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河西
字數:6731 加入書籤
眾將慷慨激昂,趙竑輕輕點了點頭。
“好好練兵,你們都有大用!”
從眾將興奮的麵容上移開,趙竑的目光,回到了範鍾身上。
“範鍾,如果朕把你派往河西,主持河西政務,你該又該如何應對,恢複民生?”
河西?恢複民生?
範鍾心頭巨震,他思索片刻,這才回道。
“陛下,以臣看來,河西遭韃靼大軍荼毒,定是千瘡百孔。此第一要務就是恢複民力。隻有足食,方能足兵保民。臣鬥膽,河西之地,廢除西夏一切苛捐雜稅,三年不納糧,移民實邊,河西方能徐徐恢複。”
“範鍾,你且說說,如何才能恢複生產?如何移民實邊?”
趙竑不置可否,繼續問道。
一旁眾將都是豎起了耳朵,傾聽範鍾的對論。
皇帝問到河西,這又是幾個意思?
“回陛下,河西遭韃靼大軍塗炭,所過殘破,百姓必被屠戮,十室九空。四川人口眾多,三年之內,可四川遷移至少50-100萬百姓到河西,許以田地,官府提供耕牛、稻種,兩到三年不納田賦,墾荒屯田,此其一也。”
“四川填河西,不錯。繼續說下去。”
趙竑欣慰地點點頭,鼓勵道。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範鍾是四川反貪司主事,卻能考慮到河西的事情,這份憂國憂民的情懷,已然為百官楷模。
和那個三天光顧一次江南名妓的建康府通判顧鬆相比,二人高下立判。
“陛下,河西東西長約兩千裏,距離四川路途遙遠,因此可廣設軍屯和商屯,軍屯為官田,自給自足。商人重利,隻要有利可圖,就會鋌而走險,官府轉運艱難,商賈卻會不懼艱險,此為商屯。民屯、軍屯與商屯並進,此其二也。”
範鍾的話,讓趙竑怦然心跳。
軍屯,不就是後世的生產建設兵團嗎?四川有那麽多的老弱殘兵,很多人也許上不了戰場,但是耕田是足夠了。
還有這個商屯,省力省錢,又讓利於民,實在是太……精辟了!
幹吏就是幹吏。曆史上各朝各代政治昏暗,埋沒了多少人才?
“其三,對原河西百姓一視同仁,耕田、從軍、經商買賣應與宋人一樣,安撫民心。如此方可使河西長治久安,永為我大宋王化之下。”
範鍾說完,肅拜一揖。
“陛下,臣沒有到過河西,因此,許多政務還要因地製宜,缺失之處,隻有在施政之中發現和完善。”
範鍾一番話說下來,周圍眾將臣都是豁然開朗,人人都是心癢。
河西之大,一旦收入囊中,大宋的西大門可就安穩了。
“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秦人以急農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範鍾,你說的沒錯。實踐出真知,你知道這些,朕很欣慰。”
趙竑說完,臉色忽然變得凝重。
“範鍾,朕現在命你為河西路製置使,調沔州知州高稼、襄陽通判史嵩之、四川製置司機宜文字崔叔似等為河西各州知州。另調各地幹吏200名,金陵學堂畢業生300名,一起入河西為國效力!”
用人不疑,用人不疑,這些事情,還要他乾坤獨斷。
河西滿目瘡痍,百廢待興,政務也是摸著石頭過河。隻要官員盡心盡力,軍民一心,便不會更差。
河西路製置使!
範鍾一怔,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直到看到董宋臣捧著聖旨和印綬上來,這才明白過來。
“臣……謝陛下天恩!”
範鍾跪地磕頭,領旨謝恩。
他已經55歲,若再不能為封疆大吏,經略一方,可要為終身缺憾了。
河西路製置使?皇帝已經決定要兵進河西了嗎?
“範鍾,起來吧。”
趙竑眼神示意了一下,眾人把範鍾扶了起來。
“你在四川反貪分司做得不錯,剛正不阿,政績斐然。到了河西,努力而為。大宋的河西政務,可就全靠你了!”
“臣必不負陛下天恩!”
範鍾麵色泛紅,肅拜一禮。
看來,皇帝早已做了決定。要是他今天一問三不知,估計這大印官憑,要給別人了。
堂中將領麵麵相覷,許多人熱血沸騰。河西還在蒙古大軍手中,皇帝已經任命朝廷在河西的官員了。
皇帝這是趁著成吉思汗病死,痛打落水狗嗎?
“河西經曆戰亂,十室九空,人口或許不到數萬。範鍾,你親自到成都去一趟,傳朕的旨意到四川製置司,讓崔與之成立移民司,由四川向河西移民。先期河西路的糧草餉銀,都由四川製置司提供。”
趙竑看著範鍾,語重心長。
“河西的重點,是恢複生產,讓它活過來。河西走廊,也是我中原王朝的西大門。沒有一個穩定的政局,我河西大軍也就無法在河西立足。範鍾,你重任在肩啊!”
首先是軍事占領河西,民政跟進。範鍾有的是時間。
“是是是!臣一定戮力而為!”
範鍾連連點頭,忍不住問道:
“陛下,河西的防務,你打算派哪一位將軍前往?”
他也知道,他雖然是河西製置使,但軍務上,還是這些講武堂出來的將領們說了算。
“河西的防務……”
趙竑看了一眼躍躍欲試的眾將,眉頭一皺,沉吟不語。
河西直麵蒙古國領域,和利州西路與金境毗鄰還不一樣,比利州西路更加凶險,因此還得派幹練穩重之人去坐鎮。
“陛下,臣願去河西!”
曹友聞立刻站了出來,抱拳請令。
雖然坐穩了利州西路戎帥的位置,也明知河西凶險,他卻是當仁不讓。
“陛下,臣懂黨項話,熟悉黨項風俗,願追隨曹將軍去河西!”
麻仲也是立刻站了出來,上前請令。
皇帝麵前,沒有人退縮,人人都是奮勇當先。
“陛下,還是讓臣去吧!”
王堅麵色通紅走了出來,上前懇求。
眾將都是建功立業,他這個統領,總不能原地不動吧。
“王堅,一旦開戰,蘭州地處金人和韃靼大軍的戰爭前沿,很有可能首當其衝。況且,大軍西進,蘭州承上啟下,轉運輜重糧草,遷徙人口。”
趙竑看著王堅,眉頭微微一皺。
“王堅聽旨,朕任你為臨洮路都統製,統領蘭州、臨洮府、洮州、河州、湟州、西寧州、積石軍等地。河湟養馬,也是重任之一。你可聽清楚了?”
西寧州,包括其周圍的河州、湟州,經過蒙古大軍的荼毒之後,估計傳檄可定。
北宋時開邊河湟,經曆平夏城兩次戰役,橫斷山之戰,西夏滅亡近在咫尺。
但隨著女真在黑山白水間的崛起,遼國的虛弱,宋朝君臣把目光放到了北方的幽雲十六州,後來便是靖康之恥,北宋滅亡。
想不到如今西夏孱弱,蒙古大軍打開了大門,河湟之地,居然探囊取物。
“臣叩謝陛下天恩!”
王堅麵紅耳赤,單膝跪地,慷慨領命。
扼守蘭州,臨洮路主帥,直麵蒙古大軍和金國大軍,皇帝的信任可見一斑。
短短兩年,他也由一路統領,擢升為一路都統製。建功立業,全靠沙場火拚,皇帝對他果然沒有食言。
“麻仲,我軍要占領河西之地,你知道為什麽嗎?”
趙竑的目光,忽然轉向了上前請命的麻仲。
“回陛下,河西最重要的,當然是祁連山下的養馬之地了!”
麻仲一驚,趕緊上前回稟。
他派斥候進入河西,初步得到的消息,蒙古大軍巴爾術部就要撤往西域,但仍有西夏降軍和少量蒙軍駐紮河西幾座大城。
“麻仲,若是讓你帶兵進入河西,你能拿下河西各州城嗎?能建好馬場嗎?”
趙竑臉色一沉,一本正經。
“陛下,臣願立下軍令狀,定能拿下河西各州城。但臣一是敗軍之將,另者,臣性子粗疏,優柔寡斷,不宜為一軍主帥。臣請陛下另擇主帥,臣必會竭盡全力輔佐,為陛下分憂。”
曹友聞、呂文德都是立下大功,這些人都想去河西建功立業。自己寸功未立,敗軍之將,讓他去擔主帥一職,他自己都不好意思,也沒有信心。
一個副帥,已經是天高地厚之恩!
“麻仲,聽旨!”
趙竑點點頭,很快有了主意。
“河西初建,百廢待興,朕命餘玠和麻仲帶五萬精兵入河西,另調五萬四川廂軍入河西,開啟軍屯。餘玠為河西路都統製,麻仲為副都統製,穩固河西邊防,建好河西馬場。”
趙竑看著麻仲,意味深長。
“河西馬政,事關大宋國本。三年之內,你們最少也得給朕準備兩萬戰馬,編練上萬騎兵,以備將來不時之需。能做到嗎?”
“臣必不負陛下所托!”
麻仲大聲說道,單膝跪地,以頭搶地。
“起來吧。河西,朕就交給你們了!餘玠和麻仲進入河西,王堅為臨洮路都統製,呂文德暫時接替餘玠,為利州東路都統製。眾將一起,築好我大宋的西北邊陲。”
趙竑語重心長,麻仲和眾將紛紛領命,心思不一。
敗軍之將,不降反升,麻仲心頭沉甸甸。
皇帝讓他和餘玠到河西,一是為了騎兵,二是為了戰馬,可謂是皇恩浩蕩,用心良苦。
“曹友聞、王堅,你們不要擔心沒有仗打。韃靼大軍隨時來襲,朕要收複兩河及漢唐故地。大宋處於風口浪尖,大爭之世,逆水行舟,都要靠你們這些大宋的銳士。”
大概猜到了曹友聞等人的不甘心,趙竑耐心解釋了一句。
將士好戰,軍心可用,還有什麽比這更讓人興奮的嗎?
“謹遵陛下教誨!”
周圍將臣,人人都是奮然。
皇帝神機妙算,他說有仗打,想來未來並不太平。(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