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君作守鬆鶴 【第八十四章】回城

字數:3624   加入書籤

A+A-


    在這深山穀底,時間一晃而過。
    山間的新綠,浸染著自然的氣息和生命力,空氣新鮮而甜美。
    蕭月懷在這裏,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舒展。若非惦記著京城之事,她都有些不願離開了。
    一大早,蘇郢便尋好了離開的路。並雲山崖底連著一條通往南丘的小路,從那裏能更快地回到京城。
    蕭月懷站在木屋的廊前,懶洋洋地舒展著四肢,最後看了一眼這個地方,才下了懸梯。
    蘇郢在她身後一丈遠的地方跟著,一言不發。
    蕭月懷目光掃過去,柳葉眉挑起,無可奈何道:“離那麽遠作甚?怕我吃了你?”
    蘇郢怔了一下,乖乖地跟了上去,高挑修長的身軀一下子便罩住了女娘的影子。
    公主仰目望他,薄唇彎著一抹笑,然後停住腳步,主動挽住了他的手臂。蘇郢眉心一跳,那股甜膩繁雜的心緒再次上湧,擾得他渾身不安。這一次怕公主再生氣,他沒有推開。
    蕭月懷見他沒有反抗,頗有些驚喜,心裏腹誹:難道這朽木開竅了?
    通往南丘的途徑遙遠。一男一女相伴著,走了將近一個時辰。
    沿途遇上了一片鮮紅似血的楓樹林,比長荊山的還要秀麗盎然。分明已經是晚秋,這裏的楓葉倒是像火般更加豔烈,叫人流連忘返。
    蕭月懷一邊驚歎,一邊開懷笑著。
    重回十五歲後,她隻顧著調查陸家的罪證,成日裏思考著怎樣才能在這詭譎可怖的朝局裏立足,又如何力挽狂瀾,救大周出危局。
    已然忘了,從前的自己是最愛這纖凝碧落、扶光坤靈的,成日裏和母後鬧著要來尋景。
    這片刻的安寧,放在如今竟成了奢求。
    蕭月懷垂下頭來,憂傷滿目。
    蘇郢及時察覺,小心翼翼問:“公主不喜歡這裏嗎?”
    蕭月懷下意識地收斂表情,藏起情緒,又反應過來這是在郊外,她麵對的隻有蘇郢一個人,於是放鬆著回應:“喜歡的。隻是...嫁人之後,再無空閑賞景,難免有些惆悵。”
    蘇郢將她的話一個字、一個字地聽進心裏,記牢了說道:“是臣的錯。未能讓公主有閑暇之機踏秋覓景。”
    蕭月懷琢磨著他的話,隱約覺得有些不對,斜著腦袋看他,試探著問道:“蘇郢,這地方該不會是你特地尋的吧?”
    蘇郢撓撓頭,略顯緊張:“臣記得公主未出閣前最大的願望便是雲遊四方,酷愛這山河美景,盼望快意恣肆。因此...自作主張了。”
    蕭月懷訝異至極,鳳眼瞪得溜圓:“你怎麽知道我未出閣之前的事?”
    這破綻過於顯眼,讓女娘心生疑問。
    蘇郢頓住身形,眼神明顯地慌張了一下:“臣...臣是從聽梧兄長那裏聽說的。”
    他解釋得有些牽強,蕭月懷一臉狐疑地盯著他,上下打量左右環看,自顧自地搖頭道:“我似乎未曾在聽梧兄長麵前說過這種話。倒是經常與阿祿說起...”
    蘇郢找到話機,立刻改口道:“許是祿宮令無意間同兄長提及的吧。”
    蕭月懷默了聲,神情古怪。
    她有一種,蘇郢已經認識她很久很久的感覺,對她的一切都很熟悉。
    不僅如此,蘇郢對這個他才來不到半年的金陵城也了如指掌,比如空青園內的密室、再比如並雲山下的世外之地、以及這條通往南丘的路。
    這些地方連生活了十幾年的她都不知道,可蘇郢卻偏偏一清二楚。
    她心裏有一個猜測:或許蘇郢也在金陵生活過很長的一段時間。
    但這郎君自小的經曆又推翻了她的猜想,讓她摸不著頭緒:其父蘇紹遠曾是使臣,因此蘇郢是在大渝出生的,他們一家人曾在大渝邊境生活了三年,才得聖上恩賜返鄉範陽,在那裏住了兩年。之後便是蘇紹遠再次出使,途中遭戮。蘇郢就由其繼母帶回了蘇家老宅。
    他八歲上雖然失蹤過一段時日,可十歲時就已入了軍營。其間空白的兩年時間,不可能讓他把金陵了解得這麽透徹。
    蕭月懷按住心中所想,沒在麵上表露出來。
    兩人走走停停,終於在晌午前趕到了城門邊。
    京城因他們的失蹤,早已亂了套。護城河前官兵密布,仔細地篩查著每個來往之人。當蕭月懷出現在那舉著畫像的守兵麵前,眾人都驚呼了一聲。
    “懷成公主!”
    周帝周後將她與蘇郢的畫像貼滿了大街小巷,恨不得親自出宮尋找。
    僅僅三日,滿城上下都知道了懷成公主與大將軍的樣貌。因此他們二人站在人群中,一眼就被辨認了出來。
    守城的官兵們齊刷刷地跪下,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哭道:“末將等人參見公主。您沒事真的太好了。殿下,請您快些入宮吧!皇後在宮中急得茶飯不思,陛下也罷朝好幾日了。”
    蕭月懷料想到會有如今的場麵,並不心慌,點頭應道:“好。我這就入宮。”
    說罷便與蘇郢往城內走去。
    二人平安無事的消息,不消片刻便傳遍了京城。
    阿祿得知此事,馬不停蹄地趕了過來,路上正巧與荀翀撞上,兩人掐起架,一路打到城門前,見到了女娘和郎君才就此止住。
    阿祿抱著蕭月懷崩潰大哭:“公主...您真的嚇死奴婢了。我真的以為您和大將軍車毀人亡了...”
    一旁荀翀立即呸道:“他們已經好端端地回來了!祿宮令就不要說這樣不吉利的話了!”
    一城之人夾道相迎。
    架勢之大,令人瞠目。
    蕭月懷和蘇郢逐漸沉寂,在這滿城慶賀中嗅到了一絲陰謀的氣息。
    即便周帝周後再怎樣心急,他們二人歸來也不至於鬧到全城歡迎的地步,這簡直比王師大軍勝利凱旋、班師回朝時還要誇張。
    民間如此造勢,一定是為了掩蓋什麽。
    蕭月懷蹙緊了眉心,將此事與三皇兄那樁誘口案聯係了起來...
    這極有可能是她的父皇在借她與蘇郢墜落懸崖之事,掩蓋誘口案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