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本王此來,並非擅造潭府

字數:3487   加入書籤

A+A-




    小皇帝即位第三年,政通人不和。

    這日,自打賈母去世後,世交樂善郡王難得親身拜訪榮國府,命管事人領路,到了榮禧堂正廳裏坐著。

    不及一會兒,賈璉從後堂轉身出來。見了禮,叫人奉茶來說話。

    樂善郡王即問道:「不知道太師聽說錢塘江的新聞沒有?」

    賈璉道:「俺沒聽見新聞,連日隻接待來複命的長史,操心東南的新政,沒奈何聽什麽錢塘事。」

    樂善郡王笑道:「錢塘江邊上百姓抗新魚稅,當地官府抓了為首的義民打死,幾乎引得百姓***,衝擊官府造反,難道太師就沒瞧見?」

    賈璉道:「這事倒恍惚聽過一句,不過你也不要說得好聽,襯得俺成了什麽罪大惡極的人。我家長史甄玨剛從南省回來,不比咱們在都中看得明白?分明是地方大族的漁市不肯納稅,才蠱惑百姓鬧事,眼下我已傳命去收監那一家。」

    一麵說著,賈璉叫人傳甄玨過來說話。

    樂善郡王道:「也是念著兩門世交,親誼割舍不斷,我才過來勸你。屯兵江南,引得民怨四起,道路以目,前兒幾乎要鬧出反叛來。江南各地一團亂麻,朝廷稅銀增添的卻不過寥寥,再這麽下去,將好好的江山敗盡了,如何了得?」

    賈璉道:「俺聽不得這苦口婆心的話茬。本來是你說要叫人著眼海外,俺才起改政的心,又念著古人多少改革太急的錯事,已經是緩了又緩。俺今年不過三旬過半,決計不止步,拿一二十年做好這新政又何妨?自古沒有我這等好做事的大臣。」

    樂善郡王笑道:「你倒是尋得好借口,這又有我的事了?」

    賈璉道:「可見你們這些士大夫、高門貴族保守規矩過了頭,見識雖多,明知道新政是好的,但才過了一年就被什麽東西唬住了膽子,要來收回話。」

    樂善郡王見賈璉說得認真,一時啞然。

    位居高位多年,賈璉已是修身養性了許多,若喚做是剛為官時,哪裏按捺住性子和樂善郡王辯論。

    這時,太師長史甄玨聽了信從外頭入內來,俯身見禮。

    賈璉道:「你來得好,老王爺嫌棄朝廷去年沒多收什麽銀子,要來和灑家打擂台,你同他說道說道。」

    甄玨依話,來同樂善郡王請示道:「下官從南省回來,剛寫了奏章要呈上,正要安撫百官之心。不察王爺先來造訪,想王爺與太師本是一家,且容下官一一作稟。」

    樂善郡王道:「你說。」

    甄玨道:「江南豪紳大家多,皇權不能下鄉,商稅之事遲遲不見進展情有可原。倒是下官主持關稅一事,因準許外商入內,當真是大有所獲,今年起,鬆江府、泉州府、廣州府等地關稅大增,不損百姓一毛,至本月所獲已經比得上去歲整年。其中尤以鬆江府極為顯著,今年預估總稅可達六百萬兩,遠勝於去年數倍。」

    樂善郡王訝然一陣,道:「廣州府是千年商埠也就不提了,鬆江府何德何能至此?」

    甄玨道:「鬆江府浦東(上海)一地地利極佳,本是長江出海口,海水又至此波瀾不驚,可容納大船停靠,更兼天候適宜,不慮瘧疾所害,東南沿岸沒有比得上那處的。下官去年興建碼頭,外商久被瘧疾、補給所困,忽聞浦東開放,自然蜂擁而至,不願在夷州、澳門等地吹風。今年鬆江府總稅六百萬兩,明後兩年必然可達一千萬兩!」

    一千萬兩銀子拋出,難免要叫人暈頭轉向一陣。

    朝廷每年鹽政的收入,也不過是這個數罷了。

    事實勝於雄辯,樂善郡王叫甄玨從實抄錄一份江南事宜給他,帶回王府鑽研去了。

    甄玨送走了樂善郡王,回轉來,不禁見疑道:「朝廷收納如此稅務

    在前,怎麽樂善王爺麵上還有憂愁不消?」

    賈璉因打發走了樂善郡王,正覺輕鬆,又聽得甄玨來問,思索片刻後,回道:「你這人到底在都中官麵上見識少些,朝廷準紅夷船隻登陸本就有所隱患,西洋尼德蘭人占過夷州,佛郎機人至今還守在澳門。眼下位於江口的浦東開放,外商做生意方便,一日動亂時,席卷內陸隻怕一樣是方便了,樂善郡王也是守舊的人,自然背地裏憂心。」

    既然說到盤踞在南邊的佛郎機人,甄玨忙請示道:「年初太師下令叫佛郎機人搬遷,其中首領之輩尋到下官,說他們故國易主,隻是權且求一地收留,願意獻上遂發神槍五百支,輔助朝廷造海船,好以此求一個正經加封。下官思來想去,覺得這筆生意能做。」

    賈璉不免樂了,笑道:「沒曾想俺也能有個教化蠻夷的功勳領?」

    甄玨道:「此天降大任於太師也。」

    賈璉擺手道:「遂發槍朝廷自個會做,至於海船,古人造樓船時,也還沒見著西夷在哪處現身,叫他們不如弄些後裝的神槍來,這槍前麵樂善郡王提過,必然是有的。做了這些,叫佛郎機人更改衣裳,講官話,俺便劃澳門一地為直隸州,領頭的做知州,封伯爺。這可比西南土司的待遇要好些,佛郎機人也該知足了。」

    甄玨答應著去了,他也會佛郎機語言文字,交流不在話下。

    賈璉見甄鈺去了,自個到金煌玉貴廳另外尋個文書來,寫一份加封佛郎機人的旨意發去內閣加印。

    做了這些,賈璉從廳間出來時,隻見林衝慌慌張張的走來,不免叫住。

    林衝上前來道:「太師,禍事了!夷州兵備道員因治下糧船被劫,發兵攻打宋江,結果反被打破了島上道台駐地!」

    茲事體大,林衝通報之後不久,就有南方加急的折子送到。

    消息無誤,宋江確實先動兵登岸了。

    賈璉一來念著和宋江一夥賊寇的淵源,二則也是為了就近推行新政,心中便有了決定,轉去宮中召集輔政大臣。

    臨敬殿內,賈璉已經決意動身南下江南,主持應對宋江之事。

    此時朝中太尉高譙已經去西北巡邊,朝中兵事為賈璉所主。

    是以忠順親王與文時起再是苦言國庫空虛也勸止不住,隻能任由賈璉取旨,道別了小皇帝南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