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纏足事小關天下
字數:3346 加入書籤
“還不是怕裹腳?真是人小鬼大!”高桂英搖了搖頭,“可是她都六歲了,再不裹就來不及了,這事無論如何也不能再由著她了!”
“什麽?!”李自成霍然而
他固然知道明代是一個纏足之風盛行的時代,但他自從來到這個時代,就一直在養傷,並且因為詐死計的原因,一直深居簡出,足不出戶,所接觸到的女性隻有李芳、高桂英、竇美儀、高慧瓊以及身邊伺候的宮女嬤嬤們,除了李芳還是個孩子,其他人不是練武之人就是服侍人的下人,都不纏足,所以他從沒留意過纏足之事,乍聽之下不免大感意
可是高桂英卻再一次誤會了李自成,以為他是為李芳逃避纏足而震驚,見他麵有怒色,急忙勸道:“陛下不要動蘭芝還小,還隻知道怕疼,不知道愛美,再長大些就會好教育女兒是臣妾的責任,不會由著她的性子胡來,陛下放心好”
你還真是個賢妻良母啊!放心?放心個屁!
李自成差點沒罵出來,斷然說道:“不必!《孝經》有雲:‘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如何為了所謂的美,便自毀天足,忘了聖人的教誨?況且什麽是美?天然才是美!修園造景,尚且講究個渾然天成,怎麽到了女人的腳上,卻非要如此病態斧鑿?真個是暴殄天物,毫無人性!何美之有?”
高桂英有些發
她十九歲嫁給李自成,和李自成做了將近十年的夫妻,李自成雖然從沒嫌棄過她是大腳,但也從沒說過不喜歡小腳,如今這個說法她還是第一次聽
“世風如此,”她心裏且喜且憂,囁嚅道:“富貴人家的小姐太太們都裹小腳,隻有粗婦才……”
“別說了!”李自成大手一揮,打斷她道:“你身為國母,垂範天下,還有比你更富貴的太太嗎?哪有你不裹腳,別人卻裹腳的道理?朕決不允許這種事發生!從今天起,裹腳這陋習就算廢了!”
因為我是大腳,天下的女人們便都不許裹腳嗎?高桂英熱淚盈眶,皇帝可真夠霸道的!
不過這種霸道她喜歡,同是皇後,她可比大腳馬娘娘幸福多了——要知道,明朝可是以纏足為貴
但她也確實是個賢後,完全符合這個時代的道德標準,雖然心中甜蜜,卻還是搖頭說道:“陛下真要廢了裹腳,隻怕天下人都會說是臣妾善妒,攛掇陛下這樣做”
“啊?”這回輪到李自成發懵了,“朕沒想到這一層,真沒有讓你背黑鍋的意”
“臣妾知道,”高桂英見到李自成呆呆的樣子,不由得噗嗤一笑,說道:“臣妾是跟陛下開玩笑說真的,臣妾擔心的不是這個——若是對複興大順有利,臣妾便擔了這善妒的惡名又能如何?可惜事情沒有這樣簡陛下說過,追贓助餉雖然得了民心,但卻失了士心,使得天下輿情洶洶,這才造成了我朝累如今追贓之弊未除,又要讓女子放足,絕了士大夫們心心念念之物,對士心的打擊豈不更是雪上加霜?請陛下以國事為重,不要為了臣妾因小失”
這是高桂英一天之內第三次誤會李自
李自成反對纏足,並不是要為高桂英拔份兒,而是做為現代人本能的心理反應,他之所以要用高桂英做幌子,其實就跟他一定要說“《孝經》有雲”一樣,不過是給自己的理念套一件符合當代語境的外衣罷
他並不天真,知道不能傻嗬嗬地直接兜售他那超越時代的價值觀,但他也的確有欠考慮,萬沒想到纏不纏足這種微不足道的小事,竟也像亞馬遜雨林中撲動翅膀的蝴蝶,會產生左右天下歸屬的重大影響,如今聽高桂英這樣說,猶如被擊了一掌,猛地大夢初醒,心中敬意油然而生,不由自主地拱手深鞠了一躬,說道:“皇後深明大義,朕受教”
這是耍得什麽寶!高桂英慌忙起身,閃到一旁不敢受禮,嗔道:“陛下請自重,讓宮女宦官們看到,卻像什麽樣子?”
李自成嗬嗬一笑:“所謂聞過則喜,朕並非輕薄無”
高桂英很尷尬,這個皇帝自從受傷以後,怎麽開始語不驚人死不休了?當下不知應該如何接話,隻得強行把話題拉回來,問道:“既然裹腳不能廢,蘭芝的腳還是得裹吧?”
纏足是很痛苦的,世上根本就沒有女人真心喜歡纏足,但女為悅己者容,既然男人們喜歡,仰男人鼻息以生存的女人們又有什麽選擇呢?久而久之,她們也就覺得理所當然了,並且“為了自己的女兒好”,不自覺地成了男性戕害女性的幫
高桂英就是這樣,所以她也是滿可悲
“待朕逮到機會,這陋習早晚得廢,不裹也罷!”李自成擺了擺手,換了話題,“你還是別想纏足的事了,朕這裏有件要事,非得你去辦不”
“什麽事?”高桂英雙眉一
她畢竟是個習武之人,性格並不磨嘰,話既然說開了,就會爽利地丟開
李自成暗暗點頭,很欣賞她這種幹脆利落的作風,便也不繞圈子,直截了當地說道:“老三在山口街,把田見秀和顧君恩都派了出來,說是讓他倆勸說劉希堯等部向老營集結,可是顧君恩是個文臣,田見秀則是主帥,派誰也不該派他們兩個吧?老三有個擰勁,三個輔政大臣都勸不住,如今身邊隻剩下嵇筠一個人,恐怕更約束不住他了,所以朕想讓你去一趟山口街,以皇後和嫂子的身份壓住場子,別讓老三做出什麽蠢事朕不想擔一個殘害手足的惡”
高桂英想了想,問道:“陛下是要重掌朝綱嗎?”
李自成搖了搖頭,“穩住他即可,不要把他逼急了,恐怕於你不”
“這卻是多慮了,”高桂英莞爾一笑,“憑他還殺不了我!臣妾明早便”
“不可掉以輕心,”李自成不放心,叮囑道:“兔子急了也會咬凡事都要往好處努力,但也要往壞處打算,這樣才不至於事到臨頭措手不你的女兵營最好挨著袁宗第的營寨下寨,也好有個照朕等吳汝義到了,便立即啟程去與你會你隻要在老營坐鎮即可,萬萬不可刺激老三鋌而走”
高桂英覺得李自成有些多疑,上次懷疑張鼐有覬覦之心,現在又懷疑李自敬有謀反之意,似乎自從受傷之後,發生了很大變化,不由得有些氣悶,沒理會李自成的告誡,而是問道:“陛下遣人去召吳汝義了?不是說暫不親政嗎?”
“老三威望不夠,諸將都在觀望,”李自成苦笑道:“朕怕打長沙的兵力不足,所以不得不讓玉峰去召吳汝義和劉體統前來助吳汝義曾跟隨玉峰留守西京,兩人的私交不錯,朕不複出,也許隻能召來他倆的兩萬兵”
“陛下還是早日親政為好,”高桂英搖搖頭,“如此大費周章,再不複出已經是弊大於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