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千雕菊花豆腐1

字數:3509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早上,這幾天都沒現身的陳嬤嬤,親自到了練習場來,眾人都覺得奇怪,可聽起陳嬤嬤說出口的話,又不覺得奇怪了。
    “我聽說,最近有人在內教坊私自祭祀,皇城裏是不許私自祭祀的,想來你們是新來的,不懂規矩。
    本想著先讓你們把廚藝基本功打牢再學規矩,現在看來,學規矩的事情要提前了。”
    練習場的宮女們麵麵相覷,結合這幾天搜屋抓人的動靜,多多少少有了幾分猜測。
    “離家隻身到宮裏,理解你們思鄉之情,宮裏也不是個不近人情的地方。
    西苑有座昭和殿,可供牌位,平日供宮女太監燒些紙錢,祭奠親人。每年七月,昭和殿也會做盂蘭盆追薦道場,有大大方方可以祭奠親人的地方,就不必偷偷摸摸行事了。”
    聽到這裏,吳曉蘭低著的頭就埋得更深了。
    “我知道你們資質不一樣,有的進皇城以前已經是個熟手了,有的來這裏以前連刀都沒摸過。
    我不管你們以前學得怎麽樣,到我這裏,都要一步一步來,該做什麽就得做什麽,不準擅自行動,聽明白了嗎?”
    陳嬤嬤說這話時,視線落到了邱南雪的身上,邱南雪隻斜著眼往別處看,裝作事不關己。
    “刀工考核的日子是不會變的,你們還得好好學。”
    練習場一片哀聲,又要學廚藝又要學規矩,雙管齊下都覺得難為。
    周嬤嬤訓道:“你們太懈怠了,如今這麽點壓力就受不了,將來在宮裏忙得腳不沾地,你們如何侍奉好宮中貴人?”
    哀嚎聲止,陳嬤嬤續道:“練習刀工,也是認識食材的機會,有的食材軟,有的食材嫩,不同的東西,刀法,力度,用刀的節奏都不一樣,同樣的食材做不同的菜,刀法也不一樣,不要以為學廚很簡單,要用心才能學得好。”
    陳嬤嬤一揮手,就有太監們捧著大木盆進來,走路間有水從盆裏溢出來灑在地上,木盆端到桌上以後,汪以芙低頭一看,裏麵都是白嫩的豆腐。
    前幾日供他們練習的都是蘿卜黃瓜這些軟硬適度,好切的東西,今天就加難度了。
    陳嬤嬤跟第一天一樣,站到汪以芙對麵,女孩們都自覺圍了上來。
    她從水裏撈出一塊豆腐,切除邊角料,先切一刀厚豆腐,說道:“這麽大的豆腐,叫豆腐方,炸過以後定型,像個箱子一樣。
    從指頭寬的位置來一刀,然後挖掉心,嵌肉餡,就是鏡箱豆腐。”
    將這大豆腐放到盤中以後,陳嬤嬤繼續切了兩塊指甲蓋寬的厚方片,“這個叫骨牌片,可以做鍋塌豆腐,釀豆腐。”
    陳嬤嬤把厚片橫切一分為二,噔噔噔切成細條,續道:“豆腐條,用來做豆腐湯,豆腐羹都可以。”
    如此,那塊大豆腐被切成了個四四方方的盒子模樣,陳嬤嬤又橫切一下,沿著兩個腳切一刀,“三角豆腐,可以單吃,也可以釀肉,釀蝦,釀素食。”
    剩下的豆腐,陳嬤嬤切成了小小的四方塊,說道:“小塊的豆腐丁,就是麻婆豆腐的原料。”
    大夥兒以為到這裏就結束了,沒想到陳嬤嬤又撈一塊豆腐出來,切兩半,一手食指勾起頂著刀,另一手拿刀噔噔噔快速跳切,但是豆腐軟榻又淩亂,不成模樣。
    陳嬤嬤切到底,隨後刀橫下去反向把豆腐推倒,淋點水繼續跳切,切完以後一刀鏟起,將豆腐推進一碗水裏。
    水裏的豆腐堆還是豆腐堆,陳嬤嬤隨即用筷子將豆腐輕輕撥動,豆腐絲就隨水流動,慢慢散開,散到滿碗都是白絲,跟天然長在水裏的草一樣,女孩們都不禁發出了“哇~”的聲音。
    周嬤嬤從衣角抽出一根針來,遞給陳嬤嬤。
    陳嬤嬤將針放入水中,攆好一根豆腐絲,輕輕推著穿過了針眼,再把針拿出來,豆腐絲就掛在針眼上,堪比縫衣服的細絲了。
    “這種豆腐絲,加上紅蘿卜絲、木耳絲、油菜葉絲等等,再淋上高湯,就是文思豆腐。”
    陳嬤嬤把針放一旁,端正砧板上剩下的那塊豆腐,又是快速跳切,切完以後修了修邊角,把豆腐從下方鏟起來,放到水裏輕輕搖了搖。
    這一回,豆腐沒有散開,而是像一朵花一樣立在水中,每一根豆腐絲都在水裏輕微搖曳。
    “不把豆腐切到底,就是千雕菊花豆腐。”
    一番動作都讓女孩子們瞪著眼睛張著嘴,驚訝得話都說不出來了,敬佩陳嬤嬤這麽大年紀還保持這這麽高超的技藝。
    同時,又暗自害怕,這得吃過多少苦才能練到這種程度啊?
    “光看是沒有用的,練習去吧。”
    陳嬤嬤一句話,大夥就散開了,汪以芙把刀從皮套裏麵拿出來,正準備撈豆腐,卻聽得眼前人說:“你跟我來。”
    汪以芙先是一愣,莫非她私自祭祀的事情被陳嬤嬤發現了?又一想,這等罪過,陳嬤嬤沒有在大庭廣眾之下罵她兩句,拿她殺雞儆猴,大約是沒必要私下處罰她的。
    她摘下頭巾,脫下背心和袖套,跟著陳嬤嬤走到了內教坊的廳堂。
    對門北麵牆壁懸著廚祖伊尹畫像,前麵是圈椅和長桌,長桌前兩旁分列了幾張椅子和小幾,天光照進來隻照得到中間那一塊地上,屋裏並不明亮。
    陳嬤嬤高坐在長桌後麵,拿起桌上茶碗先喝了一口,問道:“你識字嗎?”
    “小時候念過一些百家姓,千字文,後來稍稍讀了幾篇詩詞。”
    “沒有讀過《女誡》,《內訓》這些東西?”
    “我娘說,那都是騙老實人的,讀了也沒用,不如不讀。”
    陳嬤嬤哈哈笑了起來,笑聲爽朗有力,身體甚至往後仰了仰,隨後說道:“讀了也沒用?令堂可真是一位實在人。”
    “嬤嬤過獎了。”
    “你母親姓甚名誰,是哪裏人士啊?”
    汪以芙眼眸微動,隻回答:“家母姓言,未曾告訴我閨名是什麽,是金陵府……雲州人。”
    “雲州?離泰州很近啊。”
    喜歡尚食女官請大家收藏:(.)尚食女官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