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第 106 章

字數:5085   加入書籤

A+A-




    兩人說的如此深入,葉林的一些觀點讓胤禛深受震動,對大清的現狀也有所明悟,其意義不亞於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胤禛心緒激動難以抒發,便命蘇培盛再拿酒來,要與葉林喝個痛快。
    蘇培盛有些為難的看了一眼他家主子,心道剛才飯間已是喝過半壺,如今還要再喝,怕是有些過了。
    平日裏主子爺最是守著些保養身體的規矩,飲食有節,起居有方,冬日不吃冷酒,夏日不飲涼茶,今兒倒是沒了這些規矩。
    不過見主子爺神情愉悅、眼神明亮,顯然是正在興頭上,自己如何敢勸?便垂頭答應著,吩咐小太監去取了上好的梨花春白酒來。
    此時天色漸暗,屋裏小太監們已經點上了燈,燭火搖曳但並不昏暗,數個小臂粗的明燭將室內照亮,暖黃色的光芒仿佛帶著溫度照在人的心間,驅散了無數煩惱憂愁。
    小太監端來一套酒具輕輕置於案上,其上有一套琺琅彩荷塘酒壺酒杯,他將壺取出,在一旁汝瓷天青釉花口注碗中燙過,很快一股清淡酒香似有若無的飄散而出,勾人心弦。
    胤禛揮退一旁伺候的小太監,親自執壺倒酒,酒液緩緩落入琺琅彩荷塘酒杯中,清亮幽香的酒液在杯中緩緩流轉,配著杯上描繪的荷花翠鳥,別有一番意趣。
    葉林端起酒杯輕輕嗅聞:“這是梨花釀製的嗎,真是清香撲鼻!”
    胤禛一愣:“自然是高粱釀製,葉先生不知嗎?”
    “我還想怎麽沒聞到梨花味,竟然不是梨花釀製,這豈不是跟夫妻肺片裏沒有夫妻、魚香肉絲裏沒有魚,螞蟻上樹裏沒有螞蟻一樣嘛!”
    “虧我還期待滿滿,想品品梨花酒,學古人附庸風雅一番呢!”
    胤禛被葉林的比喻逗的哈哈大笑:“夫妻肺片裏找夫妻,哈哈”葉先生學識如此之深,沒想到反而在生活小事上倒是遲鈍些,梨花春白酒自古有之,各大酒肆都有賣的,並不罕見,沒想到葉先生竟然不知。
    他笑罵著逗趣:“這是蘇培盛這個奴才的錯,讓他叫人取來這個酒,聽名字確實容易讓人誤會。”
    蘇培盛縮了縮脖子,笑嘻嘻應和:“都怪奴才,都怪奴才,下次一定取來合適的。”
    葉林笑道:“不怪蘇公公,都是我喝酒少,孤陋寡聞了。”
    “詩書茶酒花屆是值得品鑒、用以修身養性的好東西。葉先生想嚐嚐各種花釀還不簡單,府裏自釀的應當有十來種,回頭我們一一嚐過,若沒有的,叫他們收集當季鮮花釀製就是了。”
    葉林心中感歎,不愧是封建社會的頂級豪門,即使是並不愛奢靡的四貝勒府,也是衣食住行樣樣都私人訂製,想要什麽隻需吩咐一句,自然就有人絞盡腦汁送上最好的。
    “不知有沒有桃花酒,若是能在桃花林中品桃花酒,就能試一試:酒醒隻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注1唐寅《桃花庵歌》
    酒意上湧,他有些微醺的回憶起在現代,每到春夏,與朋友去城裏城外各處賞花可是他們那的風俗。梅花、玉蘭花、櫻花、山茶花、梨花……他印象深刻,那是小區裏有好幾顆桃花,朋友看到就說起桃花樹下喝桃花酒,應當很有意思。他說那幹脆湊齊各種花釀,在對應的花下飲酒喝茶才更有意思……
    “以前我家旁邊有好幾顆桃樹,我當時還想著試試在樹下喝桃花酒呢!”
    胤禛笑道:“這有何難?我城外另一處莊子上有栽種各色花木,等酒來了,與先生一起去試試。”
    葉林眼神一亮,雖然當日是隨口一說,但如今真能實現,讓他好似達成了小小心願一般,心中歡喜:“太好了,那就這麽說定了!”
    酒精作用加上閑聊讓葉林感到與胤禛關係更親近了許多,他想了想,大著膽子道:“貝勒爺也別叫我先生了,就叫我的字子玉吧!”
    “好,”胤禛一口答應下來“那子玉也別再自謙為學生了。”
    葉林笑嘻嘻的點頭:“沒外人在我就不這樣說了,也自在些……”
    “子玉,這個字不錯,是誰給你起的?”
    “是我恩師陳允……”
    兩人一邊閑聊,一邊舉杯對飲,氛圍輕鬆舒適,話題鬆散,時而是嚴肅的朝廷策論,時而是天南海北的雜文趣談,時而又隻是說說平平淡淡的家常小事。
    葉林聊了聊家鄉的美景和帶家人進京時的擔憂興奮,胤禛講了講隨聖駕南巡時一路的風光和到第一次隨軍征戰時的緊張刺激。
    葉林時而因為某個故事瞪圓了雙眼,心都揪緊;時而又因為某件趣事捧腹大笑;時而感歎某地景色壯觀,相約有機會一同遊覽;時而說起某地小菜別具風味,吃過一次便念念不忘。
    兩人如同多年老友閑聊一般,拋卻了身份地位的差距,忘卻了白日裏縈繞心間的煩惱,隻享受這一刻的輕鬆愉悅。
    酒過三巡,貝勒爺看起來有些醉了,眼神晶亮,臉頰上泛起薄紅,葉林亦是如此。他喝的本隻是度數低的花釀,卻因為聊的盡興,酒意很快發散出來,起身敬酒時,發覺腳踩在地麵好似踩在一團棉花上,軟綿綿不著力。
    胤禛見葉林身形有些搖晃,扶住他,舉杯相敬,仰頭一飲而盡,轉頭透過窗沿看看天色,夜色深沉如墨,隻一輪明月高掛於天邊,散發淡淡光芒,與周圍星辰呼應閃爍。
    沒想到已經這麽晚了,他意猶未盡的停下話頭,與葉林相約下次再聊,葉林也覺著頭有點暈,便向胤禛告退,由著墨竹他們扶著回去休息了。
    葉林出了大殿,仰頭看向天上星河璀璨、明月灼灼,心中隻覺得十分暢快。他神色輕鬆的在月光下漫步,好久都沒有這樣與人天南海北的閑談了。
    自從來到這個朝代,事情一件接著一件,不知不覺壓得他心中鬱鬱而不自知。特別是遠離了朋友、同學,讓他想找個人訴訴苦都找不到。
    麵對葉奶奶、晨哥兒、萱姐兒,他是大孫子、好哥哥、是家裏的頂梁柱,再是慌亂無助也不能讓她們知道,反而要表現的胸有成竹;麵對恩師、趙叔趙獵戶,雖然可以請教大事,但本已經收了許多照顧,不應當囉嗦太多自己心中煩惱。
    到了京城結識一些文人墨客,但也不算太熟,談談學問詩詞還好,其他的也罷了;海保兄是他的好兄弟,但他性格直爽做事風風火火,辦事是絕對信任,但不是能聊細膩心緒的對象;身邊的墨竹墨鬆他們雖一天八個時辰都跟在他身邊,衣物飯食日常起居都要勞煩他們,但總收著身份差距,不敢太過放肆。
    數來數去,身邊這邊多人,竟然沒一個能讓自己暢所欲言,將心中的快樂煩惱盡數訴說,可不是把他憋壞了。
    如今好了,反正自己臉皮厚,在貝勒爺麵前放肆慣了,沒想到除了正事,他也挺願意聊聊閑事雜事,既然胤禛不覺得煩,那以後可以常找他喝酒聊天,嗯,等天熱了,再讓人弄個燒烤架子,星光下邊烤邊吃更有意思,想想就期待起來。
    今天辦成了幾件大事,葉林心情分外愉快,回到聽竹軒由墨溪墨泉伺候著洗漱完,就美滋滋的安穩睡去,一夜好眠。
    胤禛這邊,小太監們在外間收拾,他進入內室讓人伺候著洗了把臉,卻還沒睡下。
    怕自己忘記,他在案旁坐下,取來紙筆,將葉林所講的一些要點記下,心中感歎葉林博聞強識。他一邊回想,一邊在腦中細細整理思路,很快就寫滿了兩頁紙。
    大致記完,舒了口氣,正要放下手中的筆,卻突然頓住,腦中閃過很多畫麵,有葉林笑著介紹家鄉風景的,有葉林皺眉訴說旅途艱辛的,有葉林一臉好奇期待他揭曉答案的,有兩人對飲談笑風生的……
    葉先生自小地方而來,規矩粗疏些,但因愛惜其才華,便未過多要求,禮節上不合規矩的地方多了,自己開始還有些不習慣,後來也就適應了。
    之後幾次深談、把酒言歡,葉先生與自己相處更是自在無拘束,自己也覺著與他投契,閑聊竟然也覺得輕鬆愉快,好似心中的壓力犯難都可以拋之腦後,獲得片刻寧靜。
    如今在自己心中,葉先生無疑已經超越其他清客,有幾分友人的意思了。胤禛在心裏歎息,誰能想到堂堂四皇子,在接近而立之年才有了人生中第一位不懼他身份地位,亦能讓他放下心防、坦然相交的友人?
    漫無目的說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不覺得浪費時間,反而能讓人放鬆心情;聊聊各自經曆故事,也能隨意玩笑逗趣,不必時刻在心中盤算利益糾葛、揣測對方心思目的。
    原來與友人談笑品酒,就是這般滋味嗎?
    想到葉林得知梨花春白酒是高粱所釀,而不是梨花時,那一臉受到欺騙的表情,胤禛不僅莞爾一笑。
    隻是突然間,他腦子飛快閃過以前派人去葉家村調查時,來人的稟報,葉林家附近,是有幾顆桃樹嗎?
    腦中又閃過今日他提到“化肥”時不自然的神情,心裏總覺得有哪裏不對。
    胤禛想了想,讓蘇培盛通知那個去葉家村調查的人明日來見,這才抱著疑問沉沉睡去。
    蘇培盛心中詫異,怪道皇上說自己主子喜怒不定,今兒這事怎麽叫他有這麽多看不明白的?朝廷大事也就算了,他一個奴才,不懂海貿很正常。
    可今晚主子明明與葉先生聊的非常愉快,除了十三爺,他這個貼身伺候的基本沒見過幾回跟其他人聊的這麽好,怎麽突然就要找最初去背景調查的人來,難道是主子爺發現了什麽不對?可是自己怎麽沒察覺?
    想不通,蘇培盛隻能抱著疑問下去安排了,隻看明日主子爺問些什麽話吧……:,,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