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許文耀發難
字數:2955 加入書籤
不想,這次開口的卻不是張淩,而是許文耀:“宗部堂,州縣官員問題皇上已有旨意,你剛才與顧大參、劉府台俱已接旨,這會兒又重新提起,是想反複嗎?”
剛才皇帝不讓張淩參人,許文耀看在眼裏,知道一定也不會同意他參人,索性也不向李自成請示,直接就向宗洪聖發難
宗洪聖哆嗦了一下,知道自己失言了,慌忙起身向李自成跪下,叩首道:“臣隻是就事論事,並非反複,請陛下明”
李自成覺得有些頭
他提起郭金台,本來隻是說說閑白,想緩和一下剛才君臣爭執的氣氛,沒想到卻又引起了新的爭執,朝堂上的事總是這樣沒個消停嗎?
李自成開始有點討厭這個許文耀了,辦差積極是個好事,但要是積極過了頭,那就不是好事
張淩說了兩次話,第一次替皇帝解了圍,第二次提了個醒,等宗洪聖把話說全了,他也就不再糾纏了,可這個許文耀卻偏要挑事,非給宗洪聖扣一頂反複的帽子,怎麽就你那麽能?
對許文耀不滿的還有顧君
聽張淩和宗洪聖說到黨爭,他本來還想借機從側麵提醒一下皇帝,“牛金星案”有引發黨爭的危險,可是許文耀一開口倒好,話題一下子從黨爭變成了反複,這個許文耀怎麽這麽能給人添堵呢?
見李自成沉吟著不說話,顧君恩知道,皇帝既不想駁了許文耀的麵子,又不想治宗洪聖的罪,於是起身說道:“陛下,宗洪聖不該重提州縣官員一事,但‘新舊參雜’卻是灼長沙府做為標杆不能施行此策,其他諸府卻非如此施行不朋黨為禍,不可小有黨,應該嚴加懲戒,不使禍亂朝綱;無黨,應該禁奸於未萌,既不輕忽放縱,也不誣無為‘新舊參雜’實為老成謀國之論,請陛下明”
顧君恩的話裏夾帶了私貨,李自成一下子就聽出來
宗洪聖的“新舊參雜”是防患於未然的意思,用一個“不輕忽放縱”也就說盡了,而顧君恩卻平白又給加了一個“不誣無為有”,顯然是話裏有
但李自成現在不想追究顧君恩的話裏還有什麽話,既然打了預防針,那就早晚會知道他想給皇帝預防什麽,等有了空再參詳也來得及,不急在這一時,現在地上還跪著一個
“顧卿言之有理,”李自成說道:“宗洪聖,你起來”
李自成決定把這個麵子賣給顧君恩,以補償他剛才被拂了的首輔麵子,至於許文耀的麵子,隻好讓他自己去找顧君恩要
宗洪聖謝恩站起身來,許文耀隱隱有些不平之色,李自成裝作沒看見,伸手去拿蓋碗,卻發現茶已經涼了,於是大聲喚道:“秦喜!”
秦喜在外間侍候,聽喚急忙走了進來,李自成把蓋碗往旁邊推了推,說道:“給各位卿家換熱”
“是!”秦喜答應一聲,轉身走了出
李自成吸取教訓,不敢再扯閑篇,直奔主題,說道:“諸位愛卿都見識了許卿和張卿的剛直耿介吧?朕介紹一下,他們兩位是朕選定的正四品參諫諸事使和正三品參察群僚使,分別權署都諫諸事院和都察群僚院,與都知政務院同列,互不統屬,俱為朝中五院之”
所謂權署,也就是權且署理的意思,跟顧君恩的權署都知政務院一樣,由於主官暫缺,由佐貳官主持工
顧君恩看了看一直未發一言的鄧岩忠,暗想:所謂“朝中五院”,如今已經有了三個,另外兩個,軍事肯定要占一個,那是田見秀的位置,沒人能跟他搶,還有一個肯定就是這位“另有安排”的刑部侍郎了,隻是不知道他管的是什麽衙門,又是什麽品階?
他剛想到這裏,就聽見李自成接著說道:“這裏還有一位,原刑部侍郎鄧岩忠,他將就任正二品參判獄訟使,權署都判獄訟院事,也與都知政務院同列,互不統屬,主管獄訟審”
什麽?!此話一出,除了鄧岩忠之外,在座的大臣們全都瞪大了眼睛,簡直懷疑皇帝剛才是說錯了
審理獄訟案件從來都是刑部的職權,幹嘛要另外成立一個都判獄訟院?而且級別還這麽高,那刑部幹什麽去?今後是聽命於都知政務院?還是聽命於都判獄訟院?
這不是疊床架屋,政出多門嗎?
顧君恩站了起來,做為當朝首輔,這件事他必須說
許文耀也站了起來,做為參諫諸事使,他對這件事負有規諫的責
都諫諸事院和都察群僚院雖然都是言官,但職掌並不一
都察院負責監察中央和地方各級官員的風紀諸事,凡大臣奸邪,小人構黨,作威福亂政者、凡百官貪汙瀆職,冒功諉過,敗壞官紀者、凡學術不正,上疏妄亂成法,希圖進用者,俱在其糾察彈劾的範圍之內,是皇帝耳目風紀之司,管的是
都諫院則負責稽查六部百司之事,凡有力不勝任、推諉拖拉、玩忽職守、陽奉陰違等行為,俱在其糾察彈劾的範圍之內,另外,凡有內外章疏上呈下達,或有製敕宣行,還負責大事覆奏,小事附署,分類抄出付院執行等事,是皇帝考核績效、拾遺補缺之司,不僅管官,還管皇
所以在這件事上,隻管官員的張淩可以不說話,還管皇帝的許文耀卻不能不說話,否則就要被張淩彈劾失職
可是還沒等他和顧君恩開口,房門“吱呀”一聲打開了,秦喜帶著宦官趙安和呂能,端著茶盤走了進來,分散了兩人的注意
趁兩人一停頓的工夫,李自成搶先說道:“顧卿,許卿,兩位卿家且朕知道你們要說話,但請先喝口茶,聽朕說完了,你們再說不”
皇帝要先說話,誰敢不許?顧君恩和許文耀無奈,隻好先坐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