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見龍在田69

字數:6319   加入書籤

A+A-


    “……女郎,  ”郭嘉終於結束了對周瑜的花式誇獎,端起杯子喝了口熱茶潤嗓子,他眨眨眼睛,  向呂昭笑道,“您看……”
    呂昭單手托腮,  似笑非笑地看了郭嘉一眼,  意味深長道:“你今天頗為積極啊。”
    “觀女郎近日案牘勞形,  朝乾夕惕,  嘉本該為您分憂,  可恨此身心餘力絀,”郭嘉麵露愧疚之色,“隻能多多向您舉薦人才了。”
    “是嗎?”呂昭不置可否,“手給我。”
    郭嘉的笑容微微一僵,  “呃……”
    呂昭左手拉開身後櫃子的抽屜,  取出一塊脈枕撂在案上,右手向前平伸,掌心朝上,四指勾了勾,  “暖了這麽久,臉色也不見好,病了?”
    郭嘉無奈地歎了口氣,  乖乖把手搭在脈枕上,“隻是偶感風寒——”
    “聽說前些日子有人送了奉孝三壇好酒,  ”批公文的荀彧頭也不抬地說,  他的語氣明明很平靜,  不帶絲毫感情,  卻莫名令人背後發涼,  “他一口氣全喝了,醉倒在回廊下,昏睡至半夜才被仆從發現,抬進屋去。”
    郭嘉:“……”
    呂昭:“……”
    郭嘉的反應非常快,兩人視線相對的一瞬間,他嘴唇微動,四五六七八套不重樣的安撫話已經到了喉嚨邊,每一套都情真意切,很能打動人心。
    然而呂昭的速度更快,她完全沒給郭嘉發揮的機會,趕在他出聲前抬起手,輕輕往下一壓,以一個簡單但強有力的手勢打斷了他的技能讀條。
    之後呂昭一直保持著沉默,她鋪開宣紙,慢條斯理地寫了張藥方,拎起來抖了抖吹幹墨跡,然後才喚來仆從,吩咐其照方煎藥,煎好了端過來。
    仆從領命告退,行至門口處,呂昭忽作恍然大悟狀,用筆杆敲了敲額頭,叮囑道:“對了,記得取個漏鬥。”
    “漏鬥?”聽到完全在意料之外的詞語,仆從短暫地愣了一下。
    “對,”呂昭雙手比劃了一下,“要大一點的,喝藥用。”
    乖巧端坐的郭嘉:“…………”
    房間內氣氛愈發古怪,仆從雖不解其中深意,但也沒傻到提醒呂昭漏鬥不能用來喝藥,而是應承下來,老老實實幹活去了。
    “咳咳,”郭嘉以袖掩唇,咳嗽兩下,聲音愈發沙啞,“女郎……”
    “之前長文燒得暈頭轉向,不肯喝藥,我就是用漏鬥給他灌下去的,效果顯著。”呂昭微笑,“啊,忘記了,當時奉孝也在場。”
    荀彧聞言莞爾,“真是難得一見。”
    這倆人一唱一和,郭嘉還能怎麽辦,隻能點頭稱是,等之後仆從把熬好的湯藥送過來,他看了眼湯碗旁靜靜躺著的大漏鬥——真的很大,比常用款式粗了兩圈,也不知道從哪兒尋來的——二話不說直接端起碗一口氣幹了,以實際行動傳達出十足的悔過之意。
    郭嘉話都說到這份上了,甚至抱病前來賣安利,呂昭於情於理都該見見周瑜。
    但什麽時候見、怎麽見,卻需要好好斟酌一番。
    馬上要過年了,本是闔家團圓的好日子,袁術挑這個時間把周瑜送來,很難說不是故意的。
    此事還得從頭說起——
    袁術的軍事水平在人才濟濟的中原大地上排不上號,放到淮南地區卻能吊打土著,他幹掉了揚州刺史陳溫,擊敗了守將陳瑀,迫使其逃回老家下邳,自此在九江郡站穩腳跟。
    天晴了雨停了,得到一塊地盤的袁術覺得他又行了,開始不滿九江郡狹小,配不上自己的身份,他自領揚州牧,對四周虎視眈眈,挑選下一個進攻的目標。
    袁術剛在呂昭那兒吃了虧,決定暫時不去招惹她,換個人欺負。
    揚州沒有聞名遐邇的英
    雄,誰的名聲也比不上他袁術響亮,沒什麽好怕的,打就是了!
    劉表乃荊州牧,南陽屬於荊州,雖說劉表跟呂昭不對付,但唇亡齒寒的道理這倆人都明白,因此一旦袁術對荊州用兵,呂昭定然不會坐視不理,這與袁術目前的戰略背道而馳,且他占據的九江郡並未與荊州接壤,中間還隔著一個廬江郡,無論怎麽算,先對劉表動手都不合適。
    徐州牧陶謙與袁術是盟友,再加上北邊的公孫瓚,三方勢力約定聯合起來,共同對抗日益壯大的袁紹。袁術暫時與陶謙並無利益衝突,再加上他剛剛戰敗,實力大減,於情於理都不應該跟陶謙翻臉。但袁術的思維跟旁人不一樣,他認為眼下正是征討徐州的好時機,陶謙疲於應對曹操,無暇顧及身後,若他此時出兵,攻其不備,說不能將陶謙與曹操一舉拿下。
    懷抱著對未來的美好期待,袁術開始按部就班地執行計劃。
    他先是寫了一堆信件,挨個聯絡揚州其他郡的太守們,在信中陳明利弊,彬彬有禮地表示如果你們不支持我,我就要去揍你們了。
    離得較遠的吳郡、會稽郡和豫章郡裝聾作啞,沒有給袁術回複;離得近的丹陽和廬江二郡表現得相當硬氣,不約而同地拒絕了袁術的offr。
    丹陽太守周昕親近袁紹,他的兩個弟弟一個在袁紹手下當差,一個跟隨曹操幹活,擺明了跟袁術不對付。
    廬江太守陸康倒是不跟袁紹往來,但他也看不上袁術,他效忠的對象隻有漢室。
    被各方嫌棄的袁術沒有像往常一樣勃然大怒,經曆過呂昭的反複刺激後,他的心態平穩不少。
    不歸順是吧?行,沒關係,打服就好了。
    在周昕和陸康之間,袁術選擇了拿周昕開刀。
    一來丹陽郡離荊州很遠,打丹陽能避免被呂昭認為有騷擾荊州的嫌疑。雖然袁術嘴上不可能承認,但他的的確確有點怵那個瘋女人。
    二來周昕可是袁紹的人!
    袁!紹!的!人!
    還有比這更充分的開戰理由嗎?沒有了!不打他打誰?!
    動手前袁術又往廬江寄了封信,但不是給陸康,而是給周尚的。
    往上多數幾代,廬江周氏與汝南袁氏也算故交,袁術以此為由頭打開話題,熱情地跟周尚追憶輝煌往昔,再展望美好未來,洋洋灑灑寫了一大堆,才點出自己的真實目的——請周尚代為勸說陸康。
    他不強迫陸康站在自己這邊,既然陸康決定兩不相幫,就把中立貫徹到底,明哲保身,大家相安無事做鄰居,挺好的。
    這種安寧當然是有時限的,如果有一天袁術占據了除廬江之外的揚州五郡,他難道會放任廬江繼續遊離在他的勢力之外嗎?
    但那是以後的事了,將來誰也說不準,人還是得專注當下。
    當下的情況是,如果陸康執意要跟袁術杠上——陸老爺子年輕時就有忠義節烈的名聲,平生最看不慣袁術這等驕橫放肆之人——把他惹急眼了,大舉進攻廬江,他們原本還算安寧的生活將會被戰爭攪和得一塌糊塗。
    因此即使清楚袁術不懷好意,周尚也隻得應承下來。
    今時不同往日,雖然郭嘉一番吹捧,把廬江周氏誇得天花亂墜,但此時的周氏存在一個跟同時代許多士族豪強們相同的致命弱點。
    他們既沒能效仿汝南袁氏,將自己的可怕的影響力變現,拉起一支強有力的武裝,投身爭奪天下的大局;也沒能學習潁川荀氏,找到靠譜的、可以庇護家族的勢力。
    此刻他們尚能憑借祖輩積累的名聲,過著相對安逸的日子,等將來局勢徹底亂套,看不見也摸不到的名聲未必還能保得住他們。
    遠的不說,看看近的,汝南袁氏出身的袁隗,家世夠顯赫,本人的地位也夠高,官
    都做到太尉了,碰上執掌兵權還不講道理的董卓,照樣被殺,殺他本人還不算完,他家五十餘口皆遭屠戮,天下為之震動。
    沒有兵權的袁隗都隻能任人宰割,更別說其他士族了。
    周氏祖籍廬江,廬江隸屬揚州,揚州大區的匹配機製優秀到袁術來了都能當山大王。除了袁術,周尚暫時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了。
    為表誠意,周尚還將家中年輕一輩最優秀的周瑜送去袁術麾下。
    事情到此還算順利,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毫不意外地出意外了。
    袁術的寶貝閨女在他準備與謀士商議如何進攻丹陽時,披頭散發地跑去找他大吵大鬧,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幾近暈厥。
    袁術的臉色當時就不好看了,他雖然寵閨女,卻也不會縱容她行如此荒唐之事,萬一傳了出去,他的臉往哪兒擱?
    但在聽清楚女兒鬧什麽後,袁術心裏的火氣忽然消了大半,轉而變得有一點點心虛。
    他女兒想知道呂昭到底什麽時候才能把她的丈夫黃漪放回來。
    說實話,如果沒有今天這出,袁術不知道得過多久才能記起自己還有黃漪這麽個丟人現眼的女婿。
    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運糧草被敵人偷襲打劫也就算了,竟然被俘虜了,老子還得花錢去贖你!
    “出使南陽,事關重大,須得從長計議……”袁術耐心地勸女兒。
    “……她到底為什麽一直扣著我夫君不放?”然而袁女郎根本沒在聽,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裏。她臉上精致的妝容花得一塌糊塗,但她毫不在意,明顯已經破罐子破摔,“該不會是看上他了?想要強行霸占吧??!!”
    她的聲音陡然提高,尖銳具有穿透性,“好哇,我就知道!成天打打殺殺舞刀弄|槍,在男人堆裏混的果然不是什麽正經女郎……”
    袁術勸說失敗,不動聲色地揉了揉耳朵,小幅度後仰與閨女拉開距離,心想你可別瞎猜了,絕無此種可能,她連你那麽優秀的弟弟都看不上,怎麽可能看上你夫君?
    “父親!您想想辦法嘛!”袁女郎握住袁術的衣袖搖晃,“如果連您都不能幫女兒,女兒還不如找根麻繩吊死算了!”
    “父親!父親父親父親!”
    “……”
    袁術被鬧得腦子嗡嗡的,甚至聽到“父親”這個詞就條件反射牙痛。可能是壓力越大動力越大,他還真的忽然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辦法。
    在袁術看來,呂昭之所以一直留著黃漪,就是因為他是他的女婿,除此之外,他根本毫無價值。
    想撈這樣一個人的命很容易,錢給夠,態度溫和一些,再吹捧點漂亮話,基本就穩了。
    但袁術派使者去南陽,不僅想換回黃漪,他的主要目的是與呂昭暫且修好,免得跟丹陽開戰時呂昭忽然從背後捅他一刀。
    加上這至關重要的一點,錢就不夠格了,得在名聲上加碼。
    廬江周氏大小也算塊有名的招牌,周尚送過來的那個從子各方麵條件都很優秀,尤其是長相,郡縣聞名,仰慕他的女郎們比春天盛開的花還多。
    袁術當即拍板,決定就是他了!
    我看這下誰還敢說我誠意不夠?
    倒黴的周瑜就這樣被袁術“委以重任”,打包送去了南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