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出讓帝號

字數:7794   加入書籤

A+A-




    第273章  出讓帝號
    換做以前,這些蠻人將領對於建功立業,根本不會有如此熱情。
    隻因漢人普遍自覺高人一等,就算朝廷不得已征召蠻兵參與平叛,最後也隻會賞賜一些錢糧。
    至於官職,蠻人根本不可能獲得。
    現如今,周琦賦予了蠻人與漢人等同的權利,蠻人不僅能夠當官,甚至還有可能封候拜將。
    對於這些蠻人而言,漢人官職的誘惑力不言而喻。
    且蠻人與異族之間也同樣擁有鄙視鏈的存在,就好似漢人瞧不起蠻人,認為他們乃是未開化者。
    蠻人同樣瞧不起撣國、驃國,認為他們遠離中原王朝,乃是邊塞蠻夷之邦,相比起早就依附漢王朝,已經與漢文化深入融合的南中各個蠻族部落,撣國、驃國根本不值一提。
    事實也的確如此。
    僅僅是永昌郡的些許南蠻部落,都能將撣國北方攪得天翻地覆,讓驃國找到機會可以趁機入侵撣國。
    若南中四郡各個蠻族部落齊心協力,再加上漢人的指揮調動,假以時日滅掉撣國,驃國,又算得了什麽?
    看著眾人的表現,周琦不由暗自點頭。
    他雖有心滅掉撣國與驃國,奈何騰不出手,若是自荊州或者揚州調兵,不僅會水土不服,還會勞師遠征,耗費數之不盡的錢糧。
    相反,讓項弘、孟獲、高定等人,在南中就近征調兵馬,籌備糧草,訓練士卒,而後前去征討兩個南方小國,反而最省時省力。
    除此之外。
    周琦設立南中都督,還打算圖謀交州。
    雖然交州地廣人稀,登記在冊的人口卻也超過百萬,若加上那些沒有登記的少數民族,以及被隱匿的戶籍,這個數量或許還要翻倍。
    周琦沒有精力自己領兵征討,設立南中都督,讓項弘、法正他們就近討伐,既能擴張領地,也不會影響北方戰略。
    給眾人畫好大餅,待孟獲、高定等人盡皆離開以後,周琦卻是單獨留下了項弘與法正。
    周琦看向二人,語重心長的說道:“中原局勢十分嚴峻,袁術敗亡已成定局,袁紹大勢已成,此後孤恐怕再無精力南顧。”
    “伯德忠心耿耿,勇猛善戰;孝直心思靈巧,智計百出。”
    “南中有汝二人在此,孤甚是放心,希望等到南中局勢穩定以後,你二人能夠滅掉撣、驃二國。”
    說到這裏,周琦停頓了些許,而後語氣變得有些肅殺,道:“南中各部落蠻族早已歸順朝廷,與吾等漢人亦有相同祖先,隻是缺少教化,又飽受地方勢力壓迫,才會舉兵叛亂。”
    “這也是為什麽,孤不忍在南中造成過多殺孽。”
    “然蠻人大多畏威而不懷德,孤雖然已經震懾過蠻族各部落酋長,仍擔心有些人心懷不軌。”
    “孤恩義已施,日後再有悖逆朝廷舉兵叛亂者,皆夷其族!”
    項弘、法正聞言,皆神色凜然,齊聲道:“唯!”
    周琦目視二人,繼續說道:“南中土地肥沃,物產豐美,撣國、驃國之民何德何能,能夠享受此等膏腴之地?”
    “大軍南下之際,無需約束各部落將士。”
    “孤不希望數十上百年之後,此二國餘孽繼續作亂,把疆域獨立出去,爾等可知曉吾意?”
    兩人聽到這裏,皆心中駭然,垂首拜道:“唯!”
    如果說蠻人後世都是漢人,讓周琦對他們產生好感的話。那麽生活在中南半島的那些人,除了緬北曾納入華夏的統治以外,緬中以及緬南從來都是獨立的王國。
    周琦也不算什麽好人,對於非本國之民,可就沒有那麽多的耐心與仁慈了。
    相比起慢慢教化中南半島之民,周琦更願意使用西方人對待印第安人的政策,以快刀斬亂麻的形式,徹底斷絕當地人日後複興反叛的機會。
    這麽做,雖然會背一世之罵名,對於整個華夏而言,卻是利在千秋。
    周琦不使用同樣對待蠻人的政策對待那些人,除了蠻人在後世與漢人無異以外,還因為南中四郡蠻人與漢人雜居數百年,早就有了融合的基礎,對於漢文化也有著很深的認同感。
    反之,中南半島的原住民,自始至終都是獨立的王朝,而且有著自己的信仰。
    周琦不太認同那種信仰,也知道想要改變有信仰的國家究竟多麽困難。
    因此,相比起花費數百年恐怕都很難做成的民族融合,周琦不介意從一開始,就將他們徹底抹除。
    就這樣,周琦離開了。
    臨走之前,留下了五千漢人兵馬,而後率軍浩浩蕩蕩返回襄陽,並且第一時間調杜畿、張紘、張昭、顧雍四人前來南中各郡任職。
    汝陽,皇宮。
    袁術看著宛若雪花般的戰報,不由麵如土色。
    紀靈被張郃射殺。
    張勳被顏良斬殺。
    橋蕤被文醜斬殺。
    韓暹、楊奉投降劉備,陳蘭、雷薄投降袁紹。
    其餘麾下文武,逃跑者不計其數。
    袁術稱帝不到一年時間,已經是眾叛親離,麾下幾乎再無可用之人,早就被不斷加固的汝南城牆,亦是搖搖欲墜。
    當袁紹在長平擊敗袁術主力,率領大軍圍困汝陽以後,袁術治下的各郡縣幾乎都被袁紹傳檄而定。
    除了各郡縣官吏都是明眼人,知曉袁紹必然勝利以外,也與袁紹的出身有關。
    袁紹再怎麽說,也出身汝南袁氏,與袁術乃是兄弟。
    能夠在袁術治下為官之人,除了袁氏子弟以外,很多都是汝南袁氏的門生故吏。
    他們當初下錯了注投靠袁術,現在縱然改投袁紹,卻也算不得什麽,反正都是為了袁氏效力。
    若是換做劉備,縱然擊敗了袁術主力,恐怕也會步履維艱,處處受到阻攔。
    如今的袁術,幾乎隻剩下汝陽這座孤城。
    若非袁術早在稱帝以前,就不斷擴張、修建汝陽城牆,而且搜刮了許多錢糧充實汝陽府庫,恐怕汝陽早就被袁紹麾下的大軍攻破了。
    饒是如此,汝陽城內現在也是人心浮動。
    不僅因為袁術的接連大敗,也因為荀攸使用的攻心之策,每日都有人朝著城中射箭,箭矢上綁著勸降書信。
    書信內容也很簡單,隻說汝陽亦為趙王故鄉,城中父老鄉親都與趙王有舊。
    趙王不忍看到汝陽生靈塗炭,希望城中軍民能夠主動開城納降。
    趙王承諾,城破之日,絕對約束三軍,對城中大族、百姓秋毫無犯。
    若換做別人,城中軍民看到書信內容以後,恐怕還有些擔心,城破以後對方不會照辦。
    隻不過,袁紹也出身汝陽,在士林與民間又名聲極好,所以根本沒有人會質疑書信的真實性。
    正是因此如此,才會使得城中軍民皆人心浮動。
    看著滿臉頹廢之色的袁術,鄭泰從懷中拿出了一封書信,將之交給了袁術,說道:“此乃荀公達讓人送給老臣的勸降書信。”
    “這封書信,直接送了老臣的府中,陛下可知形勢究竟有多麽嚴重了嗎?”
    鄭泰與荀攸之間,私交不錯。
    大將軍何進輔政之際,為了拉攏士族,征辟了許多有名望的士子,荀攸、鄭泰都在其中。
    後來何進身死,董卓亂政,兩人又被迫在董卓帳下效力。
    隻不過,兩人都並非安分之人,曾經聯合設計想要刺殺董卓,事情敗露以後荀攸被捕入獄,鄭泰卻是逃到袁術這裏,被其委以重用。
    這麽說來,鄭泰與荀攸之間,也算得上是共患難的知己了。
    有了這層關係,荀攸寫信勸說鄭泰投降,倒也不是什麽奇怪的事情。
    隻不過。
    汝陽早就被袁紹圍得水泄不通,袁術為了不讓袁紹麾下探子進城,更是在各個緊要之地派遣心腹領兵把守,保證一隻蚊子都不能飛入城中。
    現在,荀攸的書信卻出現在了鄭泰府中,事情可就不一般了。
    也就證明,城中局勢糜亂到了何種境地,就算袁術硬著頭皮死守汝陽,恐怕也堅持不了多久。
    袁術看完書信內容,也聽出了鄭泰的言外之意,當即頹然歎息,默然不語。
    鄭泰道:“老臣當日力勸陛下莫要稱帝,卻被罷官賦閑在家。”
    “若不稱帝,南方諸侯聯盟不會破裂,袁紹領兵來攻豫州,周子異、劉玄德必然引兵來援。”
    “正是因為陛下稱帝,才使得如今孤立無援,汝陽已為孤城矣!”
    袁術心如死灰的看著鄭泰,道:“事已至此,如之奈何?”
    鄭泰沉吟半晌,卻是說道:“陛下可以派人出城,將傳國玉璽連同帝號,全都獻於袁本初,以此為條件必能保全性命。”
    “陛下終究乃是汝南袁氏嫡係子弟,袁本初此人又極好臉麵。”
    “若陛下願意服軟並且獻上帝號與傳國玉璽,袁紹必不會害陛下性命,反而會以高官厚祿奉養陛下,以收人心。”
    “如此雖然會失去實權,卻能富貴一身,總好過城破兵敗身亡!”
    袁術此時已經山窮水盡,聽到了鄭泰的勸誡以後,臉上表情陰晴不定,猶豫許久才頹然歎道:“悔不聽軍師昔日之言。”
    “軍師可願為使,出城與袁本初商議投降事宜?”
    鄭泰道:“老臣願往!”
    城外袁軍營寨,主帥營帳,袁紹盤坐於涼席之上,喝著酸梅湯,吃著葡萄,好不愜意,絲毫不擔心汝陽戰事。
    “啟稟大王,袁公路使者求見!”
    就在袁紹正在享受之際,忽有左右來報。
    袁紹問道:“來者乃是何人?”
    左右答曰:“乃袁本初帳下軍師鄭泰!”
    袁紹聞言,不由眼睛大亮,讓人撤掉了營帳內的東西,整理好衣冠以後,這才說道:“召鄭公業進帳議事,順便把公達喚來。”
    袁紹此人對於名士向來禮賢下士,鄭泰無論出身還是名望都是不凡,袁紹才會如此看重。
    他也知曉荀攸此前給鄭泰寫了勸降書信,這才讓荀攸一同前來招待鄭泰。
    鄭泰走進營帳之內,當即對著袁紹拜道:“外臣拜見大王!”
    袁紹見狀,卻是急忙起身,而後滿臉欣喜的迎了上去,扶著鄭泰雙臂說道:“孤與公業,可是好久不見呐!”
    從這裏也能看出,袁紹與周琦之間的區別。
    如果是周琦,遇到自己心儀之人來投,必然會在得知對方姓名以後,直接出帳相迎,在對方行禮之前,就扶住對方雙臂,以示親近。
    反觀袁紹,卻是自持身份,要等到對方進帳行禮完畢以後,才會裝模作樣的上前盛情招待。
    鄭泰聽到了袁紹之言,不由歎道:“上次與大王相見,還是九年以前。”
    “當年董卓亂政,意欲廢立天子,群臣皆兩股戰戰,不敢多言,唯有大王奮起神威,與董卓針鋒相對,據理力爭,而後憤然離開雒陽。”
    “自那日起,吾便知大王未來必成大業!”
    袁紹聞言,臉上不由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態度也顯得越發熱情。
    他看著臉上帶著些汗水的鄭泰,當即令其坐在涼席之上,吩咐婢女掐來給鄭泰扇風,又讓了奉上了酸梅湯與葡萄。
    袁紹指著酸梅湯道:“如今天氣炎熱,此湯甚為解暑,公業先喝一點,再談正事不遲。”
    鄭泰也不推辭,謝過袁紹以後,端起了一碗酸梅湯慢慢喝掉,隻感覺酸酸甜甜,因為天熱而躁動的內心,也逐漸平複了下來。
    看到鄭泰放下了碗,袁紹又指著果盤上的葡萄說道:“此乃張騫出使西域之時帶回,夏日搭配酸梅湯,甚是解暑,公業也不妨嚐嚐。”
    鄭泰倒也不急著表露來意,拿著葡萄慢慢品嚐,的確感覺酸甜可口。
    不多時,荀攸已經來到營帳之內,先是對著袁紹行禮,而後看向鄭泰,笑著說道:“多年不見,公業兄風采依舊啊。”
    鄭泰搖頭苦笑道:“相比起公達,吾可是差遠嘍!”
    三人都有著同樣的經曆,那就是曾在大將軍何進帳下任職,而後又都被董卓征辟,最後以各自的方式反抗董卓暴政。
    有了這層關係,三人自然是相談甚歡。
    不知過了多久,荀攸忽然問道:“公業兄可是收到了吾之書信,欲轉投趙王而來?”
    鄭泰搖頭道:“吾此來乃是替吾主出使,打算奉上傳國玉璽以及帝號,而後開城投降,隻希望趙王入城以後,要善待吾主以及城中百姓。”
    袁紹驟然聽到這個消息,臉上不由逐漸浮現出了燦爛的笑容。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