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種花家的政治
字數:2908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大明:苟住也要加油幹 !
第339章 種花家的政治
種花家鼓勵收割貪官汙吏,有一個名叫周縱的酷吏,此人嗜血如狂,他曾出任蘭州州長,到任的當天,突然封閉了監獄,將獄中輕重犯人兩百餘名,以及正值午飯時來給犯人送飯的家屬,以“為死囚私自解脫枷鐐”之罪名,不由分說,全部處死。如此不問青紅皂白的屠殺,卻贏得了白蓮教當地護法的歡心,竟將他名列推薦。
種花家朝中有幾名大臣氣憤不過,就商議共同上書,彈劾周。當時商議這事的共有五名大臣,其中有一個叫張旭的年輕官,雖然他也知道奏章一上,很有可能會立即遭受到報複,但迫於情麵,又擔心同僚譏笑自己怕死,就硬著頭皮上了書。
卻不料,等到張上書之後,另幾名大臣卻做若無其事狀,並沒有按照事先的約定與張一道彈劾。張合悲憤不已,可是事已至此,就隻能閉目待死了。
當太子殿下劉強讀到張的奏章的時候,他剛剛病愈,正在驅車前往行宮的路上,途中發現樹木未經修剪,知道這項工作是由護法周縱負責,心裏想,莫非是認為我病了之後,就不會再起來了嗎?從此對周起了殺心,就以張的上書為由,另外又指責周縱違抗聖旨,殺死了他。
周縱被殺,彈劾的張因此而晉升。另幾名大臣得知之後,捶胸頓足,後悔不已。可是他們太明白事理了,明白過度,就是世故,就會對自己所介入的事情有一個理性的判斷。然而官場之上的人際關係博弈所遵循的從來不是理性的法則,所以這些人注定喪失晉升的機會。
曆史上還有一個有名的“八板子將軍裴聿”,此人按照“明”的法則行事,隻管按責任行事而不計後果,結果連升了八級,成為官場上一件大事。
裴聿此人原是唐高祖李淵的兒子李元嬰身邊的參軍,由於李元嬰此人貪贓枉法,魚肉百姓,別人不敢相勸,隻有裴聿不敢忘記自己的職責,出言相勸,結果惹火了李元嬰,命人將他拖下去,狠狠地打了八大板子。
明明是盡職盡責,卻冤乎枉哉地挨了板子,天真的裴聿無法接受這樣冷酷的現實,就向李淵哭訴。李淵問他:“你挨了幾板子打呀?”裴聿哭道:“嗯……前後一共打了我八大板。”李淵點頭道:“那好,你忠於職責,不該挨罰,我自己的兒子,我會批評他的,你就連升八級吧,算是朝廷對你工作負責的獎勵好了。”
於是裴聿連升了八級,升到了六品官。任命書下達那天,他哭了,說:“我的命可真苦啊,如果我當時跟皇上說,我挨了九板子的話,那麽我現在已經是五品官了……”
裴聿又犯糊塗了,他不知道,如果他真的挨了九板子,李淵也不會升任他為五品官的。但是正因為他不懂得這個道理,才會挨了板子,才會升官。所謂官場上的事無定數,說的就是事情發展自有其特定的內在規律,這規律就是在你不明白的情況下才會升職,否則你是不會獲得晉升的。
許多時候,政治上的博弈比真刀真槍的戰場廝殺來得更為慘烈
俗話說得好,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在韜光養晦方麵來說太子殿下劉強比他的幾位哥哥強上數倍。得益於父親的強權鐵腕,劉家的兄弟一出生就擁有了他人一輩子難以企及的財富與地位,但相信血緣關係及種族的輩分,使得沒有能夠很好的處理劉家大院的交接問題,為自己的家族內鬥悲劇化埋下了隱患。
麵對著自己的兩個哥哥先後都做了郡王,太子殿下劉強受到的激勵還是蠻大的,在被當成了太子上台後,他一改兩位哥哥的硬碰硬做法,開始采取隨之任之的懷柔態度,說白了就是想幹嘛就幹嘛,隻要麵上還沒有公開進行反對,那麽一切你說了算。
老實說對付自己兄的成功策略基本是一個良好的範本,之後許多人物都是模仿學習的。
太子殿下劉強擁有了絕對的權力,在麵上能滿足一切自己的需求了,雖然骨子裏這位仁兄還是希望坐上那最高的寶座,但是在封建禮教強大的時代提前是一件極為“冒險”的事情,加上聖公劉洋自身擁有極大地威望,所以這件事逐漸變成了拉鋸戰。
除了在大事上一切聽從聖公外,在平時的交流相處中也是極盡“溜須拍馬”之能事,總之自己的老爸老媽怎麽開心怎麽來,比如大大的討好獎勵兄長的母親之類的。這些做法至少在幾年內可以保證自己的安全和皇位的穩固了。
防守反擊的要點其實是怎麽做到防守的成功,之後還是要再打回去的。在成功保住自己的同時,開始積極地謀劃怎麽去進攻,他的做法很是睿智。看到自己身邊除了幾個太監及少數幾位沒有權力的大臣外,所有的勢力都在老爹那邊,他想到的首先就是瓦解分化對手的勢力,在內部沒有實現突破可能的情況下,唯有尋求外部的機會,這個機會就是對於西部的戰爭。
雖然當時的歐洲已經開始腐爛並且有逐漸萎縮的態勢,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狗逼急了還是會咬人的。滅亡歐洲統一大陸對於太子殿下劉強來說也是一件極有吸引力的事情,自己有權有勢,就差這最關鍵的一步了,如果能順利滅亡了對手那麽威望日隆的自己很快就能登上最高的寶座。
對太子殿下劉強來說比較幸運的一點是第一階段的戰爭種花家方麵獲得了勝利,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天主教的威望及士氣,但是聰明善於觀察的太子殿下劉強也通過這一係列戰爭看到了敵我雙方的不足,他認定歐洲最終會在戰爭中敗下陣來,所以他在暗中加緊了奪權的準備。
說了那麽多大的格局策略方麵的計劃與執行,其實最後的奪權就是簡單的一場戰術突擊而已,就像當年康熙就找了一些摔跤手擒拿了鼇拜而已,太子殿下劉強趁向皇後匯報工作的時候,說了一些東西。戰略上的安排是為了戰術作為伏筆,為戰術勝利後自己能圓滿上台做好準備的,如果沒有前期那麽多努力,很可能老爹是死了,但是他的未來還要費力。而戰術是戰略最終成果的關鍵,就是在暗中拉攏分化了再多的人,他們都隻是看熱鬧在進行政治籌碼投機者而已,刺刀見紅還是要靠自己的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