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心魔漸起,新政漸興

字數:4386   加入書籤

A+A-




    自從親口送走了通靈寶玉,賈璉便莫名的有些愁悶,過了年,這番心情仍舊難消。

    他一貫是覺得那塊玉有些問題的,隻是不好同旁人說起。

    如今心腸被苦悶纏繞,夜裏也難以睡得踏實,輾轉反側之下,想尋個有本事的人開解,賈璉便恍然記起,那一清道人原來已經消逝了好幾年。

    有人說那日最後實在水月庵裏看見了公孫一清,跟蓉大奶奶一般憑空不見了,所以多半就是被這麽個妖道擄走的。

    賈璉如何會信這個,一清道人不是好色之徒,倒不如說那兩個是成仙去了,倒還有些可信。

    世間神神鬼鬼的事不少,早年間還親眼見過林黛玉化作朱草,隻是別人、尤其是鳳姐兒打頭不信,也就叫人不耐煩說了。

    一念到這,賈璉又難免記起林黛玉,竟然轉眼已經三年不見她。

    近年來時辰過得極快,原榮府兩房的長輩整整齊齊去了,隻剩個邢老太太還終日在看不見的東院花園裏納福。

    金陵四家就更不需提了,老的老,去的去,門戶往來的一日比一日少,乃至於眼下‘金陵四家"這個名號都少有人惦記起。

    終究是不比少年時之景色。

    平兒是最先看出賈璉心情萎靡的,尋鳳姐兒商量一番後,一連忙碌了好幾日逢迎興趣,又是請說江湖書的先生過府,又是放開了讓他吃酒,又請楊誌、吳用等人來嬉鬧開解,最後鬧得要張羅給賈璉再討一房姨娘來。

    這事好歹被賈璉黑著臉叫停。

    待過了正月,念在自個是總領朝政的太師,賈璉才總算抖擻起精神,與智囊吳用商量了一番今年動作。

    ……

    驚蟄時節,臨敬殿中,六大輔政大臣齊聚。

    賈璉一手拿著折子,照著高聲念道:「初春已過,灑家算了各省庫存,擬定發兵二十萬、大船三千艘、糧草五十萬石、大炮一萬門、火藥十萬斤、紮甲兩萬副、棉甲三萬副、皮甲二十萬副、弓矢百萬去剪滅海寇宋江,問罪茜香國,揚俺天朝上國之威風!」

    說是六位輔政大臣,實則有數的不過五位,老宗正職權太小,對日常朝政說不上話。

    不過這時,幾位輔政大臣都是瞠目結舌聽賈璉吆喝就是了。

    待好不容易念完,太尉高譙忙是先來勸道:「太師用詞豈可如此粗俗?有話好好商議就是,休要提什麽發兵,我太尉府去年的年俸尚且不曾發放,眼看竟是揭不開鍋的地步!」

    算是武官的太尉尚且如此,其他幾人自然是齊聲來勸。

    賈璉道:「那灑家決定改革東南商稅,積攢糧草,再圖海寇。這已經放緩了不少,文老大人肯不肯答應?」

    文時起遲疑一陣,道:「這事…或可推行。」

    賈璉笑道:「那便可了,改革的折子正在內閣。本太師已命長史甄玨南下推行此事,再求個欽差的頭銜罷。」

    如此,便將東南新政的事強行商議定。

    賈璉叫翰林寫了聖旨過來,在這臨敬殿裏加印,送去甄玨手上。做了這些,因想著還要差遣一部京營護送欽差,便當即先告辭選人去。

    餘下幾位輔政大臣亦未多留,各自散去。

    小皇帝也在這臨敬殿內,因尚未親政,隻茫然見眾大臣爭執了再退下。

    忠順親王留在最後,不著急走,而是退去隨行的太監,親自牽了小皇帝往外走,途中為之分辨道:「賈太師這是先聲奪人,尋了個名頭唬了人再做事。原本暗事好做,明事難成,隻不過太師素來‘猖狂"慣了,一語作罷,便隻顧推行他那新政。」

    小皇帝雖未聽懂,但還是忙作輯道:「多謝太傅教導。」

    忠順王笑道:「本是職責所在,陛下莫非折煞老臣?」

    兩人一邊說,一邊往宮內去了。

    滿朝官員都知曉江南有錢,兩湖有糧,不過稅務卻不好收,從前朝開始就是如此。

    江南讀書人多,鄉紳出仕為官作宰,便成了地方大家,牽扯的幹係不少。

    如今當朝賈太師力主推行新政,大收江南商稅,朝野內有嗟歎的,有不喜的,更有暗諷的。

    畢竟賈太師自個都是江南大族出身,早年間金陵還有賈、史、薛、王四大家的護官符流傳,道盡了地方欺上瞞下的串聯勾當,如今卻來挖自己的老根,如何能叫人服氣。

    ……

    「灑家必要叫他們服氣!」

    這日,榮國府榮禧堂中,賈璉收了金陵原史家保齡侯夫人來哭勸的信,看完後直將信件一撕,怒氣衝天。

    「昏了頭的賊婆娘!自家還領著案子在,不說安穩低調些,做個‘耕讀傳家",卻不知道收了誰的好處、聽了誰的挑撥,要念叨俺叫停新政!」

    甄玨在江南走訪、探查半年,才剛頒布了新稅法,自家人就先來勸了,自然叫人動氣。

    鳳姐兒管家這許多年,如今也懶了,逢著賈璉在家就要放下事過來陪著,這時拾起半截信看了看,不免發笑道:「原來裏麵還提了老祖宗的交情,這是有心要和你打擂台。舅太太回了金陵老家,消息不通,人也糊塗了。」

    賈璉道:「不用多搭理這個,新政俺是做定了,快寫一份回信去罵她一頓。」

    鳳姐兒道:「人家關係隔得再遠,到底是長輩,我可不能寫。你要是真不滿意,我隻能委了太太的名去罵。」

    這也是個辦法,賈璉稍稍點頭。

    鳳姐兒又道:「也是你突然起這個添稅的心做什麽?咱們老家那邊從前朝起就有鄉縣抗稅成風的事,但凡抗稅的頭頭鬧出事打死了人,往包庇的大族裏麵一躲,地方衙門也沒有辦法。按理你是當朝太師,官也做到頭了,不好生享福,還操勞這些,直把好好的人的累壞了。」

    賈璉冷哼道:「也是沒誌向的婆娘,俺一向做的是實事,既然是輔政的太師,更是不能學別個庸碌才好。」

    鳳姐兒道:「這話說的好,你奔著青史留名去才有誌向,我要是兩眼一閉,別人頂天了記一句賈王氏,無名無號的,還要誌向做什麽。」

    賈璉被這麽一打攪,不免也偏了話頭,道:「要名號還不容易,珠大嫂子是‘稻香老農",我替你起個‘算盤老虎"的號來就是了。」

    「呸!取的什麽狗屁。」

    鳳姐兒啐了一口,道:「虧了你還是太師,文官裏的首領,還隻會這麽幾個寒酸名號。」

    兩人如此說笑一陣,本是將原保齡侯夫人的信件作罷了。

    誰知不過一個月後,金陵又有信來,竟是王家大老太爺,鳳姐兒生父王子朗發來的。

    其中又是勸賈璉叫停新政,裏頭引經據典的地方不論,還提出海寇宋江要是聽聞朝廷加稅準備討伐,本來是相安無事的,早晚也要先打上岸來。

    到時候真惹出這禍患,對賈璉在朝中也不利,必然是甄玨小子勾結了哪一個政敵要害他。

    賈璉心如鐵石一般,看了信件哪裏肯停,隻往皇城臨敬殿一趟,調令一營京營、一營神機營去江南駐紮。

    既是防備海寇登陸,也是看管江南各鄉縣,再有地方包庇地方抗稅鬧事者的大族,直接發兵去,該問罪的問罪,該殄滅的殄滅。

    賈家祖上也是做慣了這包庇事的人家,鳳姐兒說的那些,賈璉如何能不記起。(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