個字都吐不出來。
    康眠雪發現黛玉的異樣,轉頭看向對方,其眼中蔓延的驚恐與焦急,她便清楚黛玉定然是想到了日後之事。
    然而這件事對康眠雪來說,卻並非是什麽太過難以處理之事,她輕輕搖頭,眼神之中滿是安撫。
    也正是這一眼,將她安撫下來,黛玉此時忽然覺得自己恐怕也是那蠢笨之人,公主娘娘既然任憑此事慢慢發酵,定然是有了日後應對的方案。
    由此可見,她所糾結的那些問題,對於康眠雪來說,根本就從不是問題。
    她悄悄地將手垂在身旁,用力地握緊拳頭,一陣陣心頭發熱,一種充滿戰栗的感覺充斥在全身。
    她知道自己即將見證一段傳奇,而她不僅見證了這段傳奇,又成為這段傳奇中的參與者。
    想到這裏黛玉的表情越發激動,她不敢將自己的模樣露出來,隻是垂下眼眸。擋住自己眼中的熱切,也防止他人看見自己眼中的熱切。
    黛玉卻是不敢讓他人看見自己的雙眸,因為此時的他尚且無法完美地將情緒掩蓋。
    因為自己的失誤我,而給康眠雪帶來麻煩,這是黛玉決計不肯接受的事情,是以她努力地控製著自己的情緒。
    不可以讓任何人看見,也不可以讓任何人發現端倪,隻能夠在自己的心中埋下一顆種子,等待那顆種子有朝一日,生根發芽直至樹葉青青長成參天大樹。
    “娘娘,若是有朝一日,女子也科考靠變好了。”黛玉閉著眼睛一口氣地說出此言。
    她隻覺得自己仿佛在話說出口的刹那,便被抽取了力氣,隻能夠無力地癱在哪裏,隻是她卻覺得,那句話脫口而出的感覺實在太過讓人舒適。
    黛玉的話,仿佛是一塊石子落入水塘,引出層層漣漪。
    一時房中眾人聚,是浮想聯翩。
    有些時候並非是未曾想到,而是如今,世人皆不接受,於是自己的想法都無法說服自己,這邊也是許多事情橫生枝節的緣故。
    “本就該如此,為何男兒可以,女兒便不行。”
    “科舉嗎?想來定然是困難重重的。”
    “若我說這事大有可行,之事難免要從長計議。”
    “……考試的話,難嗎?”
    幾個人各有想法,其中有不同也有相同,然而注意力卻是一起回到康眠雪這裏。
    康眠雪此時有幾分啼笑皆非,她並未想過,自己竟然會被幾人所問住。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