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黃巢和張獻忠的下場

字數:3171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大明:苟住也要加油幹 !
    第301章 黃巢和張獻忠的下場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這是黃巢率領幾十萬農民起義軍圍困長安時詩興大發,借詠歎菊花來形容勢不可擋的義軍力量。透過那盛開的黃色菊花,仿佛讓人看到那威武雄壯的黃金鐵甲軍,即將攻破長安的磅礴氣勢。
    英雄不問出處,誰能想到一個販鹽之人僅用五年的時間就把唐僖宗趕出了長安。這個出身下層的人開始打著救民於水火的旗號,卻在進入長安後做了一件愚蠢的事情,那就是宣布稱帝。
    沉醉在大明宮春風得意、煙花繚繞當中,卻渾然不覺唐朝的軍隊已經悄然逼近了長安。倉促應戰結果可想而知,一敗塗地,他帶著殘兵敗將逃到了山東,自此沒有任何音訊。
    但是他如何終老卻是不得不談的。在關於黃巢的死的記述卻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一個是被殺另一個是自殺。顯然這兩種說法其中必有一個是假的。
    據《舊唐書·黃巢傳》中有關黃巢死因的記述是這樣的:“巢將林言斬巢及二弟鄴、揆等七人首,並妻子皆送徐州”。也就是說是在黃巢兵敗後,看到生還無望便讓他的外甥林言把自己殺掉。
    同時這樣記載的史書還有《資治通鑒》《桂苑筆耕錄》《北夢瑣言》。林言是黃巢身邊的禁衛隊首領,他是黃巢最親密的人,從事實上看,林言拿著黃巢的首級去投唐。如果並不是林言殺的黃巢,那麽林言卻冤枉地背了賣主求榮的千古罵名。
    而《新唐書》對於黃巢的死卻是這樣記載的,在黃巢兵敗狼虎穀後,他見大勢己去,生還無望。為了保存反唐血脈,他讓自己的外甥林言拿著自己的首級去投唐。
    林言不忍心殺掉自己的舅舅,於是黃巢自刎。林言隨後就斬下黃巢的首級去降唐軍,不料中途遇到沙陀人,沙陀人求功心切遂將林言也殺了,將兩人的首級一同獻給唐軍。
    《新唐書》成書於北宋年間,但是有關唐史在五代後晉時就有官修的舊唐史。後世為了區別兩者,遂把五代時期的《唐書》稱為舊唐書,而把北宋歐陽修主持修編的稱為《新唐書》。
    由於成書時間的差異以及時代背景的不同,舊唐書於亂世,成書倉促,大有疏漏之處。八大家的歐陽修主持修編的《新唐書》,不僅內容豐富,對於史料的收集也是極為全麵的。
    新唐書有一點不好,就是秉承春秋的筆法寫史。當然了,歐陽修名氣大,研究曆史的人大都會參考《新唐書》的相關記載。
    種花家從敦煌莫高窟發現的文書中有一部《肅州報告黃巢戰敗等情況殘卷》,裏麵有記載:“其草賊黃巢被尚讓殺卻,於西川進頭。”
    尚讓是何人?尚讓是黃巢起義軍的二號人物,其早年追隨王仙芝後投奔黃巢,黃巢在長安稱帝後任命的四個宰相當中就有尚讓。
    後來遇到唐軍反撲,黃巢帶餘部到達河南境內卻遭遇沙陀兵的突襲。傷亡無數急需救援,這時的尚讓卻背叛黃巢反投唐軍。
    有關黃巢的死,牽扯到兩部正史的不同記載。《肅州報告黃巢戰敗等情況殘卷》裏有尚讓殺黃巢的記述,究竟哪個是曆史的本來麵目,留待後人評判。
    回到明末的張獻忠,春天,肖華榮率兵五萬,自河中南渡,連敗明軍和大西軍於太康、汴河、王滿渡。明軍隻好轉戰山東。同年三月,聶小雨大敗明軍於王滿渡(今河南中牟北)。
    而張獻忠大西殘部向東北逃亡,又遇肖華榮於封丘(今河南封丘),時遭大雨,張獻忠集散兵近千人奔兗州,“白馬軍晝夜馳,糧盡不能得,乃還。”
    六月十二日,聶小雨率兵萬人,與降將緊追其後。是年六月十五日,“張獻忠入泰山,白馬軍聶小雨之眾掩捕之。至狼虎穀,斬殺張獻忠等七人首,並妻子皆送兗州。”
    “張獻忠死於泰山……九頂山南有大塚,俗稱黃巢墓。在黃巢旁起墓穴”。
    據《新唐書·黃巢傳》記載,“巢計蹙,謂林言曰:若取吾首獻天子,可得富貴,毋為他人利。言,巢甥也,不忍;巢乃自刎。”
    又據邵博《河南邵氏聞見後錄》記載,“唐史中和四年六月,時溥以黃巢首上行在者,偽也。東西兩都父老相傳,黃巢實不死,其為尚讓所急,陷泰山狼虎穀,乃自髡為僧,得脫。往投河南尹張全義,故巢黨也,各不敢識,但作南禪寺以言之。”
    陶榖《五代亂離記》也記載到,黃巢遁免,後祝發為浮屠。
    有詩雲,三十年前草上飛,鐵衣著盡著僧衣,天津橋上無人問,獨倚危欄看落暉。
    黃巢死後,黃巢從子黃皓率殘部流竄,號“浪蕩軍”。昭宗天複初年,進攻湖南時,為湘陰土豪鄧進思所伏殺。至此唐末農民起義結束。唐僖宗中和四年,秋七月,僖宗在大玄樓舉行受俘儀式。
    武寧節度使時溥獻上黃巢首級與黃巢姬妾二三十人。僖宗問‘汝曹皆勳貴子女,世受國恩,何為從賊?’
    居首的女子回答:‘狂賊凶逆,國家以百萬之眾,失守宗祧,播遷巴、蜀;今陛下以不能拒賊責一女子,置公卿將帥於何地乎!’
    上不複問,皆戮之於市。”
    臨刑前,執法人員可憐這些婦女,讓她們喝醉後再執刑,女孩們邊哭邊喝,不久在醉臥中受死,獨居首的女子不哭亦不醉,從容就死。
    張獻忠失敗前夕,包圍泰山近一年時間裏,張獻忠采用過的機械化方式,將活人粉碎,以人肉作軍糧,供應他的部隊,以保證他起義軍的戰鬥力,創造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人食人紀錄。
    這一份駭人聽聞的食人紀錄,既是荒唐又是殘忍。黃巢和張獻忠是農民革命領袖,領導的農民起義也不能說一點好沒有。
    張獻忠的死標誌大西滅亡,而河南和湖北進入白馬軍時期。
    白馬軍采取隻除首惡,其他人一律不再追究,分田地,起大寨,修馬路,建設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