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回 訴家學邵雍演皇極 問先天…

字數:3165   加入書籤

A+A-




    歐陽修聞言,不禁被邵氏父子之情操所染,遂由衷讚道:
    “原來堯夫賢弟家學有淵源,又傳之於百源,真稱得上一對父子好先生了。”
    這時,馮七端著點心茶水,緊隨其後跟到了房間。原來這小子眼尖,打從歐陽修前腳剛邁進店門,便被他認了出來。
    “大人,姬先生,請用茶。小店自打開張以來,尚沒來過大人物。大人算是頭一個。小的能伺候您,倍感榮幸。”
    歐陽修曉得他是在刻意溜須拍馬,但卻拍的令人不生反感,遂反問道:
    “本官隻是一介七品縣令,如何在你眼中變成了大人物?”
    “大人,您乃乾德縣父母官,這裏萬幹子民皆乃您之子女。如何算不上大人物呢?”
    歐陽修被他一說,反而樂了,揮揮手道:
    “好個能言會道的小滑頭,你且去忙吧,我與先生有話要說。”
    馮七見得了縣令大人稱讚,喜形於色的去了。
    歐陽修端起茶盞撮了一口茶道:
    “適才我見《皇極經世書》幾個字,莫非堯夫賢弟在著書立作麽?但不知這幾個字作何解釋?”
    邵雍未想到歐陽修如此心細如發,聞他一問,大有知音難遇之感,遂麵露喜色道:
    “至大之謂皇,至中之謂極,至正之謂經,至變之謂世。大中至正,應變無方之謂道。故曰《皇極經世書》。”
    “聞聽此書的名字便感覺所言之內容定是囊括六虛、自然及曆史之事,期間莫不以道貫之。”
    邵雍聞歐陽修一語道破此書之要妙,大有高山流水遇知音之感,登時情緒高漲,進一步為其介紹道:
    “本書意在窮日月星辰、飛走動植之數,以盡天地萬物之理。述皇帝王伯之事,以明大中至正之道。而陰陽之消長,古今之治亂,則與其中可見矣。”
    歐陽修聞他一番見解,不由問道:
    “這萬物之理乃天道自然,皇帝王伯乃凡塵中事,既是明了兩者之理,於我等又有何助益呢?”
    “達萬物之理,乃以天時而驗人事。窮皇帝王伯之非又可以人事反驗天時。若悟此間道理,則可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邵雍進一步解釋道。
    “哦,若按賢弟之言,此書既非舍史而論經,亦非舍經而論史,竊以為乃以史證經之作。一旦成書,必驚天地,泣鬼神,屆時我可要先一睹為快了。”
    此時,歐陽修望向邵雍的眼神中已滿是崇拜與欽佩。
    這時,秦五郎已將酒宴備好,掌櫃的聞聽縣令大人到訪,特意為二人辟出一間雅室。
    歐陽修不好駁了他的麵子,隻好與邵雍移步過去。待二人坐定,馮七殷勤地為二人斟滿酒,識趣地退到外等候差遣。
    歐陽修端起酒杯,與邵雍幹了一杯道:
    “不過說起著書立作,哥哥我也在著手將這些年收集的曆代銘刻、碑刻及部分銅器銘刻按朝代先後編次整理成書,隻是未想命何名字最為妥當。”
    “哦,既然此書以專錄曆代石刻之金石學著作,不如喚做《集古錄》可好?”
    “《集古錄》?嗯,這名字最貼切不過了。好,便依賢弟之見。
    對了,賢弟之《皇極經世書》富含道家之理,而道家常提到先天二字,但不知堯夫賢弟對此有何高見?”
    歐陽修因邵雍為自己的書起了一個好名字而越發高興,不免又向他問起學問來。
    邵雍微微一笑道,那我可要考考永叔兄的悟性了。言罷,吟了兩句詩:
    “先天事業有誰為,
    為者如何告者誰?
    若問先天一事無,
    後天方要著功夫。”
    歐陽修聞言,沉吟片刻,皺著眉頭道:
    “私以為先天乃源於自然稟賦,非著意安排。但不知與堯夫賢弟之意如何?”
    “嗯,永叔兄果然聰慧明察,大抵與我不謀而合。天意無他隻自然,自然之外更無天。”
    “好一個自然而然,簡直精辟至極。對了,我見你在讀《周易注》,那似乎是魏晉經學家王弼之作,但不知賢弟閱後,可是有何感悟,不妨借此機會分享一二?”
    邵雍嗬嗬一笑道:
    “似哥哥這樣一位才華橫溢之人,小弟未向你求教倒也罷了。如何反倒處處為難起我來,這不是逼著小弟班門弄斧麽?”
    “小弟切莫如此言說,實在是羞煞哥哥了。有道是尺有所長,寸有所短。
    哥哥隻專注於儒家經典,對一些玄學上的事卻是不甚了了。今日難得與賢弟一處飲酒,少不得討教一二。”
    “既然如此,小弟索性賣弄一番。依我對易之理解,不乏以四句話言之。
    易中秘密窮天地,
    造化天機泄未然。
    中有神明司禍福,
    後來且莫教輕傳。”
    不知哥哥可否從中感悟些東西出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