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回 歐陽修客棧訪邵雍 周召公…
字數:3391 加入書籤
歐陽修忽見老乞丐帶著小乞丐前來告狀,當下十分重視,除耐心聞聽案情,還隨著他們前往茅棚一探究竟。
殊料待其看到乞丐的現狀後,當下震驚不已。萬未想到在自己的轄地會有生活如此窘迫的百姓。
尤其在聞到賀老六講述這些孩子皆是孤兒時,更是對他的善行讚譽有加。即刻吩咐差役為他們修葺房屋,又專門撥出銀兩供他們改善生活。
老乞丐萬沒想到眼前的這位縣靈大人如此體恤民情且平易近人,不由打心裏對洛懷川充滿了感激之情。
遂下意識脫口而出道:
“那位貴公子讚頌大人賢德時,小老兒頗不以為意。未想到大人果然名副其實,是位以百姓心為心的好官。
歐陽修聞言,不由心裏畫了疑狐,經再三詢問,方才曉得原來是洛懷川來過了。
遂將差役打發走之後,一個人來到遠宜客棧尋他。秦五郎及趙斌自打拿了洛懷川的銀子,每日裏除了喝酒吃肉,便是呼呼大睡。
至於邵雍,無論二人在或不在,每日裏隻是捧著那卷《周易注》苦讀。
這日二人正靠在竹椅上瞌睡,忽覺被人踢了一腳,正欲張口叫罵,睜眼一看,卻是縣令歐陽修到了。
遂緊忙站起身迎接:
“大人,您如何突然來了這裏?放心,這姬先生被我二人看得死死的,絕對跑不了。”
不料,卻又被歐陽修踢了一腳:
“去,備些好酒好菜,本官要與姬先生一道痛飲幾杯。”
秦五郎懵懵地揉著屁股,忙不迭地張羅去了。
歐陽修推門走了進來,卻見邵雍兀自背對著房門苦讀,絲毫未將外麵發生的一切聞在耳中。不由心生敬佩,來到他背後,抬手拍了一家他的肩膀道:
“邵先生當真好定力,看的何人之作,竟是如此的專注?”
邵雍一回頭,發現是縣令大人到了,不免站起身,躬身施禮道:
“大人不期照訪,實在是有失遠迎。若不怕此間屋子有凶煞之氣,還請就坐。”
言罷,將歐陽修讓至一旁的木椅上坐下,提醒道:
“大人怕是記錯了,在下乃姓姬,名堯夫。”
誰知歐陽修嗬嗬一笑:
“懷川賢弟既稱你為先生,想必你便是共城邵雍。故而今日特來與先生探討學問。”
邵雍聞言,皺著眉頭道:
“在下明明姓姬,如何變成了姓邵?”
歐陽修坐到他身旁的椅子上,微微一笑道:
“據我所知,周初大臣召康公姬奭(shi)因食邑於召,被稱為召公或召伯,乃周初三公之一。
也是曆文、武、成、康四朝元老,曾與周公旦一道平定武庚之亂,亦是促成‘成康之治’之功臣。
其子孫襲召公之位,一直為周朝執政大臣之一。周室東遷後,召公之采邑也隨之東移。
後來,燕國被秦國所亡,召公之子孫以原封地‘召’為姓,稱召氏,也即邵姓。
我初次與懷川賢弟相識,便知其有位先生喚做邵雍,隻恨無緣相見。
昨日先生在大堂之上言說姓姬,我便已猜到幾分,礙於彼情彼景,故而並未深問。
想來先生必是愛惜名聲,故而不願以真麵目示人。不然我也不會枉顧辦案原則,許先生留在此地了。”
邵雍聞言,始才恍然大悟,急忙站起身,重新施禮:
“大人慧眼如炬,在下還要多謝大人一番良苦用心。”
歐陽修見邵雍承認了自己的身份,不免心生喜悅,招呼他坐下道:
“這裏隻有你我兄弟,哪裏來的什麽大人。”
言罷,歐陽修抖了抖袍子,開始抬眼打量起這間屋子來。
發現旁邊的書案上放著邵雍適才研讀的那本《周易注》及一摞紙。上麵以篆書寫著《皇極經世書》幾個大字。
下麵還壓著一首小詩,乃是以楷書所寫。不由心生好奇,拿起來,隨口吟道:
“心安身自安,
身安室自寬。
心與身俱安,
何事能相幹。
誰謂一身小,
其安若泰山。
誰謂一室小,
寬如天地間。”
閱罷,微微頷首道:
“我之所以如此安排,便是為了試試邵先生的膽量究竟如何。現在一看,先生不愧共城邵雍。
一筆篆字粗細勻稱,平穩敦厚,轉折處弧線圓潤流暢,楷書亦頗顯端莊、遒勁、嚴謹之勢。
真應了那句字如其人,人如其字,文如其人,文以載道。但不知師承何人?”
邵雍經他一誇,反而連呼慚愧道:
“在下哪裏來的什麽師承,隻不過與家父在伊川神蔭原創了一所辦安樂書院,身為教授師,自然要練得一手好字。
家父性簡寬,獨喜文字,學用聲律韻類、古今切正。為之解曰《正聲》、《正字》、《正音》者論三十篇。
還時常教誨我記住西漢揚雄之箴言‘書,心畫也’。而我更欣賞唐代柳公權那句‘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一句。”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