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考考你呀求追讀
字數:4867 加入書籤
樞密
楊日嚴收到張士遜的手書,沒有直接照做,而是借著匯報工作的名義,拜訪了樞密使曹利
宋初,進奏院也是歸樞密院監察,楊日嚴向曹利用匯報工作,合情合
“這有什麽問題?”
看完張士遜的手書,曹利用一臉的不以為然,他覺得這份手書,沒什麽關
廷議時,就是這樣
“樞相,您看這”
聞言,楊日嚴隻得耐著性子給曹利用解釋其中的隱
半晌,曹利用不耐煩的將手書拍在了桌案
“你們這幫文臣,花花腸子就是多!”
這句話幾乎是一竿子打翻了一船人,楊日嚴也是文臣,聽到這話,心情能好,那才怪
楊日嚴出身名門,祖上弘農楊氏,本是關中大族,自其祖楊克讓那輩開始,他們這一支定居洛
至今已有三代,淳化三年992),也就是孫何、丁謂、王欽若、張士遜他們那一
西京洛陽)楊氏,一榜及第三
楊希甫楊日嚴叔父)、楊日華嚴兄)、楊日休嚴弟)叔侄三人同時及第,名動京
而楊日嚴能被樞密院舉薦為進奏院監官,還是因為張士遜將他舉薦給曹利用
不過,張士遜出身寒微,結識了曹利用之後,楊日嚴迅速倒向了曹利用,成了曹利用的心
數息後,曹利用似乎也察覺到了失言,於是轉移了話
“這事,就按照張樞副的意思辦”
這話,言外之意是,不想讓楊日嚴為
其實,曹利用這麽做也不全是為了楊日嚴,更多的還是因為他自
上一次承明殿議政,太後特地點了他的名字,然後他被鬧出個大笑
事到如今,曹利用也回過味來,那一次,太後點他的名,很可能是故意為
這一次,恰好可以利用發邸報的機會,好好‘回敬’一下太後!
“下官明白,謝樞”
旋即,楊日嚴麵帶‘感激’的朝著曹利用一
既然選擇委身曹利用,該忍的,還是得
……
……
……
次
崇徽
劉娥看到‘侄女’遞進宮的手書,眼中閃過一道厲
好一個張士遜!
真是一個大忠臣!
這份‘故事’,寫的好啊!
進奏院監官,通常是兩個人,如今,其中一個監官是楊日嚴,另一個監官是馬季
馬季良是劉美的女
雖然劉美已經死了,但劉娥對劉氏一族,仍是恩寵不覺,商人出身的馬季良,一路從小使臣,拔擢為光祿寺丞從六品
似進奏院這樣的重要通達機構,劉娥自然要派幾個眼
這不,馬季良的作用就體現出來
隻是,劉娥氣歸氣,對於張士遜的行為,她還真沒有什麽辦
直接下詔?
且不說流程的問題,這種手段,未免太過粗
若是讓同為進奏院監院的馬季良出手幹預,似乎也不
馬季良是什麽人?
劉娥太清
以馬季良的身份和能力,一個不慎,還會弄巧成
讓馬季良當個傳聲筒,勉勉強強,但讓他獨當一麵?
多半是不成
馬季良玩不過那幫渾身長滿了心眼的文臣
又看了一會奏疏,劉娥越想越
意難平呐!
少頃,劉娥緩緩起身,她打算去看看官家,順帶散散
“去延慶”
“”
聽到太後的指令,林尚宮立刻轉身,前去籌備太後出行事
約莫十來分鍾,劉娥來到了延慶殿,她人還未踏入殿中,便聽到官家的聲音從內間傳
“問: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
“此題用二元法求”
聽到這話,劉娥立刻製止了準備通報的內侍,隨後,她放輕了腳步,慢慢來到了內殿,躲在了帷幔後
循聲望去,隻見內殿中廳原本空置的地方,現在擺放了兩排桌案,幾名十來歲的小內侍乖乖坐在案
此時的內殿,儼然變成了一個小課
官家是先生,那幾個小內侍是學
視線往前方挪動幾分,劉娥看到兩名宮人舉著一卷書軸,上麵寫著幾行大字,內容正是官家剛剛誦讀的題
雞兔同籠?
這個問題劉娥也知道,南北朝時期的《孫子算經》中就記有‘雞兔同籠’的解
中
聽到這個問題,在場的小內侍們,心中是喜憂參
喜的是,給他們教學的人是官
往後,他們就是正兒八經的‘天子門生’,有了這份履曆,平步青雲,指日可
昔年,先帝辦過一個‘識字班’,凡是參加過‘識字班’的學員,現在大多都身居高
這些前輩,就是他們的榜樣!
但除了興奮之外,在場的小內侍也有著煩
官家教的東西太難
那個什麽‘二元一次方程’,好
如果解不出來,官家會不會嫌他們笨,然後就不教他們了?
出完題目,趙禎緩緩起身,而後開始在內殿巡
監考老師就要有監考老師的樣子!
不巡場,當什麽老師?
他的視線在小內侍的臉上一一掠過,從左到右坐著的,依次是閻士良、藍元震、張茂則、王元用以及張若
這幾個人當中,除了藍元震和張茂則之外,其他幾人都是之前在趙禎近前當值的小宦
藍元震是前幾日剛剛過來的,雖然藍元震沒有主動說,但趙禎一聽到這個名字,立馬就摸清了藍元震的底
大宦官藍繼宗的養
至於,藍繼宗為什麽將養子送到禦前,趙禎暫時還不清
關於這點,趙禎有幾分猜測,藍繼宗這麽做,或許是為了結一份善緣,或許是為了給養子博一份前
無論怎樣,這都是一個比較好的信
半晌,看到幾人無一動筆,趙禎不由微
二元一次方程對於他們,可能太難了?
“換一元”
此話一出,張若水頓時提筆開始演算,幾乎同時,藍元震也做出了同樣的動
緊隨其後的是張茂則和閻士
此刻,小內侍之中,隻剩下王元用呆呆地楞在那,聽到周圍傳來的筆觸聲,王元用的小臉都快皺成一團
‘完了!’
不一會兒,王元用的額頭就冒出了一層冷
‘怎麽辦?’
然而,數學這東西,不會就是不會,逼急了該做不出,還是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