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第 159 章
字數:5686 加入書籤
“原來如此, ”胤礽輕笑一聲“如此說來,倒是孤錯怪四弟的一片良苦用心了!倒是孤的不是?”
胤禛拱手,誠懇道:“臣弟不敢, 也是臣弟愚笨, 未能想出更好的招數,且不論如何, 都應該早早與太子殿下商議才是,都是臣弟考慮不周,才有了誤會,還望太子殿下見諒!”
胤礽哈哈一笑:“說開了就好,說開了就好啊!孤日後還指望四弟幫扶,又豈會在乎這點子微末小事?”
胤禛十分感激的叩拜:“多謝太子殿下寬宏,臣弟必將盡力輔佐二哥!有這些資料,之後水泥推廣起來必定事半功倍, 效果顯著!”
胤礽滿意的頷首:“孤自是信你的!隻是如此一來,不是委屈了你這個最先得到方子又研究許久的大功臣?”
胤禛拱手道:“臣弟不敢,這都是臣弟應當做的, 這水泥用起來能對百姓不少助益, 便是臣弟的心願、大清的福氣, 況且再好的方子,最終還得辛苦朝堂上的大人們推行實施, 否則也與廢紙無異……”
“好了好了”胤礽擺擺手:“這些場麵話還是留著日後見了那些臣子再說吧, 虛頭巴腦的,真是聽的孤頭疼。行了, 既然如此,那這匣子孤就留下了,明兒就打發人謄抄分派下去。”
胤禛拱手道:“太子殿下英明!”
“對了, 孤新得了今年上好的西湖龍井,還有兩個精致的擺件,四弟帶回去把玩吧。”胤礽揮了揮手,小葛子便走到一旁博古架上取了一隻手掌大的紫砂茶葉罐和兩個黃花梨匣子來,蘇培盛和張保小心的接過來。
“謝太子殿下!”
胤礽揉著額頭:“行了,若沒什麽其他事就去吧。”
胤禛拱手:“是,臣弟先行告辭。”他緩緩站起身,伸了伸有些麻的腿,這才躬身退了出去。
小葛子看著四貝勒一行出了毓慶宮,轉身沏了杯茶遞過去:“殿下,奴才瞧著,四貝勒的心還是向著您的!”
胤礽嗤笑一聲,接過來喝了一口:“你懂什麽?他不過是在亡羊補牢罷了,若是真如他所說,為何非要先斬後奏,不一開始就前來告知孤?”
“這……許是真的思慮不周?又或者畏於殿下的威勢不敢說?”小葛子猜測著,輕輕靠過去幫他揉著額角。
胤礽放下手,舒適的閉上眼:“都是借口罷了,若他同孤商量,難道孤還會不同意嗎?”
小葛子皺了下眉,悄聲道:“那可不一定。”
胤礽瞪了他一眼:“嘀咕什麽呢?”
小葛子忙垂下頭:“沒什麽,奴才是說,不論如何,反正如今的結果是對太子爺您好就是了。”
胤礽沒回答,又閉上眼靠了回去,但唇角的冷意卻久久凝而不散。
--
回到府裏,胤禛梳洗完換過衣裳,就站在案前,沉默不語的寫著字。
張保按吩咐去找了府裏的徐長史,將今日的事得給他透個氣,日後若是有個什麽也好應對。
蘇培盛磨好了墨,趁著換茶的功夫,到值班房裏歇了口氣,他徒弟王守貴立刻拿了點心茶水伺候著,蘇培盛伸著脖子幾口將點心塞了進去,又猛灌了一碗茶水往下順了順,這才揮開在一旁給他揉肩敲腿的小太監們:“行了,叫準備的杏仁酥油茶可備好了?”
徒弟王守貴忙從一旁的茶水間端了個食盒來:“幹爹放心,都已按您的吩咐備好了。”
蘇培盛打開來瞧了一眼,點點頭,站起身撐了撐腰,端起食盒轉身進了正殿。
殿中沒留人,他抬頭見主子還保持著剛才的姿勢,筆下不停,案上的紙已經壘了厚厚一遝。
他輕手輕腳的過去幫著研墨,瞟了一眼,左邊的那遝應當是今日給太子承上去的實驗數據,貝勒爺這是重新又默了一份。
右邊剛壘起的兩三張紙,則是主子爺這幾日正在看的明史,與左邊的字跡流暢飄逸不同,右邊紙上的字,跟那明史第三冊上一樣,方方正正,規規矩矩,咋看還以為是兩人所寫。
蘇培盛心中歎息,這是又用抄書來平心靜氣了。
不過這回他倒是猜錯了,胤禛並不是因為被參奏或太子的態度而生氣,若連這點事都受不住,那如何能在宮裏活的自在?
他是在想這次試探的結果,在想上奏的朝臣都分屬哪些勢力,在想直郡王老八他們可能的動作,在想今日太子如此態度,日後當如何應對?在想皇阿瑪的話語有何深意,是否還是想讓自己全力支持太子?亦或者是不願太子的勢力再次增強?
朝臣好說,每逢朝中大事,將他們的站位一次次記錄下來,純臣、牆頭草、支持皇阿瑪、支持太子、支持直郡王的也就有了大概。
直郡王老八他們,人多、主意也多,很難猜透,不過總得一定是跟太子對著來。
太子……確實缺乏容人之量,隻怕這次要在心中給自己記上一筆了。跟著他,隻能緊收臣子的本分,該奉上去的不能保留,不該拿的絕不能碰,這才能有喘息的餘地。
不僅如此,在皇阿瑪處置了索額圖後,太子也變了,變的更加緊緊抓住手中的一切,不肯有分毫放鬆,或許是怕會失去更多嗎?胤禛微微皺眉,可有些東西,就如沙子,越是緊握,越是抓不住。
至於皇阿瑪給他的感受,隻有“矛盾”二字。既想讓太子好,卻又不得不限製著他,其糾葛心緒表現出來,便是如這次水泥的事一般,盼望自己支持太子,但又不能讓太子勢力發展壯大,也不能全心全意隻想著太子而忘了皇阿瑪,這才同意自己匿名獻方,又讓自己看到那些奏折,點著他去尋太子。
當然,這隻是自己的猜測罷了,皇阿瑪的心思誰能輕易看透,而自己未來又該如何行事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呢?
胤禛在心中歎息一聲,人事糾葛,紛紛雜雜,如線團一般理不清頭緒,卻又無法快刀剪亂麻,真叫人心亂如麻。隻是個皇子便如此之難,若是處在皇阿瑪的位置上,要處理天下人事,該是怎樣的艱難?又應當有如何的手段才能治得了天下呢?
胤禛翻了翻手中的書,這新修出來的明史比起以前讀過的史料確實詳實了許多,可數十冊書卻都不曾找到這問題的答案。
蘇培盛不知胤禛心中所想,他將茶水放在一旁,小心翼翼的勸道:“主子爺響午就沒吃,到這半下午的,可要傳膳?”
……殿內如他所料,一片寂靜。
行,沒叫他滾,說明氣不算大。蘇培盛又道:“剛沏的茶,爺不如喝點潤潤喉也好?”
還是沒有回音。
過了片刻,胤禛寫完一張放到右邊,將書冊翻過一頁,又拿起一張紙鋪好,側身見蘇培盛還在跟前杵著,撇了他一眼,這才拿起茶碗。
掀開茶蓋,一股奶香飄來,茶碗中不是深色茶水,而是一片乳白,中間還浮著些杏仁碎,胤禛頓了頓,還是仰頭喝了。
喝了就好,喝了就好!蘇培盛心中歎息,忙接過茶碗換了普通的茶來,又在案上放了碟糕點,就退後幾步,默默立在一旁。
可眼瞧著又過了約麽小半個時辰,主子爺還在那埋頭抄書,蘇培盛也有點急了,按今日的情形,主子爺定不想去後院,可是天色漸晚,如此下去隻怕晚膳也要省了。
一整天隻在進宮前草草吃了些早膳,再就是一碗杏仁酥油茶,這身體如何受得了?
蘇培盛皺眉思索片刻,悄悄的退了出去,抓過徒弟王守貴問道:“大阿哥呢?這會快要散學了吧?”
王守貴立刻答道:“今兒下午是葉先生的課,這會子還沒回來呢……不過也應該快了”
蘇培盛一聽,兩眼放光:“葉先生?葉林葉先生?”
王守貴疑惑道:“是啊,府裏就這麽一位姓葉的先生呀!”師傅這是怎麽了,這還能不記得?
蘇培盛一掃心中的憂慮:“好,太好了!”說著抬腳就進入殿中。
胤禛雖大半注意力在手中的書和紙上,但也瞧得見蘇培盛這奴才進進出出的:“何事?”
蘇培盛湊過去:“大阿哥今日去葉先生那聽講,這會子也快到點了,主子爺可要去接?”
胤禛頓了頓,將手中的筆放下,閉了閉有些困乏的雙眼:“走吧!”
“嗻~”蘇培盛眉開眼笑的答應著,服侍他淨了手,收好桌案上的東西。
胤禛一路大步流星的走著,蘇培盛和小太監們在後麵趕的氣喘籲籲,本來距離就近,這會更是不過片刻就到了聽竹軒門口。
他揮退了上前請安的下人,進去幾步就到了書房門口,院裏伺候的下人跪了一地,可此時弘暉和葉林在側間桌案旁正說的興致盎然,兩人誰都沒發現門口還立著一尊大神,墨竹幾人倒是發現了,卻見蘇培盛擺手示意,攔著不叫行禮,胤禛就這麽站在門口聽了幾句。
上回去莊子上放紙鳶,葉林給弘暉布置了個題目,讓他研究朝代更替的原因並寫個分析論述來,今兒他便帶著從阿瑪書房中找到的一些明史資料,和這幾日鑽研所得的結果,到葉林這來交作業了。
他來的雖早,但葉林先是看過了他的文章,又讓他將所以引用的數據一一找出來分析,之後還是沒有如弘暉期盼的評判這文章寫的如何,而是帶著他將前明後幾十年的曆史都細細讀了一遍,胤禛來的巧,葉林這會子剛開始說到重點。
“阿哥這文章寫的極好,從天時地利、前朝政治和朝廷的統治政策幾個角度闡明了前朝覆滅的原因,可以說阿哥這篇文章寫到的點都是對的。這個研究方向極大,但仍有出色文章,可見阿哥之聰慧,並不因年齡小而阻礙你宏觀分析能力。”
弘暉笑的靦腆:“先生過譽了,學生知道這文章中還有許多不足之處,還請先生斧正。”
葉林拍了拍他的手:“咱們弘暉阿哥如此謙遜,以後學識必定能更上一層樓。那我就來說說我的看法吧。以前聽過一句話,說是這鍾鳴鼎食之家,若是要敗,從外麵一時是殺不死的,得從裏頭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注1
“這話淺顯,但也很有幾分道理。”葉林站起身,正準備侃侃而談,突然發現門口還站著一人,定睛一看,這不是貝勒爺嗎?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