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內力回路
字數:4464 加入書籤
張季舟回到九獄樓窩進自己的躺椅裏,心裏想著那個黑影對他說過的話,麵色陰沉。
他可以不去管謝淮,畢竟他和謝淮沒有實質上的聯係,好奇心忍忍就可以壓住。
但他不能不去找岱嶽星君——
如果這個老道士真的是根據他的研究,才提出了預防瘧疾的方案。
黑影對他說,三思不夠便九思。
可九思再九思,再再九思,張季舟還是不肯放棄。
這事關榮譽、以及未來千年的名聲。
張季舟不愛權財,就剩名聲這點追求了。
……
……
青洲邊緣小鎮,葛桂自顧和謝周及燕清辭坐在一張桌子上,吃了一頓晚飯。
葛桂要了一壺果酒,可惜謝周和燕清辭並不與他同飲,顯然在得知“心病”一事後,兩人都沒什麽心情了。
吃完飯,葛桂帶著謝周和燕清辭來到他的醫館,也是鎮上唯一的醫館。
這間醫館的麵積不小,占了一整個院落,前麵是兩間挨著的平房打通,一間用來坐診,一間用做藥房,後麵還有三間獨立的平房用來給病人們暫住。
走進醫館,葛桂點燃蠟燭和炭火,屋裏很快暖和了起來。
“介意我用這個仔細聽一下嗎?”葛桂從箱子裏拿出聽診器,看著燕清辭問道。
這是醫學上很常見的聽診工具,隻不過很少被投入使用。
原因無非兩個字。
——禮法。
禮法上規定,一個人長大後,就不該讓外人觸碰自己的身體。
除非是道侶之間,夫妻之間。
在沒有真正確定關係之前,即便是有婚約在身的未婚夫妻都不行。
正是因為違反了禮法,青樓女子才被認為是下賤的職業。
但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禮法就被嚴重放大化了,甚至有些被妖魔化的意思。
即便病患是男性,醫師也是男性,都要盡可能的避免身體接觸。
男醫師給女病人看病的時候尤其如此。
畢竟大家都講究禮法,從小就被灌輸男女有別的道理,怎麽能接觸呢對不對?
讓你把個脈就是極限了,也算是對你醫師身份的尊重了。
若是遇上給高門貴女看病的時候,避諱更多,有些連人都不給見……很多醫師不得已,被逼到學會了懸絲問診的技術。
燕清辭同樣屬於高門貴女的行列,好在她更像是江湖兒女,沒有太多的忌諱。
涉及心病,她哪有不依的道理。
“放心,我眼裏沒有男女,隻有病人。”
葛桂笑著說道,將聽診器的頭部貼到燕清辭左邊心髒的位置。
他眯眼聽著少女的
心跳聲,半刻鍾後收回聽診器,取出了一根比平常更細的銀針。
他示意燕清辭把右手放到桌上,將銀針刺入少女的經脈。
這一次聽的時間就比較長了,葛桂捏著銀針的尾部,感受著銀針的細微跳動,一直從暮時坐到了天色全黑。
謝周站在旁邊,右手握著紫氣東來,劍意擴散著,將醫館外麵所有的聲音隔絕。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葛桂甩了甩有些發麻的右手,將銀針拔出。
“怎麽樣?”謝周出聲問道,先前一直神情平靜的他此時略顯緊張。
燕清辭也有些緊張地看著葛桂。
葛桂點了點頭,經過長時間的把脈,他對燕清辭的心病已經有了足夠的了解,說道:
“你的心跳裏包含雜音,這屬於心病的表現方式無疑。”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你的心病暫時不會有什麽危險。”
“至少短期內不會有危險。”
“這要歸功於兩點。”
“第一,作為修行者,你的身體素質要比普通人強上許多。”
“第二,在你很小的時候,應該有一位醫師看過你的心病,而且開出了一個很厲害、很厲害的藥方。”
葛桂一連用了兩個很厲害,語氣佩服到了極點,解釋說道:
“這個藥方無需藥石
,而是利用金針渡氣的方法,在你心髒周圍種下真氣竅穴,再與心髒結合,形成了一道內力回路,保護住了你的心髒,所以你的心病才不會發作。”
燕清辭有些聽不明白了,問道:“什麽叫內力回路?”
葛桂想了想,說道:“修行者能修煉出內力,但內力是怎麽在體內儲存,又是怎麽在體內流通,你知道不?”
燕清辭愣了下,搖了搖頭。
她隻知道如何修行,哪裏會去考慮內力如何儲存、流通的事情?
就像農民會種地就行,根本不用去研究糧食是怎麽長出來的。
“我來說吧。”
謝周讀過青山所有的醫書,雖然實踐不怎麽樣,但理論基礎十分深厚,說道:“人有十二經絡和奇經八脈,其中十二經絡中有三百六十五處穴位,稱為正穴。”
“奇經八脈中又有三百五十五處穴位,稱為奇穴。”
“此為人體七百二十穴。”
“內力便是儲存在這些竅穴之中。”
“內力的流通方式則根據修行功法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劍修的內力主要是走奇脈,以速度和精巧為主,力道為輔。錘修和槍修則以正脈為主,講究堂堂正正,以勢壓人……”
謝周解釋完畢,看著葛桂問道:“隻是不
知道先生所說的回路是指?”
葛桂指了指自己的心髒,說道:“給燕姑娘看病的那位醫師,以金針渡氣的方法在心髒周圍模擬出了六個竅穴,借此來緩解燕姑娘的心髒壓力……”
“也是因為心髒的壓力變小了,燕姑娘的心病才不會發作。”
葛桂說道:“不過這種金針渡氣模擬竅穴的方法隻對修行者有用。”
“之所以稱為內力回路,是因為這種人為模擬出的竅穴需要內力蘊養。”
“你可以把這種人造竅穴想象為一片湖泊,內力便是它的支流,如果沒了內力支撐,竅穴用不了多久也會隨之枯竭。”
“此外,一旦這幾個穴竅枯竭,也就到了燕姑娘心病發作的時候。”
“內力回路是由藥王穀提出來的,截止目前,天底下隻有一個人能做到。”
“藥王穀的穀主,藥王孫慈。”
“他的針灸術出神入化,比我師父的針灸強太多了。”
說到這裏,葛桂的語氣有些向往,也帶著些對自家師父的嫌棄。
瞧瞧人家孫慈,還不到六十歲,就比自家八十多歲的老頭子更厲害了。
老頭子還喜歡一口一個“將藥王穀踩在腳底下”,啊忒!
老頭子是指望不上了。
葛桂嘛……覺得自己還有幾分機會。