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 無恥中的無恥!
字數:5438 加入書籤
“來人!”
“救命啊!!!”
閑王手腳都貼在門上,拚命往縫隙裏擠。
“別叫了。”
楊束掏了掏耳朵,抱手覷閑王,“你背地裏做了多少虧心事?”
“怕鬼怕成這樣。”
“朕就沒死。”
“屁,你別想勾我的魂!”閑王眼睛緊閉,死死貼著門。
楊束翻白眼,抓住閑王的後頸,直接把人扯到椅子上。
拿起茶水就潑了上去。
“清醒了?”
閑王抹了把臉,嗚咽,“你真沒死?”
“你見過這麽俊美的鬼?”楊束沒好氣的說道。
“……”閑王。
“愛好挺獨特啊。”
見閑王安靜下來,楊束瞥著他的臉,讚賞點頭。
“噗!”
“哈哈哈哈……”
沾著茶葉,閑王那張臉更滑稽了。
“朕不是笑你。”
“真不是……”
“哈哈哈哈……”楊束抱著肚子,笑的前仰後合。
閑王瞪他,胡子氣的往上翹,“不降了!”
“老子要回齊國!”
楊束笑聲一收,扭頭朝門口喊,“去備馬,再準備些幹糧,務必把閑王安全送回齊國。”
“是。”
秦王衛應聲。
聽著外頭走遠的腳步聲,閑王愣住了,這好像不是開玩笑。
“你要送我回去?”
楊束在椅子上坐下,衝閑王露出和煦的笑,“朕這人,最不愛強人所難。”
“閑王既念著舊國,那便回去吧。”
“我、我就說一下。”閑王急了,“一時氣惱,你懂吧?”
楊束給自己倒茶,端起茶杯,他吹了吹茶水上的熱氣,動作悠閑。
“你怎麽還當真呢!”
看楊束沒改主意的意思,閑王急的跺腳。
齊國現在亂的跟鍋粥一樣,回去不就是送死。
“秦帝,本王錯了。”
閑王慫的很幹脆。
楊束接著吹茶水,淺淺飲了口,“秦帝?本王?”
“你心裏還惦念齊國啊。”
“皇上、皇上!”閑王立馬改口。
楊束瞟他,“你腰杆子就不能硬一點?”
“我又沒力挽狂瀾的本事,還不如隨著洪流,讓大家過期盼的日子。”
“皇上?”閑王指了指外麵。
趕緊讓人停手啊!
他不回去!
“金口一開,你這讓朕很為難啊。”
“要不回去瞧瞧?”楊束微傾身。
“你放心,朕的秦王衛,定不叫刺客近你的身。”
“是我態度不夠恭敬?”閑王苦著臉。
“你也知道,秦國不是侵略,是齊國小人當道,情況危急,為了解齊國的困境,秦國才出動大軍。”楊束語氣真摯。
“我們最不喜歡戰爭了。”
“你在前方,他們才相信秦國沒逼迫你。”
“你是心甘情願把齊國獻給秦國的。”
“劉庭嶽那就是個亂臣賊子。”
閑王垂了眼,真無恥啊!
好處全拿了,罵名全他們的。
過上幾年,大家會忘了秦國壓境的真正原因,隻記得齊國求助,秦國出於對百姓的憐憫,不得不出兵。
再然後,齊國自知無能力管好社稷,把江山強硬的塞給秦國。
臉呢!
果然一代人比一代人更無恥。
楊束簡直是無恥中的無恥!
這麽點的年紀,腦子到底咋長的,不光要疆土,還要斷了他們複國的可能。
閑王搓臉,他兒子要有楊束一半,他就造反了。
估計用不上他造反。
直接越過皇帝坐上太上皇的寶座。
那日子,不美滋滋?
閑王歎氣,下雨天,該打孩子了。
他要爭氣點,他怎麽會跑千裏讓人欺負。
“此事若順利,朕保證,與閑王府同富貴。”
“爵位世襲。”
“後代再不爭氣,也不會餓死、凍死。”楊束看著閑王道。
閑王斂了神情,“臣要丹書鐵券。”
楊束坐正輕笑,“相識短,君臣間的信任,難免差些。”
“準了。”
“還有其他要求?”楊束起身後,看向閑王。
“許靖州羞辱臣,希望皇上能為臣做主。”閑王對楊束行臣子禮。
“什麽?!”
“他好大的膽子!”
“朕說了多少次,要禮待降臣!他竟敢陽奉陰違!”楊束板著臉,怒聲道。
“你且安心,朕饒不了他!”
閑王抬袖擦眼,哽咽出聲,“有皇上這句話,臣瞑目了。”
楊束邁開腳步,怒氣衝衝的往外走,一副要好好跟許靖州算賬的姿態。
拐了一道彎,楊束臉上的怒意沒了,許靖州幹什麽了?讓閑王這麽惱他。
兩人的脾氣,不該合不來啊。
摸了摸下巴,楊束拐進小廳。
朱樂之已經等了一柱香,見到楊束,他立馬站了起來。
“大人如何稱呼?”
許靖州隻跟朱樂之說是貴客,並沒告訴他楊束的身份。
“我姓楊,單名一個束字。”
“楊大人。”朱樂之喚,兩秒後,他猛抬頭,滿臉震驚。
“皇!”
“微臣參見皇上!”朱樂之忙行禮。
楊束挑眉,“也許同名同姓呢?”
朱樂之退後一步,以示恭敬,“確有與皇上同名同姓的,但像您這般氣度和風采的,絕無第二人。”
這話說的,真叫人舒服。
許靖州也不知道跟著學學。
楊束在主位坐下,“別多禮了,過來坐。”
“許靖州跟朕談過你,言語間,十分讚賞,說你在政務一道,頗有見地。”
朱樂之依言在下首坐下,腰背挺直,不卑不亢道:“許大人謬讚,臣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
楊束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似隨口問:“漳郡新政推行,墾荒屯田,成效初顯,然齊國未平,強鄰環伺,你覺得,秦國下一步當如何穩固根基,積蓄力量?”
楊束沒有問具體事務,而是拋出了一個戰略層麵的問題。
朱樂之低頭沉吟,並沒急著回答,組織好語言,他才開口:“臣以為,治國如烹小鮮,急火猛攻易焦,文火慢燉方得真味。”
“當下秦國,內有新政需深化落實,外有強鄰虎視眈眈,應以內固為主,外拓為輔。”
朱樂之條理清晰,繼續道:“對內,當堅定不移的推行墾荒減賦之策,使民有餘糧,倉廩充實。”
“同時,大力整飭吏治,選拔才幹,令政令暢通,如臂使指。”
“漳郡水師與軍械打造,亦不可鬆懈。”
“對外……”朱樂之頓了頓,“劉庭嶽倒行逆施,根基已朽,我軍可暫緩正麵強攻,轉以離間之策,令其內耗加劇。”
“待其內部動蕩,民心離散,我軍再以雷霆之勢東進,必可事半功倍!”
“至於蕭國……”
“目前隻能示好,將戰事平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