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回 巧應對夏竦告禦狀 出良策…

字數:3329   加入書籤

A+A-




    夏竦聞言,躬身施禮道:
    “臣今日接到師尊一封信函,一來告知臣還有一位小師叔便在京城,令我待其歸來時,務要登門拜望。
    二來說小師叔在華山絕頂落霞峰采到雌雄兩朵幹年罕見靈芝,準備獻與官家。
    臣得了信後,甚以為奇,特來與官家分享。並請官家猜猜臣的那位小師叔是哪一個?”
    仁宗聞他之言,不免大駭道:
    “適才你見的那一朵靈芝便是林景亨采自華山落霞峰,莫非道長信中所言乃同一朵麽?不過閻士良隻獻與朕一朵,道長如何說采到兩朵?
    再者,你那小師叔又乃何許人也?緣何會沒來由的將如此珍貴之物獻與朕呢?”
    仁宗一連發出四問,之後,期待的眼神望向夏竦。
    夏竦聞言,卻不緊不慢地緩緩言道:
    “暫且不論師尊信中說言說靈芝與適才那朵是否乃同一個,臣先回答後兩個問題,官家自然分辨得出孰真孰假。
    要說臣這位小師叔呢,官家也十分熟悉,便是白礬樓少掌櫃的洛懷川了。”
    “什麽?朕的小師父?他隻言欲雲遊天下,未想竟去了華山。可他如何便成了夏卿你的小師叔呢?”
    “據師尊言說,因臨近老祖聖誕,小師叔遂攜共城邵雍前往希夷穀祭拜,正巧在那裏遇到師尊與賈師叔。
    他二人認出小師叔手中那柄龍鱗為老祖生前之物,乃五台山日月池中五條神龍取自身鱗片製成的。遂向其追問緣由。
    小師叔言說他乃與夢中得老祖傳授道法,又將寶扇相贈。那兩朵靈芝還是賈師叔幫著采到的呢。孰真孰假,想必官家此刻早已心知肚明。”
    仁宗始才恍然大悟道:
    “怨不得小師父能占卜斷卦,預測未來,卻原來其口中的老神仙竟是陳摶老祖。
    然令朕不明的是,這兩朵靈芝如何到了林大人手中?又為何幹裏迢迢送至京城?但不知道長信中可否言明?”
    夏竦見仁宗終於問到了關鍵所在,遂答道:
    “師尊隻說這兩朵靈芝忽與一日無故失蹤,因此還弄出兩條人命。且此案還牽扯到前幾歲京城那起人盡皆知的、販賣死馬肉案的兩名在逃主犯。
    通判司馬光雖極力偵破此案,孰料卻處處遭人掣肘。小師叔也因此憂心如焚,遂與師尊言及此事。
    師尊聞後憤慨不已,方才修書與臣,讓臣代其問問官家,這朗朗乾坤,究竟是誰人做主?”
    言罷,拿眼睛偷偷瞟向仁宗,查探著他的反應。
    仁宗聞言,不禁勃然大怒,啪的一巴掌,拍在禦案子之上。隻嚇得身旁服侍的小太監渾身一哆嗦。
    “既然涉及朝廷要犯,華州府衙為何不即刻將二人緝拿歸案?虧我前日還欲將林景亨調來朕身邊任職。”
    夏竦聞聽此言,不由慶幸道:
    “官家,若非臣來得及時,又會是一樁無頭案了。”
    沉吟半響,對夏竦道:
    “朝廷與李元昊之戰一觸即發,我有心選任一位陜西體量安撫使,為防西夏進攻早做準備。
    此番西去,正可順便至華州巡查靈芝一事,以卿之見,何人可擔此重任?”
    夏竦其實心中早有人選,卻故作思慮狀,許久方道:
    “官家以為三司使龐籍此人如何?”
    “龐籍?嗯,我看此人可當大事。朕猶記得明道二年(1033),大娘娘薨逝,遺詔小娘娘參議國家大事。
    是時任禦史的龐卿挺身而出,上奏請朕主理朝政,並建議我遍納群臣之見,莫要專聽宰相一人之言。”
    提及往事,夏竦也是記憶猶新,不免感慨道:
    “猶記得孔道輔大人當時曾讚其曰:‘言事官大多看宰相眼色,揣摸宰相意圖,唯有龐醇之,乃天子禦史。’”
    “是呀,如今龐籍與司馬池同為張存親家,三人又皆乃朕之肱骨之臣,夏卿薦的好啊。”
    仁宗十分肯定地言道。
    夏竦見初步心願達成,遂沉吟片刻,再一次躬身施禮道:
    “官家,臣還有一個建議,不知是否可行?龐籍之長子龐元魯與司馬光為同科進士。
    如今司馬光已為華州通判,而龐元魯因新婚之喜一直未與委任。
    臣聞他做事素來沉穩,如今西部備戰正當用人之際,何不令其隨侍其父左右,也好借此曆練曆練?”
    “嗯,卿之所言正和吾意,幸好卿與張道長之間有師徒之誼,不然這起靈芝案豈不要冤沉海底了。”
    仁宗言罷,當即吩咐張茂則宣龐籍進宮議事。夏竦辭別仁宗及龐籍如何麵君之事,咱先按下不提。
    單說司馬光與父親司馬池密談之後,於翌日悄悄返回華州,徑直去孟家老店尋找洛懷川。
    洛懷川見他孤身前來,便覺有異,急忙近前詢問緣由。司馬光遂將父親司馬池的一番話說與二人聽。
    邵雍聞言,不住地讚歎司馬池睿智,同時言道:
    “君實賢弟,既然伯父考慮的如此周到,你便不能再露麵了。
    我與懷川商議了,我們也不宜再與此間落腳,正準備換到一僻靜之處呢。”
    “僻靜之處?要說這華州境內頂數城隍廟附近人煙最為稀少。那裏恰好有一處小客棧,離秦三泰那所大宅子也不算遠,咱何不將其包租下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