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南北豆腐

字數:4259   加入書籤

A+A-




    在揭了十張豆皮之後,李逸就停了下來,關了火,衝吳壘示意:“去儲物間把木桶拿來,準備點漿”
    “”
    吳壘應了聲,就去儲物間拿桶
    趙金麥聞言,好奇問:“油豆皮不揭了嗎?”
    “不揭了,夠”
    李逸將搭著油豆皮的架子拿到了後方的烤箱裏,這烤箱是讚助商提供的,有烘幹的功
    把架子放進去,李逸設置了烘幹的功能,就關上了烤箱
    劉藝菲湊到近前,數了數油豆皮,有點驚訝:“才十條啊?這麽一大鍋豆漿,隻能做十根腐竹?”
    “按照正常做法,隻能做這麽”
    李逸解釋:“一鍋豆漿,煮出的前三張油皮是最好的,營養價值最高,曬幹以後,還會呈現出漂亮的金黃
    但到十層之後再往下揭,油皮就會漸漸變成褐色,顏色不好看,營養價值也會大打折
    按照正常流程製作,100斤的豆漿,最多也就出三斤的油
    要想再繼續取,就得加一些增筋劑”
    “增筋劑?那是什麽?”趙金麥有些吃
    “一種食品化學原料,外觀是白色粉”
    李逸解釋:“增筋劑主要是由乳化劑、單甘脂、大豆膠體酶、複合磷酸鹽等一些食品級的原料複配成
    它可以給腐竹增黃提亮,抑製褐變,增加產
    加了增筋劑以後,一般可以揭到三十層左右,但加了增筋劑以後的豆漿就沒辦法做豆腐”
    聽著李逸的解釋,劉藝菲不由得吸了口涼氣:“我們平時吃的腐竹裏都有這麽多化學成分嗎?好嚇”
    節目直播間裏,觀眾們也有點被嚇到
    “我的天!現在還有什麽能吃的?連腐竹裏都有這麽多化學成分?”
    “都是科技與狠活啊!”
    “真的嚇人,現在還有純天然綠色的食品嗎?”
    李逸也注意到了直播間的彈幕,於是笑著衝鏡頭解釋:“大家也不用對食品添加劑這麽談虎色變,其實隻要按照國家標準添加,一般對人體還是不會有什麽傷害
    當然,能吃純天然食品當然是最好的,純天然食品的營養物質也更全麵,人體也更好吸
    但你們也看到了,我這麽一大鍋豆漿,才隻能出那麽一點腐
    如果都按照這種工藝來做,那腐竹的產量得有多低?
    產量一低,價格就上去了,那樣的話,恐怕腐竹都得變成有錢人才吃得起的奢侈品”
    劉藝菲看著烤箱裏的腐竹,感歎:“如果一鍋豆漿隻能產這麽一點腐竹,那還真有點奢侈呢!”
    直播間觀眾聽到李逸的解釋,心情也很複
    “誰不想吃綠色純天然的東西?但那得多貴?”
    “一分價錢一分貨,但我一個月工資才幾分價錢?”
    “我也知道澱粉腸裏沒有肉,但架不住它便宜啊!”
    “所以為什麽貧富差距大呢?人家有錢人吃得健康,後代的發育也更好,那不是吊打我們這些窮人家的孩子麽?”
    “也別什麽都推到有錢人的頭上啊!有錢人想吃健康點也不容易,那些打著綠色,純天然,有機,健康招牌的東西,賣的一個比一個貴,明擺著是收智商稅,為了孩子,你還是得硬著頭皮買,好不容易掙點錢,都被奸商賺走”
    “還是以前好啊!現在想吃點健康的東西真難!”
    看著直播間裏的彈幕情緒有點低落,李逸笑著開口:“大家別失望,這樣吧!節目組已經訂了一批豆子,回頭到了以後,我可以做一些純手工的腐竹,搞波彈幕抽獎,送給你”
    劉藝菲聞言,馬上笑著舉手:“算我一”
    “還有我!還有我!”趙金麥也舉手報
    聽到他們的話,直播間裏觀眾們也興奮了起來,彈幕洶
    “臥槽!真的假的?”
    “必須支持!”
    “你叫李逸是吧?好!我記住你了,這事兒辦得地道!”
    “哇!大廚人真好!路轉粉了!”
    “送多不好意思?上鏈接吧!”
    “把樓上的給我叉出去可以麽?”
    “可以寫上是誰做的嗎?我要我家麥麥親手做的!”
    “我要神仙姐姐做的!”
    衛星車裏,王恬看著洶湧的彈幕,不由露出了一絲笑
    現在看來,請李逸來參加節目真是請對
    又有手藝,又有節目效果,還知道怎麽哄觀眾開心,幾句話就把觀眾整興奮了,熱度蹭蹭往上漲,這是可遇不可求的人才啊!
    “我回來了!”
    廚房裏,吳壘拎著兩個大木桶,就回到了廚
    “我看到有兩個,就都拿來”
    他將木桶放在了地上,甩了甩手腕:“哇!這桶好重!”
    這是李逸要求節目組定製的純木水桶,是用香柏木做
    香柏木的木質堅硬,密度高,重量自然也不
    “剛好,就得用兩個”
    李逸說著,就從裝著調料的櫃子裏拿出了一個褐色的玻璃瓶,和一袋白色粉
    吳壘好奇的瞅著,問:“逸哥,這是什麽呀?”
    李逸把兩樣東西放在了操作案台上,隨口解釋:“玻璃瓶裏是鹽鹵,也叫鹵水,袋子裏是石膏”
    “我知道!那個成語怎麽說的?”
    吳壘想了想,一拍腦袋:“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對吧?”
    “小學生都知”
    趙金麥笑著調
    劉藝菲指了下石膏粉:“我老家那邊的豆腐,就是用石膏做出來的,這兩種東西,做出來的豆腐不一樣嗎?”
    “當然不一”
    李逸拿起石膏粉,解釋:“傳統工藝製作的豆腐,分為南豆腐和北豆腐,南豆腐就是用石膏做的豆
    南豆腐的含水量更高,質地更均勻,軟嫩細膩,色澤潔白,所以也叫嫩豆
    嫩豆腐比較適合燒著吃,做豆腐湯,你不是要吃麻婆豆腐嗎?麻婆豆腐就得用嫩豆腐來”
    說著,李逸又拿起了褐色玻璃瓶,解釋:“北豆腐就是用這種鹽鹵做的豆腐,也叫鹵水豆腐,或者老豆
    老豆腐的質地比較硬,顆粒感比較強,表麵有很多小孔,豆香味更濃鬱一
    這種老豆腐更適合用來做菜,清炒,油煎,釀餡兒,或者用來雕刻造型,它形狀會保持得比較完”
    趙金麥聽到後,連連點頭:“我家那邊賣的就是北豆腐,有人在大街上推著小車賣,切下來一塊,什麽調料都不放,白嘴吃都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