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 十路諸侯討董(上)

字數:5063   加入書籤

A+A-




    榮國府,豔陽天

    「襲人是何人?」

    賈政召寶玉到跟前,一手捋須,口內喝問。

    王夫人道:「是個丫頭。」

    賈政道:「丫頭不管叫個什麽罷了,是誰這樣刁鑽,起這樣的名字?」

    寶玉見露了馬腳,隻好起身拱手道:「因素來交友廣泛,曾記得譙郡一神速將軍夏侯氏有雲:‘吾善於千裏襲人!"就隨口起了這個名字。」

    「好!」

    賈政拍案而起,大喜道:「幸得你有這份心,目下董卓猖獗,禍亂宮闈,朝廷無力,正值亂世。你我父子合該趁勢而起,應曹袁之盟討董!」

    賈寶玉道:「善,我即匯合大觀園內諸將!」

    賈政笑而頷首。

    ……

    這日,大觀園內眾家姐妹正在遊玩,哪裏知曉大事將近。

    賈寶玉欣然而至,正待說話,忽有薛寶釵先來勸寶玉求取功名,言語令人動容。

    晴雯不憤道:「功名,功名,求甚麽鳥功名!依著俺的意思,放著咱這麽多姐妹,造反又怎的?寶玉便作皇帝,林姐姐便作東宮娘娘,寶姐姐便作西宮娘娘,咱們都做個嬪妃,豈不強似在這鳥園子裏快活!」

    黛玉聞其所言,自覺有理,便請寶玉上座,再來見眾姊妹道:「大丈夫生於天地間,豈能鬱鬱久居人下?眼下賈政,賈赦雖年劫修長,也不應久住在此。常言道: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隻教他搬出去,將榮國府讓與眾姐妹便罷了;若還不讓,定要攪亂,未能清平!灑家今夜便布下五百刀斧手,摔杯為號,把這倆鳥廝醃臢貨叉出去!」

    寶釵本以自身為外客,欲徐徐圖之,忽聞此言,難掩大喜過望,扯起黛玉衣袖道:「聽君此言,令我如撥雲見日,茅塞頓開!何以解憂?唯有取寧榮二府為根本,再圖西行,至洛陽討董,得大乘佛法!」

    寶玉推脫不得,暫居了上座,搖頭似撥浪鼓一般,道:「不妥不妥,他二人雖庸碌之輩,打死事小,倘諾老祖宗一時不自在了,豈不事大?依我看,正好府內已有決意,於金陵起兵討董,前兒我得有金、禁、緊三箍,已失了緊箍咒,便舍出其餘兩道來,想法子套住賈赦賈政兩人,使拜我為師,自然功德圓滿!」

    旁觀已久的史湘雲大喜:「這般才是好了!我有一計,請諸位靜聽!」

    當下大觀園眾人密謀已定,定要奪榮國府為基業,使賈寶玉坐頭把交椅,再行討董之事。

    ……

    寶玉即來西路拜見賈母,欲以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好做臂助。

    登堂入室來,卻見有客至。

    賈母因笑道:「外客未見,就隻顧說笑,還不去見過皇叔!」

    寶玉早已看見多了一個男子,聽得皇叔,便料定來者是破梁山泊之劉玄德,忙來作揖。

    廝見畢歸坐,細看形容,與眾各別: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麵如冠玉,唇若塗脂。

    寶玉看罷,因笑道:「這個皇叔我曾見過的。」

    賈母笑道:「可又是胡說,你又何曾見過他?」

    寶玉笑道:「雖然未曾見過他,然我看著麵善,心裏就算是舊相識,今日隻作遠別重逢,亦未為不可。」

    賈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

    寶玉再對劉備,問詢道:「皇叔尊名是哪兩個字?」

    劉備道:「單名一個備字。」

    寶玉道:「表字為何?」

    劉備道:「玄德。」

    寶玉又道:「可有雅號?」

    劉備道:「無號。」

    孫權道:「我送皇叔兩個字為號,隻叫做【昭烈】二字最好。」

    劉備喜不自禁,當堂拜謝,道:「古人雲一字千金,備承蒙看顧,得此二字,求借糧草兩萬石,以為扶漢興劉,再造乾坤。」

    言語落下,早有襲上張飛見不慣此間,跳將出來,嗬斥道:「哥哥今日也要複漢,明日也有複漢,不怕冷了兄弟們的心?」

    劉備慚然而退。

    寶玉豈會錯過此千載難逢之機,當即上前來,與張飛把手言歡,道:「勸翼德冷字休出口,寶玉與汝說從頭。我家本是國公後,金陵四家一脈留。有個姐姐薛寶釵,匣內金銀鬼數著愁,素日常用冷香丸,不然怕熱血臨了頭。有個妹妹林黛玉,姑蘇地界第一流,蕉園屍社氣衝鬥牛,葬化眾生慣取咽喉。第四位大將史湘雲,英雄蓋世冠九州,芍藥叢中醉打羅漢拳,生撕虎鹿嚼入了喉。這般武將哪國有,還有三春用計謀。玄德不服不要緊,我兄弟聞之怎坑罷休?若是興兵來爭鬥,董賊坐地漁利收,不若良禽擇木棲,請翼德納頭拜碼頭!」

    張飛聞言大喜,即刻牽來劉備,於堂中納頭便拜,涕淚道:「我兄弟二人飄零半生,隻恨未逢明主,以前今也聽人說賈寶玉的好,昨也聽賈寶玉的好,直叫人耳朵裏起了繭,如今才知道這話不假。公若不棄,飛願牽馬執鐙,為馬前卒,並立討董!」

    賈寶玉如何不納,急忙扶起二人,大有相見恨晚之意。

    既收玄德、翼德兵馬,賈寶玉自覺羽翼已豐,忙是辭了賈母入大觀園,與眾姊妹再三商議了。

    是夜,賈寶玉舉兵奪儀門,尊賈政為太上老爺,自領了榮禧堂,旋即大封親友,皆為兩千石。又秣馬厲兵,連日會宴,排了座次。

    有賈璉此人麵色詭異,如夢似醒,與宴中推脫不勝酒力,不願多飲。

    賈寶玉見勸了一道不進,大怒道:「哥哥是袞袞諸公、朱紫大臣,曉得什麽是不勝酒力,灑家庸俗鄙夷慣了,卻不知什麽叫不勝酒力!」

    賈璉不堪其擾,勉強飲了一盞。

    又有牙門令尤二姐來勸酒道:「你若有心,便吃了我這盞殘酒。」

    賈璉訝然之意更甚,隻得還飲一杯。

    於是宴席上盡皆開顏。

    複有襲人飛奔下馬而來,入府中,到門外作稟。

    「末將從陳留而來,已聽聞了十八路諸侯會盟討董。

    第一鎮,地中海太守袁紹;

    第二鎮,新德裏太守、恒河校尉孫堅;

    第三鎮,新加坡首相公孫瓚;

    第四鎮,北愛爾蘭相鮑信;

    第五鎮,英格蘭刺史孔伷;

    第六鎮,法蘭西州牧張揚;

    第七鎮,美利堅校尉曹操;

    第八鎮,中東侯、蕩寇將軍馬騰;

    第九鎮,保齡侯史鼐;

    第十鎮,忠靖候史鼎;

    第十一鎮,北靜郡王水溶;

    第十二鎮,九省都檢點王子騰;

    第十三鎮,花果山太守孫悟空;

    第十四鎮,高老莊都尉、伏波將軍豬剛鬣;

    第十五鎮,卷簾侯、流沙河太守沙悟淨;

    第十六鎮,金蟬刺史唐三藏;

    第十七鎮,東海世子、違命侯小白龍;

    第十八鎮,榮國府賈寶玉。

    諸路兵馬,多少不等,有三十萬者,有一二十萬者,各領文官武將,投陳留去。」

    賈寶玉已經是抓耳撓腮,喜不自禁,忙起身走出,將身上通靈寶玉摔得稀爛,再顧左右而言。

    「平生不修善果,隻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裏扯斷玉鎖。大觀園

    裏來會盟,今日方知我是我!此間大事,盡托付諸君,務必討董功成,好做大事!」

    席間大將金陵十二拆者,盡皆稱善。

    十八路諸侯會盟討董的消息傳至洛陽,少不得風聲鶴唳。

    欲知董卓如何處置,且看下回分解。(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