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孔子見葉公
字數:4502 加入書籤
終於到了葉邑,巧的是,正好撞見葉公在斷案。
案情很簡單。葉邑有一個叫張小三的年輕人,舉報自己的父親張大三盜竊了鄰居一頭羊。
葉公升堂,由於鐵證如山,張大山當場認罪,被關入大牢。
張小三舉報有功,被予以獎勵,還對張小三舉惡不避親之舉在葉邑全境予以通報表揚。
孔子當時就連連搖頭,他對眾弟子道“百善孝為先。張小三知道父親張大三犯了盜竊之罪,理應隱瞞,這是孝。因此而告官,這是大不孝。葉公之賢,看來不過如此啊。”
眾弟子連連點頭,又互相竊竊私語,孔子的話,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傳到了葉公耳裏。
聽說孔夫子到了葉邑,葉公非常高興,他立即安排會見孔子。
賢人會見的一應禮儀完成後,求賢若渴的葉公向孔子請教治國理政之道。
孔子捋了捋須,對葉公道“近者悅,遠者來。”
葉公聽了連連點頭,“近者悅,遠者來”,孔子一句話,道出了治國理政所需要達到的基本目標,以及實現此基本目標的必要措施。
唯有想方設法增強國力民力,極大提升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這才能使國內民眾內心喜悅。
也唯有國力增強了,民眾喜悅了,就可以吸引國外的人們不斷前來投奔。如此一來,國力更強。
民心,才是最根本的治國理政。為政之道,在於民心,得民心者,必能得天下!
孔子言簡意賅道出了治國理政的精要,同時也暗示自己之所以來葉邑,正是因為你葉公治理有方,百姓安居樂業,自己才慕名前來。
孔子,當然也懂得何為情商。向你葉公示個好,拍點小馬屁,這不失什麽麵子。
葉公非常感慨,他與孔子分析了一下春秋諸侯列國局勢,歎了口氣道“不管如何,欲使近者悅遠者來,極為不易。”
孔子當然知道葉公之所以感歎,在這個春秋江湖,禮崩樂壞的年代,無論是周王室,還是諸侯列國,哪個不是著眼於眼前利益,為所謂的富國強兵而不擇手段?
為了自身的利益,禮儀道德皆可拋。
從內心上講,葉公是讚同孔子的以禮教治國理政的,但時代在變,孔子在這個時候推行德治禮教,並不能在一些國家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其他的不說,單說楚國好了,楚國剛經曆了一場幾同於滅國的慘劇,想要真正實現對吳國的複仇,靠德治?
見葉公歎著氣,孔子想了想,輕聲道“德不孤,必有鄰。”
孔子想要表達的是,葉公呐葉公,你也別歎氣了,隻要堅持德治,必定會得到支持。
現在,我孔丘就願意支持你。
但是,葉公真的會踐行孔子想象中的德治嗎?葉公是一個有德的人,但他深知,此時的楚國,包括他治理下的葉邑,靠德治是不行的。
葉公,走的是一條法治的道路。
葉公毫不掩飾自己的治國理念,他已經委婉向孔子表示了德治在這個時候太難了,因為人們都不講德,而講實際。
講實際,那就不能靠講講道理就可以使人們接受。人們更願意接受的,是清清楚楚的約束,一是一,二是二,哪些是違法的,哪些是正當的。
正如葉公所表揚的那個張小三一樣,偷了羊的父親,就應該被問罪,所以他應該去告官,這就是張小三所知道的正義,也是他的正直。
而這種正義和正直,源於法製的約束。
這種約束,與道德無關。
在葉公看來,德治是在禮未崩樂未壞的前提下,人人才可以發自內心去遵守那些禮義仁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人們才會自覺去踐行。
但如今禮已崩樂已壞,要規範人們的言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法治。
法治到了一定的階段,當人們將遵守法律成為一種自覺,這便是開創了德治的基礎。
葉公與孔子,兩位那個時代的大賢,就為此而辯論了起來。
圍繞著張小三向官府告密父親張大三偷羊一事,孔子很直接地向葉公表示,那天葉公斷案存在很大的問題。
孔子的理由還是那天對眾弟子所講的,子告父,此乃大逆不道,是最大的不孝。
葉公認真聽著,末了他謙虛地對孔子道“夫子所言,確實有道理,禮儀之基礎,確實在於孝道。但吾認為,治理一地,首推法度。法不明,人不直,民不安。
張小三舉惡不避親,告發其父盜羊,此乃守法有信,貌似不遵孝道,實乃正直之舉。若一國上下皆正直之輩,何愁國家不治?”
孔子連連搖頭,對葉公道“葉公差矣。張小三雖正直之舉,然以直犯孝,實不可取。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應在其中。”
在孔子看來,孝是德治的基礎。張大三偷羊,固然有錯,但作為兒子,張小三完全可以通過另外的途徑去引導父親糾正自己的錯誤。
如張小三應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向父親張大三說明偷盜他人財物是可恥的,是非義的。然後,動員父親張大三將羊還給人家,或者賠償給人家,再向人家道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隻要心夠誠,且人家沒有損失,相信一定會得到人家的諒解。
那又何必非得讓父親被問罪呢?
葉公聽著,不禁對孔子失望起來。法治的要義在於確定了一個準則,違反了這個準則就意味著非法,就要受到懲處。在亂象環生的這個時代,無疑這是治國理政最直接有效的辦法。
而孔子堅持認為,正是因為許多國家的國君或執政大夫,如葉公一樣,隻看到了法治立竿見影的效果,從而忽略了德治在長治久安中的作用。
這是一種本末倒置的治理手段。
雖然,孔子與葉公彼此尊重,但因為治國理政理念的不同,使兩人互相都失望了。
告別了葉公,悶悶不樂的孔子回到了葉邑驛館。當天晚上,驛館大樹下,仲由等人點起了篝火,整了點酒,意欲為老師解解悶。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見眾弟子如此有心,孔子心甚寬慰。他也從房間出來,與大家團團圍坐。
一開始,誰也沒說話,畢竟滿懷希望來到葉邑,結果孔子與葉公治政理念不一致,孔子意欲在葉邑輔助葉公一展才能的夢想被擊得粉碎。
仲由實在壓不住心中不快,率先發起了話題。
今晚的話題,就是如何治國理政的問題。
這也是今天孔子與葉公會麵時談話的話題。到底是應該以德治政,還是該以法治政?
孔子很欣慰,他再次亮出了觀點“為政以德!”
春秋走到了這個時候,通過嚴明律法來治國理政且取得豐碩成果的國家越來越多,如鄭國執政大夫子產在世時,直接推出了刑鼎。
具體就是將法律條文鑄於鼎上,置於鄭宮前。公布了律法,讓百姓知道什麽可為什麽不可為,什麽是犯罪,使鄭國實現了中興跡象。
超級大國晉國,也在二十多年後采納了鄭國子產之策,將刑法公布於眾。
鄭國、晉國這樣的中原諸侯,通過刑鼎,將法律公布於眾,開創了中國成文法曆史。
在殘酷的春秋後期,許多諸侯國開始變革圖強。這種變革圖強,當時稱變法,其實就是法治的理念。
甚至孔子在魯國擔任大司寇時,也強調了法治的重要性。
依法治國,貌似是曆史發展的必然。
但這與孔子的儒家禮教思想相悖!
喜歡春秋魯國風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春秋魯國風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