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天都山下現魔蹤

字數:5364   加入書籤

A+A-




    比試塵埃落定,豐若陽四下打了個稽首,便回到席位,自顧自得把玩欣賞起來。
    ‘驚雲神滅’劍符與照夜水靈珠他看也不看,直接收入懷中,反而一心專注於那枚銅符之上。隻見他嘴唇微動,絲絲靈光蔓延開來,居然是在試著煉化起來。
    眾弟子看得眼熱,不免後悔沒有上場一試。不過聚在此地的,都是心智過關之輩,片刻過後也都平複起心境。
    陸鳴回過神來,他神色毫無變化,從容起身舉杯,祝道:“諸位道友,大道無涯,你我同攀,請共飲此杯。”
    張顯拋開思緒,隨眾人起身共飲。
    水波粼粼,星宿銀河倒映其中;皓月皎皎,似有玉兔仙桂潛伏其上,貌美女婢穿梭席間,呈上各色珍饈異果,一時間瓊香繚繞,瑞靄繽紛。
    約莫個把時辰,賓主盡歡,眾人也不拘泥俗禮,俱是各自散去。
    張顯漫步下山,剛下高台,卻見來時那名禮官早已候在路旁,捧持著一尺見方的木盒。
    那人見張顯走來,連忙上前,躬身道:“真人請留步,我家主人備了些許薄禮,還請笑納。”說完便雙手奉上木盒。
    張顯看見其他弟子毫不遲疑收入囊中,也不多問,接過木盒,道:“替我謝謝陸真人。”左手一彈,一道流光便飛向禮官。
    這禮官看也不看,接過揣入袖中,神色不改,依舊恭聲道:“多謝真人。”
    張顯笑了笑,將木盒拿在手中,施施然往山下走去。
    回到府中,已是天光亮起。
    照例入定存想,早功修持過後,張顯走出靜室,看到案上木盒,心下一動,便上前打開,隻見其中放置有三十六根線香,周身暗沉黝黑,卻有一絲銀色絲線貫穿上下。
    張顯喜色流露,拿起一根細細打量。此香名為‘銀絲炭’,顧名思義,此香如石炭般極其耐燒,一炷香便能持續燃燒十二個時辰。
    閉關之時焚燒一注,能助人摒除雜念,沉心靜神,放空靈台,實在是閉關破障的絕佳輔助寶物。
    放在鼻前輕輕嗅聞,沒有絲毫香味流出,他臉上喜色反而更加濃鬱,所謂神物自晦,上好線香也是如此,若不點燃使用,決然不可能有一絲香味泄露。
    將此物好生存放,張顯又想到昨晚袖中寶珠的神異表現。這神珠水火不侵、刀劈不入,神念感應之下,更是與普通玉石無有差別。
    早先他還擔心此物會被大能上真察覺到,但他多次攜帶此物拜見董真人。他那師尊無有一絲察覺,他對此物便愈發好奇,隱隱覺得,或許此物比他想象的更加神異。
    就在他思緒轉動之時,外邊傳來聲聲鍾磬之聲,他開了洞府禁製,頓時有一道光芒呼嘯而來,直直停在他麵前。
    張顯起身,認出這是董真人發出的傳聲符令,心中微驚,連忙拱手肅聲道:“徒兒張顯拜見師尊。”
    空中傳出董真人溫和嗓音,道:“張顯我徒,速來五明殿。”
    張顯念頭轉動,神色不變,沉聲答了聲是,那道燦燦靈光便隨風化去。
    董真人親自傳書,他自是不敢讓其久等,隨意收拾一番,便立馬往丹王山趕去。
    丹王山,五明殿。
    此殿乃丹鼎院中樞所在,位於丹王山山頂,終年雲霧裹挾,有斑斕自然雲霞龍鳳之狀,殿外傍有丹桂、黃槿,皆直上千尋。
    一刻鍾後,張顯已是來到此處。舉目四望,隻見明晃晃的牆壁之上隱隱有電芒閃爍,頓時知曉其中設有強大禁陣,他便不再往前。
    一二呼吸後,他麵前虛空凹陷,一道身著古樸道袍的身影浮現出來,來人身量矮小、麵容稚嫩,腰係一塊紫玉。
    張顯心下一震,他如今已是開光後期修為,靈覺敏銳,五感通達,卻依舊看不透此人絲毫深淺,隻覺如臨深淵,深不可測。
    張顯打了個稽首,道:“沉璽道友有禮。”
    沉璽看他幾眼,稍作回禮,接著開口道:“五明殿乃山門重地,禁製殺陣須時刻開啟,老爺讓我領你進去。”
    說完,便轉身往殿門走去。
    張顯見狀,心下微愕,眼中有異彩流露,對此人身份卻有了幾分猜測。
    一路走來,他忍不住暗自咂舌,密密麻麻的符篆布滿四周,無窮無盡的蒼茫氣息浮沉翻湧,莫名遠處更有浩大威壓,似欲擇人而嗜的猛獸。
    若無人帶領,或許他稍稍靠近此處,便立刻被禁製打殺,頃刻間化為飛灰。
    走了數十呼吸,張顯眼前忽有柔和光亮照來,即將臨近時,一股莫名之風將他裹挾,他隻感到轟隆一震,像是破開了一層壁障,接著明光大放,再睜眼已是來到一處寬廣大殿之中。
    四下張望,沉璽道人已然消失不見,接著他邁步往前站定,朝高台雲座拜下,道:“弟子張顯,拜見師尊。”
    雲台之上傳出爽朗之音,董真人開口道:“你先一旁安坐。”
    張顯腦中念頭急轉,卻不開口相詢,隻是依言起身,在一旁蒲團之上盤坐下來。
    此刻,他才有暇打量四周,除了董真人端坐雲台,殿中居然空無一人。
    盞茶時間,李大成從側門走入,來到近前,呈上一物,接著沉聲開口道:
    “回稟祖師,上極殿允我等便宜行事,此乃金信符書。”
    董真人睜開雙眸,伸手招來金符,掃過一眼,道:“我知曉了。”接著目光下垂,沉聲道:“天都山有一藥園,分屬我丹鼎院,昨日藥園上奉靈藥,山門發現有一名弟子五髒竅穴中,居然藏有一縷魔氣。”
    張顯眼皮一跳,心下一凜。不同道家修士,魔道中人以天地濁氣為修道資糧,日濡月染、經年累積之下,此輩心性也變得凶狠狡詐、殘忍無情,行事手段更是陰詭難測、極難提防。
    道樸宗作為道家宗門領袖之一,與魔道六派可謂是水火不容。但太極化生兩儀,萬物自分陰陽,魔道六派總體實力雖略遜於道家,但同樣傳承久遠,亦有大能上真坐鎮。
    大道三千,道途亦是多種,道魔兩家,或許本質上也不過是大道之爭。
    張顯腦中思緒轉動,聽出來董真人還有未盡之言,也不急於開口問詢,隻是認真傾聽。
    果不其然,董真人接著說道:
    “天都山靈園不算山門重地,裏麵栽培之物也不算靈珍異寶。自那處藥田開辟以來,從來沒有任何異常發生。”
    裴元正腦海靈光一閃,順勢問道:“祖師是懷疑魔宗另有謀劃?”
    董真人輕輕一笑,道:“尚未可知。”
    天都山位於大景王朝邊疆深山之中,此山連綿無盡,橫跨大景三州兩國,地形複雜險峻,更有瘴氣滋生,猛獸橫行,是以人煙稀少。
    這山卻頗有神異,其地氣混亂,天地元磁之力密布,以至靈機不彰,修道之人處身於此,更是極難勾連天地,是以魔道兩家都對此處棄若敝履。
    張顯沉吟片刻,已是猜到董真人喚他來此之緣由,於是起身看向裴元正,問道:“裴師侄可知天都山藥園之中栽培何種藥草?”
    裴元正連忙答道:“回稟師叔,天都山藥園占地八百餘畝,栽種有楓荷、玉葉金花以及苦丹參三類靈藥,每三年上繳山門一次。”
    這三類靈藥並不如何珍貴稀有,算是常見靈藥,哪怕是魔道中人,也犯不著為此出手。
    張顯眉頭微皺,倏地有了主意,再問道:“那名身藏魔氣的弟子,是何跟腳出身?”
    董真人手指輕敲玉案,道:
    “那人喚作詹天順,金華殿弟子,入道四十載,開光中期修為,其師在二十年前衝擊結丹境時身隕,他便謀了那天都山藥園管事一職。”
    張顯心裏暗歎一聲,結丹境果然不愧仙凡之隔,不知道多少修士倒在此關麵前。
    對於大宗真傳弟子來說,按部就班的修行,大多數都能攀升至靈真境,但能步入結丹境者,卻是少之又少。
    收斂起發散出的思緒,張顯一時想不出其他線索,但他並不著急,而是麵向雲台,拜道:“師尊傳喚弟子,莫非是為此事?”
    雲台之上,董真人雙眸微闔,心中卻是亮堂,大手一擺,緩緩道:
    “正是如此。此事頗有疑點,未免打草驚蛇,我已下令封鎖消息,詹天順並未被捉拿,你以巡視為名,前去探查,可明白?”
    張顯瞬間了然,他剛入董真人門下,且修為低微,派他前往卻不引人注目,就算有人關注他,也可起到吸引目光視線的作用。
    張顯正聲一禮,朗聲道:“謹遵師尊令諭。”
    董真人微微一笑,睜開雙眼,看向裴元正,道:“你先退下吧,勿要走漏消息。”
    裴元正連忙一拜,答道:“弟子省得。”說完,殿中靈光一閃,沉璽道人顯化身影,領著他出得殿去。
    董真人看向殿中張顯,緩緩言道:“你需記得,若有任何異常之事,務必以保存自身為主,可明白?”
    張顯一愣,繼而麵露感激之色,肅然答道:“必不敢有違師命。”心中更是確信,除他之外,山門定然還有暗中探查之人。
    董真人無奈一笑,若不是張顯煉丹天資實屬非凡,事關他自身傳承,他決然不會如此叮囑。
    修大道求長生,本就是逆天而行,隻有經曆諸多難關險途,方可搏得一絲得道之機,若是處處惜身,反而落了下乘。
    見張顯明白自己心意,他欣慰一笑,道:“你且下去準備吧,最早明日,我自會通知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