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回 修宮室恭王破魯壁 啖沙肉…
字數:2713 加入書籤
漢惠帝劉盈更是將儒家經典視為珍寶,曾從濟南請來孔鮒之弟子,業已九十高齡的伏生為其黙書儒家典籍。
西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皇帝劉啟將其子劉餘打從淮南遷至曲阜,封為魯王,即魯恭王。
恭王好建宮室,修建了聞名遐邇的‘靈光殿’,並打算與孔宅附近修建別宮。為擴大其規模,竟不惜拆除孔子故宅的舊牆。
不想工匠在鑿破牆體時,忽然打從裏麵掉出一些竹簡,竹簡落地時,竟發出一陣金石之聲。諸人大駭,急忙命人將此事稟告魯恭王。
劉餘甚以為奇,當下急趨而至,細聽竹簡落處,卻有絲竹之音嫋嫋入耳,竟有六律五音之美。
遂命人小心翼翼扒開牆體,居然發現了孔鮒當年所藏之書。皆是孔子及其弟子當年用先秦時期的篆文,即“蝌蚪文”書寫的著作,故我這道菜品為《魯壁藏書》。”
其實這道菜乃後世為紀念孔子而研究出的一道菜肴,魯壁也是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重修孔廟時,於詩禮堂後所建,為一段孑然獨立的紅色牆壁。
未及洛懷川講完,四位大師的眼神中早已寫滿了期待與渴望。又聞彭澤道:
“下麵有請葆榮齋許廚講菜。”
許廚本以為第一道菜品誌在必得,未料想竟輸的一塌糊塗,聞聽洛懷川又出了一道孔府菜,不由暗自琢磨自己究竟當烹飪哪道菜品,方能出奇製勝。
隻見他望了望四位大師皆乃古稀老者,眼珠一轉,最後決定做一道可與之媲美的菜肴。
耳聞他言道:
“既然洛廚講了一段孔府後裔的故事,那我也來講上一則父與子間的軼事。說的是劉備西取益卅時,法正與冦封由成都趕來迎劉備進城,並設宴款待。
當時的宴席實行一人一案的分餐製,當有待者為冦封奉菜時,不慎將一塊蒸得軟爛肉塊掉落在地,直嚇得他頓時手足無措。
而冦封卻並未對其指責,反而隨手從地上撿起肉塊,丟入口中吃了。
殊料此事被坐在上首的劉備看得清清楚楚,便與宴後問冦封,打從地上拾肉吞食,是否有嫌菜品數量甚少之意。
冦封卻答乃逢大荒之年,眾百姓竟以觀音土為食保命,即便肉上有沙,自己亦不敢暴殄天物。
劉備又問其為何不責罰那個粗心的侍者?冦封答其見士卒廚役終日勞累,即便偶爾有失,也不忍嗬斥。
劉備欣賞冦封之品格,加之其乃劉璋族中外甥,又與法正獻城有功,便將其收為義子,賜名劉封。故我此道菜品為‘喜沙肉’”
言罷,二人開始下去備菜。
因洛懷川贏了第一局,左天知麵上下意識浮現出一縷得意之色,望著宋凝香嘲諷道:
“夫人,若我這妹夫此局勝出,你大可帶著三個女兒投奔你爹了,想必我那三位舅哥會對你遠接近迎的。”
宋夫人聞言,手裏的絹帕一甩,冷哼一聲道:
“我勸你還是別做夢了,人家許廚可是響當當的襄陽第一神廚,那個姓洛的隻不過一時僥幸罷了。屆時你若輸了酒樓,可別再指望我在爹麵前替你求情了。”
“怕到時候是你爹來向我求情吧。”
左老爺直接懟了回去,直氣得宋夫人忽地站起身,留下一句“癡心妄想”後,轉身去找他爹訴苦了。
由於備菜的時間漫長,圍觀的百姓有的幹脆席地而坐,有的則拿著許廚與洛廚的輸贏耍起了賭博。
賣吃食與茶水的小販手裏或托著盤子,或拎著瓷壺,像條泥鰍一樣穿梭在人群中高聲叫賣。
這時,洛懷川的第一道菜“魯壁藏書”被端到桌案上。還是由長鬆齋的齊掌櫃率先品鑒。
隻見他閃目一望,隻見紫檀木的盤子上鋪著一張荷葉,上麵由長卷碼了二層。左側長卷色澤金黃通透,右側長卷呈透明狀似紙非紙的模樣。
每個長卷的中腰係著一個綠色絲結狀的東西,像極了一卷卷竹簡。竹簡前以瓜果雕成了一段牆壁,上麵刻有“魯壁”二字。端的是雕工精湛。
齊掌櫃先夾起左側長卷咬了一口,讚道:
“外麵的米粉香脆卻不油膩,內裏蝦肉緊致而彈滑,入口鮮香,可見烹飪手法之獨特。”
言罷,又夾起右側看了看,發現半透明狀的乃是以麵粉製成的薄餅,內裏裹著炸製的醃肉與嫩蔥。
咬了一口,肉味香鹹,蔥味辛辣,竟是十分的開胃。待整卷吃到肚裏,還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道:
“一道菜品竟做出截然不同的吃法,足見洛廚在廚藝上之造詣不俗。”.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