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發餉
字數:3742 加入書籤
桂勇來到這批官吏前下馬,他沒有回頭,背對著身後的劉文舉說道。
而一旁同樣下馬的劉文舉則是沉默,良久,答道。
“陛下天恩,臣自然明白。”
是的,他當然明白,皇帝體恤士卒,希望軍士們能不再為生計發愁,吃飽穿暖,專心守土報國,天子能有此心,憐憫士卒,自然是天恩浩蕩。
但世間的事情,又哪是單憑一片好心就能夠解決的呢?
縱然是天子,若操之過急,恐怕亦會被後續發展弄得手足無措。
當年正德皇帝派去陝西,試圖清查陝西田土,重新厘定軍屯民田之分,但一場寧夏之亂,派來的使臣盡數被殺,
【壬子,賜故大理寺左少卿周東祭一壇仍命有司給米二十石,優恤其家,東於正德五年奉命往狹西清查地土,偶值寘鐇叛亂被害】
【至是其妻馬氏奏乞,比照死節例給恤血,禮部覆議,東邂逅遇害,非死節比止宜賜祭,上從之】
朝廷平定寧夏叛亂後,麵對北方的警告,正德皇帝不也對使團被殺之事保持了沉默和克製,北方一切照舊,軍士依然困苦,豪門驕橫,侵吞國土,兼並土地,萬事如常。
如今天下承平日久,地方勢力與官府關係錯綜複雜,豪強士紳一手遮天,早已不是洪武初年,天下初定,百廢俱興的局麵了。
而就算是洪武,太祖皇帝動輒大開殺戒,可一旦身死,人亡政息,貪官汙吏如雜草一樣瘋長,豪強士紳依然驕橫,橫行鄉裏,魚肉百姓。
縱然太祖在世,又能如何呢?
“名冊核定的如何?”
桂前走上前去,向著其中一位身材微微佝僂,頭發花白的老者問道。
“已經基本完成,不過軍士欠餉數目龐大,一時難以厘清,倒是還要些日子。”
桂前對於這個接過實際上並不意外。
他點了點頭,實際上,他也從來沒有認為小皇帝單憑一道不痛不癢催促旨意,就能讓這批早就習慣了吃軍餉的地方官府和豪強們乖乖的把早就吃進去的東西吐出來。
地方官府年年以各種理由拖欠軍餉,有時甚至不惜還以重利,但實際上,大多數時候,這是一筆根本不需要承擔任何成本和風險的巨額收入。
畢竟,北疆局勢近幾十年來格外動蕩,而士兵生活困苦,平均年齡就更低了。
而等到士兵不管是因為何種原因,蒙古入侵,營養不良,身染疾病,暴斃之後,不光是拖欠軍餉不必償還,就連朝廷給予撫恤,大多也會因為找不到其親人而落入地方官府之手。
大明士兵如老牛病馬,縱然傷痕累累,氣若遊絲,但若被軍吏將官驅使,卻還隻能舍命向前。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
桂前並沒有過多心理掙紮,旁邊劉參將和幾個親兵一起將今日發賞的名冊放在馬背上。
桂前看著那一冊冊新修訂的冊子,眼中閃過了一抹憂色。
常年欠餉,士兵困苦,飽受饑餓之苦,之所以還能忍受欺壓,無非是對於軍法保有最後幾分敬畏恐懼,小敏在內心深處還是信任朝廷和天子自有公斷。
雖然近來看起來,大同鎮當機立斷,以雷霆手段當眾斬殺了幾十個逃兵,表麵上風波暫緩。
但實際上,桂前心裏知道,大同鎮的士兵們的精神在常年的壓抑下恐怕早已到了崩潰了邊緣。
而如今,皇帝命使者按人頭給兵士發放賞賜,軍士欣喜若狂,翹首以盼。
已然已成他們當兵守邊,支撐他們忍受饑餓欺辱的最後一點盼頭。
而一旦到時他們發現自己連這點盼頭都沒有的話。
桂前回望了不遠處,那些平日裏混不吝的滾刀肉老兵油子,今天竟也破天荒的拿出自己壓箱底最好的甲胄,精心打扮著自己。
這些眉宇間皆是疲憊和風霜留下的傷痕的他們看著擺滿了銀兩,公平秤,和剪刀,正在核對名冊,準備發餉事宜的朝廷特使們,滿臉皆是期待。
見此,桂前心中不僅沒有半點欣悅,反而感覺渾身冰涼。
周圍兵士臉上的喜氣洋洋,但在桂前看來,卻宛如一座即將噴發欲出的火山。
一旦噴發,帶來的連鎖反應,恐怕不隻是大同鎮,恐怕整個九邊,乃至是整個大明帝國都要被波及其中。
畢竟……他們可不會因為是皇帝賞賜,就不加以克扣索要。
人之貪欲無窮,縱然明眼人能看出其中的危機,但恐怕也是有心無力。
……
“名冊已至,駱指揮可以開始了。”
隨手打發了來到自己身邊,滿臉憂愁,欲言又止,似乎想要說些什麽的純兒子。
桂勇之是不鹹不淡的表示今日招待京城禦史,有什麽事情來日再說。
駱安點了點頭,表示感謝,然後在眾人的簇擁下,走到了那些臨時搭起的草棚裏。
草棚中,早有武官分派人馬,在此守候。
見到麵前這位在當今天子入京繼位時,就隨著如今的羽林前衛指揮,天子親信,外戚蔣安從大同日夜兼程前往安陸護甲的五十騎之一,駱安的神色也不由得鄭重了些許。
如今,因迎駕之功,此人已是禁軍千戶,奉天子令守備文華殿,負責經筵安保,備受信任。
而這次,朱厚熜特意調了一批早先來自大同的老人跟著駱安一同前往慰問。
“草棚過於簡陋,委屈大人了,相信天子見大人竟委軀親自為將士發餉,定然會十分高興。”
麵前身披甲胄,和蔣安一樣壯的像頭熊一樣的中年武官看見駱安的竟然真的親自前來,驚訝之餘,趁機開始對著這位前途無量,備受天子信任的王府老人拍著馬屁。
“天子曾言,大明萬民,士農工商,無論是民戶、軍戶和匠戶,朝廷官吏,本無等級之高低,單純為分工不同……”
“我以為,天子所言甚是,天子上達天意,下禦萬民,人間至尊唯有天子,我等百官,名為顯貴,但在天子麵前,與草民又有何異,又怎可因朝廷信任,賞賜職務而沾沾自喜,自命不凡呢?”
見眾人目光看向自己,駱安回答道,眾人聽此,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隻不過,這些話語和附和中,有幾分真心實意,幾分敷衍,就另說了。
喜歡大明:從大禮議開始請大家收藏:(.)大明:從大禮議開始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