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白馬軍步步緊逼

字數:4236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大明:苟住也要加油幹 !
    第297章 白馬軍步步緊逼
    張獻忠因輕敵且內部不合而在河南之戰中敗於白馬軍沈明傑。
    曆經多年的努力,此時的張獻忠號稱擁兵三十餘萬,麾下更是擁有著猛將謀士,而且占領了河南最大的糧倉洛口倉,連敗大明各路兵馬的他,奪取了洛陽,建國亦是指日可待。
    作為梟雄,此時的張獻忠可謂風光無限,兵多糧廣、猛將如雲的他,可以說是在大明看來是天下最為有力的爭奪者之一。然而,在擊敗大明河南巡撫之後,兵威正盛的他卻在“河南之戰”中慘敗給了沈明傑的兩萬人馬,就此退出了爭奪天下的行列,而大西軍也就此退出曆史舞台。
    張獻忠率軍攻破大明河南最大的糧倉洛口倉,開倉放糧大肆擴張勢力(吸收了很多起義軍),實力大振的張獻忠開始圖謀建國,企圖進一步圖謀潼關的白馬軍。
    同年七月,為了徹底打敗張獻忠,種花家以沈明傑為主將,抽調聶小雨、肖華榮等東下洛陽,由於在進軍途中進展太快,於是命杜文歡任大軍的前敵總指揮總指揮,張獻忠等各軍於同年九月齊集洛陽,使得洛陽的兵力達到十餘萬。
    此後,為了爭奪洛陽地區的控製權,先後交戰數十次,張獻忠部卻始終難以勝利。後因張獻忠催促甚急,孫可望不得不渡過洛水決戰,結果慘遭戰敗,損失數萬人,導致洛陽守軍實力迅速下降。
    就在洛陽岌岌可危之時,張獻忠與原農民軍首領號稱曹操的羅汝才發生火並,雖然最終殺死羅汝才成為了真正的首領,卻也讓農民軍元氣大傷,更為此後的內部分裂、戰敗埋下了伏筆。
    正月,完成內部整合的張獻忠率三十萬大軍攻占金墉城,直逼洛陽。然而正在此時,李定國卻突然發動“兵變”,弑殺劉宗敏,並率軍北上。
    消息傳來,為擊敗專橫跋扈的張獻忠,白馬軍遂派人招降李定國,承諾隻要平定河南,便讓其前往雲南出國參戰,而李定國為了避免作戰,遂接受了招降。
    同年七月,在郟縣大戰,雙方苦戰一天,缺乏糧草的農民軍潰散,將領死傷慘重,張獻忠率領殘餘兩人逃往魏縣。而白馬軍此戰同樣有損失,嫡係部隊,損失過半,就連沈明傑其本人也身受重傷。
    就在大戰之際,肖華榮卻在洛陽外悄然發動了突襲。
    張獻忠部先經曆了內耗,緊接著便發生大戰,其實力損失極為慘重,因此在被擊敗後,郝搖旗整頓敗軍,想回到汝州。
    然而,此舉卻引起了張獻忠舊部的強烈不滿,有將弟兄們的怨言稟告了郝搖旗,結果卻被懟了回去。緊接著,四王子的心腹亦幾次三番前去勸阻,但郝搖旗仍然我行我素。結果,此舉直接為接下來的戰敗埋下了伏筆。
    與此同時,白馬軍利用郝搖旗與張獻忠舊部的不和,暗中離間張獻忠舊部的關係,進一步導致了農民軍內部的分裂。
    不久,已經得知張獻忠不知去向的郝搖旗,又豈肯自投羅網,他率領主力駐守金墉城,拒絕見四王子,並準備恢複一段時間元氣後,再對洛陽發動進攻。
    趁著農民軍疲憊之機,肖華榮親率精兵戰騎兩千,直逼偃師,準備與郝搖旗在野外決一死戰。“未幾,華榮破郝搖旗還,其勁兵良馬多戰死,士卒疲倦。欲乘其弊而擊之,恐人心不一,乃假托鬼神,言夢見聖公。乃立於洛水,遣巫宣言欲令急討,當有大功,不則兵皆疫死。兵多白蓮教人,俗信言,眾皆請戰。”
    肖華榮的計劃是,先與已經被策反、駐守興洛倉的農民軍將領裏應外合,拿下興洛倉斷絕糧道,然後再回軍一舉擊潰郝搖旗。然而,當得知白馬軍抵達偃師後,郝搖旗也怕糧道被斷,於是急忙讓袁宗第駐守金墉城,自己則親率部將等直撲偃師,擋住了想要繼續東進的肖華榮。
    當時郝搖旗統率兩萬人馬在南,袁宗第的一萬大軍在北,郝搖旗將軍隊分為兩部,其中一部是由自己親領的和剛剛歸附的張獻忠舊部,駐紮於北邙山南麓。另一部則是由袁宗第統率的張獻忠舊部,駐紮於偃師城北。兩路兵馬互為犄角,白馬軍如進攻一部,另一部便可出兵夾擊。
    戰前,郝搖旗召集眾將商議作戰方案,謀士認為白馬軍精兵盡出,洛陽必然空虛,可留一部牽製,然後出精兵直取洛陽,白馬軍必然疲於奔命,如此便可輕鬆將其擊敗。
    其他謀士則提出,我方兵多糧廣,可以利用城池固守,如此白馬軍必然進退兩難,不出十日必然軍心動搖,到時必然可一戰而下。
    然而,剛剛歸附郝搖旗的將領等卻急於立功,主張利用兵力優勢主動出擊,表示白馬軍不僅兵少,且,兩軍交戰豈是我軍對手,而袁宗第等也主張力戰。
    由於與白馬軍已經多次交戰,一直以來都是多敗,如今不僅占據著絕對兵力優勢,且看上去士氣高漲,於是便沒有聽取建議,反而認同了袁宗第等人的方案。
    同年九月十日,雙方的決戰打響,白馬軍先派數百騎兵攻打四王子,郝搖旗則派袁宗第等前去救援,然而甫一交戰袁宗第便被流箭射中,其他將領上前救援,結果又被長槍擊殺。
    雖然初戰失利,但郝搖旗畢竟實力優勢巨大,因此倒也沒有放在心上,大不了整軍再戰便是。與此同時,由於輕視肖華榮,竟然不設壁壘。肖華榮見狀,於是趁夜派遣200餘騎潛入北邙山,埋伏於溪穀之中。
    次日淩晨,白馬軍動員部隊,趁著郝搖旗尚未整軍完畢,搶先發動猛攻,農民軍雖然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但畢竟兵力占優,一時間雙方竟然殺了個難解難分。
    關鍵時刻,肖華榮找了個像郝搖旗的人捆了起來,押至雙方陣前,讓士兵們大喊,“郝搖旗已被活捉”。與此同時,預先埋伏的兩百騎兵亦從山上殺出,居高臨下衝入沒有營壘保護的農民軍後陣,到處放火焚營,一時間郝搖旗大軍亂作一團。“時密新破,有輕心,不設壁壘。白馬軍夜遣三百餘騎潛入北山,伏溪穀中,令軍人秣馬蓐食,遲明而薄密。郝搖旗出兵應之,陳未成列而兩軍合戰。其伏兵發,乘高而下,馳壓營,又縱火焚其廬舍,軍潰,降其將,進下偃師,郝搖旗走保洛口。”
    農民軍內部本就有著不穩定因素,如今得知郝搖旗被俘,頓時軍心動搖,原本僵持的戰場就此變成了一邊倒,眼看難以再戰,剛剛歸附的更是果斷反戈。與此同時,作為張獻忠嫡係的孫可望本就與不和,當郝搖旗遭受攻擊時他竟然選擇了在一旁隔岸觀火,如今見戰敗,竟然也就此投了白馬軍。
    郝搖旗可謂慘敗,不僅十餘萬大軍僅剩下了一萬餘人,更有心腹等人被俘。白馬軍取勝後,立即率軍圍攻偃師,偃師守將的士兵則暗中叛變,將城池獻給了白馬軍。
    郝搖旗本想退守洛口倉城,收攏殘兵再戰,然而身在洛口倉的將領卻早已暗投白馬軍,竟然派人送信,希望能夠前後夾擊。
    郝搖旗得知此事後,則采取了將計就計的策略,於洛水設伏,意圖等到白馬軍半渡洛水時發動突襲。然而,由於內奸作祟,等到白馬軍的軍隊已經全部渡過洛水,設下的暗哨卻仍未發送信號,結果導致再度戰敗,隻得率領殘餘人馬逃往虎牢,隨之有投降將領將洛口倉獻於白馬軍。
    敗退虎牢關的郝搖旗雖然損失慘重,但並不死心的他,意圖繼續退往黎陽倉,與駐守在那裏的四王子會合後再做打算。聽聞郝搖旗計劃,有人勸道,“當初殺死劉宗敏時,四王子亦差點被殺,如今跑去投奔他,豈不是羊入虎口?”
    正在郝搖旗舉目四顧心茫然之際,得知殘兵已經退守河南孟州,隻好率領軍隊跑去會合。
    雖然兩年多來的努力一戰灰飛煙滅,但郝搖旗並未徹底灰心喪氣,畢竟自己當年跟隨高闖王時,比之今日還要淒慘。重新打起精神,很快便提出了一個可行性極高的戰略,即“南守黃河,北守太行,東連黎陽,再取東都”。
    然而,此時諸將的情緒早已沮喪到了極點,大家都認為此時已是大勢已去,郝搖旗這才意識到人心已經徹底散了。無奈之下,在與手下等商議之後,最終率領著兩萬多殘部北入山東,轉投了大明王朝。
    曾經統率數十萬大軍,麾下猛將如雲,擁有爭奪天下實力的張獻忠,就此退出了逐鹿天下的資格。而俘獲了十餘萬農民軍,拿下河南湖北的白馬軍統一之路已經很清楚的給了種花家所有人。
    縱觀此戰,張獻忠戰敗的一個重大原因便是內部不和,其雖然實力雄厚,但內部卻是分裂為了四部,沒能及時完成內部整合,結果在戰事不利的情況下,內部迅速崩潰,最終慘遭滑鐵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