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見龍在田79

字數:6719   加入書籤

A+A-


    諸葛亮很喜歡讀書,  借助文字傳承的力量,可以跨越千年時光與古代先賢們對話,  感受他們激烈的思想碰撞,  從迸濺的文明火光中汲取靈感,參透全新的智慧,這對他來說是一種難以用語言準確描述的無上快樂。
    至於習武嘛……除了累,  諸葛亮什麽都感受不到。
    但這並不重要,理智告訴他,鍛煉確實有好處,  身體健壯的人比身體虛弱的人更容易扛過瘟疫、饑荒等災難的侵害,  也能在敵軍來襲時逃得更快,從而大大提高存活幾率。
    人隻有活下去,  才能追求理想,實現抱負。
    因此諸葛亮很快調整好了心態,甚至找到了一點聊勝於無的慰藉——並非隻有他一個人傻傻地朝著太陽狂奔,除了呂昭,還有駐守峴山大營的並州軍們陪他一起揮灑青春的汗水。
    南陽安定下來後,  呂昭就仿照著現代軍隊的訓練模式,給並州軍製定了全新的規則。
    兩漢是義務兵製,  一旦國家有需要,別管有沒有經驗,別管是不是農忙時節,青壯年都得響應號召上戰場。普通士兵沒有軍餉,隻有軍官才有,因此大家一聽當兵都頭疼。
    但經過呂昭整頓的並州軍有軍餉,普通士兵們也能領到一份固定的工資,待遇比其他勢力的軍隊高出許多。與之相對應,  是更為嚴格的各項規章製度。
    在沒有戰爭的和平時期,並州軍要分成兩撥輪換,兼顧務農屯田與訓練。士兵們每日必須完成定量的指標才算合格,半年考核一次,達標率低於80的士兵將會被警告,第二次仍不達標,直接遣返回家,除非特殊情況,三年之內不得再次錄用。
    除了日常訓練,軍中還會隔三岔五舉辦一些團建活動,比如包含長跑、射箭、格鬥、騎術等項目的競技會,比如大大小小的軍事演習,比如全郡剿匪……甚至還有氣氛輕鬆的蹴鞠比賽。
    如何治軍一向是大大小小的將領們頭疼的問題。古代娛樂條件本就匱乏,士兵們常年待在軍營裏,被嚴格的規矩束縛著,日常生活十分無聊,時間一久,積攢的多餘精力無處發泄,就很容易聚眾鬧事。與其一味蠻橫鎮壓,把軍營氣氛和兵將關係折騰得非常緊張,倒不如換種方式,給他們一個疏解的機會。
    賭博的口子肯定不能開,這行為太毀人了,士兵們靠搏命賺錢,結果轉頭就全輸光了,別說往家裏寄東西,自己連條褲|衩|子都剩不下,還得求爺爺告奶奶四處借,借到了說不定又拿著去賭一把試圖回本,自此進入無限的惡性循環。
    光是想想這個畫麵呂昭就要窒息了,歪風邪氣必須刹住!
    男女正常交往呂昭不管,她會嚴厲打擊騷擾民女、逼良為娼等惡劣行徑,此類問題一經查證嚴懲不貸,視情節輕重處以不同刑罰,下限是仗刑後趕出軍隊,上限是當著全軍的麵決殺以儆效尤。
    禁止了最惡劣的違法現象,接下來就得推廣一些老少皆宜的娛樂活動了。
    參與門檻低,觀賞性高的蹴鞠是個很不錯的選擇,士兵們直接根據軍中所屬的編製報名參賽,規則就按現代簡化版來,分成若幹小組兩兩對決,打完一大輪淘汰一半,再繼續淘汰,以此類推,最終決出前三名。為了充分調動士兵們的積極性,呂昭規定隻要報名參賽的都有獎勵,前三甲的獎勵更是特別豐厚。
    目前蹴鞠比賽隻舉辦過一屆,規模比較小,但廣受好評,士兵們都期盼著第二屆趕緊到來。
    接到反饋信息的呂昭在考慮要不要擴大第二屆的規模,號召周邊的百姓們一同觀看,順便拉動一下經濟增長。
    蹴鞠比賽受歡迎,其他活動也不差。競技會和全郡剿匪對士兵們的吸引力體現在另外的方麵。
    長官們會根據士兵在行動中的表現打分,選取拔尖的人才進入精銳部隊重點培養,這支精銳部隊名為龍驤,目前歸呂昭統領,算是她的親兵,平時的責任是守護她的安全(盡管她基本不需要),必要時也聽從她的指令去執行一些高難度任務,算是古代版本的特種兵。
    幾套組合技用下來,不管士兵們是想求錢還是求權,都能找到努力的方向,大家的奮鬥熱情空前高漲,軍營裏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具體表現為明明還在放年假,一些卷王卻主動回歸加訓。
    用他們的話說就是:“反正沒老婆沒孩子,在家躺著也是躺著,不如來找點樂子。”
    整齊的步伐聲自身後勻速逼近,跑得小臉滿是汗水的諸葛亮停下來喘了口氣,就被一隊士兵們超越了。
    人群中傳出陣陣歡快的笑聲,不知道是誰扯著嗓子喊了一句:“二郎!跑快點啦!我們都轉回來了,你怎麽還在這兒磨蹭呢?”
    我知道了!你們說的找樂子就是看我的笑話吧!諸葛亮表麵平靜,內心憤憤。
    跟在隊尾的張遼揮揮手,丟出一塊石頭,準確地砸中說話之人的後腦勺,“跑步的時候不許交頭接耳。”
    那人吐吐舌頭,朝諸葛亮做了個鬼臉。
    ……然後他又被張遼用一塊更大的石頭砸了。
    “沒想到我們二郎這麽受歡迎,”跑得很快、停在前方等待的呂昭聽到動靜,回頭粲然一笑,“既然如此,我就委托他來教你們讀書吧。”
    諸葛亮剛想說我拒絕,士兵們就爆發出一陣哀嚎——
    “我以為學完《倉頡篇》就結束了,怎麽還有呀?”
    諸葛亮:……《倉頡篇》是小孩子的開蒙教材,你一個成年人能不能有點追求?
    “我看到字就犯困,隻想睡覺。”
    諸葛亮:看出來了,你的眼神就透著一股沒被學識浸染的清澈。
    “我真的不是做學問的那塊料啊!”
    諸葛亮:人貴有自知之明!
    “……”
    士兵們嚎了一陣,終於意識到呂昭其實壓根沒想著把他們培養成知書達理的士人,之所以那麽說,隻是為了給她家二郎找場子。恍然大悟的眾人趕緊低頭懺悔,紛紛表示我錯了我真的錯了,我們保證再也不欺負小孩,您可千萬別讓我們讀書了。
    諸葛亮一點兒都不高興,他正處在從兒童轉變為成年人的過渡期,自尊心極其強烈,盡管明白大家並沒有看不起他的意思,但內心還是感覺很別扭。
    於是他暗自下定決心,要悄悄努力,然後驚豔所有人。
    呂昭並沒有規定時間,甚至沒要求諸葛亮全程堅持跑完,跑不動了走也行。
    但鑒於去年種過地的底子,諸葛亮的體力還不錯,他中間隻停下來休息了一次,全程耗時三十五分鍾,在初跑者中屬於非常優秀的成績。
    汗水浸透了裏衣,黏黏糊糊不太舒服,但諸葛亮此時已經顧不上那麽多了,渴得喉嚨直冒煙的他接過呂昭遞來的水袋,咕嘟咕嘟一口氣灌下了小半袋。補充完足夠的水分後,恰逢一陣寒風吹過,他忍不住打了個哆嗦,冷是真的冷,但也是真的神清氣爽。
    跑步好像……還不錯?諸葛亮用袖子擦掉額頭的汗水,同時默默修正了自己的固有印象。他把水袋還給呂昭,仰頭看她,“接下來還要做什麽?”
    呂昭挑了挑眉,“不做什麽,今天結束了。”
    諸葛亮微微一愣,“……啊?”
    結束了?就這?
    他瞬間信心膨脹,冒出一種“我還能再來十圈”的感覺。
    “就這。都說了第一次跑步不能跑太遠,做事要循序漸進,不能一蹴而就。”呂昭似乎看穿了諸葛亮的想法,她揉了一把他的腦袋,笑得意味深長,“好好吃飯,好好休息。”
    諸葛亮本該覺察到不對勁兒的,但此時的他正處在運動後激素大量分泌、使人感到快樂舒適的放鬆階段,因此沒能即使品出呂昭話中的未竟之意。
    ——她隻說了“好好吃飯,好好休息”,並沒有說“明天繼續”,這就意味著今天還沒完。
    為了方便訓練,諸葛亮就暫時住在軍營裏了。上午呂昭帶他跑步,下午自然就由他教呂昭彈……斫琴。於是在午睡結束後,他帶著工具箱跑去找呂昭。
    呂昭正待在帳篷前的空地上,懷裏抱著塊青色發黑的木板,她用白皙修長的手指在板上一寸寸地撫摸。張遼好奇地在旁邊觀看。
    見諸葛亮來了,呂昭把木板遞給他,“看看怎麽樣?”
    “這麽快就選好了?”諸葛亮頗為驚訝。
    “你如此積極,我也不能拖後腿呀。”呂昭笑眯眯地說。
    諸葛亮仔細檢查一番,發現竟然是塊紋理順直的陰沉木,已經被放置許久陰幹了水分。因為這種木質地堅硬,耐腐蝕性強,不會被蟲蛀,所以一般會被達官顯貴用來製作棺材。
    呂昭拿它斫琴……也不是不行,甚至可以說非常合適。
    但這木頭很貴啊!新手一上來就挑戰高難度,萬一失敗了,真的不會感到心疼嗎?
    “有你這麽優秀的老師教我,怎麽會失敗?”呂昭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
    諸葛亮頓覺壓力山大。別誇了別誇了!我對斫琴也不是很精通!目前隻成功製出了一把琴!
    確定材料的下一步,是把料子的底麵刨平。這是一項細致的工作,直接影響到古琴成品的質量。呂昭雖然會種田能打仗,甚至還可以掄起錘子搞搞刀劍鍛造,但她並沒有做過木工活,在這方麵的經驗為零,為了不破壞料子,她下手很謹慎,還偷偷開了係統掃描輔助,直到晚飯前才搞定。
    “今天先這樣吧,明天再進行下一步。”呂昭把刨好的木頭小心保存起來,“晚上早點睡哦。”
    確認木頭沒受到任何損傷,諸葛亮終於悄悄鬆了口氣。
    整整一下午,他一直目不轉睛地盯著呂昭的動作,生怕她一個不小心把木頭刨壞了沒法用。錢倒是其次,主要是材料實在難得啊!
    他稍微有點體會到蔡邕把製作焦尾的桐木從爐灶裏搶救出來時是個什麽心情了。
    放鬆下來的諸葛亮吃完飯,在營中溜達,津津有味地看了一會兒呂昭和張遼比武,之後人群散去,他回到臨時分配給他的房間內,點起燈看了會兒書,感覺困意襲來,才去洗漱一番,爬上床睡覺。
    再然後……他在夢中蘇醒,第一眼就看到自己身前的長案上堆滿了書籍。
    “兄長,你來啦!”諸葛均笑著拍手,“等你好久啦!”
    諸葛亮:“???”
    滿頭問號的諸葛亮搬走了遮擋視線的書籍,定睛一看,發現自己正身處一間寬敞明亮的講堂內,他前方的空地上整整齊齊地擺滿了書案,每張書案都配了一套筆墨紙硯和名為《倉頡篇》的教材。
    諸葛均和呂昭在距離他最近的一張書案兩邊相對而坐,兩人一人執黑子,一人執白子,落子的速度非常快。
    “你們在做什麽?”諸葛亮茫然地問。
    總不會是下棋吧!
    “等你來講課,”諸葛均乖巧地回答,“順便下五子棋。”
    還真是下棋,三郎你有什麽想不開的?
    以及五子棋是什麽?
    疑問越來越多了,諸葛亮保持著懵逼臉,選了個聽上去最離譜的谘詢:“等我講課?”
    “對呀,”諸葛均點點頭,“君侯說哥哥會在夢裏教我們讀書。”
    我確實說過,諸葛亮木然地想,但你為什麽要用“們”來形容,我隻有你這一個弟弟啊!
    諸葛亮默默地看向呂昭。
    呂昭雙手合十,比了個拜托的手勢,露出了她麵對諸葛亮時迄今為止最甜美的笑容,“可不可以請你在教三郎的同時,也教教其他的孩子們呢?”
    “是哪裏的孩子呢?”諸葛亮的聲音有一點呆,“我年紀還小,才疏學淺,恐難擔此重任。”
    “南陽、汝南、潁川……很多很多的、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呂昭的聲音中帶了一點歎息的意味,“他們大多沒有條件讀書,隻是在村中老者的教化下勉強認得幾個字,如果沒有特別的際遇,這一輩子除了種地,當兵,也沒有其他的路可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