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回 洛懷川無意查端倪 歐陽修…

字數:3721   加入書籤

A+A-




    賀老伯被二人的對話弄得懵懵的,不禁問向老乞丐:
    “大旺兄弟,你二人這是在打甚啞謎?是白孩出事了麽?”
    “哎呀老哥哥,不是白孩,白孩不是早失蹤了麽。是一個與白孩生得一般無二的後生出事了。
    言說是奸殺了一名女子,那個後生即是這位貴公子的先生了。”
    賀老六聞言,不禁嘀咕了一句“與白孩生得一般無二。”,言罷,便拄著拐杖沉默不語,看那樣子似乎是在回想著什麽。
    過了片刻,忽然開口道:
    “我覺得事情沒那麽簡單,怕是這位先生做了白孩的替罪之羊了。”
    “老人家為何如此篤定呢?”
    洛懷川忍不住追問道。
    “頭陣子我見付猛這小子忽然與白孩走得很近,二人常一道進出,鬼鬼祟祟的。
    我當時便覺得十分詫異,遂偷偷跟蹤了一次,竟發現他們與衙門裏的差爺在一處說著什麽。
    事後我一再追問白孩是否在外麵惹了什麽禍事,竟被他矢口否認。結果沒幾日,他便失蹤了。
    我尋思找付猛問個明白,不想小山子卻說他淹死了。如今看來,這小子準有問題。”
    待賀老六講完,洛懷川不禁問道:
    “賀老伯,你既然心有懷疑,為何不去官府報官呢?”
    “唉,咱這一切僅憑猜測,無有真憑實據。再者這官哪一個會在乎一個乞丐的死活。告了,怕也是白告。
    我隻好與大旺兄弟每日裏走街串巷尋訪小山子的蹤跡,尋思問出個子午卯酉,再捉他去見官。
    結果尋遍了臨縣穀城,也未發現他的蹤跡。沒準又到別處去乞討了。”
    “爺爺,我見過山子哥一回,他就在乾德縣。”
    賀一鳴在旁邊插言道。
    賀老伯聞言,一把扯過他問道:
    “那你為何不早說?”
    一鳴被他的動作嚇得一愣,支支吾吾道:
    “我也不曉得爺爺在尋他呀,不過山子哥言說他如今在一戶人家做工,再也不用乞討了。還特意囑咐我要對他的行蹤保密,說是怕我們連累他。”
    洛懷川用手摸著一鳴的頭安慰道:
    “孩子別怕,爺爺也是擔心你白哥哥的安全,你仔細想想,究竟是在那裏見到山子哥的?他當時與誰在一起?”
    一鳴卡巴卡巴眼睛道:
    “好像是在呂記綢緞莊,他沒與我說幾句話,便被一個管家模樣的人喚走了。
    我隱約聞那人訓他,說什麽如今是少爺的跟班,以後不許與我等來往。仔細少爺知道打斷他的腿。”
    “這呂記綢緞莊可是附近幾個縣裏數一數二的大莊子,那個呂掌櫃的為人慈善,我每次乞討到他門口,保證賞個三瓜兩棗的。
    唉,可惜這樣一位大善人膝下無子,隻生了兩位幹金,偌大的家業怕是無人繼承嘍。”
    老乞丐大旺不無感慨地言道。
    賀老六也歎口氣道:
    “據我所知,這個呂掌櫃是幾年前搬到此地的,說是一直在尋找他的侄子。也不曉得找到沒有。”
    洛懷川從三人的口中捕捉到了一絲有用的信息,不由心裏暗道:
    “目前看來,隻有摸清這個白孩的底細,方能洗脫邵雍的嫌疑了。”
    想到此處,遂對著賀老伯道:
    “老人家,我欲帶著一鳴前往那個呂記綢緞莊走一趟,看能否找到那日的管家。”
    賀老伯聞言,爽快的應了下來,吩咐一鳴跟著洛懷川直奔那裏,中間不許去旁的地方。
    孰知到那一看,綢緞莊早已改成了一間雜貨鋪子。問了掌櫃的方才曉得,那個呂掌櫃一家早與半月前搬走了。
    這一事實越發令洛懷川心中升起一絲疑團,遂與一鳴一道返回茅棚,將呂家搬走之事對賀老六詳敘了一遍,未了道:
    “老人家,依在下之見,你還是到縣衙報案比較妥當。最不濟可借著官府之力聯合各縣幫你尋找,總好過在這裏瞎臆測的要好。”
    言罷,又囑咐道:
    “老伯,還有一則,必須由您親自到衙門報官,且當著縣令要歐陽修大人之麵陳述案情。尤其還要提到這些孤兒的處境。”
    “哦,但不知卻是為何?”
    賀老六疑惑地問道。
    據我所知,這位歐陽大人耿直清廉,一向重視民生。他若曉得你等處境,斷不會坐視不理。隻不過有一則,切記,莫要有隻言片語提到在下。”
    賀老六細一咂摸他的話,也覺得在理,遂站起身,帶著一幫小乞丐前往縣衙而去。
    原來歐陽修初到任上,正趕上這裏春秋大旱,遂設法引堰灌苗,祭五龍祈雨,後果然天降甘霖。為答謝神賜之恩,遂帶著人敲鑼打鼓赴武當山拜祀真武大帝。
    說起這個真武大帝,還有一番有趣的來曆。據說其又稱玄武大帝,最初隻是一個神獸。
    起源於星辰崇拜中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之總稱,謂龜蛇,因位北方,故曰玄,身有鱗甲,故日武。
    真武大帝之官方封號始於唐太宗,被封為佑聖玄武靈應真君。北宋開寶年間,玄武神降於終南山,太平興國六年(981年)封為翌盛將軍。
    大中祥符五年(1012)十月,宋真宗對宰相王旦等言說其夢見玉皇令趙氏祖先授予他天書。
    這個趙氏祖先自稱是中三皇人皇氏九人中一人,曾轉世為軒轅黃帝。後唐時,奉玉帝之命,主趙氏之族,總治下界,名曰九天司命保生天尊趙玄朗。
    宋真宗追尊趙玄朗為上靈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廟號聖祖。玄、朗二字避諱,玄武大帝也改名真武大帝。
    仁宗朝時,三清與玉帝在上元節那日,考查自天庭開辟以來眾神功勞,以作封賞。
    三官四聖功勞最大,北極四聖均封為上帝,真武大帝為玄天上帝。這便是乾德縣誌所載的‘朝爺鑼鼓’。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